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肺循环病研讨会
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肺循环病研讨会

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肺循环病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1-07-28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肺循环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十年来中国肺血栓栓塞症防治与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在诊断学研究方面,完成了肺栓塞影像学技术方法研究,提出了适于国人和国情的肺栓塞综合诊断策略;在治疗学研究方面,进行系列肺栓塞溶栓、抗凝药物研究,提出了适于中国人的肺栓塞溶栓与抗凝治疗方案,建立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体系;开展特定临床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和预防策略研究;在基础研究和其他相关病因、发病机理研究方面,探索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为VTE的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构建肺栓塞的研究与学术平台,制定我国肺栓塞的临床技术规范与标准,全面推进我国对肺栓塞的规范化治疗,提高我国在国际VTE研究领域的地位。
  • 摘要:本文综述了静脉血栓栓塞症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正常凝血途径及血栓形成的种类和机制。着重阐述了传统抗凝药物及新型抗凝血药物的抗凝机制、优缺点对比、适用人群和服用方法。分析得出,理想抗凝药物的特点为:口服,疗效可预测,治疗窗宽,固定剂量,无需监测,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小。
  • 摘要: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is characterised by progressive remodelling in the distal pulmonary arteries leading to increased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and thus right ventricular afterload. This leads ultimately to right ventricular failure and death.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 is that is results following an episode of pulmonary embolism (PE) which fails to resolve. However, we know that CTEPH is also a progressive condition even when further PEs arebeing prevented with anticoagulation. This progression most likely comes from a progressive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ling process, which in many ways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changes seen microscopically in PAH.
  • 摘要:Background: Prio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I3K/Akt pathway plays a necessary role in plaelete activation and arterial thrombus formation, No studies yet have explored the role of PI3K or Akt in venous thrombosis. In our study, the role of Akt2, one isoform of Ak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mice model of venous thrombosis.
  • 摘要:第一部分上海地区汉族人群抗凝血酶基因多态性与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探究 目的:为探讨抗凝血酶基因Ala384Ser多态性与肺血栓栓塞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纯化,Pvu Ⅱ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DNA测序技术对65名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及6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抗凝血酶基因Ala384Ser分析。结果:研究发现病例组仅3.3%患者有PTE家族史,这与西方人群报道结果存在显著差别;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吸烟、饮酒史、外伤及手术史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为1、0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GG、GT、TT基因型频率和G、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抗凝血酶基因Ala384Ser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人群PTE的一个危险因索,与西方调查者实验结果的差别说明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且在不同种族中PTE的致病机制可能不同。第二部分上海地区汉族人群蛋白C基因多态性与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探究 目的:为探讨蛋白C基因启动子区2405C/T (rs1799808)和2418A/G (rs1799809)两个多态性位点与肺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63例上海地区汉族肺血栓栓塞PTE患者作为病例组和71例上海汉族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上述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计数,对2405C/T和2418A/G两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上海地区汉族人群PC基因2405C/T和2418A/G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PTE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TE组2405C/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经x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94, P<0.05)。2418A/G等位基因频率在PTE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41, P>0.05)。研究还发现上海地区汉族人群PC基因共有4种单倍体型2405C2418A,2405C2418G,2405T2418A,2405T2418G,PTE组中2405T2418A单倍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 OR=1.784, 95% CI = 1.099-2.8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上海地区汉族人群PC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2405C/T等位基因T可能是PTE血栓形成的一个遗传风险因子,等位基因C可能是PTE的保护因素,2405T2418A单倍型可能是PTE的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肺部受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50例M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胸部CT及肾脏病理等。结果:男22例,女28例,发病年龄23~85岁。病程中存在肺部受累46例(92%),常见症状有咳嗽(73.9%)、咳痰(65.2%)、呼吸困难(41.3%)和咯血(34.8%),14例(28%)以肺部受累为首发表现,其中5例影像学特点符合普通型间质性肺炎。MPO-ANCA阳性率96%(48/50),PR3-ANCA阳性率6%(3/50)。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影(43.2%)、肺间质纤维化(43.2%)、浸润影(32.4%)和胸腔积液(18.9%)。常见肺功能异常为弥散功能障碍(12/15)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15)。肺动脉高压发病率为33.3%(13/39),肺动脉收缩压平均为(48.2±8.5)mm Hg(1 mm Hg=0.133 kPa)。结论:MPA肺受累发生率高,约1/3患者以肺受累为首发表现;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磨玻璃影、肺间质纤维化、浸润影和胸腔积液为常见影像学表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短期预后较好,肺部感染是MPA肺受累的主要死亡原因。
  • 摘要:目的: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ulmonary thrombendarterectomy.PTE)是公认的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的首选治疗措施。但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且对医院整体实力要求高。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手术例数少,在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都还存在误区,急需确立新的诊断和手术操作规范。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30例CTEPH患者行PTE的围术期资料,对不同术式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深低温停循环术式(DHCA)可以在临床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结论:(1)CTEPH的诊断与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通力协作,其中包括心脏外科、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心内科、麻醉科和放射科。(2)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近端血栓栓塞阻塞的位置和程度是决定手术可行性的主要因素。主、叶和近端段水平肺动脉栓子阻塞必须考虑手术治疗。(3)做到“真正、完全的PTE”。(4)要重视美国San Diego医疗中心的术式细节。
  • 摘要:本研究采用人全miRNA表达谱芯片(Exiqon miRCURYTM LNA array, version 14.0)对来自北京朝阳医院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及匹配健康受试者血浆miRNA表达谱进行筛查,对从中发现的表达变化的miRNA在扩大独立匹配样本中进行real-time PCR验证,从中确定在CTEPH患者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通过对miRNAs靶预测及功能分析,揭示miRNAs参与CTEPH患者发病的可能机制。
  • 摘要:肺栓塞(PE)是来自全身静脉系统或右心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血管阻力急剧增加导致的急性右心衰竭和/或循环性休克是急性肺栓塞(APE)致死的主要原因,药理学干预神经体液因素介导的肺血管收缩,有可能减轻APE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而改善预后。他汀类药物(statins)具有不依赖降脂作用的多效性,能够减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降低肺动脉高压(PH)大鼠的肺血管阻力、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神经功能损害。本研究通过制备大鼠自体血栓APE模型,观察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APE大鼠的保护效应,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辛伐他汀干预可降低急性PTE大鼠的mPAP和RVSP,改善低氧血症。(2)急性PTE可引起肺组织MMP-2, MMP-9表达增加、活性增强,同时可引起血浆MMP-9活性增加,辛伐他汀干预能够抑制急性PTE引起的MMP-2和MMP-9活化,减轻急性PTE相关的肺动脉高压。(3)急性PTE可引起Rho激酶信号通路激活,辛伐他汀通过抑制Rho激酶信号通路而发挥降低急性PTE相关肺动脉高压的作用。
  • 摘要:目的:降脂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的关系。方法:观察3000例健康体检者,他们只有血脂异常,不合并其他疾病;300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降脂药物+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饮食控制+运动疗法。4年后观察两组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合并其他疾病及死亡的被排除在外。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有7人发生VTE,而观察组有2人发生VTE,经过x2检验,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降脂治疗有降低VTE发生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相关的肺损伤,包括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CSS患者的临床表现,HRCT表现和病理改,共纳入16例患者。所有患者进行了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其中6例进行了外科肺活检。结果: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14~61岁(中位年龄47.5岁)。7例有神经系统受累,5例有皮肤受累。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12例),活动后气短(11例),咯血(4例),胸痛(3例)。CT结果示:肺部两侧磨玻璃影(12例),双肺斑片状影(12例),小叶中心型结节(6例)。TBLB病理结果示: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例血管炎,16例间质性肺炎。6例外科肺活检病理结果示:坏死性血管炎4例,毛细血管炎5例,嗜酸性肺炎3例,肉芽肿2例,气道异常3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改善(随诊3~51个月,中位随诊时间15个月)。结论:CSS患者支气管受累时可能有哮喘,高分辨CT显示肺部磨玻璃影和实变影表明存在嗜酸性肺炎,血管炎和肺泡出血;TBLB对CSS的诊断有局限性;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 摘要:背景:肺动脉高压(PAH)己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国际上对SLE相关PAH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至今尚无SLE相关PAH的流行病学资料。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SLE的临床诊断、综合治疗的研究(课题号2008BAI59B02)的支持下,中国第一项在线实时的SLE注册登记平台CSTAR得以建立,参与注册的中心为106家医院的风湿免疫科,为SLE领域包括PAH的流行病学研究创造了条件。目的:通过CSTAR注册数据初步阐明中国SLE患者中PAH的患病率,及预测SLE发生PAH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发病率研究和危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分析CSTAR注册入组资料完整的1980例横断面数据,以无创超声心动图诊断PAH标准为依据确认SLE相关PAH(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40mmHg),并除外肺间质病、心脏瓣膜病变或心肌病变等可能影响肺动脉压力增高的情况。统计比较有无PAH组间的人口学资料,首发表现,脏器受累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果:CSTAR数据库1980例SLE患者中, PAH患病率为3.9% (77例),发病年龄31.4+12.3岁,男∶女为4∶73。与无PAH的SLE患者相比:人口学资料无显著性差异;首发表现方面呼吸系统(P=0.006 )和心脏系统(P=0.000)更为多见;注册登记时临床表现(即脏器受累)方面肾脏受累(P=0.002 ),胸膜炎(P=0.000 )和心包炎(P=O.000 )显著增加;实验室检查方面低补体血症(P=0.003 ),抗RNP抗体(P=0.028 )和抗SSA抗体(P=0.003)更为多见;病情评估方面SLEDAI(P=0.000 )和PGA评分(P=0.000 )显著增高。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包炎(OR=4.609)、胸膜炎(OR=2.834 )和抗RNP抗体(OR=2.229 )提示SLE相关PAH的发生。结论:CSTAR首次提供了关于中国SLE相关PAH的患病情况。心包炎、胸膜炎和抗RNP抗体是SLE相关PAH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SLE相关PAH出现肾脏受累、浆膜炎、低补体血症更为多见,病情更为活动,需要积极的治疗。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