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的职业动机与从业意愿

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的职业动机与从业意愿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的职业动机特征及其与从业意愿的关系.方法:选取天津、郑州、宁波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的学员509名,采用成为心理治疗师的影响因素修订版(IBT-R)问卷(包含职业利他、追求卓越、自我与人际和谐、人际卷入、职业回报、坎坷道路、人际疏离、他人激励、家庭烦扰、助人榜样)和自编从事心理咨询职业意愿调查表进行测查.结果:88.6%的学员欲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兼职从业意愿得分高于专职[(5.3±1.8)Vs.(4.9±1.9),P=0.001];大专及以下学员的专职从业意愿得分高于本科学员[(4.9±1.9)vs.(4.2±2.3),P =0.002];心理学专业学员的专职从业意愿得分高于非心理学学员[(4.7±2.1)vs.(4.1±2.4),P =0.001];教育工作者的兼职从业意愿得分高于无职业和其他职业者[(5.5±1.9)vs.(4.5±2.4),(4.3±2.7),P =0.002、0.045].职业利他、职业回报、自我与人际和谐、他人激励得分与学员专职从业意愿的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2、0.18、-0.11、0.11,均P<0.05),兼职从业意愿与职业利他得分呈正相关(β=0.11,P=0.013).有、无职业学员的从业意愿多元回归方程不同;职业利他、职业回报和他人激励得分高,自我与人际和谐、家庭烦扰得分低的非心理学专业学员的专职从业意愿更强(β=0.30、0.25、0.14、-0.17、-0.16,均P<0.05),职业利他得分高的非心理学学员的兼职从业意愿也较高(β=0.15,P=0.019);而心理学专业学员的从业意愿与动机、经历各因子得分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最重要的职业动机可能是职业利他、自我与人际和谐、职业回报,人际卷入动机较弱.职业利他、职业回报、他人激励对学员的专职从业意愿有促进作用,自我与人际和谐则可能削弱他们的专职从业意愿.学员的职业和专业对动机和从业意愿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