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西滢与曾朴父子的翻译论争——兼及1930年代前后文坛的翻译大讨论

陈西滢与曾朴父子的翻译论争——兼及1930年代前后文坛的翻译大讨论

         

摘要

救亡和启蒙使晚清民国掀起对外翻译高潮。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被大量翻译成中文,随着西学翻译的扩大和翻译群体的增多,译文的规范性和质量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此,对译法和技巧等进行探讨的文章也逐渐多起来,且伴有诸多翻译商榷和论争,并在1930年前后达到论争高潮。其中陈西滢和曾朴父子之间的论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之间的论争主要集中在"信达雅"问题、直译和意译问题、诗歌翻译的可能性问题、翻译中的神韵问题等方面。以点带面,较好呈现了当时译界的翻译实践和理论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