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
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

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11-11-02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九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12条结果
  • 摘要:福建宁德霞浦县半月里畲族古村落是福建地区畲族传统山地民居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实地考察、测绘整理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半月里畲族古村落的选址理念、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建筑形式、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摘要:积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地域民俗孕育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聚落文化.随着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人居环境趋同于封闭的"水泥盒子".在传统文明与现代社会激烈冲突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认识到营造归属感与交往空间,唤回失落的文化意味的重要性.本文从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及人文情怀入手,结合现状分析现代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对传统聚落文化的批判与借鉴、继承与衍生的必要性,在与时俱进的前提下,寻求营建新时期人性化的人居环境设计的启示.传统聚落经历史的沉淀、凝聚、结晶,蕴涵了厚重深沉的人文精神,所以延续了传统聚落的精神,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结合的院落空间,创造具有安全性、邻里性、识别性、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人居环境,才能使其保持永久的活力。现代人居环境呼唤失落的人文精神,营造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相信传统聚落的文化精神最终仍然会回归到现代人居环境中来。
  • 摘要:在北京郊区,大量传统村落的结构与形态保存完整,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村落规划思想,记载着当地的建筑风貌、建造工艺和民风民俗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村落与环境共生共荣,人们以因地制宜的原则创造了融于自然、富有寓意的村落环境,其中公共空间独具特色.本文以对北京郊区传统村落的调研为基础,对其传统公共空间的形态、类型和行为特征等进行解析,深化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文化价值的研究,以指导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弘扬传统公共空间文化和塑造新型公共空间.
  • 摘要:以伊斯兰教哲理为基础的回族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选择了一条"伊儒合璧"的道路,回族建筑作为回族哲学思想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承担了回族本民族精神的客观表现功能.文章选取回族建筑的典范—拱北建筑,溯源拱北建筑的产生、发展的宗教基础和社会根源、分析研究拱北建筑空间艺术、建筑立面造型与装饰艺术特征从中发掘回族建筑的"儒化"特征,揭示了回族建筑发展的"伊儒"融合之路.
  • 摘要:豫北地区民居位于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太行山腹地,主要包括济源、博爱、沁阳、中站、焦作、修武、辉县、鹤壁、林州等地.海拔200米以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豫北山地民居形式呈现多样性,出现了土打墙+瓦屋顶、土坯墙/石墙+囤顶、石墙+石板屋顶等多种乡土建筑形态,其营造技术也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本文从人文地理学分析为切入点,实地踏勘为佐证.系统梳理豫北山地民居的类型,分为以济源山地丰富的生土为建筑材料的(土打墙+瓦屋顶)代表的片区,以焦作修武(土坯墙/石墙+囤顶)为代表的囤顶片区,以林州石板岩(石墙+石板屋顶)为代表的石板房片区及分布特点.
  • 摘要:台湾彰化地区的漳州建筑随者移民的迁徙而植入,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与在地风格相互交叉影响,形成新的地区建筑风格.此种现象在各藉移民混居的地区或现居地不同地区邻近的交界处更为明显.日治时期引进的新技术、语汇,与光复后的信息往来迅速,带给台湾新的冲击与视野.传统建筑在既有的基础上,仍持续不断的添加了新元素.台湾的传统建筑一直以来皆呈现持续衍化的现象,在建构地区建筑匠派的谱系时,可以移民的祖籍分布与原乡的建筑形式,进行特征的比对,并辅以开发史、移民路径等史料,对建筑形式的「源流」、「影响因子」,提出合理的解释.亦是说同个地区内涵盖了许多族群的文化,即多族群的移民社会,存在着许多族群间界线的交错与重迭。
  • 摘要:康巴藏区是藏族三大历史地理区域之一,其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在整个藏区最具代表性.本文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这里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构造技术与施工组织所具有的特色进行了初步总结.认为其结构体系以历史悠久与多元并存为特色,构造技术以合理与完备为特色,建造施工以高效与简易为特色.
  • 摘要:聚居在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各民族群众,千百年来形成了极具本土生态智慧、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庄廓.然而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地区乡村建设与新民居的营建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村落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民居地域特色丧失,新建民居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破坏等等,我们不得不反思:传统民居营建的生态智慧.本文在对该地区的庄廓民居进行大量调研、测绘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庄廓民居的本土生态智慧,总结传统民居的地域技术与建筑风格,提出河湟民居的继承与创新营建模式,包括河湟传统民居的本土生态智慧的继承、弘扬河湟建筑文化、继承传统民居生态特性,注重新能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等。在当今青海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参考.
  • 摘要:本文对福州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基本类型、平面布局以及空间序列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通过举例探讨了福州六座典型的合院式民居的平面和空间形态,加深了对福州传统合院式民居的认识,福州传统合院式民居立足于特定的区域和文化,在种种限制中,使建筑既具有良好的物理环境,又创造了丰富而生动的内部空间。从城市的角度看,它统筹于由街巷所划分的城市格局中,是城市的基本单位,形式完整而统一,具有很强的模式特征;而从单体民居来说,其平面布局和空间序列又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其空间序列随着路径不断深入而层层第进、不拘一格地延展。其艺术内容的表达并不限于各种静止的形象,布局中程序的安排是其设计艺术的核心所在。人们由外而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序列中,才能更了解其空间内涵,它着重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建筑的自我表现。创造明确的空间序列是福州民居在组织建筑时遵循的重要设计思想。沿袭了传统“礼”、“仁”的制度,合院的空间形态不仅强调了尊卑、长幼、内外的秩序之外,还强调了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通过秩序井然的合院空间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表达哲学理念。
  • 摘要:荥阳油坊村秦家大院古民居群是河南豫中传统民居的优秀范例.本文通过对其建筑群总平面布局、重要单体建筑形制、结构及装饰特征的调查研究,详细分析了以秦家大院为代表的豫中地区清代民居的基本特色,为河南豫中地区民居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实物例证,并且通过对于秦家大院的研究,可以详实地了解明清时期豫中地区的居住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可以较为详实的了解豫中地区建筑营造技术及艺术特征;通过对于秦家大院的研究,可以为豫中地区传统民居的更新保护、再利用提供较好的案例。
  • 摘要:川西藏族民居是在当地特定的地域条件下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极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传统民居在产生之初乃至后面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均以地方天然材料来进行营建,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天然材料营建方法.本文通过对当地传统民居中石材的具体应用部位与方法的剖析,尝试总结石材在藏居中的独特应用方法,以及这种建筑材料在川西藏族民居更新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当地居民在住所的建造过程中形成的那些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就地取材利的建造方法,发展并完善的独特的石木结构墙承重体系、灵活多变的具体构造措施,在建筑的构建中形成的一系列特有的营造做法,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
  • 摘要:中国传统聚落与现代的城市建设在理念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尤其在聚落景区周边社区营建上更是显得格格不入,如何提炼、升华,在空间中起到转换传统与现代枢纽的作用,是迫在眉睫的.本文从徽派建筑组群的特征来思考,从地域性文化的角度来延伸,对皖西地区景区周边社区的营建展开思考,提到了传统聚落之徽州民居体验、皖西地区景区周边的社区建重新定位设计思路,包括建筑的机理、舒适性与环保性的平衡、公共场所空间与尺度的研究等。
  • 摘要:如今,地处闽南、闽西山区的土楼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同样造型奇特、同属于集防御与民居于一体的土木建筑的福建土堡正走出深山,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福建土堡是福建省内有别于土楼的另一种建筑形式。本文通过对福建土堡的重新定义、论述福建土堡产生的原因、福建土堡的类型、分布与特点,也分析了福建土堡与福建土楼的异同,指出其在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受力体系上的不同,而且土堡强调防御特征、因地制宜选择建材且结构奇特突出实用性。
  • 摘要:本根据内蒙古牧区气候特点,分析内蒙古牧民居住建筑的特点,进行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分析研究.针对内蒙古地区建筑与气候、地域的关联关系以及它们的气候调节技术特征,分析与归纳牧民居住建筑对气候与地形地貌的适应性、以及建筑材料和构造的良好环境性能.从气候适应性的角度重新诠释居住建筑的空间形态和构筑形态,发掘与提炼地区建筑的技术模式与建筑语汇,从而有助于对草原地区传统居住建筑的持续继承和借鉴,丰富地域建筑的创作源泉.
  • 摘要:中国古代在营建活动中积累了大量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和历史经验,它浸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江苏黎里古镇为例,从古镇的选址规划、建筑布局、建筑营建技术与工艺等层面,对其聚落建筑在特定时期、特定气候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生态适应性设计经验进行探讨,总结该地区传统聚落在布局与营建活动中的生态历史经验.黎里古镇在城镇选址、建筑布局,以及城镇公共空间塑造上充分顺应对生态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水乡市镇肌理;在民居建筑营造过程中对通风、散热、防辐射、防潮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适应性设计经验,通过对该地区力图记录该地区传统建筑营建之优秀历史经验,进行记录和总结,希望藉此对该地区在城镇建筑与保护原有优良居住环境上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
  • 摘要:用传统施工技艺,按照传统结构造型对旧有府宅予以修复或新建一些仿古建筑固然是传统民居的传承,但若能对传统民居作深入的研究,在真正理解传统民居结构、造型等的基础上,将其适应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措施、方法合理运用于当今的民居建设则是更重要的传承.本文从传统民居传承的意义、结构造型的传承以及居住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予以探讨,认为深入细致地了解、把握传统民居的结构造型是传承的前提,而若能将传统民居探究视角扩大,从传统民居研究中获取适用于今天乃至以后的有益启迪,将其发扬光大,则是传统民居传承的真正目的。
  • 摘要:我国现存大量的近代民居建筑,对其实施保护修复之前,必须进行先期的待修复状况调查.这些建筑劣化破损状况的原因分人为和自然两方面,从建筑材料角度分析,其劣化状况主要位于装饰层、砖结构、木结构、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金属构件、玻璃构件等方面.对近代民居建筑待修复状况全面的调查整理,可以为其保护修复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建筑修复前期,需要将待修复状况分类解析,并制定出建筑劣化状况的评估汇总表,以此衡量所需保护历史建筑的待修复实际状况。近代民居建筑待修复状况的调查是保护修复前期必须要进行的调研活动,该过程的深入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修复的最终成果。
  • 摘要: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的背景下,本文基于对十堰市郧阳古城传统建筑的现状描述,通过对历史回顾、现状分析、解决策略、总结方法经验等几方面的展开,提出郧阳古城传统建筑的保护思路,笔者对比分析认为最后最好的办法是异地迁建,异地搬迁和传统建筑的易地保护,是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建筑遗产从原先基址搬迁至另一地段,以拆解重装的方式,严格按照原样建造,易地之后的建筑应与原建筑做到结构、材料、工艺等方面均相同。在传统建筑易地保护的过程当中,有以下几点问题:由于建筑搬离原有地理及人文环境,其原真性的精神层面消失。传统建造工艺的消失造成施工过程当中技术的缺失,使建筑结构或形式不能完全复原。迁建之后的再利用问题。针对异地迁建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迁建前后区域的确定、建筑的价值评定、项目的规划、施工方案的制定,二是建筑的拆解、搬迁、复建及配套环境设计,三是迁建之后的管理及开发。
  • 摘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兰溪市旧时城乡的牌坊不下二百余座,极盛时期,仅城区即有五六十座之多.时至今日,兰溪城乡尚存古牌坊五十一座,堪称"牌坊之乡".文章对其中摘取了部分进行了介绍,对其建筑技艺、结构特点、建筑功能进行了解释,这些牌坊均为明清两代所遗存,形制各异,就材质来说,大多为青石构建,也有以木构、砖构或木石混合的,这些牌坊,有的古朴庄严,有的精致典雅,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高大雄伟,有飞檐斗棋的楼阁式、四角亭式,也有比较简单的冲霄式,形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具有鲜明的明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物、科研和艺术价值.
  • 摘要:三角地和北京路东属于长春南广场历史保护街区,体现了伪满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特征。本文在简要介绍了项目的来由和具体设计工作的内容后,提出了几点笔者认为是在当今国内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和富有地域特色的商业开始进入主流市场的情况下,城市中心区历史保护街区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街区"精神属性"的剥离,原真性的相对性,商业动线对街区的潜在影响,地下空间的控制,以及边界的弹性。
  • 摘要:建筑遗产包含遗留的古建筑(群)、古代聚落、大遗址、线性遗产以及考古新发掘出来的建筑遗迹等多种类型,尺度各异,因此对空间信息的精度、范围要求各不相同。如何快捷、准确、完整地获取建筑遗产空间信息,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也是建筑遗产调研的难题之一.利用"低空信息采集"技术,辅以地面人员踏勘,可以在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加快调研工作速度的同时,显著提高建筑遗产空间信息成果的详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本文以2010年在宁夏地区的调研工作为主,其他案例为辅,对这一新颖的建筑遗产调研手段进行简要介绍,从尺度、精度、效率、便携与适用多个角度看,低空信息采集技术适用于建筑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我国从2011年开始正逐渐在多个省份试点,开放距地面千米以下的空域为“自由空域”,允许低空飞行器因正常工作需求而相对自主地实施飞行作业。相信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倾斜,这一技术将很快在本领域获得普及利用。
  • 摘要: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民居文化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它经历时代的变迁,发展形成,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结晶.本文从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模式与内在价值保护关系的角度提出在现代村落建设进程中对历史文化名村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模式方法.比如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机结合,成为农村建设关注的课题.同时采取开发保护两手抓的方式进行有效保护.促进历史文化的与传承与弘扬.
  • 摘要:水口园林是中国传统村落主要景观元素。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口园林的延续与发展问题被凸显出来。由于水口园林繁盛于明清,作为明清社会缩影的古徽州,自然进入研究视野。本文在对徽州水口园林遗存和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探讨水口园林核心的造园理念和方法。进而,以近年来徽州出现的若干复建、新建水口园林为例,探讨水口园林的延续与发展。
  • 摘要:论文中国民居的生态智慧受庭院空间思想所影响,因此,对中国传统民居生态精神的探索,追根寻源还必须从中国传统民居中庭院空间的角度度来分析和研究.庭院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作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并在院落内引入大自然的风光,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内涵,以及庭院空间重建等方面研究论述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中的生态智慧与低碳模式.
  •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能耗和低碳节能问题,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生态适宜技术实例调查与分析,分别从自然通风、天然采光、材料选择等方面来综合论述生态适宜技术是如何达到低碳节能,以及该技术在现代低碳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摘要:上海里弄民居值得保护和继承,特别是其特有的空间形态和蕴涵其中的海派文化,在新的时代创意产业园区成为上海里弄街区改造的新理念.本文论述了上海里弄空间向创意产业园区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田子坊创意园区改造实践进行了介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田子坊里弄空间的保护和更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促成了田子坊从一个传统的、地方性的、私密的、低收入群体为主的城市空间向一个时尚的、国际化的、开放的、高收入群体为主的城市空间的转变。在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的当代中国,田子坊不过是无数城市空间转型中的一个案例,就其产业更新、景观重塑和社会关系变迁进行的研究表明,寻求产业转型和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结合为城市文脉的延续和城市空间的复兴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 摘要:本文从对风土和城市风貌的区别出发,以都江堰幸福街的改造为案例,讨论如何将传统建筑的形态移植到已存在的现代建筑上去,同时将其作为一种手段,为相似的状况提供一个较为便捷且有效的方法。传统与现代作为一对较为尖锐的矛盾,在建筑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西方前卫的建筑思潮与建筑理论,对于国内的建筑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可否认,这些思潮带来了更有活力的建筑,但是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中传统建筑形式的丧失。从本质上说,它们和传统形式并非不可交融,都江堰幸福街的改造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这些六七十年代的现代建筑,从层高和体量上讲和传统建筑都能较好的吻合,如果能将之好好的利用,而不是拆掉建起更高的楼层,那么,就离城市风土重现的愿望实现就不远了。
  • 摘要:论文根据专业、学科建立的要求,从民居建筑研究的价值意义、重要性、独特性说明民居建筑已经具备了学科建立的条件.民居建筑还从研究方向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研究队伍的壮大,学术交流的广泛,研究成果,论著出版,实践成效和得到社会的认同等方面,说明了民居建筑学科已经形成和成熟.论文建议有条件的高等建筑院校研究生专业中增设民居建筑学科方向,并建议补充一批研究生专题和教材建设.
  • 摘要:通过对西藏地区传统碉房式民居建筑的普遍特点总结,分析其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对碉房式民居的影响,民居是地方文化、民族艺术最朴素的载体,西藏碉房式民居是藏族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在高原地区特殊的的地理环境下劳动智慧的结晶。古老的民居艺术是西藏地域文化的血肉及灵魂,传统碉房式民居的种种特征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的气候的适应性及宗教文化的表达对现代建筑中的地域性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必须平衡地域文化、生态节能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其更有效更自然的融合,这是广大建筑工作者需要思考及探究的重要问题。
  • 摘要:传统聚落中建筑类型主要涉及民居、祠堂、书院、庙宇、城门等,其中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数量最为庞大的是民居建筑.民居因地理位置、文化传承、气候环境、种族差异、经济条件等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各有差异,因此也最能反映传统建筑特色.并以莆田市涵江区园下村为例,结合当地在历史上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分析介绍这一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
  • 摘要:泉州被誉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窗口,伊斯兰教也很早传播到这里.南宋时代成为中国人海外发展的一大根据地,在沿岸一带形成了外国人居住地[蕃坊].元代,成为世界第一的繁荣大港.本文以泉州鲤城区为对象,分析鲤城区的住居类型及其分布,同时作为中国都城研究的一环,对[店屋shophouse]的比较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鲤城区的空间构造的分析,对于其社区构成,街路体系,设施分布作了详细的调查。并对城区全体的住居分布进行了分析。泉州的传统3种住居形式,大膺,手巾寮,骑楼等一直维持至今。中国历史城市急速的变化发展,通过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分析其基本特性,对于今后在都市地域计划中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 摘要:近年来,有关粤闽侨乡建筑文化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侨乡建筑"的类型概念尚不突出,笔者指出粤闽两地相关研究尚不丰富、均衡;因此人文性质的学科视野有待深化和拓展.建议通过建立宏观的侨乡建筑文化系统,明确侨乡建筑概念,在文化与美学的学科层面上对粤闽侨乡建筑文化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
  • 摘要:延安,既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又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更是中国革命走向辉煌的重要历史转折点.保存至今的许许多多的革命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延安精神的载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本文主要分析了延安革命时期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在实地调研测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材料,深入研究文献资料并且与相关的建筑进行比较分析与论证,得出延安三十到四十年代主要建筑的建筑特点,从而深入系统地认识延安革命时期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以后延安革命时期对这三方面建筑价值更好的保护与延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摘要:明长城军事聚落数以千计,与长城唇齿相依,在南北纵深防御和东西横向防御上存在鲜明的空间分布特征.在"都司卫所"军事管理制度下军事聚落具有等级分明的层次体系,同时各层次军事聚落在"九边重镇"分段设防布局下归属不同"路",分段负责长城防务,从而形成蔚为壮观的"横向分段、纵向分层"空间布局.本文从长城军事聚落总体空间布局出发,以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五大军事要镇为例,介绍了各层次军事聚落的空间分布规律性特征,并对分布密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试图对历史上军事聚落整体空间分布作较为接近的阐释.
  • 摘要:河南郏县临沣寨是河南省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河南省保存最为完好的红石古寨.本文结合2011年对临沣寨保护规划的制定,对临沣寨的历史沿革、现状建筑、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剖析,并对保护范围的划分、保护模式的选择、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从物的保护到文化的整合的保护理念,使保护规划从单纯的传统民居、寨墙、寨河等的"福尔马林式"保护,提升到对耕读传家—这一中原传统村落文化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和传统乡村景观环境的营建.
  •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剖析我国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性景观场所,寻回我国现代人居环境营造中逐渐失落的对于人公共交往需求的关注,传承我国本土化交往文明.本文主要以场所理论为基础,针对公共交往性景观场所的结构展开深入研究,挖掘出其点-线-面-体的有机构成规律,并结合空间研究方法中的图形背景分析、场所结构分析、空间句法等,选取我国具有地域差异、类型差异的三处代表性传统聚落山西碛口、湖北玉堍村、福建初溪村进行案例研究.我们得出我国传统聚落公共交往性景观场所具有复合的结构层次与相异的序列关系,人公共交往行为发生的频率和程度与复合结构的层次呈正相关,不同结构的序列关系体现出不同聚落的公共交往性特征.
  • 摘要:本文以现场调研为基础,研究西双版纳哈尼族曼岗寨在社会转型中聚落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了西双版纳哈尼族曼岗寨的空间构成,归纳其为无中心内向式结构.结合访谈与资料查询,探讨处于转型期中的曼岗寨聚落变化的社会、文化、宗教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聚落形态方面的体现.
  • 摘要:浙江地区传统村落不仅是浙江民众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物质载体,更是一种历史文化载体,体现着浙江省不同地域间的自然地理生态和社会历史文化.它感染着生活在村落中的每一个人,而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村落肌理的性格.因此挖掘传统村落丰富肌理形态,分析其形成机制,并找出其背后规律性的东西,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便以浙江省成因机制不同的村落:家族型村落、商业型村落、制造型村落为案例,来分别研究其肌理形态的特征.
  • 摘要:本文介绍了粤中地区传统民间聚落所依附的自然环境要素及形态、生态适应性和环境景观的丰富性,并通过要素和形态的类比以及对于其文化内涵的分析,对在现代聚居区的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当中运用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 摘要:在建筑界,湖南洞口县这个地区鲜为人知,随着文物普查的深入,此地却带给人们诸多惊喜,该地区文物古迹甚多,尤其古祠堂建筑群现存40余座.洞口古祠堂群宗祠建筑选址考究、主题鲜明、气势磅礴、表现力强烈、独树一帜,代表了本土建筑文化的高超水平,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从质量、精美度方面,都让人惊叹.本文中介绍了从湖南省有关文物专家中筛选的原生态保存完整的11栋古祠堂群,以洞口县古祠堂群宗祠建筑的牌楼门为主要考察对象,简要概述其背景、特征,并进一步详细论述其类型.
  • 摘要:台湾在清代为典型的移民社会,许多客家移民,将原乡文化移植台湾,建立以农业为主的氏族血缘村落,彼此透过血缘关系,维持村落内各种营运组织,其中包含祭祀的组织及赖以维生的经济组织.这种现象,又以嘉南平原的农业村落为最.台湾一九五○年以前,关于地区研究文献极少,又经过日人统治、现代工业化,仍保留清末以来祭祀活动及组织的农业村落,极为少敷,本研究选择彰化社头刘氏宗祠,乃因其为台湾少敷仍保有传统的血缘村落及维持其祭祀活动聚落活动之一.另,台湾在日治时期,建筑技术引入钢筋混凝土,在传统的审美意裁下,出现许多以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的民居建筑,社头刘氏宗祠洽呈现现代、传统折衷的审美经验,体现在传统民居技术与审美经验的融合与转变案例.笔者以彰化社头刘氏宗祠为例,透过史料文献、实地勘查及访谈研究,探讨彰化民居建筑中,氏族血缘村落的移民建村脉络、宗祠建立及其利用公田(置祭田)建立祭祀中心的组织、宗祠基地选址及其空间格局、折衷的构造与装修美学,期能探讨日治时期宗祠于传统农业村落的角色及定位,及其审美经验及态度,作为民居建筑研究的一种研究方向参考.
  • 摘要:环居台湾海峡两岸的闽南、粤东与台湾,因为具有类似的族群、地理与社会因素,发展出类似的宗教文化与庙宇建筑,具有独特的平面布局与屋顶形式.其布局可概分为单殿、单殿带轩、双殿连、两殿、双连式两殿、三殿、多殿等类型,而庙宇主殿的屋顶形式则以重檐歇山、歇山、与硬山为主,至于拜亭、钟鼓楼、护廊等附属建筑则杂以攒尖、卷棚等形式搭配,部分出现「断檐升箭口」、「假四垂」、「多重檐」等活泼新颖的形式.这些布局与屋顶形式在参照历史发展与解读后,可以了解闽粤台三地居民既富于创造性,又具规范性的特性,在时代与社会文化下形成风格独特且地域文化性特征明显的庙宇建筑。
  • 摘要:李渔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戏曲理论家,他一生多才多艺,在民居建筑及园林美学方面也有极高的建树.他的不朽名著《闲情偶寄》,其中《居室》部分是他建筑理念阐述得最为集中的地方,发前人之未发,匠心独运,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除了李渔能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之外,与他虚心向劳动工匠学习,善于总结前人特别是兰溪地区民居、园林建筑的实践经验分不开的.笔者试就兰溪地区明清建筑的一些实例及文献所记事例进行粗浅的剖析,试图分析明代及明以前兰溪民居、园林建筑对李渔建筑理念,园林美学形成的作用,同时也了解李渔建筑理念及园林美学对其以后兰溪民居、园林建筑的影响.
  • 摘要:记录了邬达克住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归属与修建情况,叙述了邬达克的生平,揭示了邬达克住宅的历史变迁、包括其设计建造的过程和入住前后及建国前后的历史变化,并对其的修缮工作进行了介绍,指出其负载的重要历史和人文意义.
  •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中厨房的产生是古代人们生活进步的反映.厨房产生以后,根据不同地区燃料的不同、以及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烧饭的炉灶也开始多样化.建筑的烟囱与住宅的关系也更加合理化.随着中国人食品的不断多样化,厨房中加工食品的台案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加工食品的各种工具也不断被革新.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厨房中设置神龛,祭祀灶神,使中国传统厨房的民俗特色与文化特色更加突出.因而,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住宅中,依照传统,厨房被设置在住宅中的不同的位置.
  • 摘要:山墙是指房屋的左右端墙,本文就探讨山墙、马头墙、防火墙的概念,追溯马头墙的源泉,分析马头墙的历程,并得出研究结论,认为马头墙应该出现在夯土泥墙之后,青石墙出现之前。
  • 摘要: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是以传统建筑为载体,与建筑的形象、建筑所组成的空间环境共同表现建筑风格和特征的艺术形式.本文从雷州半岛民居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产生的地域环境、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等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其丰富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艺术美学特征.
  • 摘要:历史上,传统聚落研究的手法多从"文化"与"社会"这两个层面来总结和探究聚落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空间结构与居住形态,而本文将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思想指导下,用可持续发展观与协同论的研究方法,对既有历史文化村镇进行总结,根据现状问题的剖析,从而提出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度这一概念,对其定义及目标内容给予一定程度的研究,以推动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的建立与拓展.
  •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梅州城市及其骑楼空间的发展,描述和分析了梅州骑楼的现状及其保护等方面的一些难题,虽然本着“修}日如旧”的原则,具体对凌风路的一部分街道及建筑立面等进行了修缮,破损的街面道路装铺混凝土,将散乱的人行道棚顶恢复到早期的骑楼样式,按照原来的风格对建筑物立面上的装饰和构件等进行修补,外部涂装黄白绿三种色彩,治理改善给排水和供电设施等,同时统一了沿街各店铺的招牌规格及形式。并提出虽然成功地进行了改造,维护了建筑形态,但是一般性的表面形式的修复并不能够保证聚集地段的经济生命力,笔者就此更加明确提出,历史街区的整治与改造不可缺乏"软环境"的营造,在对近代骑楼空间进行改善或保存建筑形式的方法之外,还应当找出来源于公共社会的情感认同路径.
  • 摘要:传统民居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利关系.本文通过对鄂西传统民居"大水井"保护中存在的资金困难、被动保护、低效利用等问题的分析,以借鉴国内传统民居保护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成功实例,提出"大水井"传统民居如何利用文化产业优势,实现自身历史文化价值,以探索新时代中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新思路.挖掘内涵确定主题、强调群民参与,增加展示内容,丰富使用功能、积极参与文化产品的制造出品。
  • 摘要:大厝是施琅驻防同安时期住宅建筑群的一部份,建于清顺治年间,建筑形制保留比较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通过对同安施氏大厝的考察、调研和测绘,对古厝的整体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探讨厦门同安地区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特色,促进对闽南古厝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
  • 摘要:本文借用文脉主义、隐喻主义以及相关规划理论知识,结合当前对历史文化环境和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视,以昆明文明街片区正义坊的改造实施为例,通过通过分析比较,探讨了其新老建筑在建筑形态和历史街区风貌方面相互协调的设计手段,在改造中注重在布局空间、历史传延和传统理念的表达上的体现,隐喻的方法作为一种容易掌握、易于理解和产生联想的设计手段无疑是有效而直接的。它既能满足历史文脉与地域文化传承上的双重需要,也容易与现代的技术手段、材料相互结合,并能适合于现代建筑功能的需求。新老建筑能否和谐共存,实际是理解及灵活地借鉴运用传统文化的问题。将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形态、材质肌理、装饰图案与历史信息,作为一种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语言符号进行加工整合、有机运用,往往能获得适宜的内部空间环境、美观的外观造型、合理的功能布局等多方面的共赢,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与更新的统一和新老建筑的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洞口县金塘村杨氏宗祠空间变迁和社会变迁的研究,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视角,试图从建筑空间角度找到当代社会宗祠的适应策略,提出三点建议,认为要适应社会价值观念变迁、适应人口变迁、适应经济变迁,使其空间活化并得到可持续利用.
  • 摘要:历史建筑保护,在经二战结束后的大规模修复城市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历史建筑作为文化遗产被保留下来,并进行全方面的保护修复工作.木材作为在各个时期世界范围内出镜率最高的建筑材料之一,其保护修复工作成为修复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修复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完善.本文以邬达克别墅修复工程为例探讨木构件的修复技术.在邬达克别墅中针对不同程度损害的木质构件修复工作运用了构件的整体或局部置换、力学加固的方法,此次邬达克别墅的修复工作遵循真实性、可识别、可读性和可逆性的原则,而真实性又是修复工作的首要原则,也是国际公认的历史建筑的重要属性。在此次修复中主张在证据确实,资料完整的情况下,还是依据国际通行的修复准则进行修复。但是,在资料缺失,现状又破旧衰败的情况下并不适合简单得保留现状,还是应该进行适度的整治,甚至局部的翻新,以恢复其健康的状态。
  • 摘要:在全球化影响日益广泛的背景下,建筑设计如何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有个性已经成为了当代设计师的一个广泛共识和共同努力探索的方向.本文将当代建筑设计放在历史街区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环境下,从街区脉络、空间形态、形式语言与材料建构这四个方面着手,通过对若干典型案例的设计策略的解读探讨在历史语境下的当代设计诠释.
  • 摘要:女真族最初是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一个游徙不定、以渔猎为主的部落,在辽统治它之前就已经逐渐走向农业定居生活,更趋向于汉族的生活状态.12世纪初早期女真聚落由半定居向定居转变,在生产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了"猛安谋克"的生产组织,进而演变成女真人的军事组织,最终达成军民一体的新制度.而这种民主的组织与制度决定了女真早期聚落的特点:融汇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特征,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聚落形式和相应的组织结构。
  • 摘要:经过现代主义浪潮的洗礼,建筑形象已是千篇一律,城市也丧失了本土特色和个性.因此,建筑师们希望从传统建筑中吸取养分,使城市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以传统苗寨场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对苗族民居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独有的干栏式建筑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了传统建筑地域文化对当代新社区建设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同时将传统建筑特征用于当代聚居区的设计,提出并阐明了传统建筑文化与城市未来建设关联设计的可能性与实际意义.
  • 摘要:嘉绒藏族分布在今川西地区甘孜州、阿坝州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地形以山地形式为主,景色优美但地形复杂多变,地壳板块活动频繁,多发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通过对嘉荣藏寨选址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藏寨的选址布局对于避免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及其对以后丘陵地区城市设计的启示,文章介绍了藏寨选址的因素、选址的原则和类型,并指出城镇建设应当重视选址,基地选址易选平地开敞处,避开不稳定的地质断层,高耸的山包,陡峭的山坡,避免可能发生滑坡、地震以及泥石流地段。合理安全的做好村镇的选址,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害。
  • 摘要:合院式民居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式,在横贯湖北省的移民线路上,鄂西南与鄂东南的合院式民居随着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人文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也表现出部分相似性,以上两者共同构成了移民线路上传统民间的地域性特征.本文将对民居的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技术以及部分物理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挖掘出同一文化线路上建筑表现出地域性的共性特征.民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直接反应。通过以上两个民居单体的比较可以清晰的看出它们在选址、平面布局、功能布局等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性。与此同时,鄂东南民居和鄂西南民居又表现出了各自的地域性特征:①对气候的地域性表达:鄂东南地区夏季酷热,利用小天井可以减少日照加强通风,较大的体形系数也确保夏季易于散热;鄂西南山区冬季寒冷,大院落可争取更多的日照提升室内温度,较小的体形系数也能防止冬季有过多热损失。②对地质条件的地域性表达:鄂东南粘土层多,烧砖取材方便,所以砖的使用较为普遍;鄂西南山区有丰富的碳酸盐资源,因此建筑中大量运用了石材。③对生活习俗的地域性表达:鄂东南的小天井适应当地居民对空间私密性的要求;鄂西南的大院落则为喜欢聚集一堂开展活动的当地居民提供了场所。④对经济条件的地域性表达:鄂东南丘陵地区经济较为富庶,民居讲究档次与品质,所以采用用材较大的抬梁式屋架结构;鄂西南山区较为偏远,经济发展滞后,所以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的屋架结构,在保证空间质量的同时既节省木材又节约了成本。可见,在同一文化线路上的民居由于受到相同文化的影响会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也会因为当地环境、当地气候、当地文化有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的地域性特征。在研究传统民居的时候不能只把眼光局限在建筑的形式上,而是要从更深的层面上去认识传统民居这一瑰宝。
  • 摘要:豫北山地民居,尤其是以石板岩民居为代表的石砌建筑,具有典型豫北山地民居特色的乡土建筑.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石砌建筑传统民居的研究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然而,其多涉及环境、建筑空间形态等设计层面的研究工作,而较少关注传统营造技术的挖掘和整理,这正是本文的切入点.在经过对豫北片区的实地考察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安阳林州石板岩区、新乡辉县郭亮村、焦作博爱下伏头村及鹤壁竹园村四处,从建筑材料及建筑形式上对豫北石砌建筑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豫北山地民居的石砌建筑的营造技术、营造过程、民间工艺等进行初步的基础整理工作,所调研的大部分村庄村民都己认识到石砌建筑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意义,豫北山地民居,是具有典型豫北山地民居特色的乡土建筑,是河南民居重要的代表类型之一。
  • 摘要:土族为青海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造就了土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与聚落特征.本文以青海土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从青海东部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及地域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民居建筑地域特征的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发掘整理出深层次的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存智慧,并初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时期,土族特色民居营建策略:统一规划,分区建设,突出时代特色、弘扬建筑文化,创造优秀特色农宅、以人为本,体现农户的主体地位、继承传统生土建筑生态特性,更新传统住宅、新能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等。
  • 摘要:众所周知,台湾汉人民居传承自闽南与粤东,明清时期不但匠师聘自闽粤,连石材、木材及砖瓦亦多运自大陆,建筑结构的许多特征尚保存宋《营造法式》之作法.本文针对民居与寺庙的正立面构造,匠人称为"排楼面",他从台基到门楣或额枋,仿木构之法,依序安置地栿、群板、腰板、心板、头板等石构件,并且利用石柱边缘之凹槽加以固定,这种构造与传统石构原则大异其趣,特别是在入口设计成"双凹寿"式时,凹凸转折的墙体除了可以强化稳定性,并且表现空间层次之美感.在中国其它地区的民居确属罕见,值得进一步探究其根源与演进.
  • 摘要:荥阳秦家大院古民居位于河南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为豫中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群.本文在调研、测绘的基础上,通过对秦家大院一进院的倒座、厢房、客屋的木作构造节点的分析,指出其构造节点具有典型的豫中地区乡土建筑特色,为进一步研究豫中地区古民居木构营造技术有重要意义.秦家大院是“前客厅,后楼院”河南民居的典型,一进院落都为典型的抬梁式硬山建筑,通过各单体建筑的节点设置,符合各建筑的结构与功能所需,突出各建筑的主次。秦家大院的木构节点系统,既有典型的河南民居的典型特征,也有当地特色;既有官式的构造原理的贯彻,也有民居营建中灵活适宜原则的体现,实为研究河南民居木构的典型范例。
  •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人们在掌握自然条件特点的基础上,依据自然规律和基本原理,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其合理的生态经验、理念与技术.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绿色理念,总结了形态构成、工艺传承、适应性、材料利用和微气候营造等五个方面的绿色特征.
  • 摘要:邓州市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部的冲积平原,其乡土建筑具有典型的豫西南盆地地区建筑特征.本文在对邓州地区的乡土建筑进行大量考查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该地区乡土建筑的平面形式及其变迁、构造做法、装饰特点特征,较为全面地揭示该地区乡土建筑的类型及其演变过程。从单体上看,它屋脊曲线硬朗,建筑细部的装饰则喜用柔和的弧形,硬朗朴实中的柔和细腻。从整体上看,该地平面布局的变化是以单体为基础的组合,而单体的构造、装饰都比较统一,只是由于主次观念,在单体体量上作出变换,形成了统一中又有变化的形象。
  • 摘要:以号称"中国最大的古民居"闽清宏琳厝为研究对象,在资料分析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地域风土等侧面深入解读其居住形态的深层次因素,并结合保护开发现状调研,基于建成环境的意义分析,探讨其作为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原真性的保护问题与开发导则.
  • 摘要:多相崇拜、信仰杂糅并置是闽南民间信仰的独特品质,这种品质深深的渗透到闽南乡村聚落空间的方方面面,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家屋、次一级庙宇、主祀神庙宇再到地缘性崇拜引发的聚落空间延伸与联系,以民间信仰为媒介,闽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质.通过分析闽南民间信仰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关系,发现闽南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不同于西方抽象的数学空间和物理空间量的概念,也不同于布鲁诺所阐述的“场所”概念中注重“垂直线与水平线”,“前方与后方”,“左与右”等地理定位方法,而是具有意义和秩序的社会性特质的空间。这种社会性特质使得没有经过规划师建筑师设计的乡村聚落空间层级分明、自然有序展开,创造出富有活力的生活空间。这种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建造智慧正是我们的城市居住环境中慢慢在缺失的部分。
  • 摘要:"乡村",作为传统人居环境之一,生产与生活有着自身的特点.过去、现在,农业生产一直是中国乡村生活的核心.人们植"物"的过程,是这里生存与发展的起点.世世代代植物作用于大地,为了生存繁衍,也创造了让人们铭记于心的田园意象.本篇的内容正是从广西旧县村植物分析入手,结合植物的时景、场景以及物景,由水、地组织起的植物布局到天时植物生长周期下的乡村景观变化,讨论乡村景观营建特性并对乡村价值的重拾提出一些想法,物化信息,感知真实世界,注重资源转化的过程、景观的整体发展,乡村天、地、物的数据收集。
  • 摘要:文本旨在从类型学与建构理论所提供的视角下,对云南迪庆州德钦藏族民居建筑的平面与结构等方面的基本建筑逻辑进行解析和总结,外墙扶持下的叠柱体系进行了结构的类型解析,平面的类型研究则针对了其矩形柱网下的理性平面,以期最终对当地的建筑活动起到一定的帮助与引导作用。
  • 摘要:本文以哈尼族的曼岗村为代表,主要探讨了其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神化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转变,以及在自然观转变的基础上其村寨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化。结合生产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介绍了村寨的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变迁,可以看到在对自然不断认知基础上的哈尼族的自我更新,探寻到哈尼族村寨的发展变化的源动力,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这个民族。
  • 摘要:广府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在创造宜人生态环境方面有较好的经验和理论,本文通过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聚落和民居,具体分析其在传统观念、聚落布局、建筑措施等方面中蕴含的生态智慧,还介绍了包括建设舒适环境的生态措施,比如环境降温、自然通风、遮阳隔热等措施,发掘出广府传统聚落在生态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从而对当今岭南地区建筑设计产生积极意义。
  • 摘要:论文结合三坊七巷民居进行研究,通过调研对该民居聚落群体、庭院、单体、形态界面、材料利用等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民居营建中的绿色经验.指出了三坊七巷民居多采用出檐深远的坡屋顶形式,既可遮阳又便于捧水。屋面构件的营建多考虑遮阳效果,如硬山形式民居的山墙高出屋面既可防火又可形成明影减少屋面防晒。面向庭院的立面开窗大,常采用满周窗的形式,即除窗下墙或护栏外其余墙面均开窗。大面积开窗既利于通风散热,也有利于日落后室内向室外的辐射散热,三坊七巷民居为了适应潮热的气候,民居的营建多选用轻盈通透的墙体如木板;分隔细密的窗、单薄的屋顶构造来营建通风、遮阳、散热的室内环境。
  • 摘要:地域文化景观是地域的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具有许多保护和研究价值.在分析地域文化景观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意义基础上,从居住利用、旅游利用、办公和展示利用,以及娱乐利用等方面论述了社区参与下的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利用性保护与功能更新的意义.指出对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应在社区参与下做到"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实现发展性保护.
  • 摘要:岭南建筑学派秉承实用、简洁的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立足于现实条件并结合对建筑文化性的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岭南建筑学派的设计实践成果丰硕,其作品所呈现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其设计理论历经了从功能现实主义到地域现实主义再到文化现实主义的创新发展阶段,岭南建筑师注重从多建筑类型去探索创新,岭南建筑师把地域建筑视野拓宽到材料构造、适应气候和低建造技术等方面,岭南建筑师对建筑形式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建筑元素的具象表达,也不全盘照搬西方古典或现代的建筑样式。
  • 摘要:亭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型单体建筑,四周开敞,供人休息、观赏之用,也可用于礼仪等场合.在性质上有路亭、桥亭、井亭、拜亭、碑亭等之分.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亭子"造无定式"、"随意合宜则制",是指亭子的样式与结构并无一定的成法.文章就介绍了闽南地区乡村的一些特色古亭,比如磁灶镇溪头村民生亭、安海安平桥天坛亭子、门路亭、巷路亭等的整体外观、结构特点和设计思路等,体现了我国丰富的建筑艺术风格。
  • 摘要:我国古代沿海军事聚落是随着国家防御体系的演进而逐渐形成的。我国古代在沿海设置军事防御设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年代。其时,处钱塘江流域,濒杭州湾的越国建都于会稽山下(今绍兴越城区),在会稽城周围建有石塘、防坞等防御设施,北侧筑北城,西侧(现杭州萧山区)建西城,屯兵驻船,以固卫守。如此建置的防御城池,既可抵御敌国从陆地的进攻,又可防范敌国从海上而来的侵扰和偷袭,应可视为我国沿海军事聚落的雏形。本文以明代沿海卫所建置为线索,深入研究明代沿海军事聚落的形成、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的制约因素;论证了明代沿海军事聚落在反抗倭寇、保卫海运航线与贡道安全斗争中的作用.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村落传统民居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形式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也始终保持着乡村的传统特色,而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的旧村改造却普遍存在着忽视传统乡村特征、盲目照搬城市的做法和倾向.论文以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为例,通过详细调查测绘村落典型民居院落和建筑,针对不同建设年代的民居,从建筑面积、建筑高度、院落组成、功能分区、各类房间数量和面积等方面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研究其发展演变规律.从居民生产生活变迁的角度,探讨其产业结构、家庭人口、生活方式变化等住宅形式发展演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新型农村社区的营建提出分类建议和策略,以指导建设实践.
  • 摘要:回顾那些古老而又精致的建筑,典雅的韵味,是来自数千年的积淀,中国素来不缺少书香气质,只是不知从何时起,这种气质的传承,开始高不过经济发展的呼声.居住空间、办公空间、消费空间、休闲空间、公共空间的面积无止境地扩张,其结果就是我们城市中的建筑体积呈几何倍数成长.当都还来不及思考古迹的人文历史、风土景观时,很多记述城市过往的建筑就无声息的消逝了.本文所能做的就是要重现那些古老建筑的花样年华,保护她们的气质和风雅,并提出重塑时空博物馆的概念,即通过对古建筑的修缮、移建甚至是重建来使其再现某种历史场景,寻回城市的记忆。
  •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钟元帅庙及当地祠庙中的仪式行为及空间特色的比较分析,试图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找到不同使用行为所对应的空间形式,分析两者之间的转换过程,从而得出仪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不包含宗祠功能的先贤祭祀建筑,钟元帅庙的形制和庙内的空间结构都与当地其他的祭祀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建筑内不同的仪式活动正是这些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对应不同的仪式需求,建筑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形成了不同的使用空间,从而表现为截然不同的空间结构。随着内部仪式需求的变化,建筑的空间结构也有着对应的变迁,建筑空间便由此被社会文化所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不同的空间结构反映了当地人在文化上的诸多需求,体现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之上的精神追求。建筑也由此传递了自身的意义,并作为这些精神需求的物化形式传承下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后人。建筑空间便以这一方式反作用于社会文化。通过这样的过程,建筑空间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空间形态和社会文化由此得以延续和发展。在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过程中,仪式与空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变迁带来了仪式行为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根据新的需求制定有适应性的保护与再生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 摘要:从气候角度对乡土建筑进行解读,尤其对乡土建筑中的空间形态、建筑材料、构造技术等的气候适宜性进行分析,归结出乡土建筑在不同环境下所表达出的绿色建筑技术和营造思想,为乡土建筑经验的现代应用提供基础性研究.
  • 摘要:生土建筑是我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取材方便、施工简便、造价低廉、保温节能等优点,是朴素自然的生态建筑,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探索、挖掘生土建筑的生态智慧与营造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今天的建筑创作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我国生土民居的生态智慧与营造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当前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指出生土建筑在今天的建筑实践中仍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合我国传统生土民居与当前生土建筑应用的实例,会发现生土建筑有以下优点:就地取材,造价低廉,技术简单,保温与隔热性能优越,房屋拆除后的建筑墙体可作为肥料回归土地,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是天然的生态建筑。然而生土建筑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生土墙的抗震性能差,窑洞民居的通风、采光效果不好,比较潮湿等,这是生土建筑营造方法中需要改进的方面。针对生土墙抗震性能差的缺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土墙的基础与墙体中设置圈梁,并且门窗洞口的过梁宜与圈梁结合起来;在夯土墙的墙基部分用灰土、沥青等粘着力强的材料加固:挖沟渠式基础,并用砂石、卵石填充基础。针对窑洞通风与采光效果不好,比较潮湿的缺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通风烟囱、地沟进风等方式解决窑洞内潮湿与通风的问题;窗洞开大,增大采光面积,墙面上涂刷白灰,提高反光效率,改善窑洞的采光效果:改善室内装修,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如太阳能。相信通过对营造方法的改进,生土建筑一定能更好地满足人们今天的需求,给人们提供更加坚固、舒适、节能的人居环境,生土建筑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台湾都市的历史保存,自1950s以来,在"现代化国际都市建设"的全球论述下,"历史街区"成为产业及人口外流的"窳陋都市之瘤",被市民背弃和遗忘.1960s~1980s,台湾"乡土运动"及"本土文化认同"文化潮流兴起,这个文化议题成为主政的国民党与在野强调台湾主体性民进党对抗的政治论述焦点,"历史保存"成为执政者文化认同的施政论述.1980s-2000s之际,文化休憩和文化消费新兴产业兴起,具有文化氛围的老市街和边陲城镇地方产业活化的规画方案,成为政党竞争的政绩展现舞台.但在快速推动"都市历史保存"的过程中,却也引发出许多价值观的冲突和扭曲的发展.民间及学术界文化保存团体对政府政策提出不一致甚至相左的意见;古迹所有者对政府决策产生信心危机;政府保存规画目标对于呈现地方生活文化"真实性"及"地域性"的论述产生落差…….笔者以亲身主持保存的台北都会区"深坑老街"历史街区保存活化个案为例,从台湾近年推动都市保存的脉络中,厘清"都市人文意义的地域性整合保存理念",提出对台湾都市保存的批判性分析观点,指出在政策与规画目标,政府与市民期待,论述与实践之间形成的契机与困境的真实现象.
  • 摘要:本文通过对泉州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具体实例的分析,以泉州历史街区"沿街线"上建筑形象的改造更新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当今改造工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类设计理论提炼红砖文化的设计"要素"和可识别性,旨在为新地域建筑的再创新寻找适合的方法.
  • 摘要:本文结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前门大街及东片保护整治发展规划》与北京市崇文区政府组织的前门大街和鲜鱼口街区试点工程设计方案及实践.探索前门地区传统风貌保护、延续与发展的思路.提出致力于保护前门地区的传统风貌,构建和谐肌理,营建特色街区。在单体、地块、街区上来映射前门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
  • 摘要:通过对文化、地理环境以及建筑的材料、结构、装饰和空间的分析,揭示了安康民居建筑的特点,阐述了安康民居建筑所产生的原因.同时也拓展了民居建筑研究的范畴,为小流域的民居建筑研究提供了方法和参考.
  • 摘要:由于泉州的自然、社会、人文、历史等原因,孕育形成了泉州地区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以建筑美学的角度对泉州侨乡民居建筑进行研究,通过对侨乡民居建筑典型案例的审美分析,探索泉州侨乡民居建筑的建筑意境美、空间构造、建筑材料、装饰匠艺,总结出泉州地区侨乡民居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文化内含与建筑美学的四个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得适应性特征;中外兼收的时代性特征;融合并蓄的文化审美性特征;继往开来的进取性特征.丰富泉州侨乡民居建筑的研究视野,拓展泉州侨乡民居建筑的研究内含与外延.也为今后的建筑创作的审美传承与借鉴的提供可行性研究.
  • 摘要:通过对巴蜀地区摩崖石窟雕刻的民居建筑建筑形式进行现场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巴蜀民居的庭院布局以及其单体建筑特征,并探讨了巴蜀民居在唐宋时期的发展演变特征.
  • 摘要:天津的城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孕育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五大道地区作为天津历史建筑与街区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脉.其建筑和街区都记录了天津的历史与社会变迁.作为原天津居住环境的一部分,近年来虽然在环境整治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深层次的地域与文脉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天津五大道地区历史建筑与街区的实地考察,以及了解和分析当地居民对历史街区以及居住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意愿,结合天津的城市文化特色以及该地区居住人群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探究居住人群同城市文脉的相关性,从而为历史街区的继承和保护提出一些理论依据.
  • 摘要:本文以客家围龙屋与太极化生图进行对照,认为围龙屋的形式正是太极化生图的哲理观念的象征表达.文中还探讨了化胎的生殖崇拜文化内涵以及崇生意匠,认为风水大师杨筠松是客家民居化胎的创始者,并认为围龙屋起源于广东梅州地区.
  • 摘要:敦煌与福建南北相距几千里,却有着相似的移民迁徙历史,将中原文明带向周边,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史.其中南方的客家围屋成为了中华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独树一帜.巧合的是在相距几千里的敦煌石窟中,竟然保存有盛唐时期的客家围屋图象,充分证明了围屋形式的大概起源时间以及在中原或南方的建筑样式,或者就是南方建筑样式而被通过古丝绸之路的旅行者带到敦煌,留存在了壁画中,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中的一条史料资料。
  • 摘要:在全国各省区中,四川及重庆是个较独特的地区,除了它是一个自然地理环境封闭围合的盆地,同其它地区的交通联系十分困难而外,更重要的是它有着源自与中原文化不同的独有特色的三星堆文化之巴蜀文化,并经历代演化发展,特别在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之际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活动中与移民文化相结合而自成一系。总的来说,川渝民居风韵独到自成体系,谐和环境融于自然,植根民间质朴率真,古风遗意独创鼎新,兼收并蓄多元融合。川渝民居的美学风格及建筑个性特色可以集中概括为薄透、轻灵、秀雅、朴素、飘逸这五大基本特点,还介绍了场镇选址、空间环境和形象景观及装饰艺术等。
  • 摘要:西北旱作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薄弱,在贫乏的物质资源条件下,当地居民积极探索对地方资源最有效的利用途径,结合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形成了低能耗、低成本与环境融合的生土聚落营造模式,成为探索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原型的"地域基因"库.但是今天,由于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盲目求新攀比的心态,使该地区的生土建筑处于停滞不前甚至遭到大量废弃,生土聚落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即以该地区具有代表的内蒙古岱海元子沟村典型生土聚落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与建筑的关系入手,提出生土聚落再生的几种模式.同时针对元子沟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村落产业发展,探索元子沟村生土聚落的再造模式,为生土聚落的发展探索适宜之路,也为该地区的生土村落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根据亲临金门实地的考察,该文论述与研究了金门聚落的历史沿革;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和迥异的风格形态;水头和琼林特有聚落特色;开放旅游观光之后金门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
  • 摘要:我国各地的传统聚落尽管其空间结构和形态多种多样,且无一例外地受到所处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但就其成因而言,都是人们社会活动及其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所致,即聚落的空间结构与集聚人群的社会结构有着紧密的对应关联.社会结构由人们的聚居组织方式及生产、生活行为方式凝结而成,并将社会文化的地区性和民族性蕴含其中,形成了聚落营造的建构文脉.聚落和建筑的空间结构在外显层面上展现出所处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在内隐层面上深刻地展现出人群社会结构和家庭社会结构的特征.
  •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州市南台岛南端的螺洲多姓宗族聚落进行考察与研究,着重解析宗法制度对聚落空间构成的影响及儒学对不同姓氏族群的整合,试图探索多姓宗族聚落形态中所表达的位序观.螺洲多姓宗族聚落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关系为特征的宗法制度的约束下,以儒家理学为社区共同信仰的指引下发展起来。宗祠作为宗族社会的象征,成为宗族组团的核心建筑之一,其他宅居都以此为中心而展开。孔庙的建立又起到整合不同宗姓族群的引领作用,成为聚落空间的核心区,各宗族组团呈拱卫之势。经过儒学对家庭关系的政治化处理,血缘关系就为社会等级制度提供了最终的合理性解释,宗族的血缘制度便成功地转化为社会的等级制度,并渗透到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外化在聚落形态与建筑空间之中,形成了多姓宗族聚落的礼学秩序与宗族伦理共生的位序观。
  • 摘要:氏族宗祠,作为传承同姓宗族教义而穿越历史的存在,往往赠予诸多惊喜.本文以湖南邵阳曲塘杨氏宗祠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实地的调查访谈,解读建筑遗存,梳理时代脉络,归纳总结出其不同典型阶段中相应的教化特点.并从起源的追溯,到变迁的回顾,再至发展的探索,提炼"清"、"亲"、"倾"三字加以涵盖.由此,在串联而出曲塘杨氏宗祠随着时代变迁所经历与体现其作为宗祠特有的教化历程之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于今后教化功能如何更好加以延续的方式方法.
  • 摘要:《礼记·祭义》篇云:「致反始,以厚其卒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说明了奉祀祖先,祭之以礼,是子孙表达孝心的一种行为,南宋·朱熹《朱子家礼》则更进一步指出:「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翕,以奉先世神主.」因此修建宗祠,岁时祭祀成为仁人孝子饮水思源,崇德报卒,以尽孝道的具体表现.文章对刘氏家庙芳山堂与团圆堂的风水进行了研究,通过龙局、砂、穴、水及理气分析,最后借用雪心赋云:“「地灵人杰」古人以「非地灵无以钟人杰,非人杰无以钟地灵」作为批注,从风水的角度而言,这句户或许可以解释为是刘氏家族一直未能在彰化县社头乡独占鳌头,成为地方政经势力之领导人物的可能原因之一。
  • 摘要:本文从大量闽西客家民居实例分析入手,以其文化为依托,研究闽西客家民居以"中庭型"四合两堂为原型,逐渐演化成"九厅十八井"堂屋式建筑的过程,并分析空间构图中心及其在构造上的独特做法,揭示其独特的建筑地域文化特征:客家建筑与客家文化的一脉相承,及与自然环境、风水观念的协调适应性.
  • 摘要:浙江兰溪市自古以来田园富庶,经济繁荣,其传统民居类型丰富、用材考究、雕饰精美,被誉为明清建筑的"富金矿".在众多的民居中,有一类被称为"楼上厅"的民居建筑,其特点是楼下相对低矮,楼上高敞,楼下雕饰简单,楼上雕饰华丽,多作待客宴筵之所,规格较高.楼上厅为干栏式建筑的演变和发展,又有兰溪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摘要:本文以城镇民居为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意在寻求与大家所熟知的赣南乡村民居不同的民居形式,以期达到更全面地了解赣南传统民居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还可了解一段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终结.建筑有文化才有味,如果有重大历史事件的附着则更有隽永的文物价值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