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化学》 >生物降解原油中吡咯氮化合物组成的变化

生物降解原油中吡咯氮化合物组成的变化

         

摘要

渤海海域地区近50个原油样品中性氮组分的GC/MS定量分析资料表明,油藏中的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的吡咯氮化合物含量和分布有明显影响.经与同源未降解原油比较,各种烷基咔唑和苯并咔唑在3~4级中轻度降解油中就出现明显降解迹象,随生物降解程度增高其含量逐渐减少,在6~8级严重降解油中它们的总含量降低到原有的五分之一左右.在3~4级中轻度降解油中,裸露型甲基咔唑异构体更容易被微生物侵袭而代谢,抗生物降解能力按1-甲基咔唑>4-甲基咔唑>2-、3-甲基咔唑顺序递减;当降解程度更高时,这些化合物降解速率相当,1-/4-MCA等比值相对稳定.低一中等降解阶段,不同类型二甲基咔唑异构体的抗生物降解能力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呈屏蔽型>半屏蔽型>裸露型降低;在生物降解水平进一步增高时,这些异构体之间的相对含鼍变化不大.生物降解作用对苯并咔唑系列化合物分布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且随降解程度的增加变得更为显著,降解油中[a]/[c]苯并咔唑比值或增高或降低.生物降解原油中吡咯氮化含物的组成变化,使降解油的二次运移示踪面临新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