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科学》 >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及对其挥发性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

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及对其挥发性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

         

摘要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传统鱼露发酵过程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结果显示,鱼露细菌种类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发酵时间6个月达到最大(312种),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至12个月,菌群多样性有所下降但菌群间差异性变小.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鱼露整个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门.盐厌氧菌属(Haloanaerobium)是鱼露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属,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相对丰度先上升而后下降.与发酵初期(0个月)相比,发酵中后期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微生物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最为显著;发酵末期(12个月),Halomonas成为优势菌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检测出醛、醇、酮、酯、烃、酸、含氮化合物7大类共54种挥发性化合物,并根据气味活性值(≥1)筛选到9种主体呈香风味化合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lanaerobium和Halomonas与多种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对鱼露特殊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著录项

  • 来源
    《食品科学》 |2018年第24期|85-92|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3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础科学;
  • 关键词

    鱼露; 细菌群落; 细菌多样性; 挥发性风味; 高通量测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