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七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第七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7-10-24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化疗学会;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会议文集:第七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qnr相关的质粒介导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耐药机制,但在食品动物源和宠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尚未见此类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qnr的流行状况;探讨其耐药和扩散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05-2007年采集的36株宠物源和18株患病食品动物源对头孢噻呋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以及49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猪源大肠埃希菌(48株)和阴沟肠杆菌(1株)进行qnrA、qmB、qnrS基因的检测,测序确定基因亚型;以耐叠氮钠的EcoliJ53R为受体菌,进行质粒的接合转移实验;E试验方法测定环丙沙星对阳性接合子的MIC;采用ERIC-PCR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6株宠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检测到3株qmrB阳性菌,阳性率为9.33%,经PCR产物测序,NCBI上BLAST比对分析确定为qnrB4、qnr-B6和qnrB9;18株头孢噻呋耐药的患病食品动物源肠杆菌中有2株qnr阳性,为qnrB3和qnr-B6,阳性率为11.1%,49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的食品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中有6株qnr阳性,其中5株qnrS和l株qnrB,阳性率为12.2%,基因型分别为qnrS(4株)、qnrS1和qnr-B6。均未检测到qnrA基因。通过接合转移试验,成功获得5株qnrB的接合子,环丙沙星对接合子的MIC值为0.064~1mg/L,较受体菌上升8~125倍;qnrB基因位于大约60kb~>180kb的可接合质粒上;ERIC-PCR结果显示有3株来源于同一猪场的大肠埃希菌谱带完全一致,提示该猪场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结论:在不同动物的分离株中均检测到qnr基因,包括qnrB和qnrS基因;首次从食品动物源和宠物源菌株中检测到qnr基因,而且携带qnr基因的质粒菌株存在水平传播和克隆传播现象;qnr基因位于质粒上,具有易于传播扩散的特点,宠物和食品动物携带的qnr基因有可能通过各种方式传给人类,应加强动物源肠杆菌科细菌对质粒介导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的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A质粒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合理给药方案。方法:根据左氧氟沙星药代参数构建左氧氟沙星体外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在体外感染模型中研究左氧氟沙星200mg每日一次~700mg每日一次对大肠埃希菌J53(不含qnr质粒)和大肠埃希菌650T(含qnr质粒的J53结合子)的药效学,制定体外药代.药效学目标值。结果:左氧氟沙星200mg每日一次~700mg每日一次共5个剂量组对大肠埃希菌J53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500mg每日一次及以下剂量组均不能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650T,用药结束后左氧氟沙星对细菌的MIC平均升高到2-4mg/L。但DNA测序并未发现喹诺酮耐药决定区(ORDR)存在突变,细菌MIC上升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体外药代药效学研究提示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质粒大肠埃希菌的AUC/MIC需达到120或以上时方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而健康志愿者口服左氧氟沙星500mg片后平均AUC0-∞/MIC为110.06±14.49(h*mg/L)。
  • 摘要:背景:自从1998年首次发现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卅以来,近2年又有qnrB和qnrS被发现。这些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引起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低度耐药,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本课题组在一株奇异变形杆菌临床株中获得一个质粒pHS10,可以通过接合转移到叠氮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J53(E.coliJ53AzR)。陔质粒介导低水平的喹诺酮耐药,但PCR检测未发现已知的qnr基因。
  • 摘要:目的:调查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gnrS在我国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qnr各亚型基因(qnrA、qnrB、qnrS)、ESBLs基因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b,琼脂稀释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确定qnr基因位置,鸟枪法测定质粒全序列,扩增测序分析qnr基因所处基因环境。结果:总共362株临床分离菌中qnr基因阳性共29株,占8.0%。其中大肠埃希菌中qnrA、qnrB、qnrS三种亚型阳性菌株数分别为5株(占1.9%)、4株(占1.5%)、5株(占1.9%),肺炎克雷伯菌中qnrA、qnrB、qnrS3种亚型阳性菌株数分别为8株(占8.1%)、4株(占4.0%)、4株(占4.0%)。序列测定证明qnrA基因位于Ⅰ类整合子中。结论:qnr基因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的阳性率为8.0%,最主要的是qnrA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可以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Ib或其突变体aac(6').Ib.cr、ESBLs基因经同一质粒共同传播。
  • 摘要: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5月底在我院住院的109例抗HIV初筛阳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IV女性感染患者比例逐年上升,性接触传播占24.8%,血液传播占11.0%,静脉药瘾者占8.3%。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80.7%)、消瘦(56.0%)、咳嗽咳痰(33.9%)、腹泻(25.7%)、淋巴结肿大(21.1%);最常见的临床合并感染是肺部感染(49.5%)、乙型肝炎(22.9%)、带状疱疹(15.6%)、梅毒(14.7%)、丙型肝炎(13.8%)、口腔真菌感染(12.8%)。实验室检查78.0%淋巴细胞减少、68.8%低蛋白血症、35.8%白细胞减少、32.1%贫血。仅63例(57.8%)患者做了T细胞检查,CD4/CD8比值均小于1。结论:109例HIV感染患者主要经性接触传播,临床上表现不具特异性,机会性感染以肺部感染、病毒性肝炎、带状疱疹、口腔真菌感染为主。HI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应提高认识,重视初筛。
  • 摘要:目的:研究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碳青霉烯酶产生及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19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采用EDTA协同实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PCR扩增耐药菌株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分析。PFGE分析产酶菌株同源性。结果:141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具3种模式,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为主占66.7%、亚胺培南耐药和美罗培南敏感占32.6%、亚胺培南敏感和美罗培南耐药仅占0.7%。但其他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黏质沙雷菌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EDTA协同试验结果显示仅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为EDTA协同试验阳性(2.8%),其余菌株均为EDTA协同试验阴性。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显示4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产VIM-2型金属酶;34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中30株(88.2%)产OXA型碳青霉烯酶,其中OXA23型27株(79.4%),OXA24型13株(38.2%),OXA66型23株(67.6%)。并且22株(64.7%)细菌同时产生1种以上的OXA型碳青霉烯酶。7株洛菲不动杆菌全部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11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黏质沙雷菌均产KPC-2型碳青霉烯酶,其中6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同时具有IMP-8新亚型金属酶。PFGE结果显示3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PFGE谱型共有15种谱型,其中有14株属于A型,7株属于B型;7株洛菲不动杆菌不属于同一克隆;4株产VIM-2型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不属于同一PFGE谱型;11株柠檬酸杆菌属于同一PFGE谱型;5株肺炎克雷伯菌属于同一PFGE谱型。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而且产生多种碳青霉烯酶,并在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有产酶克隆株的流行。
  •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3年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分离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确诊及拟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例(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共入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147例。其中确诊(proven)140例,拟诊(probable)7例。感染部位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占43.5%,其次为血流感染34.7%、肺部感染14.3%。病原真菌以念珠菌属最常见占57.9%,其次为隐球菌和曲霉,分别占32.6%和8.2%。属社区获得性感染73例,医院感染74例。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在感染部位、致病真菌及基础疾病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15.0%(22/147)。其中医院感染病死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18.9%和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以曲霉感染最高(33.3%)。本研究共获得临床分离念珠菌82株和隐球菌44株。药敏结果显示,念珠菌属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90和国内外数据相似,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对以下3种药物敏感率最高:氟胞嘧啶(100%,95.8%)、伏立康唑(98.3%,95.8%)、氟康唑(96.6%,85.7%)。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率均为95.5%,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及伊曲康唑显示相同的敏感率,为88.6%。和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中伏立康唑对隐球菌的MIC90升高了6~7个稀释度,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隐球菌的MIC90升高了1~2个稀释度。本研究观察到隐球菌对3种吡咯类药物显示交叉耐药现象。结论:我院3年间侵袭性真菌感染共147例。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及肺部感染最常见。病原真菌依次为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社区获得性真菌感染以隐球菌脑膜炎最多见,为本院特点。医院感染则以念珠菌血流感染最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以曲霉感染最高。念珠菌属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率最高,念珠菌属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90和国内外数据相似。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对隐球菌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但隐球菌对3种吡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前有下降趋势。3种吡咯类药物在隐球菌中显示交叉耐药现象,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中大环内酯类高耐药菌株的遗传背景和可能的进化路径。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47株临床分离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链球菌(MRSP)进行同源性分析,并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其中6株多重耐药MRSP进行分子进化学分析,结合血清分型推测其来源及与国际流行克隆株的关系。结果:①上海地区ermB和mefE-基因阳性大环内酯类高耐肺炎链球菌中存在流行克隆A型(45%)、B型(17%)。②PFGE图谱A型的6株多重耐药MRSP菌株都属于亚洲流行克隆cc236(Taiwanl9F-14clone)。③上海地区发现一个新的MLST型别ST2116(15-16-19-15-6-20-125),推测其由CC236经基因水平交换进化而来。结论:上海地区大环内酯类高耐肺炎链球菌的快速增加部分是由于耐药克隆株的播散,同时抗生素作用压力下基因的水平交换使得耐药克隆株不断进化。耐药菌株的克隆播散和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共同导致了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高度耐药。
  • 摘要: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知或怀疑为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及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静脉给药治疗。结果:共入选患者144例,改良的意向性治疗分析人群为141例,符合方案集116例,安全集142例。符合方案集中,(1)停药后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9%(53/61)和61.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炎两组有效率为78.6%(22/28)和52.9%(18/34),皮肤软组织感染两组有效率为78.6%(22/28)和52.9%(18/3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总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8.8%(41/52)和62.0%(31/50),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炎细菌清除率为77.3%(17/22)和55.6%(15/27),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清除率为80.6%(25/31)和70.8%(1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4%(18/71),包括临床不良反应10例(14.1%,10/71),主要为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实验室异常11例(15.5%,11/71),主要为肝功能损害、轻度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9%(12/71),包括临床不良反应11例(15.5%,11/71),主要为过敏反应,包括药物热、皮疹、红人综合征等,实验室异常3例(5.2%,3/71),多为肝功能损害,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原菌均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利奈唑胺注射剂静脉给药用于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可获良好疗效,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
  • 摘要:HAART疗效的评估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有关病毒学、免疫学等方面评价指标的临床意义,认为HAART疗效的评估需要结合病毒学控制与免疫重建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准确而全面的评价。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