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术中应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的临床疗效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术中应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的临床疗效

         

摘要

背景:股四头肌V-Y成形术作为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或翻修术中膝关节难以显露时选择的手术入路之一,国内相关报道鲜见。目的:评价初次TKA或翻修术采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操作要点与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1月至2018年9月采用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僵硬膝关节8例9膝,男1例1膝,女7例8膝,左膝4例,右膝5例。术前诊断包括骨关节炎(OA)2例2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3膝,前交叉韧带术后骨性融合1例1膝,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1膝及TKA术后僵硬膝关节2例2膝;初次TKA 7膝,膝关节翻修2膝。年龄41~79岁,平均(59.9±12.9)岁。临床评价指标包括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关节活动度(ROM)。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7个月,平均(32.7±20.7)个月。术前膝关节KSS临床评分平均(38.8±13.1)分(17~57分),功能评分平均(41.1±22.5)分(0~70分);末次随访时KSS评分平均(78.0±15.9)分(43~97分),功能评分平均(80.0±19.5)分(55~10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34,P<0.001;t=-4.603,P=0.002)。术前最大伸膝角度平均10.0°±8.3°(0~25°),末次随访时平均4.4°±5.8°(0~15°);术前最大屈膝角度平均17.8°±13.0°(5°~40°);末次随访时平均78.9°±31.0°(30°~110°);术前膝关节最大活动范围平均7.8°±9.4°(0~30°),末次随访时平均74.4°±35.5°(15°~110°),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92,P=0.007;t=-4.736,P=0.001;t=-5.431,P=0.001)。随访时因术前残余较大的屈伸活动受限,仍有2例膝关节活动范围不足50°。结论:对于僵硬膝关节的患肢,采取股四头肌V-Y成形术暴露膝关节及延长股四头肌肌腱更易于暴露膝关节,以改善患者屈曲挛缩畸形及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