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
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

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10-16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教育活动史是教育史学的天然组成部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教育过程并进行互动的历史,是影响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研究教育活动史,既有利于完善教育史学研究体系,又有利于从实践角度体现学术视野下移趋势.教育活动史的研究重点在于挖掘各类学校办学行为、校长日常管理活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教师日常生活状态、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这样有利于展示生动的教育历史场景.教育史学工作者应该也完全可以在此方面大有作为.
  • 摘要:基于教育史研究的自我经验,认为教育史研究中存在着如同历史学家黄宗智所提出的"规范认识",而这种"规范认识"正是教育史研究深感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从反思教育史研究规范入手;强调教育史研究引入社会学思考的重要意义;并以商人、商会、女性与教育的关系研究,以及地方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关系的研究为例,总结自己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对如何借鉴社会学研究所作出的努力。
  • 摘要:高等学校校庆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校史则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某种真实记录.而这种真实是建立在"有限"水平上的,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实际上任何一所学校的历史,都并非"自然而然"地呈现,是基于史家的"选择"与"重构".本文试图从教育史研究的视角审视近些年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修撰中出现的"寻古"现象,从不同的视域对校史研究的范式问题提出一些观点.提出校史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史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和编写高等学校校史,既是一项科学研究课题,也是中国教育史的学科建设。研究和撰写高等学校的校史有助于研究和编写中国高等教育史;研究和撰写高等学校的校史有助于指导和推进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研究和撰写高等学校的校史有助于前瞻和谋划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研究和撰写高等学校的校史有助于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从目前校史研究看,一方面缺乏自我认知,无明确的自身定位,从而无法形成完整、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体系,使校史研始终处于资料的搜集与考证、校史编写的较低发展层面。另一面,校史研究成果推广范围狭窄、途径单一。这样就无法充分展示研究果,并借此发挥自身“育人、资政”的巨大作用。
  • 摘要:当代西方教育思想大师、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从1859到1952年走过了93年的人生道路,他的学术生涯是给人启迪的.杜威从哲学转向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始终不渝地探索现代教育,构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综观杜威的心路历程,他对社会生活的变迁是敏感的,他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是深远的,他对教育革新的态度是热情的,他的理论基础是广泛的,他的教育思想体系是庞大的,他对美国和世界教育的影响是深刻的.因此,作为当代西方教育思想大师,杜威是当之无愧的.
  • 摘要:本研究主要介绍美国都会教育所处的历史背景,并从中寻求对台湾都会教育研究的启示.美国历史的部分主要参考Kopetz,Lease与Warren-Kring (2005)的着作,从殖民期、工业时代、内战后、正义觉醒期,谈到教育危机期.本研究发现:作者们想显示是怎样的历史形塑着今日美国都会教育的样貌,尤其是黑人学习表现堪虑之现象.对这段四百年的教育史,三位学者回顾的重点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1950年代以前,主要说明了「争平权」的过程-使得全民都有一样的受教权,尤其是都会区的弱势学生-察人与黑人;对于近半世纪的历史,作者们则强调:美国教育的重点在「救成绩」,尤其要让都会的弱势生都能考出好成绩.最后本研究归纳出美国教育史的四大走向,这些走向影响着美国都会教育的面貌.一、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二、从宗教目的到经济目的,三、从群育德育到智育,四、从民间兴学到联邦主导.本研究也寻得六项启示,分别从都会教育的焦点、本质、任务、遗憾、检视指标、以及都会教师之压力等六面向,去思考对台湾都会教育研究之启示.
  • 摘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对于近代中国教育理论与实务的现代化过程有极大影响力.这所专业化师资培育与教育学术研究机构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吸引了为数极庞大的中国学生负笈修习,而它本身在当时美国师范教育发展中,真的有其足够学术声望与地位吗?这些就读该校的中国留学生究竟出身背景如何?他们在该校又跟从过哪些教授、学习哪些知识内容、如何消化吸收呢?他们回到中国之后如何依据中国情境,将惯学所得转化与实践呢?这些问题对于探讨哥大师范学院对于中国教育学的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过程均相当关键,本研究试依相关研究,作一整理与说明.
  • 摘要:性别结构的变化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美国教师队伍性别结构的形成经历了19世纪的女性化关键时期、20世纪早期男性管理女性教学模式的形成时期以及20世纪中期之后的"平稳"发展时期三个阶段.教师女性化是美国教师职业的突出特点,尽管不同时期的研究对它的成因有过不同的解释,今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如,社会政治、经济的因素,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公立学校教育的普及、战争对就业的影响以及教师专业化提高了教学的'机会成本'对男女从教行为的影响,等等.本文试图在教师职业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透过教师专业化的历史线索,考察和分析教师女性化的内部机制,为教师职业研究提供教师专业化的解释.
  • 摘要:建国后美国基于宗教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制定了政教分离的宗教政策,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到美国,并在高中课程中得以体现,引起了宗教界的不满,1925年,田纳西州在"斯科普斯案"中裁定,讲授进化论违宪,嗣后进化论在中学自然科学教材中被边缘化;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强化自然科学教育,而进化论被重新提起,1968年美国最高法院在"爱普生案"中裁定,阿肯色州的反进化论教学法律违宪,为进化论在美国高中教学中的流行扫清了法律障碍.
  • 摘要: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一直被用于纠正社会和法律的不公正现象,因而也成为相关平等权利保护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之一,由于历史传统等原因,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素有民族不平等甚至民族歧视的传统.《1964年民权法案》的颁布使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少数群体权利开始真正受到宪法第14修正案的法律平等保护,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深深地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 摘要:美国最初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反映了欧洲的模式,但直接移植的情况并不多.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美国之欧洲教育遗产的意识形态和哲学基础.殖民地各社会阶层和各种教派在殖民地熔炉的锻造下形成了殖民地时期独特的教育特征.南部殖民地普遍缺乏对学校的兴趣;文化多样性是中部殖民地的基本特点,其对教育的兴趣比北部新英格兰地区要小;新英格兰地区重视发展普通教育,其教育传统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最深.
  • 摘要:「以古监今」通常被认为是治史的重要功能之一,意谓着反省以往成败经验,获得某种历史眼光与洞见,以避免重蹈覆辙.而以「殷监」为目的的历史研究,首先必须知古,再进一步省察现今状况,此显示历史研究首要涉及的是时间向度.然而,除了考虑纵向时间轴之外,历史研究也可能涉及横向的地理空间.因此,从事历史研究时需对时间与空间有所掌握.然而,历史研究并不自限于一时一地的研究,史学中,则亦有所谓冲破国家藩篱,将世界各国的大趋势作比较研究的「比较史学」,以比较具同而收互相发明之效(杜维运,2001:343-345).而在教育史领域,自二次战后,英国的史家由于受到新史学与美国修正主义的影响,开始对教育史研究的比较取向(comparative approach)有所讨论.本文主要在二次战后英国教育史研究脉络下,揭示1960年代起的修正主义路线,在1970至1980年代催生出教育史的比较取向研究成果,以迄1990年代在国际竞争压力下,再次关注教育史的比较研究的历程.当揭示上述英国教育史中比较研究的发展后,再进一步分析与解释重要的研究成果,最后对教育史研究与台湾教育史书写提出四项启示.
  • 摘要:古罗马儿童的生活和教育问题是儿童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表明:古罗马儿童的日常生活与家庭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儿童在居住、服饰、游戏等许多方面受到成人的影响;由于古罗马学校发展有限,儿童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虽然内容有限,但给儿童活动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古罗马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教育反映了古罗马的"父权制"、法律和习俗的综合影响.
  • 摘要: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对年鉴学派的责难不断增多,同时年鉴学派的史学范式以及布罗代尔的“三时段”理论也存在着许多方面的缺陷,但是总体看来,年鉴学派的史学理论、方法和布罗代尔“三时段”对当代教育史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首先,年鉴学派和布罗代尔“长时段”为核心的总体史观,为教育史学新的研究领域开拓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其次,年鉴学派所倡导的强调研究历史的现实意义和研究者主体作用的历史认识论,为教育史学研究中正确处理教育史学研究的“客观性”与教育史学研究者“主体意识”的作用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第三,年鉴学派所构建的以“历史时间”为核心的叙述体例和他们所倡导的以“问题史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为教育史学研究及其方法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年鉴学派提出的“问题史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方面符合当今历史学研究逐渐走向综合和跨学科研究的总体趋势;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彻底打破了传统史学研究那种孤军奋战,囿于故纸堆的史料梳理办法,将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手段引入教育史学研究,无疑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切入点,也可能形成今后教育史学研究新的生长点。
  • 摘要:教育史研究视角的转移,人民大众成为历史的主体,走向民众和下层才真正意味着印证和再现历史。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就是面向大众的历史。口述史与教育结缘是史学研究的延续,弥补以往教育史研究的缺陷。方法上的突破。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在方法上弥补了现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足,具有直接性、深层性、特殊性、具体性等特点,借助现代化手段,全面的掌握第一手资料,真实、客观、科学、准确反映事物的原貌与真相。rn 农村教育口述史的兴起,标志着史学研究的视野己从单纯文献求证转向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是教育史学发展的新趁向。教育访谈对象的扩大与口述史方法的应用开辟了教育史研究的新领域,它实现了教育史研究对象不再是充斥以往历史的占人口少数的上层精英,而是普通群众,挖掘一向被排斥在多数文献史学家著作中或被淹没的社会边缘人物的活动,将历史关注目光投向农村教育,实现教育历史记载对象的转移,开辟教育史新的探索领域,通过曾经创造过和经历过历史的教育人自己的语言,重新赋予他们在历史中的中心地位,这样,教育史就会被赋予崭新的维度,实现教育史研究新突破。生活和工作在农村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是振兴农村教育的脊梁,托起的是跨世纪的希望,他们从事的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rn 农村教育口述史研究挑战了教育史传统的固有权威判断标准,并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教育史从传统的“精英史”转变为“大众史”,深化人们对教育历史的理性认识,从而实现对教育史研究的重建。教育口述史打破了人们长期形成的一成不变地遵循“读”历史的传统模式,使大多数人能够“听”到活生生的历史。教育口述史的兴起,标志着教育史研究的视野已从单纯文献求证转向民间社会资料的发掘,这是教育史研究发展的新趁向。意在倡导趋于理性而科学的教育史研究。
  • 摘要:口述史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治史方法,它能够将历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任何一个阶层,任何一个角落,能够走向大众,让曾经沉默的普通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能够通过访谈探索到曾经的社会教育留给民众的记忆,从而映现其真正的教化之果何在;另一方面,能够从民众的角度出发,通过所掌握的口述史料、民众在访谈中的表现,以及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差异,对今后农村社会教育发展完善所应依循的因素予以诠释,从而使其满足村民的"教化"之需,完成国家、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教化"之责,达成其本身所应有的"教化"之效.
  • 摘要: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率先在清末优级师范学堂和民初教会大学崛起,后借鉴日本、美国的教育体制而形成了以国立高等师范和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的"双轨制",并最终形成以教会大学、私立大学、独立教育学院和独立师范专科学校为辅助的"多元化"走向及其格局.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学科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育学术发展史,不仅为今人审视中国现代学术凭借大学学科的平台得以建立提供了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缩影,而且其经验教训对当今中国大学教育学科建设来说仍是一笔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 摘要:天津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厚重的地方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走过六百年的风雨历程,天津教育的发展进程为人们留下了斐然的历史精粹,理应立足于当前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积极稳妥地看待天津教育历史中的闪光点,进而深入挖掘其对于当代天津教育发展的启发意义,以促进天津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提出要保护和发展天津教育发展的成果,重视科学和民主精神在教育中的地位,重视教育改革与开放在发展中的作用,用“创新”的方式兼顾教育的“出世”和“入世”。
  • 摘要:民国时期,在庚款兴学过程中,全国教育界不仅在與论上针对庚款的用途和分配展开激烈争论,而且在行动上全力争夺庚子赔款.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民间教育团体,它主张组织公正的庚款保管机构,并把庚款公平地分配给各省,以求各省教育平衡发展.为此,该会制定庚款分配标准和庚款董事组织原则,组织退还庚子赔款事宜委员会、庚款董事会等机构,为其主张奔走呼号.在很大程度上,全国教联会的活动并未达到目的,但它争取庚款的活动是民国教育史上能够反映教育界内部以及教育界与政府关系的一个缩影,它争取庚款的言论和活动同样为以后政府制定庚款兴学计划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 摘要:本文对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历史沿革、历史地位及其意义的重新解读与阐发,意在恢复其历史本真面目,唤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和国立女子高等教育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曾经是20世纪早期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镇和中心,并以其参与和见证时代嬗变的特质而成为中国社会早期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标识.但是,由于建国以后中性化研究取向和传统史学理路等多种影响,这所高等教育学府已经退居教育史学的边缘位置,为人们所逐渐淡忘.但是,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作为近代以来第一所国人自办和国立的女子高等教育学府,曾经在中国女子教育的早期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成为其时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重镇。并且,它还培养了一批早期的女性知识分子,她们大多成为“后五四”知识分子中的女性先锋,对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 摘要: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是作为西方高等教育在中国的直接样板出现的,其直接以西方高等教育的身份参与到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中来,它存在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且自成体系,其运作方式、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科书的编制与选用及学业评价标准等对中国近代大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特别是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会女子大学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个重要影响即在与其开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之先河。教会学校首开女禁,教会女子大学则开女子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之禁。这在客观上使中国向男女平权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教会女子大学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二个重要影响即在于其促进了中国本土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会大学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第三个影响是培养了第一批女子高等教育的师资。教会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职业妇女,而这些妇女中以从事各级各类教育行业者为多,这其中也包括很多留在高等学校任教的妇女。
  • 摘要: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创办目的之一,是为了培养符合基督教精神的人才.教会大学的各种活动离不开学生不同程度的参与.教会大学学生的校园生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校园环境与日常生活、社团活动与文体生活、宗教生活与社会服务.教会大学的学生生活及其活动,富有强烈的基督教氛围,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 摘要:本文选自先进台北市立教育大学,自1945年以来历届毕业同学录中校长的赠言,作为历史分析的题材,试图探析学校在不同时期的教学概念和教育思维,以呈现学校教育的本质、教育功能发展的轨迹。从所叙述的内容看来,学校教育既为社会制度之一环,它似乎难以超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学校本身所应承担的社会功能,它业必须扮演安定社会的角色、然而这一的社会化功能,却如傅科强调学校透过思考模式的训练,以及人事组织权利运用,成功地完成信令的规训,增进控制的效能现象。在台湾的发展过程中,师范校院的教育曾经是现代社会执行权利的最佳机构之一,透视规训思想和控制,巷道成功地社会化和意识形态塑造者的角色。然而随着教育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当人们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能力,才能在完成教育的社会化之余,兼顾对人性的高度关怀,尊重学习的主体性时,师资培育机构似乎不能是局限于一职业为导向的训练,而是以培育全人思想为主轴,陶冶广阔视野的知识人。因此,专业工作热诚与助人的使命感,并不能来自于传统的灌输说教,而是重视完整知识陶冶与正确人生观的建立。课件师资培育的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学校是否失去过师范学校的保障与优势,二更自傲与如何打开教室们的眼界,使他们看见了他们的工作的真正本质,以及客观的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而今教育大学似乎有比以往更好培育优秀师资的条件与理念,若能具体落实培育通识能力的博雅青年,成为培育优秀小学师资的园地,应是复合时代潮流的一种转机。
  • 摘要:在梳理了清末学部教科书审定禀批等大量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认为:清末审定教科书的标准有二:其一为是否合乎当时的教育宗旨,即对教科书进行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性审查;其二为是否合乎现代教育的基本规范,即对教科书进行教育的学术性和技术性审查.从审定的实际情况看,教育的学术性和技术审查对于保证清末教科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估计过高;思想性审查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排满"革命等社会新思想的传播,保护了旧有的思想意识形态.就此而言,清末的教科书审定为人们理解当时的新式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思想的变迁都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摘要:本文从中国历史研究的史料和专史的分类,结合传统与现代史学的视角,梳理和探索历史研究乃至教育历史研究本身所蕴含的知识图景,进而提出史学及其教育史学的知识特征,即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和交叉性.强调关注理论视野和知识领域拓展,对于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而言,具有促进学科建设和推动前沿发展的双重意义.
  • 摘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新中国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话语之一.在"文革"及以前,以一元化体制为前提,其主要学术功能是用"元理论"来整肃意识形态,重塑知识谱系,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的自我优越意识.这又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一主体的理论话语,它排斥一切社会或个人主体的学术创造努力,最终使元理论成了彻底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教育学史和元教育学探究,通过回到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学实践本身去寻找、确立自主理论基础,中国的教育学摆脱了对于"元理论"的依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中国的文化选择和创造主体从单元走多元,教育研究主体的自我定位和立场也多元化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也通过进一步追问"谁的理论与谁的实践相统一"、"什么样的理论与什么样的实践相统一",获得了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 摘要:人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割孤立到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反映在民族国家内部教育系统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联系的不断强化.教育史研究应深刻反映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以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观念重新阐释教育的历史进程.
  • 摘要:晚近十余年,有关公共知识分子的讨论业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探讨的焦点论题.尽管学术界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特征及其作用等论题尚众说纷纭,但是论者似乎大都公认:大凡公共知识分子,都会对当下公共的社会问题予以由衷的关注,并且通过权威性的判断和呼吁而产生广泛的社会感召力.相形之下,那些在象牙塔里专事学院式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史学者,其社会影响力的局限性是可想而知的.由此似乎可以推断,以既往的史实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史学者,与对当下现实问题予以探究的公共知识分子,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学术团体,二者的研究成果及其对特定受众的影响似乎也应该是泾渭分明的.尤其是当公共知识分子被社会大众赋予能够"点石成金"的使者光环,而教育史学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逐步趋于边缘化的境况下,前者的荣耀和后者的式微态势就愈加显而易见.本文拟从公共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问题关注的视角,以及教育史学者在立足既往客观史实的前提下是否应当和如何关照现实问题的层面,对后者应然的现实价值取向等问题予以初步的探讨.
  • 摘要:本文探究美国自1980年代以来追求教师素质革新的潮流,迄小布希政府实施《带好每一位孩子》(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将教师素质强调以证照来展现推向法制化层级.相较于师资培育阶段教师素质的培育与提升,也相同以实际表现来呈现.为了解师资培育阶段运用表现评量来记录教师候选人的教学能力之情形,本文以相关档与文献方法,探究加州在强调以证照来凸显教师素质的脉络下,师资培育进行表现评量制度的发展、模式、成效等议题.最后本文也提供一些想法,作为未来研究之参考.
  • 摘要: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过两次转变,一次是从传统史学转向新史学,另一次是叙述史学的复兴,形成今天传统史学、新史学和新新史学"三足鼎立"的格局,这种状况对战后西方教育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自下面上的"西方教育史学发展的国际史学背景,并从比较教育史视角述评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自下而上的教育史学.
  • 摘要:二战后的英国教育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批判传统教育史学的突破阶段(1945年至60年代中期);2、社会教育史学派的崛起阶段(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3、社会教育史学派与后现代教育史学流派竞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主要有三个特征:其一是围绕教育根源问题对英国教育史的批判研究;其二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包括教育学者、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其三是研究领域随着新学派的兴起不断扩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的发展,对于推进中国教育史学的创新与变革具有积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摘要:《未央歌》是一部以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和昆明为背景,主要描写青年成长和大学生生活的小说.作品关于学生的成长叙事和生活叙事,体现了西南联大"常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友爱亲仁"的优良传统,为人们解读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绚丽多彩的历史提供了另一类值得重视的文本.首先,小说的青春故事和烂漫情调,凸显了西南联大“常教育”的办学理念;其次,小说的青年成长和学生生活叙事体现了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
  • 摘要:童谣者,"儿童歌讴之词",亦即传唱于儿童之口、无乐谱的歌谣.果戈理曾说:"歌谣不是手里握笔,根据严格的计算写在纸上的,而是在旋风中,在忘情的境界中创作出来的."作为歌谣的一部分,童谣尽管未必产自"旋风"抑或"忘情的境界",似乎也应该是由生活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但回顾中国传统童谣的历史,却有一个颇为吊诡的现象,那就是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童谣不仅经由"严格的计算"创作而成,甚至是经过苦心的策划而传唱于儿童口中的.在明代以前,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 摘要:从明朝末年到民国年间,庄氏家族以科举起家,崛起为一方豪门世族.家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道德、尊师重教、结社讲学、兼习杂艺的鲜明教育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家族精英,给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集体教育和素质教育以深刻的启示。
  • 摘要:教育文物是教育领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文物是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教育发展的信息载体,是研究教育史的资料来源.教育文物是教育发展存史、证史、续史的重要依据.中国分类众多,分布广泛的教育文物资源,见证着中国教育史的辉煌.教育史研究应该注重教育史研究成果的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转化研究,提升教育史研究的应用能力和对现实教育发展的贡献率,参与建设各种教育博物馆是中国教育史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学术走向.
  • 摘要:"新教育运动"虽然现代教育的"基石",但相关的系统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从教育活动史的视角,对"新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组织与构成、指导思想与基本内容、历史作用和地位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新教育运动"的成功在于官民互动,发挥了两者的积极性.教育活动史研究应该投入更多的关注.
  • 摘要:海外华文教育少说也有几百年的历史,遍及全球各大洲.本文研究海外华文教育史之前,首先界定了华文教育的概念,而后根据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将其划分为形成、兴盛、不平衡发展、复兴、高涨等五个历史时期进系统研究.
  • 摘要:劳工是以出卖体力与技术获得工钱谋生的人.劳工教育缘起子劳工的教育需求、企业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依赖以及企业主对利润的追求.近代中国劳工教育经历了学徒教育改造期、劳工教育孕育期、劳工教育发展期以及劳工教育衰落期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劳工教育带有自发的特点,发展时期的劳工教育呈现出强制性特点.由于强制性的劳工教育主要考虑的是政党的意愿、政府的意图及其企业的利益,劳工教育不断被异化,致使以提高劳工生产技能、改善劳工社会状况的劳工教育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民国时期的劳工教育积淀了丰富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对今日中国的劳工教育具有现实的参照意义.
  • 摘要:在社会转型与民族危机中兴起的近代女子教育,承担着强国保种、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是妇女解放的重要途径.受制于旧礼教、旧社会秩序所带来的性别鸿沟的障碍,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与男女教育平等的诉求道路崎岖.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力量的推动下,在国家、地方与民众的互动过程中,跨越性别障碍的男女共学得以逐步实现,表现了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历程的艰难曲折.
  • 摘要:中国女子教育史的研究已逐渐受到教育史学界的重视,但是,对晚清来华西教士引入西方女子教育制度与理论及其影响的关注较少,本文以《万国公报》和《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为主要文本论述晚清来华西方新教传教士对中国女子教育的呼吁及其意义.林乐知、花之安等西教士主要从天赋人权、相夫教子、国家强盛等三个方面论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知识型的贤妻良母与各类专门人才作为女子接受学校的重要目标;把发展女子教育与真正解放妇女有机结合起来,以妇女解放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把女子教育看成是妇女发展与解放的必由之路;并以西方近代妇女观对中国传统落后的妇女观进行了深刻批判,在基础上指出兴办女学是振兴中国刻不容缓的急务.1907年,清廷终于向女子接受学校教育开了一扇小门,不过,西教士呼吁中国兴女学的最终目的既不是兴学育才本身,也不是中国的富强,而是为了广兴基督教于中国.
  • 摘要:随着统一语言成为共识和切音字运动的兴起,曾经在清代中期蓬勃开展过的官话教学又在清末重新兴起.官话教学兴起以后,在课程设置、教科书编撰和师资力量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官话教学的兴起,不仅意味着统一语言的推行,更开了近代听说教学形式进入语文课程的先河.
  • 摘要: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新学制变革中,广东省贡献巨大且处于变革的前列,这与彼时广东省整体的政治情势革新密切相连.但成败亦萧何,随着政情忽变,累及教育,广东的学制变革失去了前期的优势并陷入停滞.亦推动、亦抑制,教育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休戚相关,近代中国教育的成败往往系于此.
  • 摘要:国语运动是民国时期教育领域内的一件大事,是中国语言教育现代化乃至整个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语运动历来是我国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文字学研究界比较关注的一个领域.不过,已有学术成果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展开,而对区域国语运动、国语教育还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深度研究国语运动与社会变动之间关系,也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显然,这对于教育史研究以及社会史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本文主要结合国民党"二大"后广东政治局势的演变,对1926年的广东国语运动进行考察,并就政治话语权的演变与语言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分析.探讨了国语统一与国民革命的关系,国语运动兴起,正统意识与革命语言,政治角力下的国语教育等问题。
  • 摘要:香港被英国殖民管治经历150多年,学校德育的建构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变化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本文以这一时期香港学校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加以阐述申论,并整合中国传统的德育观,探讨公民与道德教育应关注的方向和目标为重点展开讨论分析。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