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9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术年会
2009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术年会

2009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9-06-27

主办单位:上海市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9上海市医学会创伤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初探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自固化硫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1~2008年3月采用椎弓根钉复位后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rn 结果:13例患者经随访无一例发生内固定装置失败、椎体高度丢失、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自固化硫酸钙平均3个月开始明显吸收,椎体骨折约术后5个月愈合。rn 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自固化硫酸钙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安全性高、生物力学稳定、临床效果良好的优点。
  • 摘要:肩胛冈向前延伸构成肩峰。肩峰位于盂肱关节前外侧与锁骨远端构成肩锁关节参与整个肩胛带的活动。肩峰喙突及喙肩韧带共同构成喙肩弓,构成了盂肱关节的顶点。喙肩弓的存在防止了盂肱关节在前屈或外展上举的初始阶段,因肩部周围肌肉收缩而使肱骨头向后上脱位。同时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形成肩峰下间隙有利丁肩袖肌肉在肩峰下关节滑动。所以Gagey认为肩峰骨折虑视为关节内骨折。虽然肩峰位置表浅,但是肩峰骨折的发生率并不高。据统计整个肩峰骨折的发生率仅占肩胛骨骨折的8%左右。本文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4例肩峰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其结果来分析和探讨这一少见骨折的分型方法选择,及其治疗方法选择,及其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救治水平。rn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11月11日至2008年11月11日院前急救的969例创伤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rn 结果:男女之比为2.47:1:年龄范围在:1~95岁:20~49年龄段占67.24%,伤因:交通伤占44.58%,斗殴伤占14.04%,跌伤占10.01%,坠落伤占3.3%:创伤部位的前四位依次是头部(36.5%)、四肢(29.1%)、腰部(7.43%)、胸部(2.48%)和脊柱(2.48%);死亡率:1.34%,交通伤是最主要的死因。rn 结论:创伤,尤其是交通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应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控制救治反应时间,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评估颈内静脉氧饱和度(SjvO2)作为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指标及与脑灌注压(CPP)的相关性。rn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每6小时测定颈静脉搏氧饱和度,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及颅内压(ICP)。rn 结果:SjvO2与预后显著相关,SjvO2≤50%或SjvO2≥75%发作2次以上预后不良。在CPP<70mmHg组,与CPP有显著的相关性,而CPP≥70mmHg组病人中,与CPP无明显相关性。rn 结论:SjvO2、CPP监测相结合,能较可靠反映脑供血及脑代谢状况,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评估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术在颈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32例全身麻醉下行颈椎骨折手术的患者,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术行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所需时间,首次插管的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rn 结果:32例患者均用此插管方法顺利插入气管导管,首次插管的成功率为100%,从开始操作到完成气管插管所用的平均时间为162s,术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rn 结论: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可避免对颈椎骨折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安全可靠。
  • 摘要:急诊外科医师不同定、低年资外科医师轮流值班、医疗质量不能保证、急诊外科与创伤外科合并到一起,既解决了以往急诊外科医师不固定、医疗质量不高等问题,也给创伤外科医师指定了明确的研究方向,稳定了学科队伍创伤学是一门外科参与涵盖灾害医学、急诊医学、创伤医学的是重叠、交义的学科。是研究创伤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救治的一门科学,在现在,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的手段也趋于新颖和多样化,涉及许多医学基础理论也涉及到一些边缘或新兴科学还包括了一些军事医学内容此外,还和预防医学挂钩。因此,创伤外科学会已成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性学科,即创伤学(Traumatology)。
  • 摘要:目的:探讨肾损伤在急诊泌尿外科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我院急诊泌尿外科所收治肾损伤患者共124例。结果:保守治疗106例,手术治疗及肾动脉栓塞共18例。除手术患者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获得较好疗效。结论:准确进行病情评估,规范的保守处理,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多发性创伤的处理顺序和原则是处理肾外伤的关键。
  • 摘要:脊髓再生功能低下,一旦损伤将意味着灾难性的后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早期对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处理,对于最大程度地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保留残留的脊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整体了解浦东新区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情况、救治流程以及专科处理情况。本文对浦东新区所有二级以上医院2005-2007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病例调查分析。
  • 摘要: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最早由Masquelet等报道。因其不牺牲主干血管,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成活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损伤的修复。本文就临床应用时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与总结。
  • 摘要:锁骨远端骨折约占整个锁骨骨折的12%~15%,绝大部分锁骨远端骨折骨折线在喙锁韧带止点之外,断端稳定无移位或仅有轻微移位,保守治疗效果较好。而对于不稳定型锁骨远端骨折或波及肩锁关节面的锁骨远端骨折,由于保守治疗骨折不愈合率高达30%,以及继发性肩锁关节炎等并发症,绝大多数医生认为应予以手术治疗。与传统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等方法相比较,锁骨钩钢板具有既能提供骨折牢固固定,又能保留肩锁关节活动的优点,所以逐渐受到广大医生的认同,成为目前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首选内固定方法。随着临床应用病例的增加,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本文拟通过对一例锁骨远端NeerⅢ型骨折使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患者一年随访临床结果分析,以病例讨论形式来讨论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策。
  • 摘要:创伤的发生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急诊创伤外科治疗和创伤外科医师的概念也始终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创伤外科经历了由综合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专业化治疗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创伤外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创伤外科的发展也处于“十字路口”。多数急诊外科是由外科各专业轮转住院医师组成,专业队伍混杂,多数采用专科会诊制度,专业基础薄弱。本文通过强调创伤救治关键医疗行界面概念分析国内外创伤急救模式的优劣,强调创伤救治关键医疗行界前移,以提高救治水平。
  • 摘要:紧急医疗救援演练包括院前急救、院前与院内衔接、院内救治三个部分,其中院前急救的流程包括:事件评估、启动预案、现场救治、监护转运、转收衔接、总结报告:院前与院内衔接(流程等具体要求详见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有关条目);院内救治的流程包括:启动预案、应急准备、检伤分类、救治分级、转移护送、统计汇总。
  • 摘要:结合国外先进灾害医学理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仿效军队卫勤工作特点进行针对灾难救援救治建立完善的灾难救援救治体系,在人员组织,人员配备,人员培训,相关研究,器材研制生产,物资储备几大方面应有所作为。其中人员的配备最为重要。
  • 摘要:1966年美国科学院发表文章题为“意外伤害导致的伤亡,被现代社会忽视的疾病”,标志着创伤理念的转变,即由“创伤意外事件”转变成“创伤是可防治的疾病”,这促进了创伤急救系统的建立。而随着现代化的建设、交通高速化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灾难的发生,创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生命的主要因素,人们对其的重视和研究逐渐增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创伤及其救治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本文将从系统救治模式、死亡原因、心肺脑复苏、检查手段及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 摘要:踝关节骨折脱位是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处理不当,容易发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功能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踝关节面解剖复位及固定质量。某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82例,其中临床资料完整者78例,疗效满意。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4种急救模式,提出现场救治中的两种观点,即现场不作处理和简易处理,强调依具体情况可灵活掌握;介绍了“三环理论”,即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救治和创伤重症监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的急救医疗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强调要进行规范化治疗,以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最后提出创伤急救组织和技术中的有关问题,并阐述作者的意见和建议。
  • 摘要:肢体复杂组织缺损是创伤的严重后果,其修复往往富有挑战性,成为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治疗难题。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自体组织游离移植成为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随着预构皮瓣、桥式交义吻合血管游离组织移植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等一系列显微外科新技术的问世,肢体复杂组织损的二期修复不再是可望不可得的祈求,许多原米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而不得不考虑截除的残肢都得到保留和有效的修复,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功能。然而,从急诊的传统治疗到二期修复,往往经过漫长的疗程,其间病人蒙受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能创造条件,把二期修复所采用的显微外科治疗措施提前到急诊阶段来实施,使肢体复杂的组织缺损得到及时修复,不仅能缩短疗程,减少病人的痛苦,还能提高修复的效果,及早让伤肢恢复功能,使病人重新获得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急诊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因而成为治疗肢体创伤的重要手段,值得创伤骨科医生研究探索、学习掌握和应用推广。
  • 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观察内植骨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这类骨不连的疗效。rn 材料与方法:对12例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并发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患者(其中股骨5例,胫骨7例;肥大型8例,萎缩性4例),采用稳定骨断端(更换更粗髓内钉+阻挡钉)、矫正骨畸形(阻挡钉+复位器)以及增强骨愈合能力(内植骨技术)的办法,观察其疗效。rn 结果:术后随访l一2年(平均1.5年)。所有患者最终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4.7-13.5个月,平均7.8个月。所有患者主观疼痛症状消失,无明显并发症发生。rn 结论:内植骨结合阻挡钉技术是一种治疗下肢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总结股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疗效。rn 方法:对2002年1月~2008年6月经Recon钉及髋动力螺钉治疗的76例股骨近端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其中采用Recon钉治疗35例,髋动力螺钉治疗41例。rn 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3——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参照MerleD’Aubigne髋关节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优良率分别达到88%及90%。rn 结论:股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我们的经验是首选髋动力螺钉。对于肥胖患者及外侧皮质不稳定的股骨近端骨折选择髋动力螺钉更牢固,而不稳定逆粗隆骨折和粗隆下骨折,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则更适合用Recon钉固定。
  • 摘要:目的:利用SPECT-CT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评估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的血供情况并预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rn 方法:18只成年比格犬被随机分成3组(n=6)。每只狗的左后肢或者右后肢随机选择进行手术。A组:只切断圆韧带;B组:破坏股骨颈骨髓腔;C组:切断圆韧带,破坏骨髓腔,同时将附着于股骨颈表而的软组织剥除。术毕,立即静脉注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925~1110MBq(25 mCi-30mCi)。3h后,利用 SPECT/CT对比格犬的双侧股骨头进行扫描,并利用软件对双侧股骨头放射性核素计数情况进行定量分析。术后4和8w, MRI对三组犬双侧股骨头进行检查,同时在术后4周和8周处死每组的三只狗分别进行病理学检奄。结果:SPECT/CT检查结果显示C组的实验侧股骨头放射性核素的计数远低于对照侧(P<0.001),而A组和B组的实验侧和对照侧放射性核素的计数没有明显差别(A组,P=0.877)(B组,P:0.629,)。术后4周的MRI检测结果显示C组6只犬(100%)的手术侧股骨头均出现异常信号,而A组和B组的手术侧均正常。组织学分析C组的6只犬手术侧均表现为AVNFH(100%),而A组和B组的12只犬均不表现为坏死。结论:SPECT-CT对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具有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选择及疗效评估。rn 方法:将16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按改良Mason分型,相应采用微型螺钉、微型钢板、桡骨小头切除术及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术等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屈曲90。且无旋转的体位给予临时肘部塑托外固定。固定时间约10~14天。术后指导病人行被动功能锻炼及主动功能锻炼。定期随诊6~24月的随访,并按照并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rn 结果:优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87.5%。结论:各型桡骨小头骨折的病人通过合适的手术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桡骨小头骨折是肘部外伤中较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受伤的机理往往是在跌倒时,上肢处于外展、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时手掌着地,由于提携角的影响,使肘关节处于强大的外翻应力,致使肱骨头撞击桡骨头而致其骨折。肘部也可由直接暴力或通过力的传导而致肘部其他部位的骨折、脱位、韧带或骨间膜损伤。桡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不同的骨折病人有不同的手术方法可以选择。我院从2002年6月至今,共收治桡骨小头骨折病人16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钛缆和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的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影像学和临床效果。rn 方法:同顾性研究78例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不同手术方式和及其效果。其中喙突锁骨间钛缆复位悬吊术43例(A组),锁骨钩钢板复位固定术35例(B组)。受伤至手术时间6h~4d,平均2.3d。rn 喙突锁骨间钛缆复位悬吊术采川喙突根部钻孔,从喙突上方偏内0.5 cm处和偏外侧1cm处的锁骨干孔道中穿过。锁骨钩钢板复位固定术采用AO钢板,钩位于肩峰下,钢板同定在锁骨上。术中喙锁韧带均未作缝合修复术。结果:失访3例,其中A组1例,B组2例,余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4个月,平均26.4个月。术后进行肩关节功能和影像学评分。拍摄肩关节正位X线片,结果显示A组的喙突—锁骨间距、肩锁关节间隙宽度、肩锁关节指数与B组无差异,均获得满意复位。rn 肩关节功能参照Constant评分系统。A组肩部肌力、肩部疼痛、外展角度、Constant评分明显高于B组。rn 结论:喙锁间钛缆复位悬吊术是治疗Tossy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一种良好术式,可获得非常满意的复位效果和肩关节功能。
  • 摘要:目的:为固定钉直径的选择和微创置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rn 方法:对22例44侧骨盆的髂前下棘进行观察测量,获取髂前下棘横、矢径,以及体表投影等数据,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应用于26例骨盆骨折外固定手术。rn 结果:男性髂前下棘横、矢径分别为(12.23±1.91)咖和(20.09±2.43)mm;女性分别为(11.05±1.56)mm和(19.25±1.85)mm。男性髂前下棘在髂前上棘下方(29.49±7.66)mm,内侧(21.79±6.48)mm;在耻骨结节上方(51.70±9.31)mm,外侧(67.74±5.36)mm。女性髂前下棘在髂前上棘下方(23.74±8.89)mm,内侧(16.86±8.92)mm;在耻骨结节上方(43.93±9.04)mm,外侧(70.16±6.39)mm。依据本研究数据对26例骨盆骨折髋臼上方行外固定手术,有效的减少术中放射学暴露和手术时间。rn 结论:根据解剖学测量数据进行固定钉选择和术中定位,使得髋臼上置钉外固定支架可迅速准确实施,适应骨盆骨折急诊处理的需要。
  • 摘要:创伤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创伤是人类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件,是威胁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杀手之一。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在人类的自相争斗和战争中经受了创伤磨难、获得了创伤知识和创伤救治经验。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交往前所未有的频繁,交通运输的多样化和日趋繁忙,各种交通意外伤害、工伤意外事故急剧增多。仅交通事故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约70万人。我国每年仅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约10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创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公害。本文介绍了创伤急救医学的起源;创伤外科医生的机遇以及展望。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rn 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Ⅲ级年龄≥65岁的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分成全身麻醉组28例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组22例。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作为评定术后认知功能的方法并由专职人员在术前1天及术后1天进行评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OCD的诊断是首先计算所有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的标准差,患者以麻醉前测试值为对照,术后测试值与麻醉前值比较,等于或超过1个标准差判断患者出现POCD,以此评定两种麻醉方法术后POCD的发生率。rn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手术时间及ASA分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全麻组术后早期删SE值低于单侧腰硬联合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全麻组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为42.9%,单侧腰硬联合麻醉组POCD的发生为13.6%,p<0.05,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全身麻醉较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更增加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 摘要:演习是依照一定的程式所进行的实地练习。通过演习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计划或预按设定的目标;检验可行性、增强把握度与熟练性、发现问题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部门人员间协调的步骤、修改改进计划和预案、改进硬件配合、提出更高的组织、方案等等;也是作为系统有备或无备状态下的考核手段。演习分为检验性演习、操练性演习和研讨性演习三大类。组织好演习的关键在于明确演习目的,设置险情事件、制定演习方案,严格准确实施。本文就检验性、操练性和研讨性这三种演习的组织与实施。
  • 摘要:创伤始终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创伤外科的治疗概念也始终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创伤外科发展到目前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随着专业化治疗和先进技术的应用创伤外科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急诊创伤外科同样也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探索发展模式的过程,尽管运行模式多种多样,但目标最终是以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急诊创伤外科领域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 摘要:目的:通过对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病例的手术治疗,探讨创伤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手术方法。rn 方法:21例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和后方入路行关节清理术和关节囊松解术。术后功能锻炼维持肘关节活动度。rn 结果:所有患者肘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53°提高至术后的95°(P<0.05)。rn 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恰当的手术技术和术后的患者主动活动训练是肘关节粘连松解成功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膨胀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及其并发症的防治。rn 方法: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2~88岁,平均73.2岁,Evans分型:I型5例,II型7例,III 28例,IV 13例,V型5例,均采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PFN)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rn 结果:58例病例中获得随访38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骨折于8-10周均获临床愈合,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1.8分。并发症情况:术中出现大粗隆开口进针点附近继发性骨折1例、股骨头栓钉未入锁孔1例、栓钉头部破损1例,术后髋内翻畸形1例、股骨中上段骨折1例、股骨头栓钉退出1例。rn 结论: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微创、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取出方便等优点,但在初期使用时一定要熟悉其构造及固定原理并严格按照其操作规程进行,减少、避免因操作使用不当所致的手术失败。
  • 摘要:目的:前瞻性研究中脑损伤患者急性期(<7天)中脑MRS(磁共振波谱)的变化,为中脑损伤提供影像学诊断依据及功能评价的参考。rn 方法:收集本院自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临床确诊为中脑损伤的病例资料(22例),同时收集同期非中脑损伤的病例资料(20例)和正常成人资料(10例)建立对照。将中脑损伤的MRS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类总结,评价脑干功能。在患者出院后,对相关病例随访6个月,根据GOS、DRS与Barthal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并分析MRS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判断病情及预后。rn 结果:中脑损伤后中脑区的NAA/Cr和NAA/Cho比值显著降低:NAA/Cr和NAA/Cho比值降低愈明显,预后愈差:中脑损伤区域不同,其中脑区NAA/Cr和NAA/Cho比值和预后也不同。rn 结论:不同的中脑损伤区域,其MRS检奄结果与预后是不同的。依据颅脑损伤后中脑MRS中NAA/Cr和NAA/Cho比值的变化,可以为中脑损伤的病人提供相对可靠的伤情判断与预后评价指标。
  • 摘要:目的:以四种不同载体材料和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观察不同载体材料的体外生物相容性。rn 方法:将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ano—HAP/Collagen,NHAC)、可注射性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injectablenano—HAP/Collagen,INHAC)、非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HAP/Collagen,HAC)、珊瑚羟基磷灰石(carollinehydrocyapatite,CHA)体外与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培养,MTT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行扫描电镜观察,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rn 结果:细胞活度0D值所绘制的生长曲线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活性朱受到NHAC、INnAC、CHA的影响,HAC组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活性逐渐下降,与其他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CHA组为2.207±0.079,NHAC组为2.225±0.059,INlihC组为2.194±0.088,HAC组为0.981±0.210,空白对照组为2.231±0.087,NHAC、INHAC、CHA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HAC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能在此三种材料上良好地增殖、生长,而HAC不利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黏附、增殖。rn 结论:NHAC、INHAC、CHA三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骨替代材料,HAC不适合做细胞载体材料。
  • 摘要:创伤合并肺栓塞是创伤病人极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具有发病急,表现多样,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不具有特异性,死亡率高等特点。由于以上特点,故临床误诊率高达70%,且由于治疗的不及时而引起病死率也有30%之高。所以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于本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rn 方法:对1例典型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病例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经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rn 结果:此例患者受伤后9天行眶上裂区眼动神经减压术,术后3天患者眼睑上抬约3mm,瞳孔4mm,眼球即能向各方向稍运动。术后1月随访,患者眼睑轻微下垂约2mm,双侧瞳孔等人等圆,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向各方向运动良好。rn 结论:规范化的诊断、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创伤性眶上裂综合征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 摘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创伤已成为年轻人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在所有年龄的死亡病例中占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以创伤后的急救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创伤后的并发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紊乱,将会大大增加创伤的救治难度和大大增加创伤的死亡率。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学者提出创伤后易发生凝血功能紊乱,而且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同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创伤后肾功能损伤、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密切相关。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是多因素事件,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创伤后凝血功能紊乱的发生,统称为创伤性凝血病。临床研究显示,随着创伤严重程度评分的升高,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显著升高。本文分析了创伤后凝血病的临床意义、发病机制及处理原则。
  • 摘要:院前急救是“急救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功能定位为:实施综合的医学等技术性急救措施,挽救生命,维持生命体征,减轻病痛,阻断恶性链,包括现场救治和全程监护,防止再损伤/预防继发损伤,安全快运,为进一步院内救治创造条件,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残率。
  • 摘要:目的:评价肩锁钩钢板在治疗Neer II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rn 方法:2003年2月-2008年2月67例Neer II型锁骨远端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肩锁钩钢板固定。rn 结果:随访15~28个月,67例病例全部愈合。按Karlsson疗效评价,A54例,B8例,C5例。rn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该手术同定确切且不损伤关节面,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