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05-09-01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5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矫正儿童脊柱侧凸的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 方法:自1997年7月~2002年6月,共使用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治疗儿童脊柱侧凸21例,年龄6~11岁.所有病例Risser征均为0.初次手术时Cobb角62°~94°,平均78°.延长方法:在内固定区上方的椎板上放置横突-椎弓根抱钩,在内固定区的下方放置一对椎板-椎板抱钩或椎弓根钉.在内固定区的上、下方各放入一根适当长度棒,棒一端与钩或钉联接锁紧,另一端穿入皮下,两棒插入多米诺联接器中进行撑开,撑开力均匀分布到上下钩区以矫正侧凸,然后在此处锁紧两棒.此后每次手术延长时,仅在多米诺或管型联接器处切开原切口进行撑开.术后使用Milwaukee支具治疗,定期延长,其指征为Cobb角增加15°以上或每隔10~12个月. 结果:初次延长后Cobb角平均纠正40°,以后每次延长平均可获得23°的纠正.只有5例最终完成预期的4次延长,最后一次延长时同时进行矫形融合,余16例病人均因不同原因而终止延长.延长终止的原因包括:脱钩3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例、多米诺松动2例、皮肤破溃感染1例、自发融合2例、经济困难6例. 结论: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具有较好的初次矫形效果,但随着延长次数的增加,矫形效果逐渐下降,且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结合国情,此技术应该慎使用.
  • 摘要:目的:对脊柱畸形术后需要翻修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翻修手术的原因、方法及评价疗效. 方法:1996年6月到2004年6月,在我院翻修手术的脊柱畸形患者,男20例,女36例,平均年龄15.2岁,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2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16例,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5例,神经纤维瘤病5例,马凡氏综合症1例.翻修手术的原因有:内固定失败包括脱钩、断棍、断钉等21例,畸形进行性加重18例,躯干失平衡14例,椎弓根螺钉位置错误1例,痉挛性截瘫1例,深部感染1例.翻修手术次数1-4次,平均1.2次.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评价,翻修前畸形程度侧凸29.-145.,平均73.4°,其中8例合并后凸38°-110°,平均58°.手术方法包括保留原有内固定,延长固定融合节段8例;内固定去除,原融合节段松解,放置新的内固定物矫形融合16例;单纯后路植骨融合钩-钉-棒系统内固定5例;后路半椎体切除,钉-棒系统内固定5例;内固定重置6例;分期前路松解,后路矫形8例;后路截骨矫形固定6例;内固定拆除清创1例.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翻修手术后侧凸主弯矫正到5°-102°,平均49.5°,矫正率67.46﹪;后凸矫正到23°-68°,平均35°,矫正率为37.5﹪.手术时间2-8小时,平均4.73小时,出血量200-2600ml,平均712ml.手术短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浅表感染3例,短暂性截瘫1例;术后患者随访1-9年,平均3.1年,并发症包括2例畸形进行性加重,1例内固定失败,1例躯干失平衡. 结论脊柱畸形翻修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没有固定的手术方式,要在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针对患者畸形特点及具体失败原因来设计手术方案,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特征及与脊柱、脊髓畸形的相关性和治疗适应症。 方法:1989年10月-2003年7月收治脊髓拴系综合征321例,平均随访5.6年.Kendall等级相关检验分析手术年龄与术后功能改善的关系.比较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术中所见和随访结果. 结果:321例患者中,294例合并有腰骶段脊柱裂、85例合并先天性脊柱侧弯、114例合并硬膜内或外脂肪瘤、76例合并脊髓空洞、63例合并脊髓纵裂、4例合并双重脊髓.主要术式包括:椎板切除、脊髓及神经根粘连松解、终丝切断、脂肪瘤切除、纵隔切除、硬膜重建.对先天性脊柱畸形同时行脊柱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78例,未行内固定单纯植骨融合术34例. 结论:神经症状改善程度与手术年龄相关,年龄越小,改善越明显;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上神经源性膀胱和脊柱变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而下神经源性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足部畸形改善不明显.
  •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颈椎病患者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50年代SmithRobinson及Cloward等人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手术的普及率也日趋广泛.与此同时,由手术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巡证医学(evidencemedicine)的发展,对颈椎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原则的完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认识逐渐深入.一颈椎病的手术适应证并非所有的颈椎病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或者适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经3月以上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虽然有效但病情反复发作且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CT或MRI)表现三者统一的病人群,才具明确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应在脊髓受压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但对于保守治疗在4~6周病情迅速发展者,有学者认为亦应进行外科干预;病人神经功能及二便功能障碍快速恶化者,应尽早手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分岐较大.其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效果仍有争议,对颈椎不稳水平移位≥3mm或成角位移≥11°以上者如伴椎动脉缺血症状可行颈前路融合术;明确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缺血症状者,可斟情选择侧前方减压术。
  •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的操作技术和初期临床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起完成的胸腔镜下Eclipse矫形融合术病例,对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躯干偏移、顶椎偏距进行测量,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初步矫形效果进行分析.共10例女性患者,特发性脊柱侧凸9例,其中PUMCⅠa1例,Ⅱb17例,Ⅱc3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例.平均年龄13.3岁(11~17岁). 结果:本组平均随访6.7月(3~12月),手术时间平均6.5小时,固定融合节段平均6.3个(5~7)椎体,平均每一节段手术时间1.1小时(0.75~1.70),手术总失血量平均360(200~600)ml.手术前后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43.9°和16.4°,手术矫形率62.9﹪;手术前后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9.0°和12.9°,自动矫形率54.4﹪.术前躯干偏移距离4.7(0~17)mm,术后为4.4(0~12)mm,无躯干失平衡发生.手术前后主胸弯的顶椎偏距分别为28.6mm和9.6mm,腰弯的顶椎偏距分别为14.1mm和8.6mm.手术前后矢状面上胸后凸的Cobb角分别为12.3°和23.9°.随访时胸、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18.1°和17.7°,矫形分别丢失1.5°和4.8°. 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的微创特点和小切口美容效果,对轻中度侧凸可获得良好矫形效果,但双弯患者腰弯的矫形丢失较多.此术式对手术和麻醉技术要求较高。
  • 摘要:目的:脊柱外科手术近年由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脊柱由于本身特点或后天因素,在部分病例结构复杂,固定和减压手术仍然难度和危险性很高.我们在2002年引进了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系统.到2004年6月已经实施各种复杂脊柱外科手术90例.使得手术部位的确定变得简单,手术时间缩短,手术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方法: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我们共施行红外线主动诱导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脊柱外科手术90例.手术选择:环枢椎固定手术16例,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手术37例(224枚螺钉),上胸椎椎弓根固定手术9例,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手术16例,多次腰椎手术后再手术等复杂结构的脊柱外科手术12例.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6岁. 手术方法:腰椎由于椎弓根较粗,术中透视比较容易,除非畸形明显,正侧X线片判断位置困难的病例外,均使用2维导航技术,其余使用3维导航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HIZ)在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中的作用. 方法:对5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CT影像上无腰椎间盘突出的下腰痛病人行腰椎MRI检查和腰椎间盘造影术,分析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与腰椎间盘造影诱发的下腰痛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行腰椎间盘造影的142个椎间盘中,共有38个椎间盘呈现疼痛复制反应,其中17个椎间盘显示高信号区.这17个有HIZ的椎间盘在椎间盘造影过程中全部呈现2~3级的纤维环破裂和疼痛复制反应. 结论:如果无椎间盘突出的下腰痛病人在腰椎MRI上存在高信号区,可表明该椎间盘是产生腰痛的破裂椎间盘。
  • 摘要:目的:评价多轴螺钉-棒系统行颈椎后路固定的疗效,探讨与其它内固定比较的优势. 方法:28例,男18例,女10例.平均44.2岁.陈旧性齿突骨折或齿突发育不良并C1-2脱位9例,颈椎及椎管肿瘤9例,脊髓型颈椎病并不稳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2例,寰椎爆裂骨折2例,枢椎齿突与椎弓骨折脱位、齿突骨折畸形愈合并颈髓损伤、颅底凹陷症各1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21例.枕颈固定11例,C1-2固定8例,上下颈椎同时固定4例,下颈椎固定5例. 结果:共植入120枚多轴螺钉,3枚螺钉位置欠佳.1例根性神经痛.无硬膜撕裂、椎动脉损伤与脊髓损伤等并发症.27例获平均13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固定满意,无螺钉拔出、内固定松动、复位丢失.全部患者获得坚固融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改善率为73.1﹪. 结论:多轴螺钉-棒系统后路固定颈椎安全可靠,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与目前常用的固定方法比较具有一定优势.
  • 摘要:目的: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手术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在研究50例成人寰椎干燥骨标本解剖学的基础上,2000年10月-2005年3月对42例寰枢椎脱位并有高位颈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应用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用寰椎钻孔置钉,用管道疏通法行下位颈椎椎弓根置钉,钉板连接,术中复位固定后,于寰枢椎后弓和椎板部植入碎骨颗粒及髂骨块.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 结果:本组42例8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椎动脉损伤.术后36例获随访,3-42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X光片显示内固定位置满意,随访所有患者均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寰枢椎再移位现象.其中4枚螺钉由于置钉时内倾角小,螺钉穿入椎动脉孔内缘1mm,但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31例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5例好转. 结论:寰椎经后弓侧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可操作性强,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融合率高等类似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特点.为寰枢椎失稳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病灶处理后重建脊柱稳定手术方式的选择. 方法:1998年12月至2004年5月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85例.颈椎2例、胸椎19例、胸腰段19例、腰椎29例、腰骶段16例.85例全部采用病椎部分切除、大块髂骨支撑植骨术,其中34例在同一切口行前路器械内固定、51例予以后路器械内固定.前路手术者平均每例病变累及2.4个椎节、融合3.0个椎节、固定4.5个椎节,后路内固定者平均每例病变累及2.5个椎节、融合3.6个椎节、固定5.4个椎节. 结果:随访时间1~7年,平均随访时间3年2个月.前路手术者最后矫形45.5﹪、手术时间平均每例4.5小时、出血约526ml;后路内固定者最后矫形63.0﹪、手术时间平均每例6.7小时、出血约650ml. 结论:前路手术病灶暴露充分,清除彻底,若病变节段在3节段以内可满意地在一个切口内完成病灶清除与内固定手术;前路病灶处理后行后路内固定的方法适用于病变节段较长、前路固定不牢靠或无法行前路内固定者,后路器械内固定矫形与固定均可靠,但需两次手术;后路内固定除常规方法外,尚可使用短椎弓根固定于病椎的椎弓根内的方法以及钩棒系统等.
  • 摘要:目的:脊柱截骨术是治疗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常用的手术方法,为了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施行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 方法:16具新鲜胸腰段脊柱标本,按不同脊柱截骨术分为3组.A组:脊柱开放/闭合截骨术,B组: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C组: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截骨包括上位椎间盘后半部分),测量截骨前后Cobb角的变化,椎体高度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 结果:椎体开放/闭合截骨术平均纠正38°,椎体楔形截骨术纠正36°,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纠正49°.椎体高度,椎体开放/闭合截骨术平均增加13.75mm,椎体前缘高达30.25mm,而椎体楔形截骨术与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一样,椎体高度平均短缩2.75mm,前缘增加2.25mm.临床研究方法:共26例,男18例,女8例,平均35.6岁.受伤至本次手术时间3个月-11年,平均25个月.入院前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17例.神经损伤程度按照Frankel分级:A级10例,B级2例,C级10例,D级2例,E级2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平均4.5分(2.5~6).后凸角20°~75°,平均35°.CT检查测量伤椎横突连线的中点至伤椎后壁的距离明显变小.根据后凸角大小选择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或改良椎体楔形截骨术.结果随诊10个月~6年,平均12.5个月,患者获得满意的减压和后凸畸形的矫正,术后后凸角平均为10.8°.(0°~40°),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24°.CT检查示横突连线中点至椎体后缘距离均>0.8cm.50﹪的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30﹪,主要是感觉功能恢复,而不全瘫患者的恢复率为64.3﹪,感觉和运动功能都有恢复.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好转,VAS评分平均2.3分(1.0~3.5). 结论:创伤僵硬性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可以选择经椎弓根惟体楔形截骨术或改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术.术后可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和后凸畸纠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腰背部疼痛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手术安全可靠.
  •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手术术后使用抑肽酶预防术后出血与术后发生肺栓塞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3年7月1日至2004年7月1日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93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19例,年龄18岁至77岁,平均年龄38岁,术后共发生肺栓塞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取髂骨植骨术,将患者分为两组,即术后使用抑肽酶预防出血组49例,未使用抑肽酶组44例. 结果使用抑肽酶组发生肺栓塞7例,发生率14.28﹪,未使用抑肽酶组发生肺栓塞0例. 结论腰椎骨折术后使用抑肽酶预防术后出血能明显增加术后发生肺塞的机率.
  • 摘要: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胸椎内外血管瘤并脊髓压迫症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7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5例胸椎血管瘤并向骨外生长压迫脊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治疗近期及远期效果.采用的手术方法均为前路病椎切除和椎管内血管瘤切除及植骨融合内固定.2例术后1月行放射治疗2个疗程,3例未再继续治疗. 结果:5例术后神经压迫症状均消失,随访最长5年,最短1年,未见肿瘤复发,植骨均融合,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术中失血为1000-1500ml. 结论:胸椎椎体内外血管瘤合并胸脊髓压迫症时,手术切除肿瘤及胸椎重建具有可靠的,持久的疗效.手术中肿瘤出血并不凶猛。
  • 摘要: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是人体最严重的残疾之一.近年来,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完全性脊髓损伤仍难以恢复.随着现代生物力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使截瘫患者在应用矫形器方面特别是步行矫形器(walkingorthosis)的应用有了明显进步.素有"人体外骨骼"之称矫形器的应用是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慢病毒)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表达多基因的基因工程人胚神经干细胞(HumanNeuralStemCell,hNSC)的可行性,以便为脊髓损伤研究提供材料. 方法:①培养和鉴定hNSC;②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和NT-3的慢病毒转染hNSC;③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鼠胚背根神经节培养(DorsalRootGanglion,DRG)和Slotblot等方法检测基因工程hNSC的多基因表达. 结果①获得了大量的hNSC;②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几乎100﹪的hNSC表达GFP;③基因工程hNSC的培养液能促使DRG旺盛生长;④SlotBlot检测到基因工程hNSC能高效分泌NT-3蛋白. 结论成功构建了同时携带并稳定表达多基因的基因工程hNSC,为脊髓损伤基础研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细胞资源,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利用T载体完成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PCR产物的克隆. 方法:250g左右SD大鼠,TRIzol试剂(美国invitrogen公司),DEPC(焦碳酸二乙酯),氯仿、异丙醇、无水乙醇均为国产分析纯,M-MLV逆转录酶,BDNF上、下游引物,ExTaq酶(日本TAKARA公司),DH5α菌种为本实验室保存,E.Z.N.A质粒抽提试剂盒I(美国Omega公司),pMD18-T载体等,QIAquick胶回收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X-gal和IPTG(美国Promega公司);首先提取大鼠脑组织总RNA,然后利用MMV逆转录酶及oligo-dT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再利用exTaq酶及BDNF上、下游引物扩增出BDNFcDNA,最后利用T4连接酶将BDNF基因克隆入T载体用于下一步测序及其他克隆. 结果:成功构建了BDNF基因T载体,经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序证实为大鼠BDNF基因。
  • 摘要:目的:观测自行设计构建的仿生髓核组织工程支架材料-CHCS支架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生长增值的影响。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传1代髓核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置入CHCS支架,体外培养10d,进行细胞计数,计算细胞增殖比和相对增殖率;并以Hoechst33258染色法测定细胞DNA含量.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细胞增殖比和相对增殖率、细胞DNA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自行设计构建的髓核组织工程支架材料-CHCS支架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植骨器械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椎管环形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71例,其中56例获得随访.术前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比较植骨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同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部病例均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CT显示椎体内植骨块融合良好,术后平均随访26.2个月,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值(T123.09±0.37cm,L13.23±0.39cm)与正常值(T123.20±0.40cm,L13.37±0.51c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椎管减压及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远期椎体塌陷的发生.
  • 摘要:目的:评价经后路半椎体切除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初步临床研究结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5年28例小儿先天性脊柱畸形经后路半椎体切除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评价脊柱畸形的矫正与丢失,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8岁(1.6~7岁),其中单纯半椎体畸形25例、半椎体并对侧脊柱分节障碍3例.平均随访时间12.4个月(6-28个月),先天性脊柱侧凸术前平均Cobb角35.2±2.2°,术后平均Cobb角5.2±1.2°,侧凸矫形率85.7﹪,后凸畸形术前平均Cobb角26.2±3.1°,术后平均Cobb角4.2±4.2°,后凸矫形率83.9﹪;胸膜损伤1例,脑脊液漏1例;无神经系统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断裂,无一例假关节形成. 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及椎弓根内固定能安全有效的矫正小儿先天性脊柱畸形,并能达到稳定的短节段内固定及优良的融合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 方法:25例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压缩骨折6例,骨折脱位12例,爆裂骨折4例,爆裂骨折伴脱位3例.完全瘫痪18例,不完全瘫痪7例.根据上胸椎骨折的类型以及脊髓受压的程度,采用前路和后路手术方法.T12骨折12例,采用前路手术经胸锁关节或切除锁骨段.切除骨折椎体后采用自体骨块或钛质网笼与自体骨植入,自锁钢板固定.其余13例行后路手术.采用椎弓根钉或钩棒系统进行复位固定和椎板减压. 结果:随访2到7年.完全瘫痪18例,5例改善,不完全瘫痪7例,6例改善. 结论:上胸椎骨折脱位损伤重,预后差,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脊髓受压的程度选择减压途径和固定方式.T1,2骨折适于前路手术,T3以远适于后路手术。
  • 摘要:目的:评估逼尿肌肉毒素A注射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 方法:31例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30.2岁.将300IU肉毒素A溶解于15ml生理盐水,使用膀胱镜注射针分30个点注射于三角区以外的膀胱壁,0.5ml/点.治疗前后均记录排尿日记、行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毒副作用. 结果:治疗后第3周,31例平均尿失禁次数由14.2次/d降至2.5次/d、平均间歇导尿次数降至4次/d、平均导尿量由124ml/次增至495ml/次,尿动力学结果表明平均最大膀胱测压容积由133ml增至475ml、平均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由62.7cmH2O降至17.1cmH2O.起效的平均时间为6.8天,6.5﹪(2/31)患者因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改用其它方法,12.9﹪(4/31)患者因症状再次加重而接受第二次肉毒素治疗,12.9﹪(4/31)患者因症状改善有限而同时服用托特罗定治疗,平均随访8.5个月(1~15个月).随访期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 结论:逼尿肌肉毒素A注射是一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和神经源性尿失禁的有效、安全、可行、可重复的微创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 方法:对543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242例,占全部病例的44.6﹪.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并发症为:低钠血症202例(37.2﹪),泌尿系感染150例(27.6﹪),肺部感染54例(9.9﹪).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率、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胸腰段损伤. 结论:参考脊髓损伤临床并发症的发病因素,采取相应的积极的早期预防和早期康复措施,是防治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有效办法。
  • 摘要:目的:对脊柱侧凸矫治术中应用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对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应用全椎弓根螺钉技术.男12例,女28例,根据Lenke分型,Ⅰ型16例,Ⅱ型2例,Ⅲ型5例,Ⅴ型7例,Ⅵ型10例.与同期54例应用胸椎弓根、椎板构联合腰椎弓根螺钉的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比较,通过比较2组主侧凸冠状面矫正率、代偿侧凸自动矫正率、躯干平衡指标及矫正度丢失来评价其疗效.并对其中侧凸类型、节段完全一致的10例LenkeⅠ型患者的远端融合节段进行比较. 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前主侧凸冠状面平均Cobb角62.4°,代偿侧凸33.7°,术后矫正率与自发矫正率分别为71.2﹪与65.4﹪,优于对照组的59.6﹪与60.2﹪,术后矢状面矫正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随访中矫正度丢失平均1.9°,亦优于对照组的3.3°.远端融合节段比对照组平均节约1.2个.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 结论:掌握脊柱侧凸椎弓根解剖变化尤其在胸椎,辅助影像学检查及神经功能监测,运用全椎弓根螺钉技术能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及较少的并发症,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 摘要:目的: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的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方法:回顾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颈椎前路手术412例,男308例,女104例,年龄18岁~76岁,平均45.6±12.9岁.颈椎病258例,颈椎外伤138例,颈椎肿瘤8例,颈椎结核8例.412例患者,病史最短4小时,最长达20年,平均548d.全瘫58例(14.1﹪),不全瘫192例(46.6﹪),无瘫痪症状162例(39.3﹪).麻醉包括三大类(5种):局麻(局部浸润35例、颈丛阻滞52例、局部浸润+颈丛阻滞6例、全麻318例、全麻+颈丛1例.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33例,其中单节段减压21例,双节段减压11例,三节段减压1例.前路减压、TFC椎间融合术32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8例,双节段13例,三节段1例.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AO前路钢板内固定术72例,其中单节段减压58例,双节段12例,三节段2例.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Orion钢板内固定术44例,其中单节段减压23例,双节段17例,三节段3例,四节段1例.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蝶形钢板内固定术231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58例,双节段69例,三节段4例. 结果共42例51例次出现早期并发症,并发症的例次发生率为12.37﹪.28例次(6.80﹪)同手术直接相关,喉上神经损伤5例次,喉返神经损伤4例次,颈部切口感染及血肿4例次,脊髓损害症状加重5例次,神经根损伤2例次,植骨块移位2例次,取骨区感染及血肿各1例次,钢板、螺钉松动2例次,螺钉位置不当1例次,食管瘘1例次;23例次(5.08﹪)同手术间接相关,呼吸骤停2例次,肺部感染8例次,血管栓塞3例次,急性胃粘膜病变5例次,低钠低氯血症5例次. 结论降低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不仅要熟悉颈椎前路临床解剖,提高手术技巧,还要做好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处理。
  • 摘要:颈椎椎弓根螺钉(cervicalpediclescrew,CPS)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治疗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器械,但是由于颈椎手术损伤神经血管的高危险性,相关临床报道并不多.本文的目的在于回顾性的评价颈椎弓根螺钉的准确定位和临床疗效.本组患者26例,平均随访20个月,所有患者(除一例外)均不同范围的同时采用减压术和融合术.螺钉的位置、融合节段的线性关系、融合率、神经功能改善、并发症等是主要的评价指标.借助影像增强器,134个螺钉被植入.其中5个螺钉(3.7﹪)完全打穿椎弓根,10个(7.4﹪)螺钉部分打穿.完全打穿发生在前10个患者.除了伴有转移性肿瘤的两个患者外,其余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完全的骨性愈合,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都得到了改善,且没有观察到与颈椎弓根螺钉相关的并发症.颈椎弓根螺钉系统的临床观察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以及并发症的低发生率.但是,它存在着螺钉打穿椎弓根的可能,这会带来神经血管损伤的并发症,所以螺钉植入位置的准确性需要提高以增加颈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疾病前后路手术的选择. 方法:回顾分析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疾病共602例.颈椎前路手术466例:采用环锯法颈椎前路扩大脊髓减压并椎体间植骨融合者346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者120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34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96例,颈椎不稳4例,局限性发育性椎管狭窄症8例,孤立型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颈椎后路手术136例:中野术式60例,改良中野术式6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术11例.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82例,多节段颈椎病椎体后缘非巨大骨赘20例,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外伤、退变等因素)4例,连续型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黄韧带肥厚10例,颈椎前路手术后6例. 结果: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1.2(0.6~18)年,其中仅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者均随访5年以上.优231例(49.6﹪),良189例(40.6﹪),有效17例(3.6﹪),差29例(6.2﹪),优良率为90.2﹪,总有效率为93.8﹪.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最佳,优良率为95.8﹪.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平均随访10.2(1.5~16)年,优69例(50.7﹪),良54例(39.7﹪),有效4例(2.9﹪),差9例(6.6﹪),优良率90.4﹪,总有效率为93.4﹪.其中,中野术式的优良率为88.7﹪,改良中野术式的优良率为95.4﹪,术后X线、CT、MRI多次复查,均显示椎管明显扩大,无1例再关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优良率为81.8﹪. 讨论:颈椎外科手术原则应是直接、彻底去除颈脊髓致压物,稳定颈椎,重建颈椎生理曲度,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对于颈椎疾病的前后路手术选择,在术前应仔细检查病人,全面分析病情,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来自脊髓前方的较大致压物(>3mm)、少节段病变(1或2个椎间隙)、以运动障碍为主者,宜行前路手术,如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等.对于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多节段病变(3个椎间隙或更多)、以感觉障碍为主者,则宜行后路手术,如:发育性椎管狭窄症、连续型后纵韧带钙化症、黄韧带肥厚或钙化症等.对于来自脊髓前后两方的压迫,可分期或一期施行前后路手术,彻底解除脊髓的压迫.
  •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经颈前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方法. 方法:21例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患者,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16~48岁,平均31.6岁.病程6~48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陈旧性齿状突骨折8例,齿状突不连7例,横韧带松弛症5例,齿状突短小合并环枕融合畸形1例.术前颈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9.6分.手术方法:内镜辅助前路C12松解及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 结果:平均前路手术时间70min,出血量150ml.寰枢椎固定20例,枕颈融合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手术切口感染和内固定失败.术后JOA评分平均15.5分,术后功能改善率79.7﹪. 结论:内镜辅助经颈动脉三角前路松解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安全有效的优点。
  • 摘要:微创脊柱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ofspine,MIS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将传统脊柱手术与微创技术完美结合的新技术,其在脊柱手术中有着广泛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对患者的手术创伤、有效保持椎体的正常结构与完整性,因而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不适,缩短了住院日,并且患者可以术后很快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然而,微创脊柱手术不仅对手术仪器有着很高的要求,还要求术者有很高的触觉敏感度、空间辨别能力以及能够通过狭窄的工作管道灵敏地操作等.与传统开放手术一样,脊柱微创手术同样有其并发症.本文回顾以往关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文献报道,以探讨微创脊柱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对策,希望能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脊柱微创技术,有效地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更好的开展脊柱微创手术。
  • 摘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常导致患者疼痛、活动受限,特别是随着老龄人群的增加,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传统采用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采用椎体成型术或后凸成型术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或先用球囊撑开压缩的椎体后再注入骨水泥进行椎体强化,可以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和缓解疼痛的目的,本文就有关这种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 摘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26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4例,四椎体骨折2例.椎体骨折部位T7~L5.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平均18.8月(12-36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6,到术后2.3和最终随访2.7(P<0.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55,到术后30和最终随访35(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2、20mm到术后的25、38mm和最终随访26、36mm.脊柱矢状位后凸畸形改善平均9.9度(4.3-22°),随访丢失平均1.6度(0.8-1.7).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有3例患者发生3个临近节段椎体压缩骨折. 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在许多需要稳定的脊柱疾病的治疗中,如:创伤、退变、感染、肿瘤等,使用腰椎融合术已为大家所接受.但是,传统手术有一个缺点就是要进行广泛的软组织剥离,以显露螺钉置入的解剖标志,达到正确的由外向内的螺钉轨迹,并显露可接受的"融合床".术中入路所致的组织损伤导致术后疼痛的增加、延长恢复时间并损害脊柱功能.因此,在不损失疗效的情况下,开发减少创伤的手术方式是脊柱手术领域的重大进步.本文集中讨论常规脊柱融合手术的微创技术,对该新兴技术,强调其优点和局限性两面。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上颈椎肿瘤手术显露、彻底性切除以及肿瘤切除后颈椎稳定结构重建的可靠方法,以期为原发性上颈椎肿瘤手术疗效的提高提供依据. 方法:分析及总结19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上颈椎肿瘤采用后方枕颈入路+颈椎前方颌下入路、经口腔入路或劈开下颌骨入路进行全脊椎切除的手术治疗经验和1-90个月(平均29个月)临床随访的结果. 结果:19例中12例未见肿瘤复发;7例于手术后6-24个月发现肿瘤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2例仍获较好疗效;3例放弃手术.16例术前具有脊髓功能障碍者,术后1年随方时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手术后早期合并症包括:舌下神经损伤2例,4-8周恢复正常;呼吸道感染3例,经用药物治疗得到控制.颌下伤口感染1例,治愈. 结论:经后方枕颈正中切口能够满足上颈椎后方肿瘤的显露和彻底性切除的需要,肿瘤切除后采用枕骨和下颈椎侧块之间的钛板与螺钉固定能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上颈椎前方肿瘤的显露与切除多可经颌下颈部切口完成;对于累及寰椎的肿瘤,经口腔咽后壁切开入路常有助于更好的肿瘤显露与切除;而对于侵及范围较大的寰枢椎肿瘤,劈开下颌骨入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途径.上颈椎前方肿瘤切除后的植骨及内固定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 摘要:目的:探讨枢椎肿瘤的切除和重建新方法. 方法:采用经口咽入路枢椎体肿瘤切除,改良异形钛笼重建椎体,同期后路寰椎椎弓和第三颈椎侧块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枢椎体骨巨细胞瘤,并辅以放疗. 结果:症状立即消失,行走正常,影像学示肿瘤切除干净,脊椎重建固定稳妥.远期疗效待观察. 结论:一期经口前路联合后路肿瘤切除重建椎体是治疗枢椎肿瘤的好方法。
  • 摘要:生长于胸椎的哑铃型肿瘤,部分位于椎管内,部分位于胸腔内,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很难通过一个手术切口既能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本文报告了20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Ⅰ期切除肿瘤的病例.7例位于下胸段,13例位于上胸段,MRI均清晰显示出椎管内外的肿瘤.术后病理报告神经鞘瘤14例、神经纤维瘤5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1例术后拔除闭式引流后,有脑脊液漏入胸腔,保守治疗2月后治愈.所有病例随访至今至少已1年,仅有1例复发,再次手术.作者认为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增加了Ⅰ期彻底切除肿瘤的机会,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风险性。
  •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下运动神经元轴突所组成的周围神经即下运动神经元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康复和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方法:采用48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其中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均对应分为7天组、1个月组、2个月组、3个月组,每组6只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组大鼠制作T10水平全脊髓横断模型.在预定取材时间自腓总神经入肌点处向近端切取10mm该神经,分别行天青、美蓝染色光镜观察及超微结构观察. 结果:腓总神经光镜观察发现大鼠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腓总神经髓鞘和轴索出现明显退变,且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同时出现轴突发芽现象.超微结构观察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退变征象:轴索内线粒体肿胀,轴浆内微丝、微管溶解,髓鞘板层结构破坏,雪旺氏细胞增生,空泡变性现象.上述病理变化呈逐渐加重.退变的同时,腓总神经出现大量的新生神经纤维-轴突发芽现象. 结论:完全性脊髓损伤后,损伤水平以下存在跨神经元变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