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机制的比较医学意义

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机制的比较医学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模型的建立及观察不同时间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血清标志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清洁级SD雄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照射组,其中照射组分为5 Gy、10 Gy、20 Gy、30 Gy 4个不同剂量组,每组18只,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照射心脏,照射后2周、4周、12周末分批处死大鼠.处死前称量大鼠体质量,超声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记录心电图,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变化(CTnⅠ),称取心脏质量.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大鼠随照射剂量增加,LVEF、LVSP逐渐下降,LVEDP逐渐上升(P<0.05或P<0.01);心电图随照射剂量增加,心率加快,ST段抬高明显(P<0.05或P<0.01);血清CKMB、CTnⅠ值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30 Gy组同20Gy组比较,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20 Gy照射大鼠全心,至第4周末,发生大鼠RIHD,模型制备成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