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院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持续改进的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以及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确诊为STEMI的3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确诊患者作为胸痛中心成立前的对照组(A组,102例),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确诊患者作为胸痛中心成立初期的观察组(B组,144例),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确诊患者作为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后的观察组(C组,152例).比较三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心电图(FMC-to-ECG)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心肌肌钙蛋白I报告时间(从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院前心电图传输比例、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院内死亡率.对病程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胸痛中心成立后D-to-B时间、心肌肌钙蛋白I报告时间、FMC-to-ECG时间中位数呈下降趋势,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院前心电图传输比例逐年增加,从32.43%上升至95.78%,但仅C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7).C组总MACCE发生率较A组[2.63%(4/152)比10.78%(11/102),P0.0167).三组患者院内恶性心律失常、院内心力衰竭、院内出血以及出院后1年心原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卒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例逐年递增,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75岁是STEMI患者PCI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OR 6.116,95%CI 1.794~20.842,P=0.004)及出院后1年MACCE发生(OR 4.987,95%CI 1.759~14.138,P=0.003)的危险因素.发生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O-to-FMC)时间≥5 h也是PCI患者出院后1年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OR 4.957,95%CI 1.064~23.093,P=0.041).结论 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可提高STEMI患者的院内救治效率,增加急诊PCI比例,降低院内病死率及出院后1年总MACCE发生率,但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尚未降低SO-to-FMC时间、院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出院后1年死亡率,因而减少院前延误及转诊时间、加强患者胸痛急救意识是胸痛中心持续改进的主要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