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华夏黄河骨科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5-09-12

主办单位:甘肃省中医院

会议文集:华夏黄河骨科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行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与价值. 方法:将1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按照骨折手术适应症分为观察组8例,对照组7例,观察组行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采用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的患者,优5例,占62.50%,良2例,占25.00%,可1例,占12.50%,差0例,优良率为87.50%;采用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优3例,占42.85%,良2例,占28.57%,可1例,占14.29%,差1例,占14.29%,优良率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用闭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外固定比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有安全,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及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 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2012~2015.5)、万方数据库(2008~2015.5)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2008~2015.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以"慢性骨髓炎、VSD负压吸引、随机对照"为检索词,查找VSD负压封闭吸引与传统持续灌注冲洗法比较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阅读并交叉核对文献资料.按Cochrane手册4.2.6RCT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2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SD负压封闭吸引术组与传统持续灌注冲洗组相比,两组在治疗慢性骨髓炎治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0R=5.70,95%CI(1.42,22.92)、0R=0.24,95%CI(0.10,0.57). 结论:相比传统持续灌注冲洗法,VSD负压吸引治疗慢性骨髓炎可明显提高其优良率,并显著降低其复发率.VSD负压封闭吸引术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复发方面有积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扶正祛邪汤配合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起,对2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术前采用自拟中药内服,术中行彻底病灶清除冲洗,一期植入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载药万古霉素颗粒,术后继续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7个月,平均27.8个月,治愈21例,好转2例,经换药后治愈,1例未愈,后行截肢手术,总体治愈率达87.5%,总体疗效满意.治愈患者无全身反应,未发生再骨折,X线显示随访者CPC大部分降解吸收成骨.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具有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操作方便及临床效果明显等优势,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A组,36例)、切开复位普通"T"钢板(B组,31例)及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C组,26例)等3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93例.比较6个月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采用改良Gartland-Werley(GW)评分对术后6、12个月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0.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6个月时A组的桡骨高度及尺偏角较B、C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GW评分A组(6.31±1.17)与B组(3.81±1.17)、C组(3.21±1.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改良GW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水平较手术治疗差,但远期功能恢复良好.
  • 摘要:1例72岁男性患者,因车祸致头、颈、左肩部外伤,诊断为"额叶脑挫裂伤;颈6椎板骨折;左侧锁骨骨折",于入院第4天行左侧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四肢软瘫,呛咳,吞咽、呼吸困难,四肢肌力为0级,肌张力降低,浅反射减弱,腱反射、病理反射未引出,立即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免疫球蛋白及营养神经、脱水治疗,病情无好转,于术后第8天临床死亡.通过该病例希望能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警惕,遇到中枢神经外伤患者,尤其是老年性患者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注意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症状等合并症,严防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生。而正确鉴别颅脑外伤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早期呼吸机辅助呼吸和ICU综合治疗对于这类患者的预后非常关键。
  • 摘要:脊髓损伤(SCI,spinal cord injury)是一种极具毁灭性的疾病,给病人及社会均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目前为止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还有许多临床前期和临床的研究工作有待解决,但该疗法仍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在此简要描述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实验和临床干细胞的战略.现在关于干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重组工程的研究进展迅速,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法有望应用于人体.本综述主要研究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的问题,提供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已经完成的第一例人类胚胎干细胞移植试验.
  • 摘要:目的:探讨比较腓骨后外侧切口和传统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9年-2012年本院收治的58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患者手术后治疗效果、疼痛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疗效优良率(65.5%)明显优于对照组(44.8%)(P<0.05).术后1d和1周观察组疼痛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及骨折愈合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后外侧切口钢板治疗Pilon骨折疗效好,手术后疼痛较轻,值得大力推广.
  • 摘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正常的骨代谢包括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骨形成之间的平衡,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是骨代谢的基础,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相对数量影响骨代谢的结果.本文就骨质疏松与破骨细胞关系作一综述,为针对病因治疗和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相关依据.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有利于减少骨吸收,深入研究破骨细胞更有利于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侧旋复位法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方法: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运用甘肃省名中医赵道洲主任医师所倡导的踝关节骨折侧旋复位法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9例,所有病例在复位后3~12个月内均获得随访,最终以Baird-Jackson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42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占60.87%,27例保守治疗失败,辅以有限手术治疗,占39.13%.患者愈合时间为6~8周,优54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占92.75%,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侧旋复位法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有较高的成功率,无创,患者痛苦小、花费低,建议在临床上首先应用.
  • 摘要:谢兴文主任医师在陇中正骨和石氏伤科的基础上,继承创新,系统总结有效的治疗骨髓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形成了一系列整体治疗骨髓炎的阶梯方案.本文对老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为临床治疗骨髓炎提供新的思路.老师在临床上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时,以清热解毒的同时注重补益气血,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临床卜多采用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皂角刺等药物以清热解毒,并采用当归、黄茂等药物以补益气血。同时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食物,或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导师自拟方"骨疽消炎汤"内服,结合清创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探讨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骨髓炎的患者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其中肱骨5例,股骨16例,胫骨14例,跟骨7例,感染病程1至5年平均两年.随机将其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术前所有患者均有窦道形成,并有不同程度脓性分泌物渗出,术前及术中取病灶部位脓液及病变组织送细菌培养+药敏及病理检查,所有病例均培养出致病菌,术前三天应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治疗,术后连用一周,而后改为口服抗生素继续治疗四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手术清创抗生素链珠植入术治疗,同时根据临床症状辨证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治疗上手术方式同治疗组,未给予中药内服治疗.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到3年,计算两组的有效率、复发率及术后六周各项化验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21例,痊愈13例(61.9%),显效4例(19%),好转2例(9.5%),无效2例(9.5%),总有效率(90.5%);对照组21例,痊愈9例(42.8%),显效3例(14.2%),好转3例(14.2%),无效6例(28.5%),总有效率(71.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有效率、复发率及术后六周辅助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较单纯西医治疗,可显著提高其疗效,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陇中消定膏损伤散治疗手舟月骨缺血性坏死的疗效. 方法:在制动的基础上,对90例手舟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消定膏治疗组、消定膏+损伤散治疗组、和双氯芬酸钠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中药消定膏外敷,每48小时换药一次,损伤散,0.5g/次,口服,3次/日.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乳剂外用,3g腕关节上下方涂擦,4次/日,20min/次,治疗24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关节疼痛、僵硬、功能受限等情况方面有较好效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疼痛症状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疼痛症状的改善中,三者效果相当,但消定膏外敷+损伤散内服治疗组在腕功能的改善方面最佳,消定膏外敷组次之,均较双氯芬酸钠乳剂组有较好效果. 结论:中药陇中消定膏联合损伤散内服外敷能较好的改善手舟月骨缺血性坏死引起的疼痛、僵硬等不适症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
  • 摘要:目的:比较外侧横弧形切口和"L"形切口两种手术入路在粉碎性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分别采用外侧横弧形切口与"L"形切口治疗并获随访的236例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将患者分为两组,外侧横弧形切口组(A组)117例(120足),男97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84±7.65岁;SandersⅡ型63足,Ⅲ型38足,Ⅳ型19足,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97±2.03天."L"形切口组(B组)119例(121足),男99例,女20例;平均年龄40.48±7.03岁;SandersⅡ型66足,Ⅲ型37足,Ⅳ型18足,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8.34±2.17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Sanders分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观察比较两组患者:①术中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植骨例数;②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横弧形切口组的一期、二期愈合率分别为94.17%、5.83%,均显著高于"L"形组(P<0.05).横弧形切口组伤口愈合时间(16.8±3.2)天及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率4.1%,均显著低于"L"形组(P<0.05).两组患者AOFAS踝与后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外侧横弧形切口与"L"形切口相比较治疗跟骨骨折疗效相当,但外侧横弧形切口相对较小、创伤小、术后切口愈合较快,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摘要:目的:探析近年来慢性骨髓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及特点,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及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所起的疗效进行分类探讨.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骨髓炎方法众多,但临床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
  •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卧床患者压疮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将232例本院骨科卧床发生压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67,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8%;总有效率为80.1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raden评分18.28±1.14分,疼痛评分1.13±0.44分;对照组治疗后Braden评分15.72±2.76分,疼痛评分2.04±0.9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703,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67.24%,对照组满意度为36.2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骨科卧床压疮患者中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0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和抗凝辅以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综合治疗,并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和预防宣教.结果:治疗后1周,未发生肺栓塞,有一例出现血尿,经停用低分子肝素钠后出血停止.出院前均经复查血管彩超检查.血栓消失、血管完全再通107例,血栓部分消失、血管部分再通9例.均佩带循序减压弹袜出院.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过抗凝治疗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摘要: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颈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最常见于老年患者.本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此类患者87例,均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较好。
  • 摘要: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体会,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认为因外伤、劳损,致肾气不足,筋脉失养,同时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流住气血、经络,脏腑功能的失调致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癖,不通则痛,导致椎间盘组织退化。常见证型有风湿痹阻、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血疲气滞,肝肾亏虚。应加强对患者健康保健知识教育,告知患者不良习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使患者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调理、坐立行的方法、腰部保健、预防不良姿势等相关护理知识。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到因人施护,制定可行的康复锻炼方法,积极指导患者康复训练。
  • 摘要: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的改变以及各种事故的发生,导致脊柱病人越来越多,疼痛是绝大多数脊柱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脊柱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研究脊柱科患者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专科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已成为脊柱护理的发展趋势.
  •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内腰痛及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结果:48例病人手术时间60~160分钟(平均108分钟),无硬脊膜、神经根损伤及其他严重损伤,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和变态反应.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关键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肺功能训练、翻身护理指导、术中唤醒训练,术后病情观察、疼痛护理、体位护理、出院护理指导.结果:20例行该手术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保肢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策略,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于四肢恶性骨肿瘤进行综合保肢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结果:本组15例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经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总有效率93.33%.结论:保肢治疗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较理想的方法,恰当手术方法的使用及化学治疗的辅助,既保存了四肢的完整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对于达到理想的保肢治疗效果,以及增强患者生活信心,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 摘要:目的:讨论颈椎手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要点.方法:分析46例颈椎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出现的症状、体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认为颈椎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与护理,能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经济负担,促进早日康复.结论:颈椎手术并发症非常多见,有些是不可逆的,轻者致残,重者危及生命,除了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无创操作外,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及时观察处置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病例越来越多.如何用最佳的护理方法减少骨折带给老年人的痛苦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提出了老年人骨折后的护理要点以及预防老年人骨折后并发症发生的措施.根据所在骨科科室54例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心得进行总结.结果:54例老年骨科患者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特殊老年骨科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特点,通过优质化护理服务,能显着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