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四、五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第四、五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第四、五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11

主办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

会议文集:第四、五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网络科技馆成为科技馆非正规教育的重要领地.本文从非正规教育的特征入手,在深入分析网络科技馆特性的基础上,探讨网络科技馆对科技馆非正规教育带来的影响,提出未来网络科技馆发展应当重视用户需求与用户细分、加强社交媒体在用户沟通交流中的应用、网络科技馆与实体场馆紧密结合开展非正规教育以及开发多样化的科普产品.
  • 摘要:高校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机构.如今,其在发展进程中面临一系列尴尬问题:僵硬的人事管理制度、缺乏健全合理的新型人才、与时代文化需求脱节、社会服务理念缺失等.这些问题阻碍了高校博物馆的良性发展.为走出困境,高校博物馆理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馆藏品收藏力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发挥博物馆特长,更多地参与高校科研事务,以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认为科普场馆与学校结合具有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现实意义,提出组建科教辅导员队伍、邀请各学校学生参加馆内活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方式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以取得科普教育的成功.基于以上思考,从活动目的、内容、过程等策划了具有操作性的深圳地区馆校结合的环境科普教育主题活动.
  • 摘要:科普场馆是面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阵地.在21世纪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普场馆不应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方式的科普教育,而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实现科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本文从信息技术与科普场馆科学教育的关系及信息技术在科普场馆的应用出发,分析了科普场馆科学教育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一些瓶颈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立规范的科普场馆信息化机制,政府应当加大科普场馆信息技术的政策及资金支持,政府及科普场馆要适时引进相应的信息技术型人才,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与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科普资源,促进科普教育的科学传播的让信息技术更好地助力科普场馆科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在科普场馆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论是对科普场馆本身还是对受众来说,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也给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科普场馆必须主动迎接信息时代对科学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把握现代科普的新形势以及新机遇,正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信息时代高速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好地整合科普信息资源,实现科学传播的信息优化,让科学教育因为有了信息化的发展而实现新的飞跃。
  • 摘要:基于新媒体的广义和狭义定义,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学特点,探讨了新媒体对当下科普活动的利弊影响,从话语权的掌控、新媒体与科普途径的关系、信息交互式传播理念的影响、传统时空限制与现实需求、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意义角度提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中开展科普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 摘要:5E学习循环模式(The5E Learning Cycle Model)包括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拓展(Expansion)、评价(Evaluation)5个学习阶段,本文以各种科普展品为例,分析了5E学习循环模式的科普展品科学原理探究的问题.包括趣味性参与、开放性探究、层次性解释、多元性拓展以及自主性评价。
  • 摘要:中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科技场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场馆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科学教师为着眼点,分析了科学教师培训现状,从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评价等方面探讨了科技馆在科学教师培训中的诸多作用.科学教师培训在我们国家起步比较晚,因此规范和完善科学教师的培训,加强科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克服培训弊端在现阶段是最好的时机。我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科技场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学校教育是科技馆义不容辞的责任,科技馆在科学教师培训中大有可为。
  • 摘要:上海音像资料馆负责管理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大量的留厂拷贝,在对电影拷贝进行抢救、保护的同时,在全媒体环境下,以立体化的视野建设开发这一特色馆藏.将单一的影像资料梳理、运用,与口述历史项目、公共平台现场展映、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策划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产品,力求实现科普内容特色馆藏的深度开发.科教电影结合口述历史,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影像利用渠道.这项尝试力图在全媒体时代,为音像资料馆的转型和馆藏建设提供一个范本,整合多种媒体资源,有效利用馆藏内容资源,实现资料的活性化.
  • 摘要:本文分别阐述了科技场馆教育项目、学校教育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特性.并以湖南省科技馆的教育项目"纸的那些事"为例,深入分析了怎样做好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的科技场馆教育项目的策划工作.进而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馆资源的教育功能,使之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最终促进科技场馆教育项目的蓬勃发展.
  • 摘要:科技馆要拓展馆校结合的新局面,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有必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学需要,以创新的意识,将科技馆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承担提高中国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任.目前,中国学校基础教育正迎来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介绍、解读新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讨论科技馆该如何切合中学学校科学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馆校结合的新方式.以新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看科技馆科普教育思路转化,以课程内容谈如何与科技馆的场馆、展示教育、科普活动相结合,以课程实施建议谈馆校结合对象、人才资源等.
  • 摘要:本文围绕科普主题活动为科技馆在科普教育道路上提供持续生长点的优势和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在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利用科普主题活动促进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跨境交流契机,为科普主题活动的开发提供创新思路,关注旅游科普资源的开发,打造具有科普旅游特色的科普活动,完善与学校的配合,丰富课程实践主题活动,扩充科普教师队伍,保证科普活动的高品质的建议。
  • 摘要:随着科技馆教育职能的逐渐加强,如何在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和学校教育间进行有效沟通和对接,更好地发挥科技馆的教育功能,成为科技馆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重庆科技馆自2009年9月建成开馆至今,已4年有余,而与全国其他历史悠久的老馆来说,它在如何利用科技馆的现有资源,开发青少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和热爱科学知识,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学校教育提供有益的补充,一直在摸索的道路中不断前行.本文结合重庆科技馆近年"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些探讨.通过探索和实践,目前重庆科技馆开展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在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密切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重庆科技馆正在努力将开展的各类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希望未来通过这一丰富的科教活动平台能够实现原创科普活动的生态集群,并成为全馆科普创新的源头活水,将其变为对内活动形式创新、对外合作方式创新的动力源泉。
  • 摘要:对于国内大部分科普场馆来说,自身的经费和项目资源通常十分有限,要想把馆校结合项目开展得丰富而扎实,有必要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进来.本文通过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科普资源分布特点的讨论分析,以及根据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市少儿科技馆)这几年的相关探索与实践经验,提出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学会和协会等行业组织、一些较大的服务性商业机构这三个领域是目前科普场馆争取社会科普资源参与馆校合作的努力方向.本文同时讨论了科普场馆为争取更多的社会科普资源参与馆校结合项目,拟所持的指导思想和要实施的方法与措施.提出了安排专人主动询访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等三个领域是争取外部科普资源的主攻方向,善于借助上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力量,加强和完善自身软硬件建设,努力提供一流服务,放开眼界,解放思想,开门办馆,欢迎八方来客,多争取社会资源投入探究式馆校合作项目中,努力开拓新媒体环境下的馆校结合内容与形式的建议。
  • 摘要: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这是对科技馆以全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教育功能定位,多年来业界已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试图从科技馆辅助学校教育方面——以馆校结合的形式作一点分析和建议,以期大家更全面了解科技馆的教育功能,并拓宽科技馆教育的发展思路.学校是正规的系统教育,科技馆是非正规的开放性教育,通过馆校两者共同发展科学教育,不仅能加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而且能充分利用科技馆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科技馆的教育职能,不断丰富学校的教育课程,扩大学校的教学空间,从而促进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同时,也将带动更多的家庭走进科技馆,进一步增加社会对当前教育改革以及科技馆教育发展的了解和关注。
  • 摘要:基于科技馆资源开展科普教师培训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有效发挥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推进馆校结合、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新途径,本文以中国科技馆北京市科普教师培训班活动为例,从活动对象、主题、内容、形式、资源等几方面对此类科普教师培训活动进行了阐述.同时针对活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馆校合作的活动开展模式,形成广泛的专家与教师网络,成果的固化与传播的建议.
  • 摘要:在达到科学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学校和科技场馆发挥着各有差异却又异曲同工的作用.学校是实施科学教育的主体,科技场馆是实施科技教育的补充,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学校和科技场馆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有分有合.分是指学校要注重科学知识理论的灌输,要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知识基础和体系,为探究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奠定基础;而科技场馆要考虑的是为学生提供科技活动的场所,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某些知识,检验课堂学习的效果,拓展学习的领域,激发新的学习热情.合是指一是要做到目标的一致,不论是学校还是科技场馆,都是要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相互融合,按照《科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和建议来安排学习和活动内容;三是要注意两种教育资源的相互衔接.从学生的发展和需求角度来看,学校和科技场馆的结合也是十分必要的.科技场馆在确定工作内容、安排工作计划、开展各类活动时,要主动与教育部门和学校取得联系,并认真遵循《科学课程标准》.
  • 摘要:在全国各地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背景下,全国掀起了建设科技馆的高潮.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科技馆353座,欠发达地区建设的科技馆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欠发达地区科技馆的运营现状和该地区馆校合作的情况,结合阳江市科技馆工作实例,探讨了欠发达地区科技馆馆校合作相对滞后的原因,提出加强培训,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创新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整合资源,不断创新展教手段,推陈出新,积极探索馆校合作的新路子的欠发达地区科技馆做好馆校结合的对策和途径.
  • 摘要:科技馆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及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围绕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功能,加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媒体背景下,科学教育应该如何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在科学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对策进行研究,以期在创新科普方式、丰富科普传播内容、提高公众对科学理解、探讨科普工作上抛砖引玉.面对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新机遇、新挑战,新媒体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普及科学知识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强大的推动力,建立了受众与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新桥梁,是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将在以后的科普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科普受众参与科学探索提供支持手段,优质、高速、有深度和广度将是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在内容上对于科学精神的传播也将越来越重视,国民素养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 摘要:何时能出诺贝尔科学奖?何时能建成创新型国家?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是基础、是希望.郑州科技馆在6年的实践中,紧紧围绕科技馆展览和教育理念,紧紧结合学校科学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开发和利用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资源,科学教育资源从科学教育活动中来,并不断地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得到应用和完善,从而较好地推动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发展.
  • 摘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包括即时传播,反应灵活;网状传播,范围极广;多途传播,大众为媒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模式的更新,从旧有割裂的传播模式发展为"三位一体"的新型科学教育传播相结合的模式.本文将从新媒体在科普传播中的优势与作用这一角度切入,分析比较科学教育传播的新旧模式,并在新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实现更具互动性与灵活性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传播.提出在实践活动中,要把握以学校教育为牵引,以场馆展教为平台,以新媒体科普传播为辅助,把科学教育的主动权转移到民众手里,发挥大众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民生科普.
  • 摘要:"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在中国经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而建设科技馆的目的是让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本文在对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谈谈科技馆应该从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融入到"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中去,为中国的科学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并提出了与教育部门联合将科技馆活动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加强校内外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建议。
  • 摘要:本文结合学校科学教育和科技馆科普教育工作的特点,对郑州科技馆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将科技馆科学课与学校科学课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总结出科技馆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分析了科技馆科学课这一有效促进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方式,并提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馆科学课的方法.
  • 摘要:科技馆是"以科普展教为主要功能的科普场馆",即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介入,使得陈展空间的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馆要求"科学、艺术、普及"并举,而在展览设计中往往注重新媒体技术而轻视传统方式,造成的结果是:内容保持专业精神水准,形式上注重营造艺术氛围,科普则体现为电脑终端的游戏,最终"三败俱伤",观众在参观时失去目标,在科技馆中体验不到科技内涵.怎样有效地将新媒体技术的多维化、集成化与传统方式的主体性、直接性有效结合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基于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方式的特点探讨了两者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加强科技传播力度,提高科技信息的承载力,增添科技含量的厚重力,为展览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增添无穷动力,有利于激发观众兴趣、启迪创新思维、提高素质,为观众自觉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多元化.
  • 摘要:运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四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科普场馆官网内容,对其在科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异同和特色之处进行分析比较,并由此对国内科普场馆开展科学活动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在活动的设计和推广时细化受众分类,主要可分为观光者(或普通游客)、辅助者(教师、社工或家长)和青少年三类,并分别开展活动;二是帮助教师学习以更好地利用场馆资源,主要提供了解场馆的便捷渠道和开展活动的丰富资源,同时要鼓励教师为场馆服务,共同开发、共享成果。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和"云"和"大数据"等概念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空前深刻的影响.本文站在普通观众和博物馆的角度总结"大微云"时代的特征,即资源丰富且高度共享、个体的需求和价值被关注和强调.提出博物馆应当利用"大微云"时代的信息技术优势和特点,提升自身职能,尤其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展示、教育、服务职能.讨论了"大微云"时代的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尊重观众的个性化和交流需求,利用云端对展品和展厅进行扩展,提供简明高效的学习平台、多样化的科技应用和深刻的体验方式,同时设计开发高参考价值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系统.
  • 摘要:当馆校合作向纵深化发展时,教育界、科普界人士开始关注《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通过阐述中国《标准》的简介、内容、特色、评价标准等基本概念,分析中国馆校结合活动的现状,剖析其主要成果和面临的问题.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例,论述《标准》的重要性.通过对美国博物馆馆校结合案例的分析与借鉴,寻找自身差距:注重衔接馆校合作的《标准》,构建人才梯队,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科学诠释者,并联系上海科技馆的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便于科技馆人更好地了解探究性教学的实用指南.
  • 摘要:科技馆以展示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为主要业务工作,科技馆教育以其展品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参与性、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为主要特征,与学校科普教育有很强的互补性;开展流动科技馆进校园既是学校开展科学教育和学生实践课堂理论、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的需要,也是科技馆实现其科普教育功能,服务社会、服务青少年教育工作的要求;流动科技馆在进校园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的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做到认真策划,科学实施,注重实效,做好总结;加强对流动科技馆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建立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勇于吃苦、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的流动科技馆队伍;各级科协、科技馆要与政府及教育部门联系,取得教育部门的支持,争取出台有利于流动科技馆与学校结合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相关政策;流动科技馆与学校结合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是体现科技馆社会价值和公益属性的有效办法,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大势所趋.
  • 摘要: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均以发展科学技术作为增强国家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印度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背景,依托印度政府提出的两项教育政策和三项科技政策,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阐述和浅析印度基于科技场馆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试图为探索发展中国家基于科技场馆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思路.开发科技场馆的教育职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场馆不是施教者向受教者进行灌输的场所而是双向交流的互动平台。科技场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利场所,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 摘要:海门市海南小学是江苏省科学特色学校、全国科技示范校、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始终认为,科学教育是一个由学科、活动、环境等诸多教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可以通过调整教育内部诸要素及其关系,形成优化的素质教育的整体功能.因此,充分利用设施设备、现代技术及传播媒介,通过多种形式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认识自然、面向生活、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最基础的科学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科学方法;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 摘要:本文从将新兴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巧妙融入科学活动中,吸引公众的眼球,提升公众参与活动的兴趣;转变传统讲解模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实现科学知识内涵表现形式多元化;利用网络技术,结合当地科普资源现状,设计符合当地公众需求的网络游戏;运用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活动中融入艺术元素,体现科普与艺术的融合四个方面论述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转变科学教育理念,设计与实施适应新时期的科学教育活动,从而提高科技馆对公众的吸引力,进而提升科普教育的效果.
  • 摘要:新媒体科普以其信息量大、查询便捷、传播速度快,且具有全球性、实时性、交互性和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正逐步成为科普工作的新形式和科普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和比较优势等问题,通过对新媒体对推动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就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建设与运用新媒体科普进行了建设性思考.提出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实现由“传统方式够用”到“新媒体必用”的转变,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组织构建新科普传播的新平台,严格把关,注重实效,把握科普传播的主动权的建议。
  • 摘要: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其开放性和实践性在传播科学知识和技术、培养科学精神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在科普教育中公共文化设施与学校、社区三者机制整合的缺失,探讨在资源共享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科普与学校科学教育和社区科普三者间的有效衔接和互动,并就此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科普、学校科学教育及社区科普的互动机制的实施策略.
  • 摘要: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武汉科学技术馆这几年开展了馆校结合的工作,其中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是科技馆开展馆校结合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武汉科技馆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的主要做法,开展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争取多方支持,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丰富活动形式的进一步做好院士专家进校园工作的建议。
  • 摘要:本文围绕科普教育活动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创新现状和机遇进行探讨,分析在全媒体时代科普教育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寻构建多元化科学教育活动体系、创新现代化科学教育活动模式的有效途径.
  •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科技博物馆的展览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交互变得简单容易,这使得场馆展示的时空更加拓展,展示的内容更加深入,展示的手段更加多样.但是,科技博物馆要适应和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不容易,需要克服传统展示模式和管理体制上的约束,在管理制度、技术集成和社会化服务方面有所创新,才能为公众提供一个适应时代需要、令人满意的博物馆.
  • 摘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以科普活动作为连接学校和科技馆的主线,内容包括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学生前往科技馆参观学习,并延伸学校科学课程教学的双向交流活动.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对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也掀起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热潮.因此,科技馆如何结合社会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潮,与学校开展科普工作的合作交流与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西"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探讨科技馆如何利用高校雄厚的人力资源与活动资源,加强针对中小学校科普教育的合作,探索馆校合作活动的新模式.本文探讨的馆校合作模式,有助于科技馆与高校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根据各个科技馆的特质以及学校的需求,积极探索符合本馆实际情况的馆校合作模式,是优化科技馆教育职能、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大联合、大协作”工作理念的有效手段之一。
  • 摘要:随着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不断深入,中国科技馆逐渐重视并加强了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积极进行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实践.本文通过对广西科技馆新馆建成后近五年馆校合作探索实践的过程进行梳理,浅述了馆校结合对科技传播与普及的促进作用,并对馆校结合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思路.要解决和应对馆校结合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应继续加大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力度,深入进行我国现行的高考、中考体制的革新探索,逐渐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更新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的观念;其次,应继续加强我国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科技馆发展决策过程中重视科技馆资源与社会各界资源的共享,在政府层面上制定完善的馆校结合展评估激励政策;最后,还应重视科技馆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馆员工的素质,培养打造一支胜任开展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的人才队伍。
  • 摘要:新媒体自引入科技馆以来就在科学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馆校合作传播科学知识这一契机出现后,新媒体找到了与科技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科学信息传播,而成为"新"科技馆展示语言.本文认为适宜的新媒体的使用有利于科学知识在馆校合作范围内的有效传播,与传统媒体共同肩负着科普传播的职责.新媒体应用在科技馆科普传播中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新和复制,只有结合学校需求进行针对性应用,才能真正实现博物馆非正式教育的职能.本文将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欧美馆校结合的发展概况、新媒体在欧美馆校结合教育中的应用以及中国馆校结合中应用新媒体的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分析新媒体这一新事物在馆校结合的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试图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明确今后在如何对待新媒体问题方面的定位和态度.
  • 摘要:科技馆是面向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随着中国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如何在科学教育上促进馆校有机结合,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就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四川科技馆在多年的发展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馆校结合模式.基于这些合作模式,主张提高科技馆科普实力,抓住"一个中心,两个结合"的关键,开展形式多样的馆校结合,推进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
  • 摘要:科技馆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以科普展品为主要载体的展示教育为主要业务工作,科技馆科普展品涵盖的知识面广泛,与学校教育中的许多教科书内容互为补充,是学生实践课本知识的理想场所.青少年是科技馆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馆校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是科技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馆校结合,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是科技馆社会价值的最大体现.
  •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技馆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传递知识、科普推广的重任.如何利用场馆内外的资源进行策划、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更好地达到教育效果是摆在面前的问题.以科技馆展教活动实践要牢牢抓住激发兴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分析了如何促进馆校结合,更好地完成共同教育的新思路.提出了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在激发兴趣的同时,科技馆也要做好自身项目的提升,加强同馆外资源的联系,做好馆校联动教育的建议。
  • 摘要:传统的科技馆教育模式由于受到技术、观念、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其活动形式单一、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发展空间的局限性也愈发明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它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其影响效果也将愈加明显,必将成为科技馆教育未来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科技馆作为公共科普机构,其科普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不断拉近人与人之间、人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觉得科学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科学也就在身边。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正好验证了这个观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后肯定会有更多更方便的科学技术充分融入生活中,给生活、学习、工作带去更大的便利。所以,科普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和民众宣传科学知识,加大科普力量,让新媒体技术在科学教育方面越走越远,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发展给传统的科普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新媒体为视角,探讨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馆校结合科普活动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利用新媒体开展科普教育是当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馆校结合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给当下的科普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新媒体科普,既能拓宽馆校结合的渠道,提高科普教育的水平,又能创新科学理念,激活公益科普事业新的动力。总之,新媒体作为科普知识传播的新形式,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当代科普教育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 摘要:科技馆是普及科学的载体,是以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以展示科学技术的成就、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为己任.作为科学普及教育和青少年社会实践的重要阵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课堂教育的补充,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了青少年对知识的全面获取.本文立足于一个新角度,尝试把场馆教育理念作为切入点,并通过列举郑州科技馆的实例对科技馆的馆校结合进行更加明确的解析.从清晰的、系统的教育视角对馆校结合进行了剖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科技馆教育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借鉴作用,使科技馆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良好载体和强大后盾。
  •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对科普传播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新媒体在馆校结合科学教育中的现状讨论,提出新媒体在科技馆与学校结合中的可行性方案,以促使新媒体技术在中国科学文化传播事业当中发挥最大效用.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科普场馆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设施,是长期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对国家的科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实践,科技博物馆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搭建良好平台,实现了科技博物馆与学校的双赢。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教兴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
  •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科技馆优势资源为在校学生服务,馆校之间共同构建科学教育相关课程和活动,实现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说是中小学教育发展和科技馆教育发展的共同新亮点和新领域.本文介绍了2006-2013年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和成都市内几所学校在此方面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并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了馆校合作开展科学教育二课堂的基本模式.机器人工作室应该有别于科技馆的常设展厅,拥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工作室不是一件展品固定在展厅里被动接受观众的参观,机器人工作室应该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内包含了许多机器人以及相关领域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而检验这些活动是否成功和有实践意义的方法就是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工作室的作用。国内许多科技馆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已与成都七中、成都石室联合中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正计划与成都实验小学、高新实小等学校合作开展机器人制作的第二课堂活动。除此以外,面向日常观众开设的初级机器人培训班每周也定期开课,但展望未来也任重道远。目前,许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科技创造能力,自身也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多学校都投入巨资建立了自己的机器人工作室,以前的“散兵游勇”现在慢慢变成了正规军。科技馆机器人工作室也必须相应地在馆校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不能停留在原地周而复始地循环,而是要不断创新和发展。
  •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全媒体具有时效性、大众性、互动性、群体性.面对新情况、新趋势,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更具有艺术性,做到知己知彼,并在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中,对症出剑,善用联剑以及用好巧剑.做到剑剑有力,让科学教育活动展现新的活力,发挥效力.
  • 摘要:进入21世纪,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发展日新月异.本文首先综述了新媒体技术下科学传播的新趋势,阐述了新技术对促进科技馆展示创新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参观者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对科学教育方式的影响.最后,提出科技馆新媒体技术创新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新媒体技术是社会对科技多样化需求且不断技术创新的结果。科技馆对其运用,应与场馆的主题内容、展示空间、表现形式相协调,才能真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新媒体技术会催生出更多的媒介和传播方式,媒介间的形态融合将成为科技馆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 摘要:科技馆作为学校正规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与学校传统教育存在着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秀是科技馆为顺应社会非正规教育发展而形成的新兴科普形式.它以展教员与观众进行互动体验的演示、演出为基本形式,集教育性、娱乐性、科学性、创新性于一体,其寓教于乐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有别于学校教育的严谨和填鸭式灌输,科学秀在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科普活动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科学秀的方式创编策划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科普主题活动.科学秀的特点决定了以科学秀形式为主题活动的剧本创作编排应该考虑科学性、可实施性、创意性、互动娱乐性等几大要素。
  • 摘要: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需要和学校科学教育紧密联系,为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努力.课堂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严重制约着人才的培养.科技馆无论从科学教育理念还是从教育活动设计都应该为积极扭转教育制度弊端而不断实践,充分发挥非正规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在种种探索和实践中力争让科技馆在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上有一个新的提高,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科技馆开展的"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将科技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有机整合,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学课程有效衔接,加强校内外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政府加强引导与组织的建议。
  • 摘要:有关博物馆教育的分类,不乏相关论述,类型划分标准亦各有所依.本文基于先贤研究基础之上,试图将博物馆儿童教育实践模式分为两类,儿童博物馆展览和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其在中国现阶段实施的困难.希冀两种类型之梳理和关系分析能为博物馆从业人员提供实践行为的理论参考,同时呼吁文博界有心之人共同关注博物馆内的儿童教育问题.
  • 摘要: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是近几年教育界与博物馆界进行有效衔接、资源互补、发挥独特教育作用的有益尝试.本文从馆校结合具备了科学教育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科学教育主题活动的策划源于教育目标的设定、科学教育主题活动策划的特点、将"博物馆里上大课"打造成精品课程以及该活动取得的成效五方面,重点论述了"博物馆里上大课"是馆校结合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有益尝试.
  • 摘要:科学教育专业是中国高校近年来设置的一个新兴专业,研究课程的完善途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状况,分析了当前实践性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科技馆展示教育多元化的视角,提出改善课程的原则与对策.利用科技馆资源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科学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的有效性,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科学教育人才。然而,课程的完善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仍有较大的探究空间,需要加倍关注与实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