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
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

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03-26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1北京地区神经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近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MR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功能成像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多种神经精神疾患的脑功能连接的研究,但是从未用于研究丛集性头痛。许多PET研究表明下丘脑参与了丛集性头痛发作的启动机制。本文旨在利用静息态fMRI研究丛集性头痛患者自发发作期间,与下丘脑发生功能连接的脑区的功能连接变化情况,以进一步了解丛集性头痛的疼痛发生机制。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脑膜脑炎成功救治的临床诊断。本例患者起病较急,首发症状类似病毒性脑膜脑炎,经过咽式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合患者体征,脑脊液及血化验、脑电图结果等,甲型H1N1病毒性脑膜脑炎诊断确立,并根据其临床症状可以定为重型。经过抗病毒、抗炎及脱水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同时可能由于本例头颅MR1未见明显异常,奠定了患者预后较好的物质基础。
  • 摘要:针对脱髓鞘性脑病病情多样、病程长、致死、致残率高的问题,总结30例脱髓鞘性脑病患者的护理经验,针对护理难点分别提出应对方案。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康复指导,激素疗法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制定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计划,能更好地改善脱髓鞘性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摘要:研究表明,炎性机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其中,炎性反应标记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血清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近年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fide Polymorphisms,SNP)遗传标记的出现,为IS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有关CRPSNP与IS的关联研究尚少,故对CRPSNP及其单体型与IS之间相关性研究文献做一综述。
  •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由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类复杂疾病。研究表明,生长停滞特异蛋白6(Growth arrest-specificgene 6,Gas6)参与血小板的聚集、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IS的发生、发展。随着人类基因组和单体型图谱计划实施,为进一步阐明Gas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单体型与IS的关联研究,论述了Gas6参与疾病的发生机制,Gas6基因的相关研究及国内外现状。
  • 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生物学标志物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参与了粥样斑块形成及发展,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进一步阐明SAA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表达的临床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SAA的生物学特性、AS形成的机制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摘要:本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一例动眼神经核性眼肌麻痹病例进行了报道。分析了该病例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诊治过程。由于本例患者临床以复视、眼肌麻痹为主,没有肢体瘫痪及运动障碍,且既往有多年糖尿病史,鉴别诊断要考虑糖尿病相关微血管病变。提示眼科医生接诊此类患者应注意考虑神经系统尤其是颅内病变可能,进行病因鉴别诊断时合理应用头颅MRl检查,对于疾病早期诊断和控制非常关键。
  • 摘要:本文结合病例分析后交通动脉瘤合并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病症,得出结论: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即使是双眼病变,伴随的症状体征如头痛、瞳孔改变等仍不容忽视,以免延误诊断。及时、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是动眼神经麻痹病因诊断重要方法,尤其为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病后存活的600万患者中残障率高达75%,这些功能障碍常使患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往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所以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仅是患者康复的最终目标,也是制定、实施和评价患者临床药物疗法、康复治疗方案效果的客观依据。
  •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但近年来,45岁以下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青年脑卒中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的3%~20%,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血液成分异常疾病、动脉炎、心源性栓塞、高同型半肤氨酸血症、妊娠、遗传等相关因素,其中,卵圆孔未闭是心源性栓塞的一个常见病因,本文就一卵圆孔未闭致心源性脑栓塞病例作一分析。本例患者为青年男性,既往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疾病及免疫相关疾病,血管相关检查正常,故对不明原因的青年缺血性卒中应首先考虑PFO的可能性,经食道超声检查该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约3mm,房水平左向右微少量分流,左房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团块回声。该患者年轻,对PFO的治疗可首先考虑在脑卒中发病3个月后行经皮PFO封堵术,以彻底预防卒中再发。
  • 摘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无创的血压测量手段,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有重要的作用。使用动态血压仪能连续昼夜测压达125~200次,监测的间隔时间,通常设定为白天(6时-22时)30min,夜间(22时-6时)60min,24小时有效测定次数不少于35次。通常记录的数据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的最低、最高值及其平均值;数据处理结果有:24小时的、白天的及夜间的平均动脉压,血压负荷,及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图等。本文还介绍了24小时动态血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作用的主要体现。
  • 摘要:目的:探讨分水岭梗死在ACA与MCA交界区、MCA与PCA交界区,MCA皮层支与深穿支交界区三个部位的分布规律,以及分水岭梗死患者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且诊断均经MRI(T1、T2、DWI)证实,共685例。根据MRI结果判断是否为分水岭梗死。对判定为分水岭梗死的患者,总结其脑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和狭窄部位分布。颅外段血管影像检查方法包括颈动脉、椎动脉超声、颈动脉高分辨率MRI、CTA和DSA,颅内段血管影像检查方法包括MRA、CTA、DSA。结果:97例患者中90例进行了血管影像学检查,其中79例发现责任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左侧CCA、 ICA狭窄或闭塞31例,右侧CCA、 ICA狭窄或闭塞31例。左MCA狭窄或闭塞26例,右MCA狭窄或闭塞24例。结论:分水岭梗死中以MCA与PCA分水岭区梗死最常见,其次为MCA皮层支与深穿支分水岭区,MCA与ACA分水岭区梗死发生率最低,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梗死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其机制可能包括了低灌注和对栓子冲刷能力的减弱两种机制。
  • 摘要:本文旨在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ALS/MND患者的横断面调查结果以了解目前到国内大型医院就诊患者的发病及诊治现状;探讨患者的神经传导特点,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情感障碍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 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炎性脱髓鞘疾病,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参与的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脑屏障的破坏和纤维蛋白沉积在MS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巴曲酶(Batroxobin)作为一种类凝血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的作用,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诸因素,还有明显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巴曲酶在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已经广泛被应用,但在MS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仍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研究是观察巴曲酶对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EAE)的改善情况,初步探讨巴曲酶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EAE模型小鼠的预防及治疗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减轻炎症浸润、降低胶质细胞活性等方面发挥作用,但不影响正常的纤溶系统,这将为临床使用巴曲酶降纤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寻找与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发病相关的特异性蛋白,以进一步探索sIBM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二维双向凝胶电泳和MALDI-TOF-MS方法,鉴定sIBM组和对照组差异表达的蛋白点。使用DAVID等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信号通路、细胞定位、组织表达及染色体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IBM组和对照组肌肉组织的APP与αB-crystallin的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采用优化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获得了重复性良好的图谱结果,2-DE图谱中分子量14-97kDa以及pH在3-10区域之间的蛋白点分离效果较好。结论:sIBM肌肉组织存在2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淀粉样前体蛋白和αB一晶蛋白及其它们的基因表达均显著增高,提示与sIBM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摘要:遗传性包涵体肌病(hereditarj inclusion bodymyopathy,h-IBM)是具有多种临床表型及特殊病理特点的一组肌肉疾病。其肌肉病理可见镶边空泡、胞核和(或)胞浆内管丝状包涵体,而无炎性浸润。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散发病例。临床分型目前仍不明确,但特殊病理表现及遗传背景是该病的诊断要点。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及外院确诊h-IBM病例,归纳总结了中国h-IBM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基因突变结果,发现一些有别于国外患者的临床特点,而基因结果进一步扩展了中国人群的GNE基因突变谱。
  • 摘要:近年来,随着MRI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极大地提高了MS诊断的准确性,也有助于判断病灶演变,并成为新药临床试验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正在改变疾病的结局。本文就近年来MS研究的某些领域进行扼要介绍。例如:MS与体液免疫、MS与NMO的关系、“临床孤立综合征”概念的提出及MS相关辅助检查的临床评价等内容。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内嗅皮层萎缩和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 blood flow,rCBF)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impairment,MCI)患者的形态学改变和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包括16例阿尔茨海默病和1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在内的26例患者入选。通过基于体素的阿尔茨海默病特异性局部分析系统(Voxel-basedSpecific Regional Analvsis System forAlzheimer's Disease,VSRAD)的Z评分来评价内嗅皮层的萎缩程度。同时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定量分析各个区域的局部脑血流的绝对值。结果:VSRAD的Z评分与双侧海马、丘脑、颞叶的rCBF的绝对值呈明显的负相关。此外,Z评分与小脑区域(特别是右侧)rCBF的绝对值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结论:在AD和MCI患者中,内嗅皮层萎缩与海马、丘脑、颞叶、小脑的rCBF变化存在明显的功能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与解剖和生理学的网络有关。
  • 摘要:目的:比较急性视网膜缺血事件与急性大脑半球缺血事件危险因素异同,为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单中心临床病例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连续病例(ARIE组)和同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连续病例(AHIE组)。采集所有入组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对所有入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Holter)、头MRI或头CT及血液生化指标、凝血指标、血管炎相关自身免疫抗体等辅助检查,研究ARIE患者危险因素,并将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应用SPSS11.5软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ARTS病例124例,AH1E病例126例。ARIE组与AHIE组比较发现,ARIE组平均年龄53.1±15.5岁,较AHIH组平均年龄67±12.2岁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性别、吸烟史、酗酒史、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脏病史在ARIE与AHI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卒中史、心房纤颤在ARIE组比在AID组少见(P<0.01,0.05 )。而重度颈动脉狭窄(≥70%)或闭塞在ARIE组较AHIE组常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RIE对于AHIE: OR, 2.3: 95%CI,1.110-4.682) 。结论: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发病年龄相对较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卒中史、心房纤颤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而重度颈动脉狭窄多见于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早期和合理干预颈动脉病变是预防急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而各项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对预防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更为重要。
  • 摘要:目的: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建立适合卒中慢性期治疗措施研究使用的脑梗死模型。方法:雄性成年恒河猴10只,通过血管内介入方法依次栓塞动物利手对侧的大脑中动脉制作脑梗死模型。依据栓塞节段的不同,模型分为3组:M1段栓塞组(n=3),上干栓塞组(n=5)和下干栓塞组(n=2)。通过标准神经量表评价急性期神经功能缺陷,通过小槽食丸取回任务评定恢复期和慢性期运动功能。结果:M1段栓塞组的动物术后均因大面积脑梗死、脑疝于38~62h死亡。上干栓塞组的动物均存活,MRI可见瘫痪肢体对侧的大脑额顶叶部位梗死灶,急性期都有一侧肢体的瘫痪,神经量表评分平均值分别为30分(24h), 73分(7d), 89分(C14d),其中4只功能障碍在恢复期持续存在,不能用患手完成小槽食丸取回任务,而另1只恢复期可用患手完成小槽食丸取回任务。下干栓塞组的动物术后急性期有一侧肢体瘫痪,24h量表评分30分,但运动缺陷恢复迅速且完全,7d评分100分,恢复期可用患手完成小槽食丸取回任务。结论:大脑中动脉上干栓塞可造成确切的、大小适宜的梗死灶,在急性期有一侧肢体的功能障碍,大多数动物存在长期的功能缺陷,适合于慢性期治疗措施和神经可塑性的研究。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死亡率高,大脑中动脉下干栓塞的动物恢复期无运动缺陷,都不适合用于慢性期研究。
  • 摘要:目的:了解超急性期(发病3小时内)不同等级医院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卒中患者分布情况。方法:自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针对内蒙一家二级甲等医院和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超急性期内就诊于神经内科急诊的卒中患者,统计两家医院患者年龄、性别、不同病因所占比例和静脉溶栓情况。结果:两家医院全部卒中就诊患者及急性脑梗塞患者年龄无显著差异;性别比例存在差异;急性脑梗塞患者所占比例和全部急性缺血性卒中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并且为占第一位就诊的原因。TTA所占比例(25.7% vs.8.6%, p<0.001)存在显著差异。两家医院溶栓比例存在显著差异((0% vs.20.7%, p<0.001)。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0.2% vs. 25.0%, p=0.318)以及其他病因( 2.8%vs. 5.3%, p=0.310)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内蒙和北京不同等级医院就诊的神经内科急诊卒中患者,均以缺血性卒中为主,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溶栓比例显著高于二级甲等医院。应重视在不同等级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开展静脉rt-PA治疗的目前状况和需求。
  • 摘要:目的:验证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sen Stroke RiskScore,ESRS)和卒中复发预测工具-Ⅱ(SPI-Ⅱ)预测中国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效度。方法:在全国132家医院进行了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比较了不同ESRS和SPI-Ⅱ危险分层患者的1年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并且比较了两种量表在预测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价值。结果:中国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的1年累积卒中复发率是16%(95% CI: 15% to 16%);联合血管事件累积发生率是18%(95% CI: 18% to 19%);无论是卒中复发率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随着ESRS和SPI-Ⅱ的危险分层增加而增加;而且ESRS和SPI-Ⅱ预测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的AUC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ESRS和SPI-Ⅱ能相同地预测中国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
  • 摘要:目的:通过评测AD患者言语,探讨AD各阶段言语障碍特点,以期对临床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后言语康复的评价有帮助。方法:应用中康言语量表检测32例轻(MMSE≧20)中重(MMSE≦20)AD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所有AD患者符合国立神经病学、言语机能障碍和中风研究所(NINCDS-ADRDA)中的可能AD标准。言语检测包括:听觉及视觉言语理解、表达、复述、阅读、书写领域,听觉言语理解有词义理解、句子理解、指令理解、左右定向理解、相关语义理解。 结果:AD言语障碍以理解障碍为主(理解受累早期占56%,表达占32% ),与痴呆严重程度成正相关,AD早期言语障碍特点为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结论:AD不同阶段言语障碍特点及程度不同,有从颞顶区逐渐向额叶发展的特点,早期以视觉言语理解、抄写、找词及命名障碍为主,其早期的特点对AD早期诊断及鉴别有帮助,言语障碍程度可很好反应AI)疾病严重程度,对治疗效果评价有帮助。
  • 摘要:目的:分析5例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加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基因确诊的5例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血清性激素、各生化指标水平、脑脊液及肌电图特点。结果:肯尼迪病患者青年至中年发病,病情进展缓慢。神经系统表现为以肢体近端和延髓部受累为主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运动功能损害较轻。血清睾酮水平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现男性乳腺发育等雄性激素功能异常症状。结论: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青年起病,缓慢加重,以肢体近端无力为主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 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及脑结核瘤的临床及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住我科初治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4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报道1例脑结核瘤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结果:多有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蛋白升高、头颅CT呈现脑积水及基底池炎性渗出物,脑膜可有强化。多合并胸部X线肺结核表现,易误诊和复发;均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部分病例加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大部分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脑结核瘤治疗同结核性脑膜炎。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不典型,呈亚急性或慢性病程,早期不易确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颅外结核感染及影像学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提供了依据:早期正规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注意将脑结核瘤与脑脓肿、颅内转移瘤、胶质瘤及脑囊虫病相鉴别。
  • 摘要: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三种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确诊的83例MS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相应临床症状、病程及功能残障程度对EP进行分层研究,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三种EP的异常率在有临床症状组与无临床症状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异常率与病程及EDSS评分均存在统计学相关(P<=0.05)。结论:三种EP的异常率与有无相应临床症状相关,且三者的异常率均随病程增加、功能残障程度增加而增加。
  • 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头晕青年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49例不明原因头晕青年患者,选择AVT检测进行VOR定量分析,观察患者前庭功能状况。检测参数:增益、相移、非对称性。结果:本组病例AVT异常者42例(85. 7%),水平增益异常11例,水平相移异常12例,垂直增益异常6例,垂直相移异常13例,增益和相移异常重叠存在11例。结论:VAT检测可全面了解水平半规管和垂直半规管功能状态,对不明原因头晕患者,通过VAT检查可发现潜在的前庭功能电生理改变,及高频段频率损害和非对称性损害。
  • 摘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由于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本病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重视,对CVST诊断、治疗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本文从病因、病理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几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系统阐述。
  • 摘要:抑郁虽然不像肢体或语言残障那样直接引起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减退,其引起的功能性残疾却不容忽视,及早识别PSD,恰当治疗PSD是脑卒中康复阶段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所列举了笔者几点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的体会,希望对年轻医生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 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re impairment,VCI)是指由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注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从而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提供了可能。本文从概念、危险因素、分型、诊断和预防等方面对VC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了解患者的器械使用率及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为以后有针对性的加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期间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NICU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计算所有患者及不同时期内患者的病例感染发病率,日感染发病率及调整后日感染发病率。同时对器械使用率及相关感染发病率进行分析,并与美国及发展中国家的同类ICU数据加以对比。结果:本院MCU患者以脑梗死患者为主,占81.48%。患者例次感染率为21.76%,约为本院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4.6%)的4.7倍。结论:NICU有其特有的危险因素,严重脑梗死及脑损伤患者的医院感染风险显著高于其他疾病患者。
  • 摘要:Panayiotopoulos综合症又称为伴有枕叶放电的早发性儿童良性癫痫,这是一种少见的儿童期年龄相关性良性癫痫,植物神经受累为主要发作症状,其中以呕吐为最常见,五分之一的患儿有发作性晕厥。发作初期多数患者的意识和言语功能保留,但随着发作的进展出现意识和语言障碍,患儿表现为完全无反应状态,肌张力丧失如同布娃娃样。患儿MRI检查无异常发现,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是脑电图。在鉴别诊断中要注意与非癫痛性疾病的区别。
  • 摘要:复兴医院从2007年1月到2009年lO月共对133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后引起颅内出血12例,其中11例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脑实质或珠网膜下腔出血,1例头颅CT未见异常的患者经腰穿脑脊液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2例脑实质出血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本文就冠状动脉造影后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特点、CT与DSA表现进行分析讨论。
  •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发病的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早期诊断。方法:收集了2000年以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青少年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病人,对其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了8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病人,均为青少年男性,平均年龄16.13岁(10-20岁)。临床症状与体征多表现为一侧肢体偏瘫,伴失语和智能障碍。头颅CT,表现为基底节区病灶呈高密度或钙化,头颅MRI表现为长T1, T2异常信号,常伴有病灶侧脑萎缩,病灶囊性变和/或出血。2例头颅MRS表现为病灶部位NAA降低,胆碱峰增高。2例腰穿检查示脑脊液HCG升高。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主要发生于青少年男性,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头颅CT、MRI和MRS检查,结合血和脑脊液HCG升高等综合多种临床资料可早期诊断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 摘要:目的:目前对抗癫痫药物相关皮疹关注不足,缺乏大宗样本的临床数据。本研究对中国3793例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进行研究,评估AEDs相关皮疹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2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癫痫门诊就诊的癫痫患者,详细询问和记录出现皮疹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以及所有患者的曾用药情况。对所有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患者均再次打电话核实情况。共3793例至少服用一种抗癫痫药物患者被纳入研究,包块11种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结果:纳入研究者共有3793例患者,其中2323例男性,1470例女性。出现抗癫痫药物(AEDs)相关皮疹者137例,皮疹发生率为3.61%,卡马西平相关皮疹占总皮疹人数的42.34%( 58/137 ),拉莫三嗦和奥卡西平分别占皮疹人数的16.79%和10.95%。结论:抗癫痫药物相关皮疹临床特点多样,提示发病机制的多因素性。女性可能是AEDs相关皮疹的危险因素,LTG诱导皮疹在儿童较成年多发,发病机理及危险因素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 摘要: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残疾和功能状态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是制订脑血管病康复治疗方案、减轻患者残疾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作为脑血管病功能障碍的分类及评估体系,能够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建立更为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数据库体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负责完成并建立了基于ICF标准的国内多中心、规范化脑血管病康复数据库,用于评价患者的残疾状态和生活质量,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例的流行概况,如年龄、性别、疾病亚型分布等,预后、疾病负担及医疗质量等情况,为制定脑血管病防治策略、评价脑血管病防治效果和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TATA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2007-2009年,北京脑血管住院病例的疾病构成前六位均依次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相关的综合症(TIA)、脑动脉及脑血管供血不足、脑内出血、脑血管病后遗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亚型构成较稳定。结论:本研究利用2007-2009年度北京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脑血管住院病例监测信息,系统得了解了北京市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医疗现状,为制定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策略、评价脑血管病防治效果和医疗质量提供了基础信息。
  • 摘要: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脱髓鞘病。实际上其罹患人数并不在少数,由于其在临床、影像等方面与脑肿瘤有诸多相似之处,临床中二者易于混淆、误诊或误治。有的TIDD因误诊肿瘤而行手术病灶切除,有的因误诊而直接行放疗或γ刀治疗,部分患者因此而遗留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放射性脑病。因此,有必要提高对THDD的鉴别诊断水平。海军总医院结合其已经积累的50多例TIDD患者(其中经病理证实的有33例)的临床资料,以及积累的不同脑肿瘤(病理证实的)方面的临床特点,加以比较,提供一些有意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经验供参考。 结果显示,TIDD虽与脑肿瘤相似,但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等方面与胶质瘤、PCNSL尚有一些区别。应当结合现代影像技术进行甄别,必要时脑活检对其明确诊断,更好地对患者采取有的放矢的治疗。
  • 摘要:目的:寻找神经性肌强直表型缺陷,探讨遗传性神经性肌强直基因的定位克隆研究。方法:通过先证者对家系成员进行实地调查得到表型缺陷家系,并绘制系谱图;对调查的家系成员进行病史、体检、肌电图、组织活检等检查;并对先证者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该家系患者与己经报道的家系有较大不同:(1)均有周围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肌肉颤搐、痉挛、僵硬和放松迟缓);(2)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发作性共济失调和癫病发作,表型相对单一;(3)受累肌肉广泛,包括四肢、躯干甚至极为罕见的咽喉肌;(4)家系谱较大,已报道的家系多数仅2代人患病,少数为3代。结论:该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适合于进一步的候选基因克隆及连锁分析、定位克隆研究,以便寻找到相应的神经性肌强直相关新的致病基因。
  •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评价,分析吞咽障碍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行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后,分别选取有吞咽障碍及无吞咽障碍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行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营养参数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脂厚度、平均上臂肌围及血清白蛋白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造成影响,应予以更多关注。
  • 摘要:目的:分析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晚发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late-onset spinocerebellarataxia,LOSCA)患者的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xternal anal sphincter electromyography,EAS-EMG)的差异等电生理改变特点,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88例MSA、69例原发性PD、18例LOSCA患者的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AS-EMG检查中MSA组有84例(95.4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受损,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MUPs)平均时限[(12.92±2.59)ms]显著延长、平均波幅[(648.6±251.0)μV]增高、多相波百分比(42.6%±21.2%)增加、异常自发电位与卫星电位多见,与PD及LOSC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Wetch值分别为:94.240、18.093、26.710,均P=0.000)。PD及LOSCA组EAS-EMG检查未发现有神经源性受损,也未见自发电位与卫星电位。结论:MSA临床表现可与PD及LOSCA相似,有时容易相互误诊,EAS-EMG检查可提高MSA的正确诊断率,尤其与PD、 LOSCA进行鉴别诊断时有较大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与多种术前定位方法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颞叶切除的癫痫患者99例,随访1~6年,按Engle预后分级:Ⅰ级65例,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15例,Ⅰ-Ⅱ级为预后良好,分析这组病例的术前定位方法与手术效果的关系,确定其预测价值。结果:发作间期脑电图颞区有局限慢波的48例患者中41例(85.4%)手术疗效好,无局限性慢波的27例中17例((63%)手术效果好,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4.97, P=0.027)。结论:颞叶癫痫手术切除效果与头颅MRI的结构改变有关;放置颅内电极与未放置颅内电极的手术效果有明显的差异,与放置颅内电极的病例定位难度较大有关;颞叶切除的手术效果与患者不同次发作期脑电图改变是否一致有明显的相关性,发作起始期脑电图改变方式一致的手术效果较不一致的效果好;发作间期背景无局限性慢波、有局限性慢波的手术疗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慢波的手术疗效好,而发作间期的颞区尖波不能预测手术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性临床研究。随机选取发病48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输入阿加曲班,观察7d后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及实验室检查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32例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mRS评分≤2所占比例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的协方差及中心一致性较好;试验过程中未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加曲班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摘要:目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血压情况进行随访,观察脑梗死后血压水平对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寻找能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最佳恢复的血压区间,同时探讨脑血管狭窄患者在二级预防中的最佳血压区间。方法:对254例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男性174例占68.5%,女性80例占31.5%,有244例完成6个月随访,有229例完成9个月随访,在这些病例中又有109例完成12个月随访,99例完成18个月随访,失访25例。记录被随访者在住院期间,经DSA, CfA或MRA证实的颈内动脉或脑动脉狭窄程度,同时收集入院患者临床信息。结果:中度及重度血管狭窄组:整个随访期间内收缩压介于120~150mmHg组神经系统功能评价水平恢复最好;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大于150mmHg组的患者。2.收缩压控收缩压大于150mmHg组再发心脑血管事件明显高于其他组;再次发作心脑血管事件以短暂脑缺血发作为主,6月时血管重度狭窄组较中度狭窄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1.对于存在血管中、重度狭窄的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20-150mmHg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明显好于大于150mmHg组的患者。2.收缩压控制在120-150mmHg组更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再次发作心脑血管事件以短暂脑缺血发作为主,且血管重度狭窄以及收缩压大于150mmHg的患者更易TIA发作。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一家系4例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malformations,CM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一家系4例中枢神经系统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查体、颅脑影像学、脑电图检查。结果:此家系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可能,呈家族性发病、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受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表现为“铁环”征是该病的重要特点,磁敏感成像(Susceptibifity-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提示结果更为敏感。结论:本家族性中枢神经系统CMs病灶多发,磁共振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抗炎、抗氧化治疗在卒中急性期的作用。方法:将1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与联合治疗组(57例),检测治疗前后血浆标志物水平,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观察联合治疗对急性期血浆标志物及早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联合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 3.23±0.99pg/ml)高于对照组(.82±1.21pg/ml) (P<0.05); 2)联合治疗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抗体水平治疗前(0.08±0.01U/ml)高于治疗后(0.07±0.01 U/ml) (P<0.05);对照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5.76±6.61分)高于治疗后((4.22±5.45分)(P<0.05 )。结论:联合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浆MMP-9及ox-LDL-Ab水平,但未明显改善早期预后。
  • 摘要:目的:研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并分析二者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分型中的差异。方法:按TOAST分型将全部入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40例与小血管闭塞36例,检测并比较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小血管闭塞脑卒中患者。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的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密切关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的参考指标之一。
  • 摘要:目的:描述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症状学特点,并分析它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起病年龄、病程、运动系统症状、服药种类和剂量、认知功能、情感状态、睡眠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所采集数据采用SA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比较帕金森病组和对照组精神障碍患病率。对于两组之间非处理因素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连续性变量年龄进行t检验,分类变量性别和受教育程度进行x2检验。结果:帕金森病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36.59%(30/82),对照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90%(2/6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36.59%,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帕金森病精神障碍具有独特的症状学特点;对PD精神障碍的评估BPRS可能比NPI更敏感。
  • 摘要: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探讨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患者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23名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和19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4项执行功能(Stroop 色词干扰测验、连线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测验,行DTI扫描,测量LA患者的病灶区(white matter lesion,WML)、LA患者的正常表现白质区(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对照组(control)脑白质区在半卵圆中心、脑室前部周围、脑室后部周围白质3个淳区的各向异向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sion coefficienl,ADC)、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比较两组所测定的磁共振参数,并对LA患者的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心理学测验表明LA患者存在显著的执行功能障碍,DTI结果表明WML在半卵圆中心、脑室前部、脑室后部的FA显著低于NAWM和对照组(P<0.05 ),而ADC和MD显著高于NAWM和对照组(P<0.05 ),而NAWM和对照组在FA、ADC、MI)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关性分析得出LA患者在脑室前角旁白质的FA值与Stroop C-B, TMT-A,TMT-B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5、-0.482、-0.46 (P<0.05),与DST测验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6 (P<0.05)。结论:DTI能够准确显示LA患者的特征性脑白质微结构的改变,且这种改变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LA患者执行功能障碍可能与前额叶-皮层下环路功能受损有关。
  • 摘要:目的:明确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活动性标志基因UL83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这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要成份分泌促血管新生因子的影响。方法:首先,采用流式细胞仪确定FAM标记siRNA通过脂质体转入人脑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BVSMC)的转染效率;随后,将化学合成的3条备选si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入已感染MOI=IOHCMVAD169株的HBVSMC当中,于48小时及72小时后,分别使用RT-PCR及Western Blot筛选抑制UL83基因表达最强的siRNA;接着,使用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OI=IOHCMVAD169株感染HBVSMCO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以及72小时Ang-1, Ang-2及VEGF-A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最后,使用RT-PCR及WesternBlot分别检测非接毒非转染组、接毒非转染组、接毒有效干扰组以及接毒无效干扰组Ang-1、Ang-2及VEGF-A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6小时后,95.59%的HBVSMC转染了FAM标记siRNA。结论:巨细胞病毒慢性感染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感染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不稳定斑块的重要激发因素,巨细胞病毒感染促进血管新生。
  • 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多个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卒中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脑血管病和卒中家族史者的后代易发卒中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同卵双生子患缺血性卒中的一致性(17.7%)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3.6%)(P<0.05)。卒中的发病也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对不同候选基因的研究也表明存在等位基因聚集现象。目前仍不能对卒中相关遗传基因做出准确界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遗传因素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集中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同型半肤氨酸代谢系统;凝血抗凝系统;脂代谢系统等基因进行了研究。
  • 摘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科的急症,TIA的定义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半个多世纪,2009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中建议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定义修订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此定义比传统定义更为严谨。TIA做为一种临床急症近期发生脑卒中和血管事件的概率很大。尤其是近年来,临床主要采用ABCD2评分的方法进行TIA的评定与监测,ABCD2评分方法根据患者年龄(A)血压(B)临床特点(C)糖尿病(D)症状持续时间(D)来评估TIA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程度,评分在3分以上的患者在TIA后发生脑卒中几率明显增加。
  • 摘要:动脉瘤是动脉壁的某一部分因病变向外突出而形成永久性的扩张,可以是血管壁肌层的先天性发育缺陷,也可以是由于各种血管病或外伤后获得性所致。综合尸检和血管造影资料表明成年人群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率为2%-5%。其中每年发生破裂而形成蛛网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的危险是1%-2%,约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2%-5%。发病后引起25%的患者死亡,50%的患者出现严重的残疾。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依次为前后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约15%-20%病人为多发性。
  • 摘要:该家系2例患者进行了头MRI检查,先证者头MRI示双侧侧脑室后角周围白质以及胼胝体压部片状长Tl, T2异常信号,以及广泛的脑萎缩。先证者外甥头MRI示双侧颞顶枕叶、枕角周围、胼胝体、中脑大脑脚以及桥脑脑白质内均可见异常信号。主要以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受累为主。文献报道X-ALD脑内病变通常开始于双侧顶枕区,后横穿胼胝体,病变由后向前及两侧扩展,逐渐累及颈、额叶白质以及视听通路等传导束。该家系2例患者比较符合脑内病灶的演变规律,但成人脑型比儿童型发展缓慢。
  • 摘要:患者,男性,22岁,于7~8岁时自觉活动差于同年龄儿童,跑跳速度稍慢,13~14岁时渐出现双下肢易疲劳和乏力,休息后稍好转,未诉肌肉疼痛,后渐渐出现蹲下站起困难,双上肢肌力大致正常,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等球部症状。近一年患者有时自觉心悸不适,心跳加快,持续约数分钟后自行缓解。经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判断为行右股四头肌肌肉活检。右股四头肌的病理特征为肌束衣内间质无明显增生,小血管周围无炎细胞浸润。可见到萎缩、肥大以及再生肌纤维,在许多肌纤维内可见到大量点片状、球状或不规则的嗜碱性物质沉积。偶见肌纤维分裂及核内移现象。
  • 摘要:介绍了一例三次脑活检证实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诊断过程。本例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反复表现头痛,提示高颅压。在2007年8月病灶明显增大,占位效应明显,而出现了意识水平的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该例患者两次行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提示炎性改变,实属罕见,原因可能取材范围小,所取得的部位为周围炎性组织或中心坏死组织。因此我们考虑对于高度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患者,特别是病变部位不在功能区的患者,如果立体定向不能提示淋巴瘤,必要时则行脑组织切除术,取得较大范围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另外,患者在病程中头颅CT可见高密度影,对于病变的肿瘤性质已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因此对于怀疑肿瘤的患者,行头颅CT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脑卒中是全球老年人群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而幸存患者中大多数遗留神经功能障碍,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PSD是卒中后以持久抑郁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发生率高达40%,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并伴自杀倾向或行为。1921年,Kracpelin首次提出了“脑卒中后抑郁”的概念,到上世纪80年代这种卒中后精神障碍被正式命名为脑卒中后抑郁。本文论述了脑卒中后抑郁研究现状,并提供了治疗该病的药物治疗方法。
  • 摘要: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IIH)是以颅内压增高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需要排除了颅内占位、感染或脑积水等引起颅内压升高的疾病后才能做出诊断。目前临床上IIH的诊断主要采用修订的Dandy诊断标准。本例患者有头痛和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征,多次腰穿测得CSF压力增高而CSF成分检测正常,且该患者进行了包括头颅CT、头颅MRI、头颅SPELT、头颅MRA和全脑DSA等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且排除了其他能够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如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免疫系统疾病和凝血障碍等。因此,该例患者符合IIH的诊断。该例患者为肥胖体型,住院时体重指数为34.7,而且,住院前外院PSG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符合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事件,而且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主,最低血氧饱和度为67%。因此,该例患者符合重度SA的诊断。因此,SA可能是导致IIH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伴有SA的IIH患者,我们应当重视减肥和CPAP的治疗作用并将其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EAE模型探讨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PPARγ与GAP43在MS病理过程中可能的联系,为M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显示:β-catenin及PPARγ表达可能对MS的发病和缓解产生影响。
  • 摘要:吞咽障碍是重度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吞咽障碍常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心理障碍等并发症,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病死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还没有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认识。因此,在临床上及时诊断、科学评估以及正确治疗吞咽障碍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吞咽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卒中领域,脑外伤相关的研究较少,以往研究统计,脑外伤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25%-61%不等,这与各研究机构研究对象的损伤程度、检测手段、主观因素及评价时患者病程长短有关。本文着重介绍了吞咽障碍的病理、临床症状、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
  • 摘要:植物状态(VS)意指存在睡眠觉醒周期,但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缺乏意识,缺乏主动活动和语言理解力。最小意识状态(MCS)指不仅存在睡眠觉醒周期,还对自身及周围环境存在一些感知意识。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预后较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ERP)、神经影像学客观检查研究植物状态和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并概括了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康复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中医针灸、情景综合促醒治疗和经颅磁刺激等等。
  • 摘要:目的:本研究采用对照法,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非白质疏松症及白质疏松症(包括对称性及不对称性白质疏松症)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LA的发生发展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否参与以及参与机制。方法: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由两名以上神经专业主治以上医师,依据MRI液体反转序列(MRI-FLAIR)诊断,将入组病人分为LA组106例及非LA组136例,并对两组病人一般为危险因素进行匹配,依据Fazkas量表评分,分析将LA分为轻(1~3分)、中(4~9分)、重度(7~9分),PotoshopCS3半定量分析LA患者FLAIR序列双侧白质高信号容积(VWMH),重侧与轻侧比率>1.5标准差定为双侧白质高信号不对称,由两名以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入组病人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及诊断,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 )、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S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其搏动指数(PI)。使用SPSS13.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具有白质疏松症的患者相较于非白质疏松症患者的MCA、ICA、A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普遍减慢,搏动指数((PI)普遍增高;轻度、中度及重度LA患者的MCA、ICA、ACA的Vm及PI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质区域主要由颈内系统供血,LA患者脑血流速度普遍下降,脑血流灌注量普遍降低,脑血流阻力增高;随着LA程度增加,脑灌注逐渐降低。白质损害部位可能存在慢性缺血缺氧状态,LA主要是脑内小动脉病变引起,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可能参与白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椎基底动脉参与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较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