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6-21

主办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世界灾害护理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2268条结果
  • 摘要:目的:观察直视法定位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效果。方法:采血方法①直视法。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屈膝外展,操作者抓住患儿膝关节处固定大腿,在大腿的上1/3处即可出现一个倒立的三角形隆起(中间隆起周围四陷的倒立三角形,即股三角)。目测确定股三角区域,股三角的底边与尖部距离约3-4cm,用0.5安尔碘消毒液消毒皮肤2次,范围超过5cm,在股三角尖部采取倾斜式以30°角朝着底边的中点刺入,见到回血,固定针头,根据需要血量抽足后拔针。②触摸法。按常规操作进行。结果:直视法采血效果优于触摸法。结论:直视法省了消毒手指及触摸搏动点的环节,因此,采血时间与触摸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直视法优于触摸法,值得推广。
  • 摘要:本院ICU于2013年3月成立品管圈,确立了“降低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取得了较好效果,指出加强知识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改进口腔护理方法等制定对策并实施,可以减少医疗费用,保障病人安全;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益;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 摘要:目的:观察按揉内关穴、合谷穴对缓解化疗后呕吐疗效。rn 方法:治疗组:入组患者在当天接受化疗时出现呕吐反应后即开始予以按揉内关穴、合谷穴。内关穴取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腿与挠侧腕屈肌腿之间。按揉方法:按压前操作者洗净双手,将拇指指甲平修圆滑,患者坐位、卧位均可,用拇指指尖点住内关穴,进而进行按揉,按揉时应在两肌腿间纵向按揉,而不能横切两肌腿,力度由轻而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症状严重时用力点压。合谷穴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按揉方法:同内关穴。1次/天,每次按揉2-3分钟,双手交替按揉,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以基本的化疗,除化疗前和治疗组均使用盐酸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药物缓解症状外,化疗过程中不加其它任何处理方法。rn 结果:治疗组在化疗期间经按揉内关穴、合谷穴后,患者的口干、食欲、呕吐次数、恶心的程度及呕吐持续时间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穴位按揉以其经济、方便、有效的优势应用于临床,做为减少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的有效护理措施,对以后临床上缓解化疗呕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病人在ICU监护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例肝移植术后病人在ICU期间的生命体征、切口引流情况、化验结果、液体摄入、预防感染的监测,总结肝移植术后护理的重点方法.结果:肝移植术后的早期监护十分重要,2例患者在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于2日后转普通病房1例患者因低血容量性休克、凝血功能异常、多脏器功能异常及经济情况放弃抢救于术后2日病故.结论:肝移植术后危重期通过加强严密监测及护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肝移植的成功率.
  •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46例胡蜂蜇伤患者观察与护理要点经验总结,降低蜂蜇伤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rn 方法:入院后根据病情轻重程度,观察患者有无过敏性休克症状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功能等方面损害的表现,早期发现并发症,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用药,同时做好局部伤口处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rn 结果:通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46例患者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全部痊愈出院.rn 结论:胡蜂蛰伤后容易引起引起局部皮肤反应和溶血、出血、中枢神经损害等中毒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护理工作中,应做好伤口局部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并发症及对症处理,是救治成功关键.
  • 摘要:体温、血压是最基础的生命体征,它们的测量成为判断和监测病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急诊科,它是危、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场所,具有患者病情紧急复杂,病人周转快,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等特点,特别是对高热、高血压和低血压等急症,准确而快速的测量生命体征及对症处理在急诊医疗护理中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大部分医院急诊科还是使用有汞的测量仪器:水银体温计,水银柱式血压计等进行体温和血压测量,一方面非常耗时,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平均耗时10min/人,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平均耗时3min/人,与时间就是生命的急诊精髓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由于操作过程不当导致仪器坏损后引起汞污染的现象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医疗界已经出现多种新式无汞测量仪器:如电子体温计、非接触红外线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多功能监护仪等.本文章论述汞的性质,无汞测量技术在国内、外医院的使用进展,如何在急诊推行运用这项技术,以准确快速分诊,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加快急救速度.
  •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改进对提升急诊就诊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院医疗纠纷的影响.rn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急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我院于2011年9月开始采用PDCA循环改进对医疗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并再次采用问卷调查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急诊就诊的150例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比较PDCA循环改进前后院急诊患者满意度和医院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探讨PDCA循环改进对提升院急诊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院医疗纠纷的影响.rn 结果:PDCA循环改进后院急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PDCA循环改进院急诊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改进后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对于PDCA循环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PDCA循环改进能够明显提升院急诊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院医疗纠纷,提升医疗质量,值得推进一步广.
  • 摘要: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建立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屏障,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rn 方法:总结和分析急诊工作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通过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来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水平及护理工作质量.rn 结果:提高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rn 结论: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它与人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只有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减少影响病人病程康复甚至威胁病人生命的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才能有效地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摘要:目的:总结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rn 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入住呼吸科的62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本组62例患者中,男43例,女19例,年龄61岁-79岁,平均69岁.病理类型鳞癌34例,腺癌20例,小细胞肺癌8例.周围型肺癌45例,中心型肺癌17例,应用CT导向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同时配合做好术前准备、放射性的防护及并发症的护理.rn 结果: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1d后有效率达90.3%.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未出现胸腔出血、放射肺炎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62例中出现6例气胸,肺压缩30%以内,经保守治疗好转;12例出现痰中带血,未予特殊处理;未发生白细胞异常.rn 结论: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局部控率较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环境,设施与管理要求的特殊性,以及患者自身疾病的严重性,均可导致患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护理的同时存在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通过对患者应用合理情绪疗法探讨其改善ICU患者心身症状的效果.rn 方法:应用合理情绪理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I-90)对30例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干预,并对干预前、后30例ICU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rn 结果:对ICU患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2周后症状自评量表(SCI-90)各维度的得分进行比较,得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4维度得分低于患者刚入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ICU患者给予合理情绪疗法治疗2周后,会明显改善其心身症状.rn 结论: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认知性心理治疗方法,通过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ICU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以达到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RASS镇静评分进行镇静与护理强度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效果.rn 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选择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的患者105例,镇静前根据RASS评分表评估患者RASS评分及不同评分所占例数,然后均在枸橼酸舒芬太尼镇痛基础上,给予丙泊酚诱导镇静,然后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镇痛、镇静状态,并再次统计镇痛、镇静后机械通气患者的RASS评分及统计患者不同RASS评分患者的例数,明确达到目标镇静的例数,及达到目标镇静患者的非计划拔管例数.在应用RASS评分进行镇静评估的同时结合不同的护理措施及强度.以RASS评分0~-3分为镇静目标.rn 结果:105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患者达到目标镇静,目标镇静达标率为约95%,且达到目标镇静的患者中无1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rn 结论:RASS镇静评分RASS是目前评估成人患者镇静质量和深度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镇静评估工具,对镇静状态进行了具体和特异度的描述,镇静界限清晰,在护理工作中易于操作,便于护士把握镇静深度与护理强度.同时根据RASS镇静评分进行镇静和护理强度管理可提高机械通气期间患者的舒适感,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
  • 摘要: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内部专门为急危重病患者开辟的、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院前急救医疗服务、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药房、血库、影像检查、检验科及相关疾病科室,同时需要设备材料供应、后勤、信息、财务和安保系统等共同支持.为了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急救服务,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的质量,加强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急诊绿色通道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目前国内绿色通道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如何规范、科学、系统地建设和管理急诊绿色通道,包括绿色通道的设置、人员资质和培训、急诊科与院前急救的无缝衔接以及流程管理和改进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规范、科学、系统地建设和管理急诊绿色通道,建立绿色通道长效机制,不断地持续质量改进,才能真正达到绿色通道快速、高效、优质的内涵.
  • 摘要:目的:探讨多例胸腹多发伤患者的相应的急救护理方法,以采取最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36例胸腹多发伤患者的病例,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现场急救护理,以及选取术后好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一系列急救护理措施的干预,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救治效果.结论:胸腹多发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多脏器损伤,对于胸腹多发伤患者首先应及早诊断,其次进行及时的救治措施,急救中要求医护人员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密切配合,控制活动性出血,维持患者有效循环、呼吸,对术后要细致的观察病情,重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胸腹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摘要:目的:通过改革护理交班模式,提高EICU护理质量.rn 方法:首先对目前EICU护士交接班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易造成问题的原因:如无固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易造成交接班内容的遗漏;单纯口头交接班,护士会因工作繁忙,对部分内容记忆不清、不准确或遗忘,并出现责任推诿、不易查证;部分年轻护士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对对病情、治疗和护理重点掌握不足,对交接班中存在的风险意识不强等.之后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措施如:强化护士交接班的风险意识,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建立规范的交接班流程,每个护士交接班时均按流程交接,避免遗漏;每日护士长带领夜班护士对重点病人、重点护士进行床边查房,对重点护理内容进行强调,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实行成组式个人责任包干制护理,护理组长随同主任及医生查房,便于护理组长对全病区病人病情的掌握,减少责任护士对重点的遗漏;设计并建立纸质护理重点交班内容表单,详细记录交接班重点,减少因口头交班记忆不清,交接不全造成的缺陷,责任明确,减少相互推诿的现象;白夜班护理组长交班时要对全病区病人进行交班,合理安排责任护士,并及时提醒护士病情观察及护理重点,减少缺陷的发生等.rn 结果:大大调高了护士交接班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风险,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疗护理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用于抢救灾难导致的败血症病人的疗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30例危重病人给予CRRT治疗,CRRT机器使用金宝公司的Prismaflax,置换液采用长征医院血透室自行配制的碳酸氢盐置换液且置换液输入方式采用后稀释输入,透析器采用佩尼公司的低通的F15,CRRT剂量>35ml/h/kg.结果:30例病人抢救成功22人,死亡8例。其中早期给予CRRT治疗死亡2人,晚给予CRRT治疗死亡率6人,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CRRT具有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溶质清除率高、更好的维持内环境稳定、有效的清楚炎症介质,合理的应用可以提高灾难中败血症病人的存活率及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品质圈在减少非急症患者急诊就诊中的应用和效果。rn 方法:运用PDCA方法,对该院妇产科急诊2012年7月到12月非急症患者急诊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人,物,环,法四个方面进行要因分析,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对实施后非急症患者急诊就诊情况进行效果检查,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rn 结果:对策实施后非急诊患者急诊就诊发生率明显降低,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形的效果是通过这次活动,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更到位。rn 结论:品质圈活动对减少非急诊患者急诊就诊有较好的效果,并能促进急救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大效益发挥急诊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促进功能恢复的疗效.rn 方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从麻醉消失开始即进行双下肢及双下肢各关节肌肉的收缩训练;术后2~7天进行腰背肌锻炼;术后2周在护士陪护下配带腰围下地活动.对照组开始锻炼的时间及锻炼的幅度和次数不做具体要求,护理人员按常规给予健康宣教和指导,患者量力而行.rn 结果:经过0.5、1、2、6、12个月的对比观察和1年以上随访.研究组各项症状和体征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rn 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寻求对颅内出血的有效干预.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rn 结果:建立新生儿转运网络,开展综合主动转运模式是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保护因素,前后比较:之前收治的714名早产儿中基层医院转运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25.29%,与本院转运的发生率14.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收治的1012名早产儿中基层医院转运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15.31%,与本院转运的发生率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基层医院转运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基层医院转运成为独立存在的危险因素.rn 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区域性新生儿三级网络转运系统,采取综合主动型转运模式,可有效降低区域内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危重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rn 方法: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将2013年1月~12月住我科ICU的811名危重患者作为实验组,将2012年1月~12月住我科ICU的743名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总结,绘制各个月份的满意度趋势图,对2组患者进行环境设施、信息沟通、护理技术、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比较.rn 结果:运用PDCA 循环管理法后,2013年ICU患者对护理服务各方面的满意度较2012年均明显提高,2013年总体满意度为(95.8±1.78)%,很满意人数为511人(63.1%),明显高于2012年的(93.1±1.75)%、391人(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应用PDCA循环理论,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摘要:为提高压疮观察表的书写质量,减少护理文件书写时间,本科将自行设计的表格式压疮观察表应用于临床压疮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压疮观察表的书写质量,减少了书写时间,连续动态的进行压疮护理管理,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临床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摘要:谵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发生最为频繁的并发症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外科ICU病人谵妄的发生率为30%,股骨手术后ICU病人谵妄发生率为40%-50%,65岁以上老人ICU谵妄的发生率为62%,机械通气病人的发生率则高达81.7%一83.3%,ICU病人并发谵妄后发生医源性肺炎的危险性增加10倍,误吸、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可造成机械通气病人意外拔管、脱机困难或拔管后再度气管插管,最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和死亡的危险性,这就要求人们对患者发生的谵妄要做出早期的评估并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所以如果对患者谵妄状态的评估纳入为护士的常规土作内容就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谵妄状态,但作为常规土作的一部分评估方法应该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的评估者信度,那CAM-ICU评估量表应是ICU护士评估谵妄的首选。
  • 摘要:针对常规手术无法根治的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我院采用体外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肝脏发生占位性病变,常规方法切除困难,需在半离体或离体状况下,在低温灌注技术条件下切除占位性病灶,然后修复保留的肝脏并植入体内,该方法即自体肝移植)取得了较好疗效,术后ICU监护为降低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监控系统在ICU病房中的应用对各能级护士自律性的影响.rn 方法:通过调看录像和暗访的方式选取早晨6-7点作为观察时间段,将开启监控系统的A区作为观察组,B区作为对照组连续观察一个月,将是否定时翻身、是否彻底执行手卫生、院感病人接触隔离、垃圾分类等操作作为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区各能级护士工作完成情况,并将护理质量进行对比.rn 结果:观察组能级低的护士在部分护理操作中完成情况高于B区同能级护士,观察组N0级护士在夜间为病人翻身、院感病人接触隔离、病房内各种垃圾分类的执行率分别高于对照组4.7%、2.9%,5.1%;N1级护士分别为1.4%、1.2%、1.4%,N2级护士的各项护理操作完成率差别不大.rn 结论:在ICU病房实行监控能使各能级护士在工作中认真执行各行为规范,切实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提高工作自律性,尤其是对能级越低的护士自律性影响越大,从而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在医疗系统应用也相当广泛,但多局限于门诊、药房,病房走廊等场所之中,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实时监控、保障安全的作用.因急救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科性质,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危重,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在没有家属监督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的自律性极其重要,直接关乎患者的救治质量和人身安全.近年来随着危急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重症医学科病房的硬件设施也不断更新,2012年本院在新成立的重症医学科两个病区中的一个病区启用了监控系统,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本科生重症监护临床实践中的影响作用.rn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小组学习的方式,在病例汇报、教学查房、小讲座等工作中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分别负责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最后讨论汇总并进行小组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实习管理,学生独自跟随带教老师完成实习任务,进行出科考核.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量表评定及理论、操作及小组工作成果的考核.rn 结果: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的7个维度和总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理论、技能和小组考核中成绩高于对照组.rn 结论:虽然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但合作学习在护生临床实践中具有增强护生学习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护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等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ICU中心置管术后并发症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改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n 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245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情况.rn 结果和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危重病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补液速度快、留置时间长、患者痛苦低等优点,中心静脉置管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随着中心静脉置管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本研究针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245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原因改进护理方法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降低ICU中心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科预防职业暴露方面的使用效果,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急诊科患者200例,其中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200例为实验组,使用普通型静脉留置针200例为对照组,对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实验组有6例污染护理人员,2例污染环境,无针刺伤护理人员;对照组有32例污染护理人员,14例污染环境,2例针芯刺伤护理人员.结论: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可有效防止护理人员被刺伤及血液污染,在预防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同时为了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对身体约束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其使用标准也越来越规范化.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本文明确了身体约束的概念,对身体约束的使用率、形式、影响因素及不良后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国外有关身体约束的使用标准进行了统计,汇总了目前在住院患者中身体约束的使用现状,为制定中国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护理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完善身体约束的使用规范或流程,提高身体约束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身体约束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降低身体约束的使用率.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从而为住院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同时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继而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服务.
  • 摘要:目的:了解ICU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CRBSI发生情况,评价干预措施执行情况对CRBSI发生率的影响,探讨护理预防的策略.rn 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154例ICU留置动静脉导管患者预防CRBSI的各项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54例在监测期间发生CRBSI10例,CRBSI目标率应为3‰,实际发生率为2.56‰-7.14‰;各项措施执行情况中置管时应用2%氯已定和70%乙醇混合液消毒皮肤的执行率最高97.68%,其次为无菌屏障最大化(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铺大面积的无菌巾等)占97.53%;执行率最差的是手卫生措施,只占58%;用≥0.5%氯已定溶液擦拭接头、及时定期更换敷料,各占60%、72.3%.rn 结论:ICU留置动静脉导管患者预防CRBSI相关护理措施落实情况不佳,可通过提高护士对CRBSI防控重要性认识,采取正确的护理技术,并实施科学的监测,以提高护理干预措施的执行力.
  • 摘要:目的:观察赛肤润预防失禁患者尿布皮炎的疗效.方法:57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大便后用赛肤润液体2-4喷涂擦在肛周及臀部;对照组28例,便后用温热水清洗.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尿布皮炎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赛肤润能预防老年失禁患者尿布皮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摘要:目的:研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并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方法.rn 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2月-2014年2月,医院NICU的166例应用PICC的早产儿,分析多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rn 结果:166例早产儿均置管成功,一次性穿刺成功148例,一次穿刺成功率89.1%;留置时间1d~45d(平均时间13.36d±8.37d);置管期间导管堵塞21例(经肝素稀释液进行通管复通4例),发生静脉炎5例,导管脱出3例,导管体外断裂2例,肢体肿胀1例;166例拔管后行导管末端培养,结果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1例(大肠埃希菌).rn 结论:PICC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置管术,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技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异位率低、并发症少.强化置管操作者的护理技能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可以减少 PICC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患儿痛苦.
  • 摘要:目的:雾化吸入是通过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为目的.rn 方法:通过对86例患者使用雾化吸入的观察和护理,来探讨避免或减轻人为因素,即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吸入不适,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n 结果:86例患者,经过雾化吸入,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rn 结论:治疗肺炎及支气管疾患,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采用雾化吸入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如果使用方法不当,则不能使雾化吸入法发挥最好的作用.雾化吸入疗法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氧动雾化吸入疗法是帮助患者稀释痰液,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雾化吸入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差异确定体位、雾化量、给氧量、吸入方法、每次吸入量和吸入间隔时间,减少了不适症状的出现,确保了治疗效果.氧动雾化吸入是以氧气为动力,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降低气道阻力,降低呼吸机负荷,同时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保障了吸入治疗的有效性,为此,科室在2010年11月使用氧动雾化吸入治疗患者约8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改变后气囊压力的变化,探讨不同气道压力对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为临床准确的监测气囊压力提供依据.rn 方法:首先校准气囊压力,记录包括呼气末及吸气末气囊压力数值,调整呼吸机参数,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每次气道压力调整数值为2厘米水柱,重新测量气囊压力,同样记录呼气末及吸气末气囊压力数值.rn 结果:①在一个呼吸周期内,随呼吸运动气道压力改变的同时,气囊压力也发生改变,气囊压力吸气末与呼气末数值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气囊容积不变的情况下,气囊吸气末压力随气道吸气峰压的改变而改变,(P<0.05)呼气末气囊压力不受气道峰压的影响(P>0.05).气囊呼气末和吸气末压力随呼气末气道压力的改变而改变(P<0.05).rn 结论:气囊压力随呼吸周期出现数值波动,同时在气囊容积不变的情况下,气囊压力随气道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在气道压力变化较大时,应及时监测并调整气囊压力,防止漏气或气压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优质护理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焦虑状况的探讨.rn 方法:选取在医院急诊科室就诊之后需要给予静脉输液的患者中随即抽取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格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输液护理服务,实验组给予优质输液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对两组的患者进行测评.rn 结果:实验组输液患者的焦虑状况与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1).rn 结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各种不良焦虑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营造了良好的就诊环境,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输液治疗,提高其治疗效果.有效的预防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也充分的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促进急诊静脉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及时全方位为病人提供全程的高质量服务,满足病人在输液期间爱与归属的需要,显著缓解了患者不良情绪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采取规范化分层次的培训与考核,对所有医护人员提出明确的职责要求,研究分层次培训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护理水平、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以及病人满意程度的影响.rn 方法: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培训,调动了医护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教、学、做融于一体.不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而且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这说明只有在计划和有目的培训下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rn 结果:在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培训后,其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水平与操作技术都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rn 结论: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培训措施,不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和护理质量,还能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价值,提高了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化脓性关节炎置管引流持续冲洗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儿持续引流冲洗的不同要求,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保证引流的通畅.结果:1例患儿发生管道堵塞,其余患儿在住院期间引流通畅,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闭合持续灌洗引流是处理化脓性关节炎的常用方法,做好冲洗管、引流管的护理,可以、减少冲洗引流的时间,避免管道脱落堵塞的发生,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 摘要: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家属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为建立社区综合关怀支持模式、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50名脊髓损伤患者家属(观察组)进行测评,并与50名健康者(对照组)比较,进行相关因素分析.rn 结果: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社会支持与GQOLI-74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rn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率低,医护人员应正确评估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并加强其健康教育,最终提高照顾患者的质量.
  • 摘要: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特别是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急危重症的抢救中,保证静脉输注胰岛素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极化液,静脉营养三升袋的配置等也加入了胰岛素,临床上有着非常广范的应用.但有学者认为,胰岛素在输注过程中会发生浓度的不稳定性,胰岛素浓度过高血糖下降迅速,甚至会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浓度不足常导致血糖升高,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与输液装置对胰岛素的吸附以及药物配伍等多种因素有关,故笔者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工作.
  • 摘要: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步骤: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完成课堂教学;课后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后通过拓展实践,反思感悟.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步骤: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完成课堂教学;课后通过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教学效果;最后通过拓展实践,反思感悟提升教学效果.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任务引领、小组合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体验式教学的原则: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结合两个原则.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基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结合专业特色的情境设计和案例选择.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是能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意识、反应、技能、人文沟通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但具体的数据尚在收集中.任务引领、小组合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
  • 摘要: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并进行分析,探讨应对策略.rn 方法:对我院急诊科52名护士以自行设计的心理健康整体问卷进行调查.rn 结果:52名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发现精神紧张、焦虑失眠和心情抑郁者发生率高.rn 结论:通过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加强沟通,营造和谐气氛;争取领导支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心理防御机制,保持健康心理,可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危、重症病人多,病种复杂,抢救、管理任务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急诊护理人员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的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维权意识逐渐增强以及需求不断增多的病人及家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也给急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他们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持续的应激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明显影响,因此,维护急诊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和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 摘要:深入了解ICU住院患者的真实生活体验,有助于研究他们的生存质量,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探究ICU神志清醒患者的生活体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提供依据,提示目前中国在ICU的建筑、布局、流程上尽量考虑危重症病人家属的流程及探陪侍管理问题.
  • 摘要:本研究对本院外科监护病房2010-2011年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外科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深部真菌感染的外科治疗和护理对策,特别关注消化道手术病人,重视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
  • 摘要:目的:建立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减少护理缺陷,提升ICU护理质量和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入住ICU患者951例,其中2013年9-12月患者47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士责任制.2014年1-3月480例为实验组,实行护理组长负责制.结果:实施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危重患者护理落实合格率、基础护理落实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提高了ICU护理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法在心脏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rn 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120例心脏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胸部物理体疗(人工叩背排痰),实验组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法(VEST气道清除系统)进行,且两组同时应用抗生素、面罩雾化吸氧、定时翻身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排痰效果、排痰量、呼吸音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耐受性、护理人员操作强度,以及应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法前后循环指标(心率、呼吸、收缩压、舒张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血气指标的变化.rn 结果:实验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6例.实验组患者排痰效果、排痰量、耐受程度、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排痰前后对患者的循环指标的影响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护理人员操作强度,患者的舒适度、耐受性方面比较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将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法应用于心脏术后患者的体疗中,可提高术后患者的排痰效果,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且操作简便,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进行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使用怎样做好手术室感染管理至关重要.本科设立感染控制小组应用于感染管理中,取得满意效果.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有20名护士的感染控制小组,其中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长同时也是科室感染联络员,定期将科室存在的感染问题和困难向医院汇报,所有成员两人一组,新老搭配,分成十组,以组为单位负责手术每月的空气培养,组长则专门负责对物表、无菌物品会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培养.所有成员分区域负责保洁员工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对制度落实进行监督检查,定期检查保洁情况工作登记本.对存在的问题与保洁负责人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作持续质量改进.每月开展2-3次保洁会议,为提高全院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由感染控制组织定期对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实习进修人员,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科室增加感染控制组人员外出学习机会,将学到的最新国内外关于医院感染进展带回科室,与全科人员分享.并结合实情对科室感染控制制度进行调整,争取把预防感染工作做到前面,最终达到科学化、合理化控制医院感染的目标.
  •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rn 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11年7月-2013年12月ICU27例护理不良事件,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对于不良事件的精细管理和动态研究.rn 结果:自本科实施PDCA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以来,2011年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例128人)0.54%,2012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13例为病270人)0.48%,2013年度不良事件发生率(7例289人)0.24%.2013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两年明显有所降低,其中管道滑脱、中心静脉堵管等不良事件明显降低.rn 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够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的控制,是值得推广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用PDCA循环法使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规范.
  •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患者留置胃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人工气道需留置胃管患者100例,根据留置胃管医嘱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去枕后头仰卧位"插入胃管.观察组采取"抬高床头70-80度角,头正位"插入胃管.结果: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70%,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2%,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气道患者改变常规的"去枕后头仰卧位"为"抬高床头70-80度角,头正位"后一次插入胃管成功率明显提高.
  • 摘要: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健康教育新方法.rn 方法:医生护士组成完整的医护单元,采用动机访谈的方式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能力得以提高,使患者能够掌握康复锻炼的技能、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增加疗效促进其恢复健康的新型服务模式,从出院患者或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来评估医护同步采用动机访谈的方式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方法的临床价值.rn 结果:从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份,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度由61%上升至96%,满意度由74.6%上升至98.2%.rn 结论:由医生护士组成完整的医护单元,采用动机访谈的方式对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不仅使护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而且也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以提高,取得的护理效果佳,值得推广.
  • 摘要:护士是每个国家医疗保健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是灾难所有阶段的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当考虑泰国目前已有的护理课程,本科护理课程中所涉及到灾害护理基本上基于基本医疗、急救护理、重症护理和社区健康护理课程的内容.这些基于讲座和教材的教学内容不够充分。因此,护生不能尽可能地表现出灾害护理的胜任力。该教材包括游戏、场景、地图和模型。共有60名护理学生参加了此项研究。rn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包括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材料,以及对参与灾难护理活动的态度。rn 研究的结果如下:rn 1.教材对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分类很有效。rn 2.使用教材的教学方法很有趣、学生参与性更强,并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rn 3.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平均得分为4.82(以5点李克特量表)。rn 4.学生对灾害护理活动的态度,如“愿意帮助受害者”、“如果灾难发生时,愿意成为志愿者”在参与后非常积极,平均分4.77(以5点李克特量表)。
  •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广州市院前急救护士工作压力源情况,对压力源高的项目进行分析,从而为有效地缓解或消除护士压力提供指导.方法: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广州市六所三甲医院院前急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院前护士的压力源情况.结果:给院前急救护士带来较大压力的前五名的压力源依次是: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行为;危重病人多、病种杂、病情变化难以预料;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需要接触有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的病人;经常倒班.院前急救护士压力源量表各维度中,病人护理方面得分最高;护理专业紧随第二.结论:院前护士压力源主要来自病人护理方面和护理专业方面.
  •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分诊、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将2011年7至9月21421例急诊患者进行MEWS评分,根据MEWS分值并结合症状体征危重程度决定就诊顺序,分区域救治及接诊,最后将MEWS评分与患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rn 结果:MEWS0~3分、4~7分、8分以上分别为PCA4/3级、PCA2、PCA1进行分区就诊,去向与转归中分值越高进入重症监护、专科病区甚至死亡的比例也越高.rn 结论:MEWS系统简便易行,将急诊患者病情具体量化,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的预检分诊、分区救治、病情观察频度有了量化依据,使急诊护理个性化更强,从而提升了急诊护理的效果.综上所述,MEWS系统操作简便、耗时极少、信息获取快捷、依据客观实在、无需耗费过多经费,给急诊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非常之大,可以让护士对来诊的急诊患者病情评估进行量化,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地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对轻重不一、病种复杂的急诊患者能够分重点、分层次地救治、观察,取得较好效果.故MEWS评分系统值得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综述近10年国内外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rn 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后进行分析总结.rn 结果:众多研究显示,ICU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患者因素中年龄、基础疾病是主要相关因素,医源性因素中抗菌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是主要相关因素,环境因素中ICU环境的特殊性、医务人员的缺乏是主要相关因素.主要的护理对策有加强对重点人员的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护理操作管理、加强ICU环境的清洁消毒、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rn 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可知,ICU医院感染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对ICU的护理管理,有效地配合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能够切实降低ICU医院感染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即同一创伤因素引起的两个及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和安全转运,寻求多发伤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对医院急诊科2013年1月~12月院前救治的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多发伤的发生突然、时间急、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做好现场的院前急救,及时转入院内救治在赢得救治最佳时机起到关键作用.结果:经现场救护、对症处置、及时转送医院抢救,108例患者(96.42%)治愈出院.结论:提高院前急救时间效率与转运水平,是降低因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而致残或死亡,提高救治成功率关键因素。
  • 摘要:车祸伤是一种严重的应激性事件,患者往往发生多处损伤,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对没有准备的伤者身心打击重大,可致受伤者产生强烈心理和躯体双重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不仅会给患者严重的、持续的心理应激状态,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变化.伤后患者的主要心理变化有:抑郁、焦虑;震惊、恐惧;焦虑不安;悲观失望;不知所措、怕被遗弃.患者对这种突发灾难事件所引发的精神压力不能正确释放或正确认知时就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焦虑与抑郁为两种经常伴随的情绪障碍,是最常见的与免疫异常有联系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对躯体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也应针患者住院不同阶段予以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鼓起生活的勇气和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患者焦虑、烦躁的心理,给予同情、支持及鼓励,使其面对现实,稳定情绪;对于患者出现震惊、愤怒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谈,帮助他们端正对自我的认识;对于有抑郁反应的患者,注意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必要时借助于抗抑郁药物进行干预;同时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和寻求社会支持,让其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关爱,唤起患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rn 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随机选取122名温州医学院护理专业在校学生进行调查.rn 结果:本次调查显示,42.6%学生认为社会激励体制不完善和无相关法律规定阻碍了器官捐献的进程.26.2%学生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82.0%学生表示在对亲人有益的情况下愿意捐献器官.在2000年举行的中国器官移植研讨会上,中国专家普遍认为在中国的大城市已经具备了实施脑死亡法的条件.社会应该完善对捐献者的激励体制,让捐献者感觉到自己的奉献行为有价值,这样才会带动其身边的人,促使大家加入到器官捐献的队伍中来.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器官捐献相关法律,特别是脑死亡的立法,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与此同时,又可以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者的生命,让家属的精神有所寄托.rn 结论:加强器官移植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医学生十分有必要.
  • 摘要:2010年起,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贵州省人民医院响应卫生部的号召,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全院动员大会,要求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以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努力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目标.本文结合医院急诊输液室具体实践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成效.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成效.方法:针对门急诊病人的不同特点,组织科室学习,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流程,弹性排班,强化业务培训,改善硬件设施,多个部门协作等举措.结论:在门急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摘要:目的:为了保证医院急诊清创室的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通过对急诊清创室医院感染原因的分析,探讨控制急诊清创室医院感染的对策及应用效果.rn 方法:针对急诊清创室承担全院大部分患者创伤伤口的清创、抢救止血等工作,需清创的患者较多,人员进出频繁,流动性大,给室内空气带来污染等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制定并落实各项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和感染监控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创造合适的清创环境.rn 结果:急诊清创室日间和夜间各项指标正常,空气培养均≦500CFU/m3.rn 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在急诊清创室的管理,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急诊清创室的空气质量,降低无菌伤口的发生率,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 摘要:急诊创伤病人由于心理素质和伤情不同,入院后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后续治疗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其心理特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着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在完成创伤护理的同时,亦应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内容的措施和心身全方位护理,急诊创伤患者的特点是发病突然,病情重变化快,若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急诊创伤病人的心理素质和伤情不同,入院后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病人的心理反应是多方面的,而恐惧、紧张、焦虑则普遍存在的,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后续治疗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 摘要:研究群体车祸事故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以求提高群体车祸事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rn 方法:检索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于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群体车祸事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此3年间共有192例群体车祸事故创伤患者,其中189例治愈,3例死亡,成功率为98.44%.rn 结论:群体车祸事故急诊患者的护理过程应注意连续性和针对性.在群体车祸事故患者急救过程中,工作的效率以及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都直接影响到抢救的质量,因此护士应当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扎实的技术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的奉献精神以及一定的预见性,通过有效的处理措施迅速抢救,提高护理效果和质量,才能在一次次的顺利完成重大创伤急救工作.
  • 摘要:目的:总结汶川和庐山地震伤员转运中的管理,为灾害事件中的伤员转运管理提供宝贵经验.rn 方法:针对灾害转运中面对的问题,及时完善和调整应急预案、成立转运小组、合理补充和调配转运物质和运送人员、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等管理措施.rn 结果:在汶川地震中接诊伤员2598人次、推送入院1771人次、推送伤员行各种检查8015人次、院内转科785人次、转省内外医院1460人次,在庐山地震中接诊伤员365人次、推送入院325人次、接送检查1500人次、院内转科187人次.由于组织管理得当,转运过程中无一例因搬运造成新的损伤,为地震伤员及时、快速、安全的转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n 结论: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及时评估现有的医疗资源,采取有效的转运对策,是实施安全转运的关键。
  • 摘要: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健康问题是社会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年人的定义:老年人指年龄在65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在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称之老化.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急诊内科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出台,患者在医院跌倒大多数都会引起医疗纠纷,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因此,住院老年病人的安全是每位护理人员应该引起重视并不断探索的课题。
  •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毒蕈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急性重症毒蕈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组(治疗组)和单纯血液灌流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进行分析及护理经验总结.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各脏器功能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加血液滤过在治疗急性重症毒蕈中毒中的疗效显著,提高治愈率.
  • 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综合能力和急诊护理安全.rn 方法: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问 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rn 结果: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 的风险因素很多,如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全面,护患沟通不到位,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不及时,服务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各 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违反操作规程,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转运中的病人 的管理等方面导致的风险,因此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掌握沟通技巧,及时满足患者需要等措施进行防范.rn 结论: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提高护理安全.
  • 摘要: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目前治疗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且明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较少。早期积极反复洗胃,血液透析,促进毒物排泄,大剂量使用抗氧化剂,减少毒物吸收和对肌体的损害,同时维持内环境稳定,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有效可行。患者李明,男,23岁,以口服百草枯19小时主诉入科。患者于19小时前口服百草枯约100ml出现心悸,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百草枯中毒,给与洗胃、导泻等对症支持治疗,未见明显效果,为求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查体:T36.5℃,P80次/分,R16次/分,BP116/72mmHg,意识:清醒。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眼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鼻外观无畸形,无鼻唇沟变浅。口唇红润无紫绀,伸舌居中。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壁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及条索状物,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存在。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应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水肿。入院后患者先后出现口腔咽喉疼痛加重、口唇红肿,嘴角皮肤粘膜、舌体发白溃烂,口腔分泌物多,解柏油样便,辅助检查:各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损害,经给予洗胃、护胃、护肝、利尿、防止肺纤维化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住院28天后痊愈出院。
  •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的护理效果和体会。rn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某院采用VSD技术进行四肢创伤处理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负压持续吸引(负压范围:0.017-0.060MPa),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救助护理、心理护理、负压封闭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等多项有针对性的护理,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适度、焦虑度程度、睡眠质量及满意度。rn 结果:行VSD治疗和实施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提高,焦虑程度明显降低,睡眠质量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的同时加强对患者各方面的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摘要:目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了能够合理、科学的、系统的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明确护士角色和职责范围,好充分准备,更好的实施救护,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在突发公共事件或灾害救援中的角色与职责.rn 方法:本文结合近年来发生的灾害性事件,将灾害分为三个阶段,对护士在每个阶段的角色以及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定位.rn 结果:通过对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护士在现场救援的职责明确,能够全面、系统的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rn 结论:在突发公共事件或灾害救护中,护士参与了有效的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的危害,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与灾害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救护工作,为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摘要: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震对人类,对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了解地震有关知识,对于预防和减轻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地震!大地震出现的场景,凡是没有经历过强烈地震的人们是无法想象的:当您听到或看见可怕、强烈、怪异的地声或地光,心理产生巨大恐惧时;当地面强烈运动,您坐不定又站不稳,居住的房屋剧烈晃动并在瞬间倒塌时;当您的居室门窗变形,您急于逃离而难以开启时;当空气污浊,弥漫着大量尘土、烟尘,令您窒息时;当您被晃倒,甚至有上抛、失重的感觉时,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急行动?如果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能正确面对,还能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就可能幸存.如果地震时不幸被埋压,您在精神上千万不能崩溃,要树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千方百计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争取暴露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呼喊和勉强行动,当听到地面有人时,想尽一切办法发出呼救信号;防止灰尘呛闷窒息;如与外界联系不上,要分析并判断自己被埋压的位置,开辟通道,寻找脱险捷径.万一费时费力,难以脱险时应立即中止;寻找食物、水、药品,当面临被渴死的危险时可以饮尿求生;尽力扩大生存空间;寻找利器,保持空气流通。
  • 摘要:目的:探讨成功抢救急诊创伤患者护理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某院2010-2013年间该院收治的268例各种意外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及护理措施等。结果:救成功258例(96.3%),死亡10例(3.7%).结论:突发性创伤病人具有伤情复杂,病变迅速,死亡率高,并发病症多,易漏诊等特点,故争分夺秒地进行有效的救护,为后续诊治赢得时机,对提高救治率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伤后第一小时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故又称为黄金时间。这就要求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
  • 摘要: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甚至全部位于胸廓入口水平以下的情况。术前患者都表现有气管受压痉挛引起的剧咳、呼吸困难或有低氧血症,部分患者伴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继发临床表现。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甲状腺血液丰富,解剖结构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在甲状腺手术治疗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2013年3月我急诊内科监护收治了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患者,由于患者体型肥胖,甲状腺肿物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不能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因此患者在该科留观期间的术前护理尤为重要。经过术前护理人员耐心的心理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以及良好的护患沟通,保证了手术治疗的效果。现将患者手术前护理介绍进行总结,与同仁探讨。
  • 摘要:目的:探讨成批烧伤病人救治的护理体会,以降低成批烧伤病人的致死、致残率。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入院的5批12例烧伤患者的救治护理进行回顾,总结出对成批烧伤病人切实有效救治护理措施。结果:5批12例烧伤患者中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目前脱离呼吸机,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成批烧伤患者的成功救护,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防治休克是基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障,加强监护、预防感染、早期胃肠道营养、疼痛管理等综合措施是关键。
  • 摘要:护士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人员,要参与灾难医学救援组织结构的建设和修改,灾难救援计划的制定;参与医疗、护理设备的维修配备;参与建设灾难救援系统所需专业人才的培训和设备,以及公众的健康教育,包括灾难自救和互救知识、传染病的预防.EMS 的主要任务包括寻找、救护伤(病) 员;对伤员进行分类,实施现场急救;参与运输和疏散伤(病) 员等.灾难造成的伤(病) 员往往是成批出现,数量很难预测,伤情复杂多变.在救治条件差、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护士应以抢救生命为主,积极主动开展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救护工作,同时也协作医生进行伤员分类.在伤员的运输途中,要严密观察危重伤病员的病情变化,维持生命、减轻疼痛.同时护士还要在保证难民的基本医疗和流行病的疫情监测、报告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 摘要:世界各国的护士协会在灾后的救援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的救援活动中,西太平洋地区的护士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领导才能.在斯里兰卡,护士协会为那些失去亲人和财产的妇女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在印度尼西亚,护士协会为救援活动提供了护士以及安全的工作设备.国际护士协会在《护士与灾害的预防准备》声明中明确指出了护士在灾害的预防准备、灾害应对中的职责,其中就包括了护士协会在灾害的应对和重建中的协调作用.在大规模灾害中护士是紧急救援中的协调者,作为团队成员,与医疗保健部门和社会、政府、地方团体及非政府机构的合作中发挥着战略性的作用,而且这些合作需要在灾前和灾后长期建立和维护.本文还对灾害护理教育、灾害期间、灾后早期、中期、灾后重建护理、灾害护理的伦理问题、灾害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等分别进行了阐述。
  • 摘要:随着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破坏和威胁的日益加重,医疗救援成为挽救生命、减少死亡的关键.然而挤压伤是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长时间受挤压,造成肌肉缺血坏死,在外界压力解除后,出现受压部位肿胀、麻木、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的症候群,是除严重创伤导致直接死亡的第二的致死原因.所以护理工作在实施救援过程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灾难救援活动中作为救治第一线护理人员实施救援的能力显得格外重要.灾难救援不同于院内常规护理治疗,灾难救援的特殊性给护理人员的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以在各种灾害救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就说明平时的护理工作除了常规的治疗护理外,也要加强一些灾害救援方面的知识培训,从而提高护理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更好的提高护理救援效果。
  • 摘要:目的:总结1例外伤后迟发性颅底鼻腔大出血的抢救护理.rn 方法:密切关注颅底多发骨折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备好急救用物,发生大出血时,在协助医生进行鼻腔海棉填塞的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溶量,积极抗休克,配合医生进一步行介入栓塞止血;术后密切观察、评估病情,及时提供信息,调整治疗方案,防治并发症.rn 结果:经过及时的抢救和精心有效的护理,患者于术后10d康复出院.rn 结论:对颅底多发骨折伴颈内动脉海绵窦漏发生蝶窦-鼻腔大出血能警惕,有准备,早识别,及时进行局部填塞、尽早建立多路静脉通道,为后续的抗休克和介入栓塞治疗争取保宝时间,提供良好的条件.而患者能在短时间内康复,术后精心有效的护理,防治再灌注损伤、血管痉挛,胃脑综合症、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维持良好的微循环和内环境稳态,同样至关重要。
  •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掌握现状,评估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培训需求,以便针对性地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为医院储备灾害救援护理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灾害应急水平.rn 方法:采用《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人口学一般资料量表对医院三院区急诊科共15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量资料,频数、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或多组间灾害应急知识得分的差异.rn 结果:护理人员灾害应急知识掌握的总体平均得分为3.03±0.66,在检伤分类方面得分最高为3.84±0.57.特殊护理及隔离、去污得分最低为2.68±0.68.rn 结论:急诊科护士对灾害应急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但仍不够全面.对灾害应急知识掌握处于一般水平,应加强相应的培训与演。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如何提高人类应对各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如何有效应对灾害事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中国灾害护理的现状、如何进行基础灾害护理培训及培训内容、加强基层医院救援队伍的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灾害救援科普教育等几方面进行阐述,认为护理人员是灾害救援全程的主要参与者;不仅如此,灾害发生之前的宣传教育,预防工作,灾后重建期的卫生管理,心理护理,对灾民的自救能力训练,组织灾民之间的呼救等工作也需要护理人员来完成.因此,灾难护理在灾难的预防、灾难发生初期,中期及以后的长期护理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近年来,随着ICU病房的普及,ICU综合症越来越明显的反应到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来,科室由于新监护室的使用,医疗设备更先进的同时,也更封闭.ICU综合症的发生明显增加,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不少的困扰,(有一篇文章《广东省ICU专科护士对ICU综合症认知情况的调查》上说,绝大多素被调查者在评估ICU 综合症时依据临床经验)科室也基本如此,而科室从事监护室护理工作的护士,80%是80后的年轻护士,为了认识ICU综合症产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实施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其发生,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本文查阅近年来关于ICU综合症的相关文章,总结如下:ICU综合症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症.也称之为ICU精神障碍,ICU谵妄等.首先Mckegney于1966年提出,后日本学者黑澤于1982年对其作出如下定义:入住ICU后,经2-3d的意识清醒期(这时可出现失眠)后,出现以谵妄为主的症状,后者持续3-4d或直至转出ICU;症状消失后不留后遗症.后又修订为:ICU综合症是“在综合治疗时因患者、治疗、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精神症状”,其前驱症状是失眠,症状是谵妄与焦虑.近年来,大部分学者认为,ICU综合症主要以谵妄状态为本质特点的精神病性症候群.
  •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医学科在事故灾难事件救治中的工作经验.rn 方法:事故灾难事件的救治分为现场救治、后送伤员、医院救治.在“11.22”事件的医院救治工作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展现了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急诊的“绿色通道”使伤员得到及时救治,伤员病区的成立使伤员得以迅速分流;针对重症医学科的极危重症患者,医疗护理组的建立为极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救治过程中针对外伤患者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同时建立有创监测指导治疗;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及早行气管切开;实行外科专家、卫计委特派专家与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的联合查房;实行专科护士与ICU护士协同护理的“专病专护”方案;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统一发布病情告知,做好与伤员家属的沟通,确保社会稳定;同时与社会媒体做好沟通,及时向外界介绍当前的救治工作,取得社会大众的认可.rn 结果:经过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确保6 名极危重症患者“零死亡”;所有受伤群众都得到了及时治疗,实现受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零死亡”.
  • 摘要:近年来,科室收治的发生于重大火灾的成批伤员逐年上升,包括2010年伊春“8.24”空难等.现将特大火灾后的护理与康复总结如下.灾害期间的护理护士在灾后早期的职责应包括:开展紧急救治、进行预检分诊以确认最需要优先救治的伤员;提供救援人员;协助保证水、卫生设施及临时的避难场所;疾病的监测及报告;紧急实施治疗饮食计划等.护士是保证受灾人群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灾后早期的护理在灾后短期的应对中,护士需关注必要资源的协调和运作,如获得水、食物、卫生设施和避难场所.灾后中期的护理在灾后的中期,除了受灾人群的安置计划,护士也要关注和协调受灾人群在心理、社会、经济和法律方面的需求,灾后重建中的护理在受灾人群的长期康复、受灾地区医疗体系的重建中,护士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摘要:目的:总结和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护理.方法:查阅近年来暴露疗法、包扎疗法、感染创面护理等研究性文献.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创面护理应根据创面深浅程度、有无感染、烧伤部位等进行有针对性、特殊性的护理.结论:创面护理贯穿整个烧伤治疗的全过程,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
  • 摘要:目的:实施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院的护理措施.rn 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本院急诊科转运至病房的危重患者2188例.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物品的准备、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及转运后病情的交待等.rn 结果:2188例患者采取上述护理后均安全转运至病房,无一例患者途中发生意外.rn 结论:在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措施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科室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监测、治疗和护理,它的转运决不是简单的患者转运过程.转运中的救护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技术水平,卫生部在医院管理评估条例中,把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本院急诊科在转运急危重患者过程中,实施了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急救药品和物品的准备,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加强相关科室的协调,提高护送人员的责任心及转运后病情的详细交待等护理措施后,使2188例急危重患者安全顺利转运至病房,无一例急危重患者途中发生意外,明显提高了科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转运的成功率.院内转运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除患者本身的病情变化外,还包括环境及硬件(转运通道、转运工具)、职业道德及技术、责任心等.如何安全转运急危重患者是医疗安全的关键.因此,要求转运的医务人员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充分估计转运途中的意外,提高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并熟知抢救预案流程,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提高转运成功率.
  • 摘要:目的:通过组织新疆地区处置突发事件卫勤保障的实践,对本院护理人员特别是护理士官和聘用护士战备能力的提高进行初步探讨.rn 方法:分析部队体制编制改革后部队医院护理人员组成成分的改变,在做好平时战备卫勤工作以及为多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救护方面能力的缺失,结合医院近几年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法提出一些建议.rn 结果:针对现在护理人员的状况,在政治素养、军事素质、救护技能、心理素质、语言交流等方面都有待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新疆地区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经常性、突发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在建设培养护理队伍中不断总结进步.rn 结论:武警部队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战备能力亟待全面提高,尤其是应加强军队护理人员军事行动护理能力以及应急反应能力的训练,制定规范性、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战备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 摘要:目的:根据现代救援特点研究有效的培训方法。rn 方法:利用循环培训及ABC模块培训的方法。rn 结果:应急培训在护理人员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综合考核已看出,通过率明显提升,这将是综合医院规范救治和应急救援的桥梁,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救治能力.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因此需要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野外紧急救援能力.同时由于灾害的突发性和多样性、伤情的复杂性和危重性,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地区远程救援,对护理救援人员的个人素质、专业能力、应急反应速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灾害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然而,目前综合医院护理人员成分复杂,日常临床工作繁重,具有应急救援能力的护理人员匮乏,救援整体队伍也常常是临时组建,未经过长期、系统及有效的训练.因此,护理救援人员能力素质不能在特殊灾害条件下充分发挥,救援效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 摘要:目的:为做好新形势下部队医院卫勤保障工作,探讨提高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的方法.rn 方法: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卫勤保障任务所具备的发生突然、情况复杂、危害面广以及政治敏感问题等几个特点,结合笔者医院卫勤保障建设的一些做法.rn 结果:根据分析各种突发事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在新疆地区做好卫勤保障建设,部队医院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备,从强化使命意识着手,引导官兵树立全员战备的思想,积极结合实战抓练兵,锤炼战时救治的能力,从经费投入、物资管护、人员调配等多角度入手,完善管理机制.rn 结论:少数民族地区面对突发事件日益增多的局势,部队医院应该在卫勤保障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应急保障队伍有效遂行多样化任务圆满完成.
  • 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rn 方法:对收治的电击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对电击伤各阶段:休克期、感染期、康复期以及电击伤手术后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可行性强、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rn 结果:通过对电击伤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实施休克期补液、创面护理、继发性出血的防治、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一系列相关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命得到保障,并达到预期治疗效果,2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rn 结论:密切的病情观察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电击伤患者的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减轻肢体瘢痕挛缩畸形,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总结桂西地区马蜂蜇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方法:分析本院2011~2013年收治28例马蜂蜇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医嘱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抗感染、应用激素、护胃、保肝、营养心肌、碱化尿液、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水电解质紊乱、局部伤口处理等综合治疗与护理,以及加强病情观察、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护理.结果: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随访一个月后复诊,实验室检查示:肾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迅速建立血管通路,早期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是救治群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最有效措施的同时,做好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各类灾害层出不穷,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灾害的巨大挑战,手术室护士作为灾害的重要应对者,明确自身在灾害发生各个阶段应具备的能力,不仅有助于了解自身在灾害中的角色和职责,为救灾准备和应对行为提供指导框架,还有助于灾害护理教育、培训和科研的开展.现就灾害护理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期对我国手术室护士灾害护理能力的培养和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救护理中所起的作用。rn 方法:应用回顾性方式,将2012年l-9月在某院急诊科进行急诊治疗的9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2年lO月-2013年11月就诊的102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急救时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病人进行了整体护理。rn 结果:实验组病人抢救成功率为96.2%,有效抢救时间为(78.66±12.44)h,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病人抢救成功率为88.6%,有效抢救时间为(65.82±13.22)h.对护理工作满意度75.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护理人员在整体护理理论学习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rn 结论:开展整体护理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病人存在的紧迫的健康问题和预防潜在危险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救治的成功率。
  •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物资供应保障的应用。方法:建立消毒供应应急物资保障小组、责任明确、重点分工,制定合理、灵活的应急预案对医院野战医疗救治、卫勤保障及4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主要医疗物资供应部门,在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和实施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和预案,较好地完成了大批量的伤员救治物质准备,实现了消毒供应中心在伤员救治中及时、有序、安全、高效的物资保障目标。
  •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对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依从性的效果.rn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基于深静脉置管感染高危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并结合对本科护士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rn 结果:护士在执行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措施的依从性明显改善,规范操作测评评分达到95.8±3.6分,明显高于管理前的89.3±4.5分.rn 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士对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知识的认知度,提高了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水平,提升了ICU护士控制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措施实行的依从性,降低了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也培养了科室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 摘要: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疗效和护理措施.rn 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室36例ARDS患者,通过制定操作流程,应用PiCCO技术置管并监测,对液体进行管理并加强护理措施.rn 结果:36例患者通过早期使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32例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支持.rn 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行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能更准确的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有效协助患者的液体管理,有利于患者尽早脱离机械性通气机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肺水肿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引发的纵隔感染的气道护理,为减少该类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rn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医院ICU就诊的14例纵膈感染术后患者的气道相关的基本情况.rn 结果:14例患者中男性12例(占85.7%),女性2例(占14.3%),最低年龄29岁,最高年龄74岁,平均年龄55.7±11.6岁,肺部感染8人(占57.1%);人工气道14人(100%)其中成功撤除人工气道6人(占42.8%);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占78.6%,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占63.6%;气切8人(占57.1%)(其中气管插管改气切7人).rn 结论:纵膈感染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其中中年患者发生率更高,呼吸机和人工气道的患者发生肺感几率更高,针对该类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尤其是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更加引起重视,预防并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公共事件中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救援的中坚力量的急诊科提供院内医疗卫生救援环节的规范流程,从而加快分流,节约时间,使得伤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救护,提高救治成功率,保证伤员生存率。rn 方法:总结急诊科自2008年至2014年期间发生的13批突发公共事件救治经验,改进既往的救治流程。rn 结果:改进后的突发公共事件流程在临床实践中凸显优势,大量伤员来诊时,应急预案启动及时,人员物资准备充分,及时到位,整个救治过程有条不紊,各专业队伍团结协作,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整体发挥有效有序的救护能力,救治时间明显缩短,救治成功率逐步提高。rn 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院内救治必须不断完善规范救治流程,细节到位,才能做到处乱不惊,提高救治成功率。
  • 摘要:人类社会自存在以来就不断遭受各种灾害的打击。我国是世界上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发生也较为频繁。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约300万人。研究表明:灾害能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有相当比例的受灾者发生精神疾病。据《唐山地震灾区社会恢复与社会问题研究》的调查,大约有10%左右的严重受灾者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2008年汶川地震某院爱心病房收治受灾者及2013年该院医疗队对抚顺水灾医疗援助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有些受灾者,灾后很长时间还存在着一些失常反应。不仅仅是普通受灾者,护理救护人员也可能遭受灾害早期心理创伤,最终影响社会关系和社会功能。由此,一种全新的救灾方式———灾后心理干预应运而生。灾后心理干预就是心理专业人员通过交谈、疏导、抚慰等方式,帮助心灵遭遇短期失衡的患者进行调整。帮助当事人从危机状态中走出,尽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性措施对脊柱外科患者术后镇痛临床效果。rn 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0例脊柱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予常规综合护理,疼痛难忍时给予帕瑞希布钠40mg肌注镇痛;观察组术后在常规综合护理的基础上术后主动预防给予帕瑞希布钠40mg肌注镇痛,以后每天早晚各一次40mg肌注q12h,连续3天。并在术后第24h、48h、72h后按照NRS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4h、48h、72h的疼痛程度。rn 结果:干预组中患者术后24h、48h、72h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2,P=0.009,P=0.014).rn 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持续有效减轻脊柱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具有消除患者术后焦虑、恐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对催吐洗胃更有效的洗胃液。rn 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某院急诊科接收各种口服中毒符合催吐洗胃的病人100例,其中药物中毒42例,农药中毒13例,灭鼠药中毒9例,消毒液中毒7例,植物毒中毒5例,动物毒中毒8例。对100例符合催吐洗胃的病人随机分组,A组49例,为对照组,使用温开水催吐,B组51例,为实验组,使用0.9%温盐水催吐,比较两组催吐洗胃的效果。rn 结果:两组催吐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洗胃时间30分钟比A组35.45分钟提前5分钟(P<0.05),B组催吐时间3.92分钟比A组6.12分钟提前2分钟(P<0.05),B组洗入液总量和洗出液总量都明显比A组少(P<0.05).rn 结论:0.9%温盐水洗胃液配制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保持了洗胃液的等渗状态,用于催吐洗胃效果明显优于温开水。0.9%温盐水有咸味,易被患者接受,饮入速度快,有效缩短催吐时间。同时,较少的洗胃液即可达到相应的洗胃效果,减少因短时间内大量清水洗胃而致急性水中毒、增加毒物吸收、低钠血症等洗胃并发症。
  • 摘要:目的:某院急诊科是医院诊治危重患者的首要场所,是门诊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一个缩影,工作突出的特点就是急字,它的医疗技术水平关系到急、危、重病人的生死存亡,也能直接反映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探讨护士的综合素质在现代急诊救护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促进急诊护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rn 方法:作者就从事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多年的实践,总结现代急诊对护士提出的新要求。rn 结果:具备强烈牢固的责任意识、全面扎实的专业技术、细心准确的观察判断、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专业及时的心理护理、端庄整洁的仪容仪表、简单实用的外语能力、牢记在心的法律意识、持续工作的健康身体等9方面高素质的急诊护理人员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员的伤残率的重要保障。rn 结论: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医院急诊的水准,要使现代急诊医学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急诊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摘要:目的:探索破伤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rn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例破伤风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rn 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入院6d后恢复自主呼吸,在我科治疗30d后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rn 结论:破伤风患者治疗复杂,治愈率低、护理难度大,尤其是气管切开后极易引起并发症,对其精心护理是治愈的关键.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胞杆菌,这种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可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如开放性骨折、锈钉和木刺伤、擦伤、烧伤、动物咬伤等)而侵入人体,亦可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是继发于皮损性创伤后较为凶险的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局部和全身性肌强直、阵发性痉挛、抽搐,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引起窒息而死亡.破伤风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70%,年幼和年老者的病死率亦较高.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气管切开后,极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精心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成功救治的关键.2013年9月17日,我科收治一位重型破伤风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患者于2013年10月18日治愈出院.
  • 摘要:目的:探讨此次爆炸伤救护中急诊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方法:分析急诊护士在爆炸伤事件中职业暴露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爆炸伤中急诊护士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因素有针刺伤,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风险,急诊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结论:采用安全型静脉穿刺材料及无针连接的输液管路,规范操作流程,防止针刺伤发生;应用防护用品,采用标准预防措施进行双向防护,降低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风险;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宽敞的场地可以规范就诊秩序,大大改善急诊救治的环境;加强培训及应急演练,使护士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降低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反应和工作压力,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及康复.rn 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95例脑出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7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给予B组48例患者在A组患者的急救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转运护理、体位摆放、被动活动等,一年后比较A、B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rn 结果:经过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后,A、B两组患者在并发症、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B组患者均显著优于A组患者(P<0.05).rn 结论:临床在接诊急性脑出血患者时,给予其实施预见性的急救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临床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应用情况.rn 方法:按照2006年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定义和分型标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诊断出132例此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配成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在传统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临床引导式教育,对照组则只接受传统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粗大运动(GMFM-88评分)、智力水平(智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 评分)的变化.rn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MFM-88评分为66.87±4.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2±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智商为84.21±11.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95±12.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 评分为64.40±15.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84±1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n 结论:在传统的综合性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以临床引导式教育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