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眼科新进展》 >非穿透板层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与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非穿透板层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与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非穿透板层小梁切除术(nonpenetrating lamellar trabeculectomy,NPT)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与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57眼)POAG患者应用NPT联合MMC治疗与30例51眼POAG患者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 NPT联合MMC治疗后POAG患者与经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后眼压在术后早期和中期无明显差异;术后24个月,经NPT联合MMC治疗,良好眼压控制成功率大约为47%,而经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良好眼压控制成功率接近70%,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组眼压控制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1周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个月视力比较,NPT联合MMC治疗组优于改良小粱切除术治疗组(P<0.05).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组术后浅前房(I4眼,27.5%)和白內障(11眼,21.6%)的发展率高于NPr联合MMC治疗组.结论 NPT联合MMC治疗在早期和中期控制眼压方面与改良小梁切除术疗效相当,但改良小粱切除术长期良好眼压控制成功率较高.NPT联合MMC治疗术后并发症少于改良小粱切除术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