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4全国食用菌生态化技术研讨会暨食用菌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论坛
2014全国食用菌生态化技术研讨会暨食用菌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论坛

2014全国食用菌生态化技术研讨会暨食用菌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4-04-13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

会议文集:2014全国食用菌生态化技术研讨会暨食用菌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项目以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服务生态省建设为目标,开展以食用菌为载体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研究形成了基于食用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综合技术在全省推广应用.研究开发了桑枝、山核桃蒲壳、桃梨枝、玉米芯、茭白茎叶5种食用菌栽培新型基质及配方12个,形成了5项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食用菌技术,制定省、市、县级地方标准5个。研发了基于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生产设备一套,包括枝条粉碎机、小型拌料机、扎口机、菌棒打孔机,均获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并列入浙江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累计为用户提供上述机械设备4000余台。选育出了“杭秀1号”秀珍菇、“江白2号”金针菇、"H2”黑木耳品种各1个,其中“杭秀1号”、“江白2号”分别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形成了菌渣二次生产食用菌、菌渣生产沼气、菌渣生产有机肥、菌渣还田等循环利用技术,创新了桑园-黑木耳、茭白-大球盖菇、水稻-黑木耳等多种循环利用模式。首次提出并实施了统一原材料收集加工、统一制作菌包、统一灭菌接种、统一培养发菌、分户出菇管理的农业废弃物资源收集利用与食用菌生产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利用桑枝、山核桃蒲壳等农业废弃物185212.2吨、菌渣182710.1吨,带动农民增收51060.7万元,减少向空气环境排放颗粒物38468.6吨、PM2.5 4278.4吨、碳226884.9吨、SO2 314.9吨、NOX 188.9吨,减少向水体环境排放纯磷8.6吨、纯氮134.8吨,节能减排效益达到5241.5万元。到2012年,全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在原利用率2.6%的基础上提高了约0.27个百分点,提高近10%.
  • 摘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林下经济,创新林业经营方法,有序利用菌业资源,解决农村生活薪柴耗林滥砍滥伐问题,一直是林菌界人士开展研究的老大难问题.研究者在食药用菌生态经济兼用林的营造利用方面着手做了些技术实践,适宜林区如通过实施本技术,可改变传统用林方式,推进新的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升级.文章介绍了食药用菌生态经济兼用林营造利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树立起群众营造林发展菌业的致富理念,促进林菌的协调转型发展,搞好菌业营林抚育永久株规划,为村民修筑起菌业奔小康之路。其主要营林技术内容有设计确立永久株身份档案,间伐临时株保留永久株,同时对所保留的永久株树木,搞好分年修剪剃枝利用,充分利用伐桩及枝梢,着力发展林下菌业经济,以食药用菌生产为目标,正确选择砍树修枝季节,对次生林地实施抚育技术,支持能人大户建立菌业园区,并完善林地管理办法,建立林业保护利用机制,建全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制订护林公约,加强宣传营林引导。
  • 摘要:本试验通过利用广西大量的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国内引进的7个秀珍菇优良菌株,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出茹温度范围、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等,以从中筛选出适宜广西利用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引自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的"秀珍3号".
  • 摘要:本文简述了我国废生物质材料利用的现状,并分析了开发利用废生物质材料的前景.根据自身多年从事废生物质材料运用于食用菌生产及后续处理的经验,总结介绍了利用废生物质材料结合食用菌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方法,介绍了废生物质材料用于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工艺流程,且利用废生物质材料栽培食用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 摘要:由农业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已从201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它制约着在菌菇类生产中,各种化学消毒剂对菌体成长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严防“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超标。在现代化、工业化时代,水已不是原来意义上洁净的健康水。大量的生活、生产用水,改变了天然水的物理、化学或生活学的组成和性质。水体污染物及其来源大体有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三类,必须指出,如果在菌菇类生产中,将被污染了的水用于培养料的搅拌和对生长中的菌体进行喷洒,还极有可能使菌体在吸取培养料中营养的同时,也吸取了培养料中的污染物,使菌体内存在无法去除的重金属和有机、无机污染物。因此,在菌菇类生产中应十分重视、讲究应用水的水质,避免使用含氧量小、存在重金属的被污染了的水,防止影响菌体的茁壮生长,防止在子实体内存在不可逆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大得多,几乎是氧溶解量的10倍。在食药用菌生产中如能采用臭氧化后的水作为搅拌和增湿房等用水,不仅可以杀灭其中的杂菌,化解其中的重金属、有毒物质等污染物,降解有害气体,而且能够增加水体含氧量,促进菌体的生长。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发展合宜园艺,提高观赏园艺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文化效益,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文章介绍了菇菜合宜园艺的观赏作用,阐述了菇菜合宜园艺的生态作用,提出菇菜合宜园艺的高效作用,探讨了菇菜合宜园艺的文化作用。因此,蘑菇符合“合宜园艺”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合宜园艺”的重要素材,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文章介绍了杭州食用菌产业沿革,阐述了80年代的蘑菇、90年代的平菇、新世纪的珍稀菇、2010年后的桑枝黑木耳,新世纪为食用菌发展带来机遇,杭州市食用菌飞速发展。其消费市场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但日益消耗的不可再生资源呼吁真正的“环保型”产业,且食用菌产品的比较优势依然明显,而日益成型的科技推广队伍成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为了更好的发展杭州食用菌产业,需大力发展药用菌生产,引进扶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以食用菌生产为节点创新发展新型农作制度,培育新型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抓好品牌建设,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 摘要:现代食用菌正以其“小蘑菇做大产业,小蘑菇做大效益”的朝阳黄金产业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快速成长,力图在我省经济结构调整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大有所为。文章介绍了此项目的意义、项目规划与项目模式,阐述了莘县示范基地建设情况,确定了扶贫指标,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及扶贫部门,将该项目列为扶贫重点专项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组建专家科技团队,吸纳省内教学科研单位精英技术骨千积极参加,主持构建扶贫专家大院或技术指导中心,并负责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并在财政扶持项目中给予适当倾斜与支持。
  • 摘要:文章介绍了食用菌产业园的概念界定,阐述了食用菌产业园区的类别,在笔者所接触的食用菌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中,主要有两种设计途径:食用菌科技生产示范园区和观光菇业园。功能定位是食用菌产业园区规划的基础,食用菌产业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其主要功能有展示示范、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带动功能、教育培训功能以及休闲观光功能。综上所述,通过食用菌产业园的建设,将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各种食用菌产品生产经营者聚集,为食用菌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提供更准确的市场信息,使其真正按照市场供求的变化组织生产。食用菌产业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食用菌产品生产成本,改善食用菌产品品质,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水平;能够促进菇户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推动食用菌产品品牌的发展;不断提升食用菌产品生产经营者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吸纳能力,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生产效率;通过聚集效应、带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整个食用菌产业链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推动食用菌产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实现集群发展。
  • 摘要:食用菌也可称之为菇菌,俗称蘑菇,就是可食用的菌物。文章介绍了食用菌产业的野生化栽培,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市场的发展,当前社会新的生活理念给野生食用菌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产量和质量是开发野生食用菌的瓶颈问题,必须另辟蹊径,发展食用菌野生化生产。根据来源、商业化程度和生产技术的不同,食用菌产品可以分为四大类,即野生食用菌,珍稀食用菌,普通食用菌和野生化食用菌。食用菌野生化栽培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其技术核心就是“四看”,即看菌、看天、看地、看人。而生态化发展就是在菌类生产中采用野生化生产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互惠互利、循环发展,在大力发展食用菌工厂化之中,也要利用野生化栽培,生态化发展。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给农村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要因势利导,利用好国家有关鼓励政策,发挥好当地的比较优势,科学组织、整合各种资源进行食用菌野生化生产、生态化发展,是一项有巨大潜力的新产业。
  • 摘要:在500~1600m高海拔林区林下培菌生态化培育木耳,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地栽培或设施化(挂袋)栽培,无需占用耕地,彻底解决了生产中的"菌林争地、菌粮争地"矛盾,并可节省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70%以上,生物学效率为12.2%,与传统地栽相等.关键问题是,由于远离人群和企业污染,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因此产品无药残;因为高海拔林区林下温度低、温差大,所以产出的木耳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风味.另外,菌糠废料直接被林地树根就地分解利用,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减少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费用;由于保湿的需要以及出菇管理人员的频繁出入林场操作和巡视,同时又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森林火险的发生概率.
  • 摘要:本研究以姬菇为例研究真空预冷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上的效果.姬菇别名小平菇,是一种低温型食用菌.姬菇属于营养高、热量低的健康食品,但是姬菇采后不耐储藏,易软化、腐烂,不利于储运和销售,这限制了姬菇生产和发展.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真空预冷是否对姬菇保鲜有明显作用以及适宜姬菇储藏的温度条件.对姬菇采后进行真空预冷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姬菇进行代谢,减少其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降低姬菇内部的含氧量,抑制呼吸作用,延缓姬菇的衰老,在整个常温贮藏过程中还能防止姬菇的水分散失,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保鲜期。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预冷,可以有效减缓姬菇感官品质及失水率的下降速度,保持稳定的新鲜度,有效延长常温条件下的贮藏期,有利于保持采后姬菇的品质。
  • 摘要: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利用资源丰富的稻草、玉米等秸秆进行栽培黑木耳的研究,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现已取得了成功。稻草、玉米秸等代用料用于草腐生食用菌类栽培早已成为较成熟的技术,已在全国推广。目前国内用于栽培木腐生食用菌类中的黑木耳、香菇、滑子菇等,还不能完全用农作物秸秆替代,类似的技术仅证明了利用秸秆可以种出木耳来,但因其工艺简单,配方的不合理,栽培袋的木耳产量低质量差,不能用于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伊春市食用菌研究所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认真分析了农作物秸秆与木屑成分及组织结构差异。对秸秆的组织结构性状通过工艺进行处理,对营养成分的不均衡,通过筛选配方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并针对黑木耳对原材料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的特点对品种进行选择驯化,使其达到适宜于在稻草和多种代料栽培的黑木耳专用菌种标准,然后又经过多次的栽培实践,发现不足即进行调整改进,终于栽培成功,实现了用稻草、玉米等多种秸秆栽培的黑木耳,平均袋产干耳一两多的理想产量。其具有原材料来源广,并符合中央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战略,稻草玉米秸秆栽培黑木耳经济效益高,营养品质好等优势。
  • 摘要:食用菌栽培、加工、菌糠处理是建立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的三个重要环节.应将三个环节有序地协调发展,才能建立一个良性的、高效的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文章介绍了食用菌栽培存在的原料资源滥用、分工不明确、工厂化生产菇类品种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行业内专业化分工。而针对食用菌加工面临的精深加工程度低,功能性产品少,食用菌加工过程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综合利用配套技术较少,综合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加强自主研究创新,开辟多种精深加工方向,建立食用菌加工的标准体系,实现良好操作规范等措施,并就食用菌菌糠利用的菌糠品种多样,营养成分不稳定,限制了其部分高值化应用,共性技术难形成,不能很好地推广等问题,阐述了大力发展规模化、工厂化生产,系统研究食用菌菌糠的化感效应,并寻找解除化感自毒效应的方法等对策。
  • 摘要:分析浙江省最近十年来食用菌产销运行态势及影响因素主要有:食用菌品种结构调整加快,生产效益分化,工厂化食用菌遭遇发展中的烦恼,气候显著影响食用菌生产.指出健康消费引领食用菌生产,菌棒场生产方式和循环生产模式成为产业转型主基调.
  • 摘要:食用菌循环经济是以食用菌为纽带,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开展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生物能源利用率和有机废物的再利用再循环,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与经济协调发展。杭州余杭虹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坚持循研利用与节本增收相结合,循环利用与提高品质相结合,循环利用与生态环境相结合,循环利用与销售收益相结合,循环利用与员工调配相结合的五结合原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摘要:文章介绍了生态菇业特点:保障菇业资源与菇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菇业文明与现代菇业技术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环环相扣的标准化、推进生态和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作者认为发展生态菇业是转变菇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是实施菇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提高菇业竞争力的需要。但,发展生态菇业工作也面临着发展阶段制约、潜在风险制约、技术支撑制约、管理保障制约等主要问题,建议积极宣传生态理念,实施生态菇业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梯次推进生态菇业建设,大力强化科技进步,加快生态菇业技术推广,积极健全制度,提高生态菇业管理水平,开拓销售渠道,将生态菇业发展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以绿色低碳作为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加快发展食用菌循环经济。
  • 摘要:文章介绍了发展休闲菇业已具备的条件,食用菌产业面临战略转型与升级、休闲菇业可搭假日经济平台发展、可供菇业旅游的资源十分丰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休闲菇业的兴起等,其有利于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食用菌从生产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作者阐述了休闲菇业的本质,从休闲菇业模式的选择、经营类型、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发展休闲菇业,并提出休闲菇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休闲菇业经营管理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市场服务模式,以食用菌科技为支撑,着力培育一批休闲菇业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自我发展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菇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食用菌企业,增强休闲食用菌产品科技含量、菌蕈文化特色和转化增值能力,提升休闲菇业发展整体规模、层次、素质和水平。
  • 摘要:生态化是菌类的生产与种植业、养殖业互惠互利、循环发展。10多年来,作者和无数的朋友们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生态化研究,2012年,双孢蘑菇林地生态化生产取得了新的突破,不但质量高,产量也接近或超过大棚和简易菇房,为食用菌生态化这项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奠定了基础。木腐菌的生态化栽培技术也逐渐成熟,草腐菌的栽培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示范。当然,食用菌的生态化生产,作为技术是成熟了,但作为产业还需继续努力,还需要市场开拓和市场接受。这次全国食用菌生态化技术研讨会的召开,是食用菌产业新的里程碑。希望会议对野生化、生态化技术能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使之对食用菌野生化、生态化生产有推动和促进作用;也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能人志士的重视,在大力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发展生态化生产,使工厂化、生态化生产携手并进,互惠互利。这样,我国食用菌生产才更符合国情,才能更加均衡健康的发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