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3-10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释比在羌族社会中被尊为精神领袖,不仅被认为是联结了羌族现世和虚世的重要人物,还承传了羌族的各类历史文化.释比法器的设计表现出明确的功能性、多元的文化性和深沉的隐喻性等特征,其所具有的朴素人文精神,谙合当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路,具有较为现实的研究价值.
  • 摘要:图案是构成壮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几何图案,第二类是具象图案.不管是几何图案,还是具象图案,它们都凝聚了壮族人民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民族文化.壮锦图案是壮族人们对生活、对自然界长期思考的一种外在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装饰性、艺术性、民族性、文化性、吉祥性等特点.
  • 摘要:时代的进步,兴国山歌渐行渐远,原有的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已经很难使兴国山歌,特别是传统兴国山歌焕发出勃勃生机,处于自生自灭的艰难状态.于是,地方文化政策加于扶持就显得十分重要.成为传承发展兴国山歌的推手.本文通过对兴国山歌的自然生态的描述,阐述地方文化政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政府角色定位及相关政策无疑是使之良性传承的保证.进而对兴国山歌的自然生态的再造充满期望.
  • 摘要:本文通过对云南大理地区剑川白族木雕工匠"出门"群体工作生活状况与一般外出务工人员的对比,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其外出工作环境的某些特点.在历史中形成并由行业文化决定的集体性出门工作方式,不仅为该种手艺提供了继续生存的空间,也给工匠群体创造了与一般打工者相比较为稳定的工作条件,较为安定舒适的环境和一定程度上的尊重.意在指出白族木雕文化资源被转化为文化资本,使木雕工匠们在有利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并且这些较为舒适的条件本身就是体现在工匠人生之中的使该工艺文化得以续存的非经济的资本回报.最后也提出了文化续存外部条件的必要性,并提出需要反思工匠群体中获得条件的差异问题.
  • 摘要:本文在总结作者二十年走过的学术之路时,发现走向田野是作者学术生涯的主旋律.多年来和许多学者们一起在致力于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但要从学术上带动一个学科的发展,不仅要有田野的个案研究等,其还需要有理论的建构和对学科史的系统梳理,以及培养学生的教材等。
  •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人类学在艺术领域的研究实践对于当代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可能具有的学术价值.作者主张,在艺术人类学的探索中,有必要增强理论和方法论的深切关怀,一方面避免艺术人类学研究沦为附庸风雅的操演和自视清高的炫耀,一方面摆脱艺术神秘感之"魅",提升艺术人类学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在艺术人类学研究实践中,通过关注艺术活动中人们浸入其中的情感、激情和欢乐愉悦,把握人类更多的感觉方式,有可能弥补以往人类学研究中仅仅关注理性、重视听觉式的访谈言说和视觉式的眼见为实的行动,而忽略了情绪情感、忽视了多种感觉方式之虞;借由对于艺术活动的"体验式"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由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入手,人类学家可以探索文化观察与阐释的新途径.因此,艺术人类学研究本身是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人类学学术理论性实践,应当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 摘要:"艺术制度"决定着在特定时期什么才被看作为是"艺术",它也因此渗透于制约着艺术活动生产者和接受者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社会分类框架之中.因此,艺术制度论的提出恰恰是为一种新的"观看方式"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在当代人类学与美学/艺术学领域中,艺术制度论将成为思考艺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支点.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制度问题研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非西方艺术的艺术制度问题研究,主要探讨西方"他者"眼中的非西方艺术以及非西方艺术的"西方"建构事实及其影响;(2)探讨作为复数的艺术是如何被建构和再生产的.艺术人类学并不回避艺术中的意识形态问题,问题只在于如何去理解艺术中的意识形态维度,而艺术制度问题研究将是为一种解答.
  • 摘要:在民族音乐学接受后现代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类学思维和方法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某些不同于哲学、美学领域后现代思潮的个性化特点.当前国内存在的同后现代音乐文化相关的一种研究思路,是从哲学、美学的角度谈论"音乐的本质"是归属于雅文化或纯艺术性的社会文化层面,还是更具有隐喻性——多样性、多义性和多层性的可解释途径,即同民族音乐学的上述后现代学术趋向有关.基于对表象意识的认同与否,后现代理论大体分为怀疑论者和建设论者两派.以梅里安姆、雷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民族音乐学,先后采纳了学术上有承继关系的博厄斯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和后现代建设论文化观,在以较宽容、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和面对各种音乐文化危机现象的同时,还一定程度削弱、化解了由彻底、极端的后现代怀疑论所带来的某些尖锐矛盾问题.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值得进行反思、批评,同时予以学习、研究、借鉴的后现代学术发展思路.
  • 摘要:顾恺之是六朝史上最为知名的画家.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为他跻身贵族社会提供了基础.他才学出众,画技高超,是名士中的画家,画家中的名士.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具有"能动性"的物品,有效地促进了他与上流社会的交往和互动.谢安对他的高度评价,与这种互动不无关联.顾恺之创作的《维摩诘像》以及其他作品,是六朝人物品藻中审美偏好的高度反映.他提出了"传神写照"的命题,同样基于他对六朝审美意识的精确把握.
  • 摘要:民族文献遗产隐性信息是指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少数人或普通民众记忆中并不为文献内容所直接记载的信息.民族文献遗产中蕴涵的隐性信息具有解读的不确定性、来源的非理性、对个体的依赖性、对环境的依赖性、文化性、随意偶然性、相对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特征.
  • 摘要:在中国非遗保护中,由知识分子精英群体所鼓呼的遗产保护民众本位与文化自觉立场,是非遗保护观念的巨大进步,但在实践中却遭遇重重困境,原因在于忽略了"文化自觉"就其可实现而言并非是自我缘发,而有其先决条件.个体"意愿"唯有在公权框架中获"正当性确认"才能成为具有实践力的"意志",非遗保护的文化自觉唯有获公权机构的"正当性确认",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公权正当性体现于公权机关对大众权益的公正分配,因此,非遗文化自觉的真正实现,在根本上乃建基于权益公正.在当代中国非遗保护历程中,非遗群体经历了漫长的"失权",而201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并颁布虽则在推动民众享有非遗文化"所有权"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 摘要:艺术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其对象和内容是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却是人类学的.人类学的进化学派把艺术作为现代文明的"专利品",英国结构-功能学派致力于社会组织的横向研究和社会结构的比较,把历史、心理、情感排除在外,它们没有给艺术人类学留下足够空间. 维科说颇有艺术气质的神学诗人创造了一切人文精华,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艺韵始终没有脱离日常生活.经过反思的人类学要努力让形气神三通,让约定俗成的任意性接受效仿自然的艺韵开悟,在万物共生和千灯互照中描绘和解释新生活.
  •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对"美"的跨文化研究,包括审美意识和审美实践之艺术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本文秉持艺术人类学的立场和观点,对日本和中国之间有关"萌"之美的文化实践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揭示中国社会之审美意识的多样化趋势.有关美的本质性与建构性、具象性与抽象性、主观性与客观性、普遍性和独特性等富于“二元论”的美学思辨,似乎在解释正在实践当中的动态性审美活动时,难免会有无力之感。和其它所有类型的艺术作品一样,动漫卡通也同样具有“语又学的深度和审美的力量”。目前,唯一可以指出的是,“萌”之美丰富了中国人的艺术生活,它将进一步促成中国人美感和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并促使长期以来被古典美学所“特化”和“标准化”了的美感和审美意识逐渐地被相对化了。
  • 摘要:在民间艺术形象的创造或鉴赏中,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不断形成着各种感觉形象和各种感觉映像.其中,听觉形象与嗅觉形象、味觉形象、触觉形象、温觉形象、压觉形象、痛觉形象以及湿度感等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关联.此外,内感觉中的肢体动感、呼吸动感、心动感、力度感、平衡感以及性感,还有视觉形象,也与听觉形象的创造与鉴赏存在紧密关系.需要立足心理美学角度,悬置胡塞尔意义的附着在民间艺术其工的"历史态度",对各种感觉映像予以"还原",而后复以关系论"构成",藉此寻找听觉与其他感觉在形象塑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关联因素.
  • 摘要:"时代之眼"作为巴克森德尔艺术史观的重要概念,突破单一的艺术分析框架,从社会文化体制乃至社会认知风格的建构等多维视角来分析艺术的视觉呈现与社会文化的多元互动,展现了一种与传统马克思主义艺术社会史不同的阐释艺术和社会关系的新模式,影响跨越艺术史学界延伸进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本文围绕"时代之眼"的艺术阐释模式,在艺术与社会的文化体系和认知风格、艺术与语言(艺格词敷)、艺术与日常视觉图像上凸显出来的内涵与特点,揭示"时代之眼"对于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意义与启示.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再创造和衍生所成就的是艺术的创新性、多元性发展,并且能有效地建立和推动文化产业。从国人的审美观和实际需求来看,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更被大众心理所接受,且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为基础,将传统的艺术转化为艺术衍生品无疑是中国艺术的经典和独特所在。将传统艺术进行再创造和衍生也不只是传统艺术与商业机械的结合相加,而是让传统艺术中所蕴含的独特的丰富的艺术精神通过多重手段进行演变,并使用商业营销的模式来传播宣传。
  • 摘要:自现代性以来,农民沉浮在其衰微的历史之中,逐渐成为冰山的一角,但中国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农民问题.而当代艺术采取了消极甚至回避的态度,使农民图像史变得幽暗.通过对当代艺术中的农民视觉形象的艺术社会学考量,透过当代艺术的底色,梳理农民在当代艺术的简史.在农民在与艺术家的被动互动中,反观"文化菱形"中的艺术消费者、分配者、艺术与社会的互动.艺术塑造社会的能力很微小,但就暗含在农民主义中的一点挑战文化霸权、挑战艺术霸权的精神足以诊释这一主义的未现含义。在挑战中,农民获得审美快感,构建自身的意义,构建他们的身份,在艺术场中试图找出生产与消费、艺术与社会的平衡点。
  • 摘要:乐天陶社是景德镇工业遗产合理开发利用的代表,也是景德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个案.本文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市集运作模式、作品风格、摊主来源等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背后的社会构成和利益博弈,揭示市场运营背后的文化认同和大众审美标准,进而为景德镇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业开发和陶瓷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 摘要:口述史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侧重于对‘原生态’资料收集和整理的田野调查方法论相契合.基于口述史学的"人民化"趋势与"非遗"传承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阶层属性,当下"非遗"口述史研究的意义不再拘囿于弥补文献史料之不足,其已嬗变为一种媒介为处于社会弱势阶层的"非遗"传承人提供表达生存和文化权益诉求的途径.在深层意义上,开展"非遗"口述史研究可起到唤醒传承人对自身创造民间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 摘要:在十八大"文化强国"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利用是当今面临的课题.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基础上,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即"以文养文",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还繁荣了文化创意产业,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文物衍生品开发就是对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之一.通过研究博物馆、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三者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发挥的作用,绘制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图.以此为模版,可以在具体文物项目中加以套用进行文物衍生品开发,进而找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合理方式与途径.文化创意公司、高校与博物馆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刺激文化消费,提升文化品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自觉有序、健康地发展.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传承保护与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较早介入该领域的有识之士,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进行多角度的探讨并取得一定的共识.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基础理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储备等.这些问题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生活世界、技艺、知识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系统.以这一系统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较为切实的策略是:以不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和完整性为原则,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编制教材,创设课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文化空间.其中,规范学科化建设,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编写规范的统编教材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中心任务.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再造,是基于数字信息时代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背景下,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以与现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元素,更新或者赋予其于现代社会新的存在价值,并以此实践,去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于现代世界知识产权体系内进行保护的法律要件的研究.同时,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再造的创新实践为目标,探讨建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是培养和提升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路径.基于现有的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框架,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民族、国家、社会群体或个人,应以现代的科技手段使传统知识、民间文艺、生物资源等资源焕发生命力,并以此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同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潜在的文化价值进行再创造,争取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和转换后的经济利益保障权力,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再造”实践,推动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实践方式等,尽快提上国际公法和各民族国家的政策、法律机构的讨论日程。
  • 摘要:受长期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迷信认知的影响,宗教与民间信仰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保护实践中遭遇着尴尬,成为了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瓶颈问题.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域,从理论和思想上论证宗教与迷信、民间信仰与迷信的关系,从而阐明宗教像马克思主义、达尔文进化论等其他一切哲学和理论一样,从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理论、解释宇宙、认识世界的方式.除去信仰成分外,它本身只是一种中性的、不带有任何阶级和政治属性的文化现象.
  • 摘要:在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实地调研基础上,应用参与观察等方法介绍了赫哲族民间传统工艺品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规模、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就传统工艺产品的开发提出了规模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等对策与建议.
  • 摘要:岩画是人类创作周期最长的艺术作品,代表世界原始艺术的主要成就.作为原始艺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岩画的保护是世界性课题.目前,欧、非、澳、美等地的岩画数字化保护走在世界前列,对国民经济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为世界原始艺术与文化研究搭建了信息平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中国拥有丰富的岩画资源,但数字化保护尚未真正起步,发展程度远低于国际水平.本文通过梳理国际岩画艺术研究成果,提出构建中国岩画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本框架,探索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中国岩画附加值产业开发和国民教育方向;从基础档案库到网络博物馆再到产业开发,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传播链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链,以科学、便捷的记录和传播措施,让岩画遗产的珍贵价值得以永久传承.
  • 摘要:在农耕文明背景下,花鼓灯等演艺美文化遗产经历了钟敬文所指出的"咒语多变成颂歌"的演替过程.并藉以祭祀、婚庆、丧葬等民俗仪式的出场路径自由衍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而工业时代,商业性出场形态解构了原有的生态化出场方式,花鼓灯自然传衍状态受到很大破坏.为此,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建构适应当前生态化、知本性出场语境下的花鼓灯出场形态是面临的新课题.从艺术人类学应用实践角度看,民俗型出场方式依然是演艺类文化遗产能够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和民族文化血液之中的固根守本的传承策略,因而也是它今后出场与在场的基本路向.花鼓灯即以民俗型出场方式为演艺类文化遗产自然传衍提供了成功范例.
  • 摘要:武家泥塑从清乾隆初年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却因种种原因近乎失传.直到近几年,经过武家泥塑的第七代传人武文胜师傅的不断努力,才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一民间艺术,武家泥塑于2009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武家泥塑是一种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无论从内容、题材、形式上都根基于浓厚的乡村文化和当地的民俗风情.为了对此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承、变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笔者对武家泥塑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了很多关于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的宝贵资料.武家泥塑并没有中国其他知名的泥塑那样精致的表现技法和现代化的制作工艺,它的传承更多地保留了民间的气息。无论从造型、材料还是制作工艺上,仍然比较完整的保留了原来的乡土气息。武家泥塑的粗犷一蕴含了更丰富的内容,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所在。
  •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田野调查的结果,以云南剑川白族西湖周围聚居区为个案,记录该地区白族民居中的避邪图像.本文通过这个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民居建筑上考察到一些的避邪图像信息.通过分析研究这些避邪图像背后的文化,发现民居中的避邪图像不是一个简单而孤立的避邪或吉祥的形象,而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避邪图像和习俗共同构成了白族民居中的驱避体系.
  • 摘要:本文从贵州绕家女头帕入手,分析了麻江河坝绕家女头帕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并试图从绕家女头帕的纹样、工艺上来解读河坝绕家人的生存意识与状态.绕家女头帕的款式与纹样的变化、气势、韵味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气息,体现了绕家妇女善良娴熟、平和淳朴、心灵手巧的特性,同时也寄寓了她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 摘要:黄岗侗寨延续着千年的生产传统和民族习俗,民风古朴,风情浓郁,是贵州保留最好的原生态侗寨之一.踏进黄岗,世外桃源般的感觉仿佛是农耕文化的再现.鱼、牛是侗族生殖崇拜的文化密码,又是其生命意识与繁衍思维的哲学升华.头巾、头饰所体现出来的黄岗服饰文化的简洁实用性,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能力,是其生活感受的积淀、精神意志的升华。特有的头巾、包头布是黄岗侗民区别于其他族群的显著标志,也是黄岗侗寨区别于其它侗寨的服饰特色之一.
  • 摘要:东北民间剪纸产生在农区、牧区、林区的广大劳动者之中,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直接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东北民间的劳动者具有粗犷豪放、朴实敦厚的气质和性格,他们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观念、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显示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 摘要:宝鸡官村寿峰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寺内的古建筑保留有清末壁画与建筑彩画,壁画保存面积大,表现内容丰富,绘画手法精湛,堪称民间壁画的精品.寿峰寺佛殿壁画是典型的宗教造像题材壁画,不同于经变故事等题材,人物造像尺寸高大,画幅饱满,这在考察过的宝鸡古代寺观壁画中还未多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壁画绘制诸天礼佛内容,绘画者充分发挥了艺术的想象力与表现力,人物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充分展示出宝鸡地域民间画工高超的艺术水平.这幅壁画运用传统的重彩方法,以线造型.线条极具程式化风格,画幅中人物的袍裙、飘带,都作风吹舞动的姿态,不同于永乐宫等山西寺观壁画中人物服饰静态下垂的线条.诸天礼佛图的线条造型与唐代吴道子"吴带当风"一脉相承,画面中大量线条呈现倾斜、波折、平行的程式化排序,在视觉上造成了"天衣飞扬、满壁生风"的动感.内容题材的表达上都有其历史传承与地域特色,值得保护并加以研究.
  • 摘要: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历经四百余年的重建扩建,但是仍保留有明万历年间的建筑彩画原构.通过实地考察,弥勒佛殿的建筑彩画在明官式彩画的基础上,融合了藏汉装饰纹样,具有其独特的彩画形制.为学者们研究该地域域藏汉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 摘要:村落家庭是当代乡村环境下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村民作为独立个体与社会、时代相连接的基点,而在村民居室结构中,堂屋则成为村落家庭文化创造与传承的第一现场.鄂东黄道山村居家堂屋里的图文系统随时代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式,这一现象为我们提供了梳理村落家庭语境中的民俗民间美术演变的线索,并揭示出这一民俗文化形式与村落社会的变迁间的密切关系.民俗艺术的形式一方面是乡村民俗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随着社会和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断进步而变化。当大规模的工业日用成品、半成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来时,传统手工艺就日渐衰落。中国农村的社会环境里,现代化进程正从深层次上触动传统的家庭文化系统,并且在一步步超越了它。
  • 摘要:在人类对葛、麻、丝、毛、棉进行纺织前,经过了身披草兽之皮,绩木皮为衣的漫长阶段.对于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民族,剥树捶皮是人们早期御寒蔽体的重要衣着原料,而海南黎族树皮布存在于世界最古老的树皮布文化体系之中,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是人类服饰从无纺织过程的树皮加工走向纺织布发展的有力证据.本文对黎族这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发明进行了深入走访,对黎族人从剥取树皮到衣服成型再到保存清洗等一系列的技术过程作以调查记录,并以石拍文物为着眼点,就黎族树皮布在发生与传播方面的历史地位以人类学、民族学的方式提供了还原性的对比资料,将树皮布这个一去不复返的历史物证做出了较完整的考证,希望能对亚热带与热带民族地区的早期服饰基层文化提供活态的补充与证据.
  • 摘要:六朝时期是中国艺术精神高度自觉与觉醒的时代,是审美自我、内观虚静、存我思神的典型审美性格理论的晚出,它呈现着完全不同于西方雕塑美学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神韵内涵.它上承两汉的大气恢宏的石雕风格之特点,下开唐风新脉,形成了古拙、深厚、细腻的古朴风格,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结晶,又是石雕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本外文化"的使命.它不仅蕴含了对艺术作品创作、凝神遐想和简约玄澹的具有独特理念认识,同时,还呈现出强烈艺术精神和内在想象以及外在率真的自我表现,这个时期主体之情感因素把感情、闲情、娱乐、孤芳自赏等情感精神因素赋予艺术外在化并脱离本体的牢笼的审美语义表达.
  • 摘要:在广州地区,从二十世纪末至最近的十多年, "七姐诞"的庆典仪式再次在许多乡村中盛行. "七姐诞"恢复了历史上的部分风俗,其中广州特有的"七夕公仔"成为仪式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尝试从这类原生偶像艺术的发生原境以及与存在场域之间的关系入手,以历史文献对照近几年来记录的田野资料,提出了关于"七夕公仔"的起源、功能、发生机制、相关人群等角度的见解.
  • 摘要:江南水乡民间服饰是江南地区的文化符号与智慧之物,它一方面演绎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生活艺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特定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情感.然而,在现代化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江南稻作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生产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水乡传统服饰面料及工艺正在濒临失传.本文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所藏的水乡民间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面料工艺、材质的分析,揭示了水乡服饰面料艺术美的表现内容;同时借鉴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经验,提出江南水乡民间服饰传承的方式与措施.
  • 摘要:"榆林式"建筑彩作是一个具有浓郁地域性民间特色的艺术样式,无论在图案、造型、色彩还是技艺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保存相对完整,画匠分布较为集中,且绘事较为活跃.而现当代的许多古典或仿古建筑上的木结构建筑彩画,尽管保存较好,但其绘画模式更多是按照明清官式进行绘制,或者对原有民间彩画进行盲目翻新.因此,对其进行抢救性的搜集、整理、识别和保护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研究任务.特别是在实际的保护当中,要避免表面化、程式化、短视域,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灵活适用的保护措施,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 摘要:四川隆昌郭玉峦功德坊是郭氏子孙为其祖郭玉峦请旨修建的功德坊.郭玉峦功德坊上刻有大量的铭文和图像,展示出郭氏家族庞大的地方宗族社会关系结构,可以从家族构建的角度,将其与人类学的阐释研究相结合进行尝试性研究.郭玉峦功德坊中的文字内容,以叙事性的方式展示了郭氏家族获得的朝廷嘉奖、道德荣誉、科举品级及各种颂辞;其装饰图像则以表现性的方式,从另一个方面展现了一个地方精英家族对儒家伦理、政治取向的认同。
  • 摘要:格萨尔彩绘石刻是对格萨尔史诗文本的视觉演绎,是史诗的视觉再创造.本文从格萨尔彩绘石刻的产生、特点、图像来源等方面展开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格萨尔彩绘石刻是藏族民间信仰的延续,是石文化的再创,是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 摘要:作为湘西凤凰最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寨之一,山江苗寨保留有大量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龙米谷、麻茂庭便生活于此.本文基于深入的田野调查,从银饰的分类、锻制技艺、传承人及其谱系,对山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初步概括.与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尽管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并未使山江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到达濒临灭绝的境地,却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传承现状。从传承人的角度来说,龙炳周多次表示做银子“不挣钱”,并有强烈的该行念头,麻进辉更是对家传的这一手艺缺乏出自内心的喜爱。另一方面,诸如白铜等材料的混入、银饰半成品的供销等,也造成了银饰锻制技艺中部分手艺的消落乃至失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尽管这些都是老调重弹的问题,却也更加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关心。
  • 摘要:驯鹿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这三个民族分布在中国东北领土的国境线上,这些民族正处于从狩猎、捕鱼、放牧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养殖业、旅游业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迅速而彻底的,相比之下一个民族的艺术如何能在适应新的环境中得到传承和发展!笔者通过6年时间对这些民族的剪纸艺术进行调查,从田野调查情况看,保存剪纸文化最原始的是驯鹿鄂温克族,剪纸最发达的是鄂伦春族,而曾经剪纸最发达的赫哲族留存到今天却所剩无几.调查结果显示将传统文化作为家庭收入得到自发传承和通过全民教育实现全面传承是这些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 摘要:长白山满族剪纸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撕纸作为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的家族传承方式是手口相传,现阶段主要是分散的、不均衡的传承方式,学校教育是传承满族撕纸的新尝试.希望通过撕纸教学培养学生形象归类与变形能力、储备家乡形象资源、记录童年生活细节、掌握传统技法、了解民俗,进而培养学生的传承兴趣.
  • 摘要:目前国内外保护传统手工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施救式保护.在最短的时间内留住手工艺,适用于那些濒临消亡的项目.二是开发式保护.借助市场拓展手工艺的生存空间.采取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传承和保护手工艺的事业中来,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苏州高新区是依靠刺绣、玉雕、缂丝、青铜器、香山帮古建等手工艺经济为内在源动力的行政区域.本文以苏州高新区手工艺产业为例,对其发展模式、规律以及构成要素等进行调研分析及总结。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高新区的手工艺者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创新,将传统手工艺引入市场,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同时带领传统手工艺进入高端市场,实现艺术、经济价值的共同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今后发展中的蜕变与再生、转型与升级、寻找与市场的深入结合、艺术与品牌价值的体现等问题.
  • 摘要:仓山大乐是相传起源于周代而盛行于辽宋的宫廷仪仗乐.明清时期传入四川德阳仓山镇得以传承至今,故命名为"仓山大乐".仓山大乐以大型打击乐器大鼓和大钹为主要乐器,以上百人的演奏乐队和仪仗队表现宫廷音乐声势浩大的特点,故因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表演方式和优雅细腻的打击乐韵味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仓山大乐在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轨迹中,基本保留了原来的表演方式和音乐特点,其文化属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圣人膜拜,是见证几千年封建文化的一个有效实例,也是老百姓代代相传的传统礼教的一种延续方式,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有效的传承。
  •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从无到有,经历了译介西方艺术人类学著述到学术起步,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繁荣发展的本土化实证研究.本文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将这段学术历程分为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的学术准备时期、1990年中期至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之前的学术起步时期、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以来的繁荣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总结每个时期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讨论后续出现的新的研究节点.
  • 摘要:家族系统包括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两种形态,由于伶人家族的特殊性,作为静态的外部构造的家族结构,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与传统家族相对稳定的家族结构有所变异,它将"社会体制与家族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伶人家族结构的一种流变现象.在家族结构体系上,伶人家族仍然会延用中国传统家族的基本形态,只是伶人家族被传统家族驱逐,加上代际数量往往不是很多,它的家族构件大多显得不够完整,或者说是破碎,而且,由于从事伶业的特殊性质,也表现出伶人家族特有的家族结构形态。不愿意分离包含着伶人家族的一种安全感,也有着伶人家族从点到面发展的情感价值内涵,从而构成了伶人家族特有的家族规模结构,成为伶人家族结构的一种重要形态。伶业的流动属性使伶人家族结构出现了“地广权稀”的特征,族规和家法由于地理的空间因素而产生疏松现象,族老和亲属等家族基本构件与村落家族比较,对于家族成员的制约以及影响有所减弱,虽然它的组织系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其力度则是削弱了,故而伶人家族也采取了一种应变策略,伶人到外埠行伶,父母、前辈、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常有随同,除了协助工作和生活,也有家族结构基件的监管,从而产生如同传统家族基本构件相同的效用。
  • 摘要:近年来随着非遗运动声势渐壮,"生产性保护"由一般概念迅速上升为社会文化热点.本文以山东省惠民县泥玩具、昌邑市"烧大牛"活动为个案,从商品交易与文化赋意、艺人与农民、传统与现代等层面,对民间手工技艺生产的功能意义、主体身份、语境脉络等予以辨析.笔者认为,要想在当下社会实践中真正发挥"生产性保护"的效度,需要特别注意如下方面:政府应在非遗工作中承担更加琐细的服务职能,兼顾特殊群体的需求与社区发展的均衡性;要充分重视非遗传承中人的因素,要将非遗的受益面充分扩展到社区民众;重视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对于以农村为主要阵地的非遗传承具有特殊意义.
  • 摘要: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走上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历史阶段.新疆塔吉克民歌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兼有中国音乐细腻的旋律特点,也有波斯-阿拉伯音乐鲜明的节奏特点,高亢的鹰笛声,富有舞蹈律动的7/8节奏以及调式当中的升三级音等特点构成了塔吉克族音乐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帕米尔高原塔吉克民歌及其音乐特征的阐释,从而对塔吉克民歌提出传承思路与保护措施.无论是民歌的传承,还是文化的保护,在实施时都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保护民族文化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只有各方面齐心协力,才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发扬光大,跨越时空世代传承下去。
  • 摘要:艺术作为原住民物质文化具有一种特有的不可让渡性.物在不同语境中发生松散的意义连结与价值的流变,物随着语境迁移而变迁意义.本文穿透劳拉·皮尔斯(Laura Peer)一次经典的关于北美皮毛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研究个案,从一只普通的北美布袋子的出发,穿透人类学家朴素的文本的背后,分析今日人类学家关于物的社会生命史方法论.从素朴的文本中透出人类学家奢华的思想,即物在其生命流转空间即"交往地带"(contact zone)中,因为殖民遭遇而发生的本土与非本土跨文化的"entanglement"(缠结)与"encounters"(邂逅)牵连关系.物质流通引动美学流通,邂逅文化混杂发生,显现文化混杂表征.
  • 摘要:历史六十余年、先后举办十一届的"全国美展"以其艺术门类多样、创作水平突出、反映题材广阅、作品数量众多而代表了中国当代主流艺术创作的阶段性最高水平,为人们研究共和国成立至今中国主流艺术的发展状况、价值取向、艺术风格与认同理想提供了范本.作为中国当代主流艺术的突出代表,全国美展在第一阶段的发展中因其与意识形态的紧密关联而径直指向民族性的身份认同;然而社会现代化与文化现代性的双重裹挟又迫使其在进入第二阶段发展后舍弃民族性的身份认同,转而指向西方性的身份认同.这种指向不尽是积极的,亦包含着隐忧:它会淡化美展作品自身的艺术属性,消解美展作品的权威性,进而危及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性本身.矫正这一点,正是第三阶段全国美展所力图完成的任务:建构以中国性为主的艺术身份.
  • 摘要:会展业勃兴背景下,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为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空间,有助于拓展会展业务领域,打造特色展会品牌,推动民间艺术产业发展,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民间艺术会展开发主要包括两大模式:陈列展览式与节庆集会式.前者以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陈列馆、展览中心等为依托,围绕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或开发利用主题,举办各类展览,向公众提供民间艺术陈列、展演、展销等产品或服务;后者以传统节日、现代节庆、集市及庙会为依托,开发以民间艺术为表现主题或部分活动内容的节庆集会活动,具有文化交流、旅游、商贸交易等多重功能.当前,中国民间艺术会展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办展手段单一落后,效益欠佳;低层次、重复性开发,品牌展会缺乏;经济利益至上,民间艺术关怀缺失;政府大操大办,市场化运作及民众参与程度低,等等.政府、业界、学界及公众良性互动,采取对策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现中国民间艺术展会可持续运营的关键所在.
  • 摘要:在上古时代,初民即有以鸟羽装饰仪容的习惯,在原始宗教文化中神巫的戴羽、饰羽也常见.这种现象在考古学发现、先秦典籍及其注疏、中国民族学资料以及国外风俗中均有充分的反映.原始意义的汉字"美"字,当即此类"饰羽""戴羽"者形象.把"美"之本史理解为"饰羽人"或"戴羽人",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看,更具其背景的广阔性及其意义的典型性、普遍性.
  • 摘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也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危机,风险社会已成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表征,它己经渗透到了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纵览当前中国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本文主要运用了吉登斯的脱域理论和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理论,围绕着非遗保护工作中潜在的“二次风险”展开研究,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明显的“脱域现象”,极易导致出现“行政化”、“商业化”以及“现代化”的“二次风险”。而非遗保护工作的“二次风险”问题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保护工作中采取必要的规避措施,以正确引导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为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本真性”的文化财富。
  • 摘要:乡土社会生活为乡民艺术发展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在乡土社会中,乡民艺术的展演既反映了村民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意念,又折射出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非遗"及传承人认定和保护制度介入乡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一方面的确有利于通过自上而下的认可提高村民参与乡民艺术的热情;另一方面又因为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乡民艺术内在价值的部分失落和参与村民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衡.在"非遗"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在传承人认定时,有必要注意一些乡民艺术的集体性特点而从具体实践层面,或许可以尝试建立集体传承人制度.
  • 摘要:淄博鱼盘,亦称为"山东鱼盘"或"博山鱼盘",是历史上主要产于淄博市博山、淄川等地,流行于广大山东地区的一种绘有鱼纹图案、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陶制盘型生活器皿.淄博鱼盘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清末民国时期达到鼎盛,是淄博民间陶瓷艺术的优秀代表和淄博传统陶瓷技艺传承的重要载体.淄博鱼盘作为物质、技艺、艺术、文化的综合载体,不仅是值得珍惜的民间艺术,更是鲁中地区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对传统文化和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是中国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第一步,也是文化学者、人类学者共同的使命。淄博鱼盘,需要在坚守中传承和创新,任重而道远。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的内涵基本一致,在历史上通常不被官方或上层文化所承认或重视.但就是这一民间属性要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时,政府不能越俎代庖,要求充分调动民间组织力量、社会团体、广大民众的参与意识.这样做,一方面为政府分担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体现其"源于民间,扎根民间"的属性.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的"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的重建是由民间组织力量和广大民众出资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支持,民间为主"的思想,更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服务民间"的思想意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 摘要:历史名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江西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开掘历史名人资源,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绿色崛起的精品模式,既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又可变资源为文化旅游资本,变潜在经济价值为经济价值.名人级差理论及其效应,决定了重点开发高位次名人资源,加强建设名人品牌,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路径.
  • 摘要:范·杜斯博格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矛盾设计论的巨擘.一方面,他积极倡导逻辑化、秩序化的设计主张;另一方面,他又竭力地宣传反理性的、达达主义的艺术观.就矛盾设计论的成因而言,多元的社会环境、独特的历史机遇、杜氏另类的个性等方面是其主要因素.在当代,荷兰设计界不断出现矛盾对立的设计现象,并影响着全球的设计潮流,这说明杜氏的矛盾设计论具有深刻的合理性与超时代性.
  • 摘要:通过对1949年以来苏绣与粤绣作品的收集整理,选择各绣种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色彩分析样本,并对其进行色彩的分析与归纳实验,最终通过色彩实验提取苏绣与粤绣的常用色及其色调应用范围,试图揭示苏绣与粤绣色彩应用的秘密.苏绣用色一般较为沉稳,较少应用艳丽鲜色,绣面一般以中高明度灰调为土结合高低长调的对比,色彩应用较为清新古朴;粤绣用色一般较为华丽,较多运用纯度和明度都较高的鲜亮色,其中广绣一般以中高明度灰调为主结合少量长调对比,色彩应用较为明快艳丽,潮绣由于较多应用盘金绣、垫绣等工艺手法,一般以低明度灰调为主结合金银等中等明度鲜色的短调对比,色彩应用较为华丽富贵。
  • 摘要:民间手艺在乡土社会中经历了从民间手艺到民间艺术再到文化资源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乡土社会中艺人、民众、官方对于民间手艺的开发利用过程,体现了民间手艺逐步转化为文化资源的过程,以及地域社会对于民间手艺的不断挖掘、重塑、调试与再认识的过程,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运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调查方法,选取山东菏泽面塑手艺为个案,将手艺从单纯的民间艺术如何在艺人、民众以及官方力量的推动下逐步发展为区域文化资源的过程呈现出来,从而分析其过程中体现的人与物之间"物尽其用"式的关系,探索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 摘要:本文从中国扇文化的起源和类型特征出发,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阐释了从羽扇到雅扇的流变的内在机理,以及与中国社会文化动因的相互关联,并用现代"架构阐释"的学说,分析了殷商时期鸟图腾和神纹崇拜是羽扇的出现的观念基础,也是扇作为宫廷仪典的直接动因.雅扇出现于北宋时期的杭州,它是宫廷仪典文化走向衰微,世俗文化文化崛起的结果,表征了文人追求性灵自由和赏玩的艺术趣味.羽扇和雅扇代是既有内在冲突又相互统一的文化类型的典型代表.
  • 摘要:从辽代兴宗朝后期开始,辽墓的墓葬形制出现了一个显著的特点主室几乎都采用了多角形,这其中又以八角形居多,极少数为六角形或十角形.而辽代现今遗存下来的辽塔也有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的辽塔为八角形,只有极少数的六角形和方形辽塔.本文拟依据新的考古资料,尝试进一步探讨对八角形墓葬的兴起原因,八角形墓葬与八角形塔的关系,八角形塔、八角形墓葬两者的关系等.以章圣皇太后为代表的后族对辽代后期八角形墓葬、八角形塔的流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皇族墓葬也是推动这种墓葬形制流行的幕后推手,辽兴宗的永兴陵和辽道宗的永福陵的墓葬形制皆为八角形多室墓。萧氏后族对密宗的信仰,使得辽代中后期墓葬形制摆脱了模仿唐代墓葬形制的模式,契丹民族在采用汉式墓葬形制的基础上,又结合本民族信仰开创了新形的墓葬形制,其影响力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辽亡。
  • 摘要: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画种,产生于远古时期的宗教信仰,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它表达的内容由自然崇拜到人神崇拜,从民俗狂欢图到文化符号的凝定,记录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脉络,虽然年画在今天已经衰微,但是隐藏在年画中的"神话言谈"却是当代中国人寻求族群记忆、身份认同的"回家之路".本文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分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符号的中国年画,在人类不同时期随着能指的不断滑动,所指不断由民间信仰价值经由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商业价值直到当代文化符号认同价值的转换和重构的过程,从而确定文化符号之意指即意识形态的“神话言谈”,才是最终要保护的根本,从而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是寻找一条能够贯通形成今天文化现象之路。
  • 摘要:英国人雷菲力热爱大自然,学习了英国水彩画和诗歌,之后又认真地学习中国画,长期扎根于景德镇这个古老的瓷都,将英国水彩和中国水墨画与青花瓷板绘画相融合,通过对材质的驾驭,以心灵体察大自然的脉搏及"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的哲学精神,跨越了艺术门类,颠覆了画种概念,使东西方两种绘画的表现手法交互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创造了风格独特的现代雷式青花瓷板绘,成为特立独行的艺术大侠.
  • 摘要:陶瓷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瓷窑烧造是核心环节.景德镇传统民窑自上世纪50年代至八十年代一度消失.20世纪90年代开始,景德镇民窑重新出现且呈现新的特征.探究新民窑出现的文化语境及其生产组织形式等,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景德镇新民窑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民窑的回归,但这种回归更多的是一种现代重生.
  • 摘要:服饰是民族文化的显性特征,是识别不同民族的重要标识,是构成民族文化的要素之一.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服饰同样是其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本文通过分析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的文化象征符号系统,对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的潜隐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布里亚特蒙古族传统服饰以其内在的和外显的象征寓意展示了其作为性别、年龄、婚否、社会地位等符号的文化意义,这些符号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符号系统,它的生成、积淀、延续与布里亚特蒙古人文化生活的各种形式如宗教信仰、历史发展、艺术思维、技术水平等的发展息息相关。布里亚特蒙古人一直坚守着、传承着游牧文化,他们的服饰是草原上游牧民族适应自然、认知自然的结果,是物质美和精神美的完美结合,这样一种美的伟大成果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令世人惊叹。
  • 摘要:中国历史上生活在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他们靠经营畜牧业为生.他们逐水草而居,居住的房屋是一种穹庐式毡帐建筑,这是游牧民族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亦是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综合作用下的一种产物.这种建筑虽然不断地移动,但并不影响游牧民族对其进行美化的心理,其成熟的室内外建筑装饰便是向外人诠释他们审美观念的最好见证,其室内外的构成方式、造型特点、建筑结构装饰及图案装饰都有一定的规律.本文简要阐述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住居建筑方面的装饰造型艺术,并试图从游牧民族的建筑装饰中简要分析其装饰艺术内涵.游牧族在建筑方面的装饰纹样都是来源于草原,草原给予他们生产生活资料,也给予他们精神上的营养。他们的游牧生活可能或许很乏味,但是艺术却装点了他们乏味的生活,使之生动起来,牧民通过自己的感悟与对艺术的感知,用奇特的构思,将生活中的点滴事物精心装饰成了艺术形式,也让游牧民族的艺术能够更加久远的存藏与传承。
  • 摘要:哈尼族是生活在高山及半山区的云南省独有民族.哈尼族剪纸大致可分为服饰剪纸、巫俗信仰剪纸、人生礼仪剪纸、节日庆典剪纸几大类型.哈尼族剪纸与梯田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其纹饰多反映了哈尼人的生活环境及其农耕生产.哈尼族剪纸具有隐性文化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服饰、纸扎等民间工艺中的一个制作环节,很少有人将它视为独立存在的手艺,在哈尼族文化中处于边缘位置,容易被人忽视.目前所谓的哈尼族剪纸"传统"更多反映的是近几十年来在哈尼族社区形成的剪纸新传统.通过考察可发现,不同支系的哈尼族剪纸文化模式具有差异性,并且哈尼族剪纸受到了共居民族剪纸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民族剪纸文化融合的趋势.此外哈尼族剪纸还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潮流变动性等特点.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如今大部分哈尼村寨中的剪纸呈衰退趋势;然而,就在剪纸文化整体衰颓的今天,绿春县大兴镇等地却出现了剪纸的复兴和繁荣,这与当地将民族文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资源的策略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反映出剪纸在哈尼族地区的复杂性.哈尼族剪纸反映了当地的风俗民情、宗教信仰、文化观念和审美追求,它继承传统,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撷取外族文化及现代文明中的一部分,将其融合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并由此生成新的传统.
  • 摘要:服装作为民族文化的表象,是一种非言辞系统的象征符号语言.服装的象征符号语言有千百种,任何一种服装都有其意义,要视具体的时间及地点而定.绘于清代的滇、黔、湘少数民族图册,提供了生活在特定时间及地点的族群图像,图像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丰富的物质生活、生产活动、礼仪风俗和民族信仰.物质生活中包含了各个族群的服装造型,这些服装视生活环境不同而造型各异.现今,通过这些图像去对照生活在相同环境下的族群服装造型,发现经过百年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族群的迁徙、融合等等,让这些造型各异的服装已无遗存并消逝.
  • 摘要:本文以舞院胶州秧歌的创作为例,运用文本分析法,从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入手,通过对舞院近时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逐渐越出地域记忆的界限,达到脱俗求雅的全新升级,而这与当下"学院派"民间舞所追求的"宏观民间舞"的思路是不谋而合的.对于"学院派"民间舞而言,在新世纪最难回避的关系,无疑是在民间舞蹈创作过程中"原生态"与"舞台化"的交锋,"地域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对应,以及由此生成的对"还俗"与"求雅"的纠结.对近期舞院胶州秧歌创作的研究之意义,不仅要映证"学院派"民间舞的创作倾向,更要思考其在"风格"与"个性"碰撞下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
  • 摘要:文面是世界民族的古老文身习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龙族文面图案独特,文化含义丰富,在独龙族社会中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活形态民族文化标志,隐含着独龙族历史、社会、宗教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形态的民族密码.本文通过对独龙族文面文化内涵的探析,试图揭开这一神秘习俗的面纱.独龙族女人文面,是独龙族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特征,是独龙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形式特点和极为珍贵的文化含义。蝴蝶变形图案的文面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文身文化。在文面现象的背后,闪烁着独龙族社会历史的许多信息和原始文化密码。
  • 摘要:苗族的服饰丰富,工艺精湛.在全球化、现代化、市场化的大潮冲击下,苗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必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样的险境,全世界的苗族做出怎样的应对?本文以中国、美国、和泰国、老挝等国家的田野调查为例,探讨世界各国的苗族服饰工艺是在社会转型期怎样的传承和利用的.本文认为苗族服饰工艺传统上是满足苗族内部需要,而在当今,苗族服饰的制作者顺应潮流,一定程度上将苗族服饰工艺推向市场.苗族服饰工艺走向市场,势必利用的成分比传承的大.但是,苗族服饰工艺的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两种,内部市场看似市场化,其实直接发挥着传承的作用;外部市场也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苗族服饰工艺传承的间接动力.
  • 摘要:在新的制度框架(主要是市场经济)内,中国的民间文化自身发生了重大变化,投射到现实中,这种变化对于民间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作方式上.就传统木版年画而言,营作方式对于年画店是极为重要的.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年画店的营作方式也相应产生了很多变化,这种转变无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自然而然生成的.原有的民间文化样态或以保持基本的原貌、特征及固有的精神内核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或为投合商业需要而彻底地改革以便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在当下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对于"过去的"文化有所创新、有所取舍是时代的必然,前提是要符合民间大众的意愿.
  • 摘要:本文以临夏地区的伊斯兰苏菲派拱北建筑为文化样本,以田野考察资料为依据,主要研究拱北建筑的建筑形制、规划格局和建筑装饰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地域文化在相对封闭和多元文化杂糅的环境中所呈现的文化生态.与同为宗教建筑的清真寺相比,拱北建筑所体现的多样性总是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如果从人类学视角米看,这种魅力主要体现在其典型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地域文化特质,拱北建筑的产生、发展均体现了一种主流传统和规范以外的文化线索,呈现着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传统不断发展并持续向外折射其力量的特殊形态,从宗教以外的眼光看,这种文化意义尤为显著。
  • 摘要:高山汉是明末以来从川、黔、湘、滇、鄂、鲁等地汇集到桂西的一支特殊的汉族支系,生活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群山之间,周围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山汉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并且在现代化大潮下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服饰特色.在近百年中,高山汉女装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四次变革,虽然传统形制和艺术结构仍然保留,然而目前的传承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高山汉服饰至今没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随着外出务工、求学的人员日益增多使得传统服饰的传承出现了一定的危机,服装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使传统服饰文化、服装技艺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也成了高山汉服饰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 摘要:本文将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原则用于视觉形式语言的探讨,并以萨满艺术为例对视觉艺术的表层形式、中层形式和深层形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视觉形式与语言形式一样,都有从表层形式到深层形式的转换,促使其完成转换工作的是视觉结构与人的心理结构的对应关系.而通过对萨满图像的三个层次的分析,看到的是图像表象下人的精神和文化的世界.
  • 摘要:作为原始艺术的代表作,中国岩画与欧洲洞穴岩画共同显示了原初先民的绘画习惯与审美偏好.但二者的表现又是同中有异.一、欧洲洞穴岩画紧绕巫术活动,处处留下了显著的巫术痕迹:中国岩画虽也与巫术相关,但更多地表现出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二、在岩画岩面的运用、色彩的选择与视觉的确立中,二者呈现出存简与求繁的不同艺术品味.欧洲先民在绘画中力图把对象精化、细化,中国先民早已认同了图像的指意表达,力图简明地传达图像的丰富意蕴.中国岩画与欧洲洞穴岩画的这种审美差别为后世所延续,说明早在艺术起源时期,两地审美体验差异就已初露端倪.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