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04-11-01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文章将生态工业园看成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将其中每一个实体当成一个主体,介绍了基于多主体的生态工业园区建模具体方法,设计了主体的种类、属性、环境和演化规则,试图利用主体的适应性、学习性完成不完全信息下的建模,通过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局部细节的仿真,经过演化体现系统整体的突现性,描述复杂系统的涌现特征.
  • 摘要:文章简要概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回顾了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进而以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地区为例,以能值分析为理论基础,选取了经济、社会、生态等近40个原始指标,经过复杂的综合运算,详细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西北各省区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并建立了模型,探讨了发展西北地区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
  • 摘要:政府要改变国民生产总值GDP,统计的方法,因为这种统计方法没有扣除资源消耗和污染的损失,是一种不全面、不真实的统计.一些发达国家用新的统计方法,就是包括生态系统在内的统计,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要扣除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破坏的损失.中国也应朝这个方面转变.可以实行两本帐:一本传统的GNP统计法,供与国际比较用;一本包括生态环境的统计.本文1999年——2002年,结合内蒙古包头市实际,进行家庭物流核算与分析并系统论述生态包袱的基本概念、社会代谢论模式及计算方法.
  • 摘要:本文阐述了矿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绿色GDP核算的实质,分析了实行绿色GDP核算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影响.
  • 摘要:文章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分析我国现行GDP核算的局限性,提出绿色GDP核算的可持续性和实行的必要性.推行绿色GDP核算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对自然资源耗损定价,文章试从影响矿产资源价格的因素和矿产资源评估方法两方面对矿产资源价格的确定进行探讨.
  • 摘要: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点分析了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逻辑演变过程,据此构筑了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相应地对此模式的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黑岱沟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实证分析此种模式所具有的良好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最后认为矿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缓解我国矿区面临的诸问题中居于中心地位.
  • 摘要:矿业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容易因矿产资源枯竭而产生"矿竭城衰"的现象,宁夏石嘴山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工业城市,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本文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探讨了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摘要:通过对中国土地整理背景的分析,阐述了导致中国土地整理若干理念有悖科学的发展观,并通过案例,提出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土地整理观"的基本思路.
  • 摘要:本项研究是在日本鸟取大学干旱地研究中心内完成的.主要对人工沸石在土壤保水和盐渍化土地改良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得到以下结论.①对于象沙质土壤这样透水性大的土壤来说,如果混入人工沸石,可以增大土壤的有效水含量和有效雨量,从而可以减少用水量.②混入人工沸石后,初期土壤的Na离子含量和pH有所增大,随着灌溉的进行,由于离子交换和淋溶的作用,Na离子含量和pH大幅度下降,恢复的正常水平,所以在定苗初期有必要对土壤进行淋溶.
  • 摘要:生态足迹方法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可定量反映城市中不同交通工具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判断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分析生态足迹方法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此方法,估算了2002年北京市城市交通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私家车的总生态足迹是公共汽车的总生态足迹的5.67倍.这说明私家车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压力最为严重.进一步从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明,各类交通工具的林地生态足迹和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的总生态足迹中居主导地位,分别约占50﹪.据此得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度限制发展私人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摘要:生物资源学是研究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学科,主要有植物资源学、动物资源学、森林资源学、草地资源学、天然药物资源学及海洋生物资源学等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内容为生物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规律、生物资源结构、功能及发生、发展规律、生物资源加工与产业化的途径与方法以及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法制化建设等.
  • 摘要:本文从阻碍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入手,对世界新能源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探讨了世界新能源政策的框架基础与形成机制,并从新能源产业的"生产前—生产—市场—消费"四大阶段阐述了世界新能源政策框架,力图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借鉴.
  • 摘要:本文把自然资源管理设想为一个实验过程,构建适应性自然资源管理框架,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数字化的互动式手段,帮助自然资源管理者获取最新的相关知识.
  • 摘要:分析了环境变化与安全问题的本质联系,探讨了水安全的内涵,提出了水安全的定义;针对水安全评价问题,介绍了英国生态与水文中心提出的水贫穷指数,以及该指数监测水资源状况和水行业发展态势的应用情况,并以海河流域为例,探讨了该指数在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 摘要:基于对水库汛限水位主要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从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水库汛限水位调整综合分析论证所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了风险设计和综合分析论证的框架和定量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汛限水位合理调整的论证内容.最后以海河流域潘家口水库为分析实例,从设计洪水、预报预泄、洪水预报调度方式、上下游防洪设计标准、上游移民淹没及土地退赔线、水库长期运行的风险和效益分析等多个方面分析论证了水库汛限水位的合理调整方案.
  • 摘要: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摘要: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自给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绿色水在我国国内总用水中占具有较大份额,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1999年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达到520亿m<'3>,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同时认为,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膳食结构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人均水足迹的计算结果与这一结论基本吻合,因此倡导节约的消费方式,研究并推荐符合中国国情的膳食结构,将有助于全面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 摘要:本文根据对东太湖养殖区主要水化学指标进行的跟踪监测结果,系统分析研究了N、P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趋势.概要介绍了各不同养殖模式对比试验结果.根据太湖实际并依据试验及监测结果,估算了太湖养殖渔业资源对水体的营养贡献份额(N、P).通过调整、优化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应用轮牧式网围养殖,结合先进实用的"小区式"网围养殖管理模式,探讨有效改善养殖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 摘要:湖泊最小生态需水是协调社会经济用水和湖泊生态用水关系的核心.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水文循环是湖泊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和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根据水文循环原理,提出吞吐型湖泊生态需水由入湖生态需水、湖泊生态需水和出湖生态需水三部分组成.湖区最小生态需水由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湖面净蒸发和渗漏需水组成.入湖最小生态需水是为了满足湖区和出湖最小生态需水而必须对湖泊补充的水量.湖区最小生态需水是为了维持湖泊最低生态水位和满足湖面净蒸发及渗漏所需要的水分.出湖最小生态需水仅要满足湖泊自身水量更新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根据河流连续体原理,用湖泊出口河道的最小生态需水作为湖泊出湖最小生态需水.提出湖区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和出湖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入湖水量、湖泊水位、湖区生态耗水和出湖水量各有其生态作用,其中某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 摘要:随着陆地战略资源的日益短缺,各国开始加大向海洋索取资源的力度和强度.本文就此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分析了海洋资源开发背景,并构想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战略.
  • 摘要: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同时农村生活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相关问题.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三个角度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 摘要: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它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成为当前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利用这一方法,以泰州、商丘、铜州、锡林郭勒等4市为例,计算分析了我国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系统占用情况.结果表明,泰州、商丘、铜川90﹪左右的生态占用主要来自人们对吃穿的消费,而锡林郭勒这部分的占用不到70﹪,其相当一部分占用是来自为了克服较差的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取暖用煤量;由于地域的不同使这四个城市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与之对应,它们所占用的生态系统也有不同.位于草原地区的锡林郭勒多消费牛羊肉,对草地的人均占用多达0.333hm<'2>,是其他地区的数倍,位于长江流域的泰州水产消费较其他地区多,对水域的人均占用达到了0.116hm<'2>,另外三地只有它的16-45﹪.另外结合4城市的生态空间进行分析发现,仅商丘、泰州、铜川的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所占用的生态空间就已经超出了整个城市地区的生态承载,即使是地广人稀的锡林郭勒,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生态占用也已接近全盟生态承载的1/2.城市是一类典型的生态赤字区,如何有效调节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对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十分严峻.水土资源不匹配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本底,加之人口大量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对水需求的驱动,使得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系统分析了县域单元农业水资源平衡的两个层次及其计算方法,并以河西走廊地区为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河西走廊地区各个县域单元降水均不能满足各种作物的水分需求,亏水为水量平衡的首要特征,且亏水量的大小呈由东到西递增的趋势,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多年平均亏水量依次为372.10mm、472.29mm和695.79mmm;水土资源平衡模型结果表明:人工状态下受灌溉水平的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各个县域单元水量平衡差异明显,石羊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处于水少地多的超量承载状态,黑河流域灌水量略有盈余,而疏勒河流域灌溉面积的扩大尚有一定潜力.
  • 摘要:国际河流的跨境水资源问题是近几年来国际研究的热点,我国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西南地区是我国国际河流的主要发源地及集中分布地区,跨境水资源极为丰富,水道系统生态变化的跨境影响广泛.其跨境水战略资源和生态的保护,在西南地区、全国乃至亚洲大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整体上对西南跨境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可再生性维持和跨境生态保护等联合开展多学科研究,可为我国制定跨境水资源安全战略决策,推进与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减少跨境冲突、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利用阜康绿洲地区2003年8月野外实测的53个样方生物量干重数据和同期的陆地卫星MODIS的1,2通道250米遥感图像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NDVI与绿洲植被生物量的相关关系,进而建立该遥感植被指数与绿洲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植被指数NDVI与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所建遥感植被指数与绿洲植被生物量的回归模型中,三次方程得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最适合用于监测阜康绿洲生态系统植被生物量的监测;利用利用该模型进行反演同年4-9月研究区生物量,并得出阜康绿洲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摘要:芦苇是广布世界的水生种,中国有卡开芦苇(南方大苇)等芦苇八种,新疆芦苇主要是普通芦苇,在长期适应干旱的环境过程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生态型,境内分布着水生芦苇(水芦或大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盐芦或小芦苇)、沙丘芦苇(沙芦或中芦苇)、水生向陆生的过渡芦(过渡芦或中芦苇)等不同的生态型.芦苇不但是世界广布种水生植物,而且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干旱区的新疆芦苇资源丰富,在有水处生长着繁茂的株高3~5m的大芦苇,无水地下水位一般为2~5m较高处生长有株高1~2.5m的过渡芦,甚至在沙丘上亦有株高1.5~2m的沙芦生长,即使盐渍化极为严重,地表盐积壳厚达标1~2cm的地方,除偶有耐盐碱的柽柳生长外,茫茫盐碱滩生长的是成片株高0.2~1m的盐芦,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使这一资源多用化,既能带动新疆经济腾飞,促进畜牧业发展,又有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新的思路,更能有利于生态脆弱的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恢复.
  • 摘要:本论文利用三工河流域2003年的TM影像,结合2003年野外调查资料训练样区,用不同的信息提取方式、分类方法,对2003年三工河流域土壤盐渍化分类,并用野外调查和定点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比较不同的分类方案对于土壤盐渍化的分类精度,选取最优的分类方案.
  • 摘要: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深入改革,实施年租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土地出让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了建立年租制的必要性,并在广东省年租制试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年租制在解决征地问题时的积极作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年租制的持续发展提供实证探索.
  • 摘要: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是21世纪水资源研究和管理面对的新课题.目前,特别关心的问题是:在河流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约束下,如何合理估算满足一定"生态需水"或者河道基流量等基本条件的可利用水资源量?如何合理规划和配置流域上、中、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本文针对这样的科学难点和实际需求问题,提出新的水资源数量和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与应用实例.主要思想是:依据河流水功能区划及其相应的水质目标,把流域(或者区域)评价对象划分为相互联系具有调蓄、排污、降解等迁移转化功能的水文水环境系统;通过水量平衡和污染物质的质量平衡原理,建立参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的单元系统水量和水质模型;依据实际的水质监测以及流域来水和用水资料能够比较容易确定水量水质模型参数.然后,通过将水环境容量分析与系统优化分析结合的研究思路,定量出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以及河流生态流量、水量平衡的约束条件下,单元系统的最大取用的临界流量,以及推广到流域多河段系统的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回答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水资源可利用性水量水质联合评价问题.并以河北滦河山区为例,给出具体的评价结果.
  • 摘要:大力发展"数字土壤"是我国土壤学融合到现代地学和信息科学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此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土壤数据库的研究进展,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源及其数据库.
  • 摘要:1970年代北方的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然而,1970年代、1980年代和1990年代南方的珠江区、东南诸河区和长江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相继跌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90年代末期全国仅北方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人均粮食占有量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全国粮食生产的重心明显北移.随后,笔者从各粮食生产分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及其影响因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单位播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作物良种等诸多指标的变化入手,分年代来分析各粮食生产分区粮食生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最后从全国、区域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协调问题,目的在于通过对区域人地关系总体现状揭示,把握区域人为活动与资源环境协调特征和演进趋势.
  • 摘要: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属性特征.湿地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土地资源,成为人类土地开发的主要对象;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地表水的存储区域;湿地还包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等生物资源,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中国湿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表现在资源的有限性、区域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及功能性等方面.湿地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上是有限的.中国湿地面积约6594×10<'4>hm<'2>,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594×10<'4>hm<'2>,包括沼泽约1197×10<'4>hm<'2>,天然湖泊约910×10<'4>hm<'2>,潮间带滩涂约217×10<'4>hm<'2>,浅海水域270×10<'4>hm<'2>;人工湿地约4000×10<'4>hm<'2>,包括水库水面约200×10<'4>hm<'2>,稻田约3800×10<'4>hm<'2>.湿地资源的区域性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湿地的分布和类型上存在区域差异.湿地资源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流域为基本单元,湿地资源在类型的空间分布和功能上的整体性和独特性.为此将我国湿地资源划分为9大湿地区域.湿地的功能性表现在湿地资源在维持人类生态平衡和区域环境功能方面的作用.湿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湿地资源的大量丧失和破坏必将关系到区域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中国湿地资源丧失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在许多典型区域已经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典型湿地区域的湿地资源现状和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某些重要的湿地分布区出现生态赤字,生态安全呈下降趋势,区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 摘要:本文从对资源循环特征的分析出发,探索资源循环利用与循环经济理论的相互关系,以及政府实现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
  • 摘要:资源信息学是伴随着信息科学在资源科学中的广泛深入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本文就资源信息的基本概念,资源信息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以及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做一简略的介绍,供同行们研究时参考.由于资源信息学是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故文章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和验证大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为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和演化规律分析服务.首先,在综合了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和陆面地表过程模型各自优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模拟对象为"天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系统的WEP-L模型即"大流域水循环与能量交换过程耦合模拟模型".该模型以"子流域内等高带"为计算单元,并用"马赛克"法考虑计算单元内土地覆被的多样性,避免了"大流域粗网络"带来的模拟失真问题.针对各水循环要素过程时间尺度不同的特点,模拟计算时采用了1h至1d的"变时间步长",在合理表述水循环动力学机制的同时又提高了计算效率.本研究将全黄河流域划分为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8485个子流域和38720个等高带,采用45年(1956-2000)水文气象系列数据及相应下垫面条件进行了水文模拟计算,并根据黄河流域主要控制性水文站逐月和逐日径流系列进行了模型校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模拟精度,可应用于黄河流域二元水循环过程的模拟和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
  • 摘要:本文描述了黄河流域及其三级区降水时空序列的随机性、趋势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基于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1000多个水文气象站近50年的月降雨资料所生成的整个流域及其29个三级区的面雨量过程,采用多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其降雨的随机性、趋势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各三级区降水量Hurst系数的分布范围在0.449~0.644之间,说明其具有长期弱相关性;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降水减少趋势性不明显,从三级区看,大通河享堂以上等7个三级区降雨有一定的减少趋势;黄河流域降水的短周期为准3年周期,中长周期一般表现为11年和22年左右的周期.
  • 摘要:综合分析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确定了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组成:河道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水面蒸发需水量,并采用不同方法对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估算.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中游主要支流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泾河、北洛河、渭河、伊洛河和沁河的河道生态环境需水总量分别为2.071、3.393、10.143、8.699、3.575、34.601、6.481和2.505亿m<'3>.
  • 摘要:对延安地区水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表明:区域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是水资源短缺的客观问题;水利工程贫乏,现有水利工程病害突出,是造成工程性缺水的主要原因;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以及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造成水质型缺水的症结所在;而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不完善是造成区域重度资源型缺水的根本.鉴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兴建工程、多水齐抓、正确确定各行业用水定额、水源保护、政府立法优化管理、建节水防污社会等安全保障对策.
  • 摘要:文章在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重复建设与土地制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重复建设产生的土地制度诱因,认为现行土地制度体系下,政府诱导型和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重复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据此,从防止重复建设的角度,论文提出以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为导向,以产权平等、收益均衡、耕地安全和资源集约为目标,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近期政策与长期性的土地政策改革方向.
  • 摘要:针对我国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形势,以及我国社会转型期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分析和论述了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强化水资源权属管理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并提出今后应重点抓紧做好初始水权分配与转让试点,以及积极培育水权水市场、加快《取水许可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和加强水资源权属管理立法等10项工作.
  • 摘要:国家先后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资源科学研究也从最初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发展成了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中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资源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全文在回顾与展望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与中国资源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初期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若干有关资源科学发展的建议.
  • 摘要:现代海水淡化作为一种产业已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就此介绍了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几种海水淡化方法及其在世界各地区的应用,最后还介绍了淡化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 摘要:黑河下游河道都是天然河道,断面不规则,属宽浅型沙质河床,河道渗漏量大.下游的天然生态正是由于河道的渗漏水量补给地下水来支撑天然植被的生长,所以河道的渗漏对于下游生态意义重大.而对于黑河下游河道渗漏情况,长期以来没有系统地进行监测,利用常规的渗透系数法无法计算,目前对于这一计算大多是估计或者简化处理.本文根据水量时实调度和长系列水资源配置的需要,根据断面流量相关对其渗漏规律进行分析,分别得到了短期时实调度考虑河道前期水情况影响下的河道渗漏规律以及长系列水资源配置情况下平均的渗漏规律.
  • 摘要:本文简要地给出了荒漠化定义和荒漠化形成机理的代表性观点,重点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遥感在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荒漠化的评价与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摘要:通过对影响区域生态的因子的筛选,进行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利用"星座图"聚类方法将温州龙市湾区区划出三个生态类型,五个发展方向.并分析得出,影响龙湾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是各土地使用类型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量.
  • 摘要:基于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定西地区黄土高原脆弱环境的土地景观空间格局现状特征、演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利用马尔柯夫概率模型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景观空间格局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定西地区各景观要素均表现出分维指数和平均斑块形状指数总体比较高的景观特征,形状复杂;1980-2000年土地景观格局趋于向小景观要素转化;要素间转化速率总体处于减缓趋势;到2015年,耕地、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和比例将增加,林地、农村居民点、水域面积和比例将呈现缓慢下降,草地面积和比例呈现快速下降,未利用地面积和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 摘要: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作为地表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与这三大主题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林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支撑的空间信息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数字林业"的提出,为新世纪林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以GIS为支撑的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1998年颁布禁伐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两大工程以来,四川省石棉县林业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建设长江中上游天然生态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本研究旨在利用GIS技术,建立石棉县林业地理信息系统,促进石棉县林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建成GIS技术在林业部门应用的示范性工程,为其它地区提供可借鉴的模式.系统GIS数据库分为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林业管理基础数据库两大类以及元数据库.以GIS基础软件为平台,集成各类数据库成果,开发了石棉县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除了具有基于GIS功能外,还设计了一些高级功能.目前,已在该系统上进行了退耕还林小斑作业设计,打印出了石棉县1998-2003年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图等.实践证明,石棉县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林业局林业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充分展示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
  • 摘要:针对森林资源调查实际工作基本上是以投入大量人力资源为主,耗时耗财的特点.本文以福建省内代表性的地域为研究试验区,利用高分辨率的"资源二号"影像和TM影像以及研究区林相图等多源数据,充分挖掘利用多源数据信息,建立森林资源变化监测、更新技术.通过主成分方法对"资源二号"影像(2001)与TM影像(2001)进行融合,充分利用了"资源二号"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TM影像的多光谱色彩优势.有效的增强了不同林地之间的差异和林地之间的界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原有林相图矢量数据(1996)对融合图像进行分层监督分类,直接得到不同林地的动态变化类型和分布区域.该方法可大大缩小林业资源二类调查的范围,减小林相图层更新的工作量.对于保持林相图的现势性和节约林业资源二类调查成本意义重大.
  • 摘要: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9·11"、"非典"等一系列非传统安全事件相继爆发后,国际安全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对人类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开始反思、审视和修正传统的安全观,着手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安全观.安全在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表述,但都是强调系统的稳定性,使其保持一种稳态.安全观就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安全的认识.传统的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安全观是世界上两极对峙格局中冷战思维的产物,其基本特征是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竞赛为主要手段的较为单一的安全思想,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新主题,传统的安全观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非传统的现代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国家间意识形态的差异逐渐被淡化,经济利益逐步取代军事对抗而成为各国安全关注的焦点.新的安全观有别于传统的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安全思想,它以资源安全为基点,以环境安全为保障,在强调国家资源供给的有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重点处理好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把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其目的就是要保障人的安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本质上说,它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建立新的安全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建立新的安全观,当务之急是要为其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国家资源战略储备制度;二是构建政府危机管理的新型应急机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三是建立资源合作机制,改革资源进出口贸易体制.
  •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水资源安全的水库防洪调度问题.首先阐述了我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状况和对策,分析了新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对水库运用的要求;其次论述了水库防洪调度的任务、特点和研究现状;然后在分析水库防洪调度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论述了水库防洪预报调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提高洪水资源利用率的机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实践证明,水库防洪预防调度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水库防洪调度中存在的矛盾,是提高21世纪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的主要非工程措施之一.
  •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重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以岷江流域为例,从水资源水量安全、水质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探讨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岷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表现为:水文状况恶化;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提出了适应对策和建议,并对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 摘要:内蒙古阿拉善荒漠有灌木21科,73属,84种,科的分布以温带分布为主,占总科数的28.5﹪,其次是泛热带分布的科,占总科数的19﹪,但科的分布组成类型中,差别不大,反映了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科的起源属温带的性质,和组成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科的起源的多样性.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中戈壁成分、蒙古成分和古地中海占主导地位,分别占总种数的34.52﹪、27.38﹪和16.67﹪,反映了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独特的环境地理特征,从而使植物表现为特有成分较高的特点,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资源中有5个单种属,2个寡种属.独特的植物起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目前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独特的植物资源,灌木资源价值表现为生态价值是当地植被的优势种或建群种;观赏价值具独特的形态和花色;药用价值具有特殊的生物化学成分;食用价值是芳香和保健的重要植物;种质价值是研究古地中海植物适应与进化及环境演变的活化石.签于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资源的重要性,建议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灌木生长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以促进这些重要的种质资源的更好保护.
  • 摘要:水资源行业的公益性特性决定了直接构造价值型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失败.通过将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利用的实物型投入产出分析相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在这一主导思想下,通过投入产出方法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宁夏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特性及变化对水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进行分析,找出与宁夏严重缺水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 摘要: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组成要素,是一切生命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最为本质的三个特性是:有效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流域水循环带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论文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的主要评价方法,并对其作了简要评述.论文剖析了目前水文模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主要特点,指出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是可以用于水资源评价的,而遥感、雷达、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高程模型等先进技术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最后指出基于水循环"二元理论"基础之上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未来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 摘要:本研究应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WEP-L模型初步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黄河水资源演化规律.通过2000年现状下垫面和取用水条件的评价结果与历史系列条件下的评价结果比较,以及考虑与不考虑人工取用水条件下的模拟结果比较,初步发现:黄河流域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量及其构成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地表水资源量衰减,而不重复地下水量增加;在狭义水资源衰减的同时,伴随着有效蒸散即降水有效利用的增加,流域广义水资源量有一定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将对黄河的治理规划和水安全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岳城水库控制流域的暴雨洪水时程分布及分期规律,一是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流域暴雨洪水时程分布特性进行了多个方面的综合统计分析;二是通过对流域所处地区暴雨形成的气候特征与天气系统的归纳分析,为前述的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成因基础.分析结果表明,岳城水库控制流域的暴雨洪水时程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即在汛期有一个时期暴雨洪水出现的频次多、量级大,主汛期特征显著,主汛期之后降水量明显减少,因此在主汛期向后汛期过渡时,需要安排一个过渡期;从暴雨形成的天气成因来看,水库要出现达到设计标准量级的洪水过程,往往都有多个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特别是热带气旋的影响.
  • 摘要:采用苏州市建国以来50多年统计数据,研究揭示了苏州市土地利用特征,分析了苏州市耕地面积变化过程及区域差异,并定量分析了苏州市耕地资源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耕地占用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1)苏州市土地开发强度大,综合产出率高,建设用地比重大;耕地面积减少迅速,从1949年的占苏州土地总面积的48.62﹪下降到2002年的33.8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49m<'2>,远低于全国水平.(2)随着经济的发展,苏州市耕地面积逐渐递减,经历了增加-快速减少-缓慢增加-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苏州市区及所辖县市耕地面积减少有所差异,吴江市减少最快,年均递减率达1.9﹪,苏州市耕地面积年递减率高于江苏省和全国水平.(3)耕地资源面积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趋势,用模拟的指数方程对耕地面积的估算值和实际值误差较小,证明用指数递减方程预测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的变化是可行的.(4)通过估算认为,在人均GDP为10000-20000元、20000-30000元和30000-60000元阶段,苏州市GDP每增加百亿元所占用耕地面积分别为44.50、27.95、11.78km<'2>,表明占用的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加逐渐减少,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 摘要:近年来国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有很大发展.其主要发展动向是,强调要从内涵上清晰区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但也要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重视从动态过程角度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分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应分为自然驱动力和社会经济驱动力两大类,而后者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必须有相应理论的支持,所建模型应能动态地模拟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竞争;此外,强调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分类、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研究及影响分析中,重视尺度问题.
  •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遥感监测土壤盐渍化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从土壤盐渍化遥感信息特性、各种遥感数据源、数据处理方法、遥感信息提取及遥感应用的限制等方面做了总结.土壤盐渍化的遥感和传统方法可获取多源的数据,包括来自多平台遥感的光谱数据、地面实测和实验室分析数据、其他研究手段得到的地理相关数据以及历史资源等.在GIS技术支持下的多源数据有效集成方法可对土壤盐渍化进行定量探测,是目前土壤盐渍化遥感应用中效果最好的方法.
  • 摘要:根据长江流域自然条件和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初步总结过去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讨论未来流域用水需求变化趋势;提出未来流域水资源配置的关键是加强包括水资源保护、节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和供水质量,其次才是在完善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水利设施,提高供水能力.分析表明,只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流域水资源可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 摘要: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主要集中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相对丰水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较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水地区的水质污染日趋严重,造成丰水地区水质型缺水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通过预测研究污染物排放量和入河量,进行纳污能力计算,给出河道最小需求流量,并将其引入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型中,建立相对丰水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合理配置河道外用水和河道内用水,并以全国节水型试点城市——四川省绵阳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到2010年绵阳市缺水问题基本可以解决,但部分河段存在水质问题,本文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工程措施和补水方案,保证河道内需水和良好的水环境需求.
  • 摘要: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湖南省衡南县谭子山镇进行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研究,创造了爆破撩壕造土保土、等高开沟起垄作埂、等高梯土与梯边植草、等高植物活篱笆聚土保土、侵蚀沟植物篱聚土、陡坡"稀泥粘籽淌播"、石质坡"见缝插针"种植等治理模式,形成紫色土坡地保护系统,正在湖南紫色土山地丘陵区推广应用.
  • 摘要:延安地区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业和石油加工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水量不足和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延安地区人民的饮水安全.保障延安地区饮水安全的思路与对策:建立起硬件和软件两套保障体系,即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实施,即治法体系、供水工程体系、地下水保护和利用体系、生态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 摘要:本文以大连市碧流河水库为例,根据大连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及其变化过程,通过分析超蓄洪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建立洪水资源效益分析模型,该模型反映了洪水资源效益发挥的基本模式及其变化规律,并对碧流河水库开展的洪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 摘要: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以十项原则实现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调控、总量控制、有效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等原则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水资源优化配置不但要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并提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后效评价研究,不断完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摘要: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核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本文分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资源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基础,方式重点,以及措施.
  • 摘要:基于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数据,计算了1990年和2000年我国31个大城市的形状指数.结果表明,从1934~1990年的56年间城市形状从紧凑趋于非紧凑、分散;从1990~2000年10年间受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增强的影响,城市形状趋于紧凑.1934~1974年20个可比较的城市中有14个城市形状指数增加、6个城市形状指数减少.1974~1990年22个可比较的城市中各有11个城市的形状指数增加和减少.1990~2000年31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的形状指数增加、20个城市形状指数减少.一些城市的形状指数变化经历着了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1934~1974年兰州市的形状指数增加较多,到1974~1990年阶段,形状指数减少十分明显.武汉和昆明则是在1974~1990年阶段形状指数增加较多,1990~2000年阶段减少量最多.这说明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有时人们还未真正认识到城市形状问题,往往是只有当形状变化到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时,才发现形状存在的缺陷.
  • 摘要:地下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2002年到2004年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首次对我国广大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质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水质先天不足,咸水半咸水和铁、锰、氟背景浓度较高的地区占相当大的比例;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全国近25﹪的平原区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个别流域地下水污染已经呈现大范围蔓延之势;污染物以"三氮"为主,显示面源对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水质恶化的趋势十分明显,有60﹪以上的监测井水质在向恶化方向发展.另外,对地下水供水水质和集中式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尽管总体上看,用水水质良好,但污染已经威胁到一些供水水源地.人民生活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本次评价对我国地下水水质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摘要:,但呈增加趋势;从分维特征的角度来看,东北区沼泽湿地景观平均分维指数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表现为斑块形状渐趋复杂.">以GIS和RS技术为关键技术平台,剖析了1986~2000年间东北区沼泽湿地的动态变化特征.东北区沼泽湿地较为丰富,多年平均沼泽率为3.66﹪;但地区分布不均匀,最大沼泽率(乌苏里江区)是最小沼泽率(绥芬河区)的407.67倍;沼泽湿地分布面积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多年平均分布重心位于东北区几何中心的NE方向,距离为150.62km,反应了东北地区沼泽湿地景观"北多南少"的整体态势;从分布重心的年均变化程度来看,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受干扰程度的1986~1996年间要小于1996~2000年间,但各分布区间的差异明显;从各分区沼泽湿地的景观类型的动态变化来看,东北区沼泽湿地的动态变化主要受到农业开发活动(包括牧业)的影响;从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来看,东北地区多年平均斑块面积为1.99km<'2>,但呈增加趋势;从分维特征的角度来看,东北区沼泽湿地景观平均分维指数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表现为斑块形状渐趋复杂.
  •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概念框架,接着介绍了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MAWEC)评估方法与过程,重点谈论了几点目前研究的结果.
  • 摘要:植物修复是一项十分有发展前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但由于现有修复植物资源不足,同时又缺少有效方法发现筛选新的修复植物,目前还不能大面积商业应用.杂草是介于野生植物和作物之间既有野生植物性状又有某些栽培性状的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以及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生物量能够急剧提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修复植物的缺点和不足,因而是较理想的植物修复资源.本文对杂草资源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优势、利用方式、修复植物筛选方法进行了论述,而且在植物修复生物量处理方面也进行了讨论,认为充分利用杂草资源将是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一大突破.
  • 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除了采取发展空间已较有限的开源节流等措施外,发挥区域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布局,通过贸易进行产品交流,从而实现区域水资源的间接调配,是当前缓解水危机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和措施.本文运用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区域产业用水性质与废污水的排放效应.以北京市为例,研究产品贸易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的输入输出和水污染的转移分析,提出适合北京地区水资源特征的产业调整建议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 摘要:资源短缺和因资源利用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促进了资源科学的发展.虽然这门学科已具备一定研究基础,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资源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为了进一步完善资源科学学科体系,本文在此回顾了我国资源科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作为现代资源科学新方向的资源流动的研究动态.结果表明,我国的传统资源科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以资源开发利用为目的的资源认识和资源评价阶段,和以协调人——资关系为目的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阶段.然而传统资源科学的弊端在于同一种资源从生产到消费分属不同部门,由于部门利益分割造成了资源管理混乱和利用效率低下,问题的根本在于传统资源科学未能体现资源的"系统性"特点.现代资源科学吸收了生态学的理念,它将资源从开发到最终消费的过程视为一个系统,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研究,体现了现代资源科学"跨学科、跨区域、跨部门"的综合性特点.引用生态学中"流"的概念,资源流动(Resources Flow)说体现了现代资源科学新的研究视角.最后探讨了资源流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摘要:降水是影响流域水循环最活跃的因素,其时空分布不均匀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进行流域水文模拟时,需要充分考虑到降雨的时空变异性.在雷达和遥感测雨广泛应用之前,雨量资料的获取主要依赖于雨量站网.对于大尺度流域来说,雨量站点总量很多,观测数据量大,但站点布设比较稀疏且相当不均匀,所以大尺度流域基于站点的降雨时空展布方法因为流域尺度大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针对大尺度流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日雨量的空间展布方法,该方法根据站点降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选取参证站点,如果存在相关性好的站点,采用距离平方反比法把站点的日雨量插补到空间计算单元上去;如果没有相关性好的站点,采用泰森多边形法插值.该方法计算结果和本次全国水资源规划的结果差别不大,说明插值方法比较可靠.当日降水强度比较小的时候,超渗产流很难发生,日资料就可以满足模拟的需要,降水的时间尺度取为日.当降水强度比较大时,有可能发生超渗产流现象,这时采用日降水资料不能反映日内雨强变化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需要采用小时降水量值.由于大尺度流域雨量站点的布设比较稀疏,采用空间插值的方法生成计算单元降雨量值精度不好,本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大于10mm的大强度日降雨的向下尺度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将日降雨分配成小时降雨量的雨强历时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黄河流域的特点,把全流域划分为五个大强度降雨区划,分区对参数进行了率定;最后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我们编制了一个软件包,在黄河流域水文模型中进行了应用,由径流模拟结果来看,效果令人满意.
  • 摘要:土壤-地体数字化数据库(SOTER)把土地视为由地形和土壤个体组成的自然实体的组合,其标准化与规范化、制图单元属性均一、数据丰富等优点,而成为国际公认的土壤、土地资源评价和管理的数据库系统.SOTER数据库中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变化(LUCC)仅作为附属数据库,现阶段SOTER与LUCC自成体系,独立研究.将SOTER与LUCC研究相结合,以SOTER单元作为LUCC信息赋值的框架,建立SOTER-LUCC数据库,可为现行研究提供更为标准、丰富和可靠的数据平台.本研究提出SOTER-LUCC概念,建立福建省SOTER-LUCC数据库,并以其为数据源研究福建省龙眼适种地选址和生态系统酸沉降敏感性,取得较好效果.
  • 摘要:甘肃省河西地区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丰富的日照时间、以及长期耕作的历史,现已成为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交通相对发达,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也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水土资源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位于祁连山山前平原(南盆地)无节制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致使流域下游(北盆地)的可用水资源逐年减少,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堪忧,尾闾湖泊消失,植被成片死亡,土地沙化严重,沙尘暴强度和次数不断增加,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在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问题日益突出而又十分敏感的流域内,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该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通过多年对该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研究和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状况的调查,提出了甘肃河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重建模式的措施和建议:(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从保护水源地生态植被,中下游水资源优化配置,绿洲结构的改造完善,节水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2)水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在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上、思路上、目标上、手段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5种管理手段,即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技术手段;(3)南盆地灌溉绿洲的发展模式是:以水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科学管理、节约用水、引进技术、实现节水型社会是中游的发展方向,调整结构、发展多元化产业是中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速度;(4)北盆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措施: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必须认识和遵循生态规律,即相互依存与制约规律、物质循环还与转化规律、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协同进化规律、最大阈限规律,生态环境建设应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改善耕牧条件、发展绿色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制定政策法规封育沙漠植物;(5)以《水法》为准绳、市场为导向,促进区域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水法》的法律作用,按照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制定水量分配原则,由流域机构督促落实.这些建议和措施对今后该地区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现状与必要性,继而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就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需要和首位目标应该是节约和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其次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悉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了以清洁生产为主的企业模式;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以及生态工业、绿色服务业等不同的产业模式;以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家庭循环经济模式;在企业模式和产业模式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产业集群特点探讨建立甘肃省区域(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最终实现循环社会模式.同时,鉴于水资源是制约甘肃省环境、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不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中,以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前提,作重点分析.最后笔者从政策体制、技术支撑、生产消费观念等方面,提出对策来保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不同层面的顺利运行,以便促进甘肃省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和循环经济社会化.
  • 摘要:本文根据多年研究成果,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到2002年,化肥生产量达到37.9Mt,化肥消费量为43.4M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和30.7﹪,并且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化发展.化肥消费的增多,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减缓了土壤养分缺乏,但目前主要作物施肥量较高,与先进国家相比,养分效率偏低,有大量有机养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化肥生产需要消耗磷硫钾氨资源,特别是磷矿资源浪费严重,隐藏危机.化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重金属和氮磷排放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化肥发展要适度规模,核心问题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 摘要:本文谈论的是要实现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必须首先建立国土资源国家宏观调控指标体系,并指出当前最重要并可能建立的是国土资源核算指标体系以及国土资源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体系.
  • 摘要:本文结合白洋淀的具体情况,综合阐述湖库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情况,底泥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试验表明,白洋淀底泥受到重金属铅、锌、镉的联合污染,利用生物修复疏浚后底泥,去除致毒致害物质,成为白洋淀底泥资源利用的前提,底泥资源化一方面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减少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变废为宝开、发新资源.已成为污染底泥彻底有效治理的保障.旨在为白洋淀底泥治理提供科学对策,为底泥资源化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利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机理模型(VIP模型),以GIS背景数据库(土地利用图、土壤质地图和数字高程图)为支撑,在NOAA-AVHRR NDVI数据和气象信息的驱动下,连续模拟了1981~2001年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的蒸散过程.结果表明:模拟的作用蒸散量与Lysimeter观测值和其他学者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华北平原冬小麦多年平均蒸散量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黄河以北地区和山东半岛的蒸散量在200~400mm之间,南部地区在400~466mm之间.对玉米而言,北部的海河低地平原以及津、冀、鲁的沿海地区多年平均蒸散量变化在230~380mm,其余大部分地区蒸散量在380~470mm.除本区最南端的极少部分地区外,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的自然降水都小于蒸散量,水分亏缺量大于200mm,而夏玉米生育期内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大于蒸散量.
  • 摘要:甘肃省陇西县是黄土高原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典型代表,她的发展面临两对基本矛盾和两难选择.一是农业社会发展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矛盾,二是社会经济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与之相对应必然存在两难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同时又要保护环境).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两大矛盾,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分析陇西县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研究了切合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典型区—陇西县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摘要:利用多时相的ETM卫星影像及相关资料,建立了生态环境简要的分类系统,并通过对生态环境征兆信息的分析,体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区域内部各生态环境的影响,表明晋江市正由复杂或多数生态环境类型向单一或少数生态环境类型转变,城乡一体化生态格局正在形成.
  • 摘要:本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存在3年和9年左右的周期性波动,并以9年左右的波动为主,并且从粮食生产的趋势量分布来看,建国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的增长,但是自90年代来粮食增长停滞;同时在对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粮食单产是影响粮食生产3年左右波动的控制因子,而粮食播种面积却是粮食生产9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而对二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幅度近年来增加;同时,短期内我国粮食产量仍会下降,但是较长期内粮食生产开始回升.
  • 摘要:土地整理生态评价是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前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预评价,在优化规划设计,提高耕地质量,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西省南康市凤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区域,采用栅格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项目区存在的主要土地利用和生态问题,建立了土地整理生态评价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 摘要:在塌陷地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水系等特点,对于不可恢复为农田的塌陷地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工程,构建成不同深度的沟河湖泊,并根据水体深度、水系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开发成不同功能的水体.如常年水深在0.5m以下的水体,可以建设为以芦苇为优势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一些重要地区,还可以增加湿地植物多样性,建设为具有良好观赏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
  • 摘要:本文首先系统剖析了节水型社会中节水的内涵,主要包含降低无效和低效耗水比例、提高单方耗水经济和生态产出、水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和虚拟水贸易四方面内容.然后在综述国内外节水型社会研究和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构成的三要素出发,深入分析节水型社会的内涵,最后提出了节水型社会四重基本特征,即用水高效、制度完备、公众参与和生态良好.
  • 摘要:本文采用了温度植被干燥指数法(Temperature-Vegetation Dryness Index,TVDI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利用NASA的LP DAAC提供的MODIS1B 1km空间分辨率,8天合成陆地表面温度(T<,s>)数据产品和16天合成植被指数(NDVI)数据产品,以陕西省为例,构建T<,s>-NDVI特征空间,分析TVDI的空间模型和时间变化,并依据该特征空间设计的温度植被指数作为土壤湿度指标,对陕西省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得出了2003年8、9、10三个月归一化的土壤相对湿度.
  • 摘要:本文在论述我国矿产开发对矿区资源环境的影响、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内涵及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基础上,讨论了现代资源科学在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作者认为,我国矿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往往都源于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矿区资源绿色开发研究中需解决的不少问题正是资源科学关注的领域,运用传统的地矿学科知识与思维难以构建矿区资源绿色开发模式,迫切需要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作指导,资源科学的对自然资源系统的进行综合性研究,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进行系统研究,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研究等特点,决定了面向矿业系统进行资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大有可为.
  • 摘要:借鉴材料计算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研究矿物加工及矿物材料制备大量理论和实际成果基础上,提出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的学术思想,对于矿物加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亦是对材料计算的延伸和拓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