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周易研究》 >马王堆帛书《二三子》疑难字句释读

马王堆帛书《二三子》疑难字句释读

         

摘要

“(蔫)鸟正虫”,“正”不当释作“丘”,“虫”不当释作“(蛐)”,“正虫”应当读作“征蟲”,“征蟲”犹“飞蟲”.“化(宦)虫”,第二字不当释作“官”或“(蚰)”;“(宦)虫”应读作“蚑蛲”,谓“蚑行蛲动之虫”.“时至矣而不出”,“至”不当作如字读,而应读作“窒”,“窒”即“窒塞”之义.“(辅默)在廷”,第一字不当释作“訽”,“(莉)”应读作“苟”,训为“假若”;“(歌)”、“厌”为古今字,“厌”不读为“延”,也不训为“伏”,而应读作“宴”或“燕”,乃“安闲”之义;“在”训“居处”.“民(忑)相(醌)以寿”,第二字或释作“心”、“必”,均误,“(忑)”即“悤”字,读作“总”,训为“聚合”、“聚会”;“(酮)”、“(醌)”在帛书中形近混用,“(酮)”即“(醐)(觞)”字,“觞”在文中作动词用,乃“向他人敬酒”之义:整句话是说,人民聚会在一起,相互敬酒为乐,而至于年寿长久.“精白敬宫”,后二字不当释作“敢官”;“宫”比喻“心”;“精白”乃修心之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