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孙青华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6h】

孙青华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篇邮政业务发展预警系统的研究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 言

1预警系统研究的发展概况

1.1预警分析过程中的基本概念

1.2预警系统研究的发展与演进

1.3我国的经济预警研究

1.4邮政业务预警系统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邮政业务景气指标选择与景气指数制作

2.1景气波动的特征

2.2邮政业务发展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研究

2.3 邮政业务发展景气指标的初选

3邮政业务发展景气指标预警系统原理与应用

3.1邮政业务发展景气指标分析的步骤

3.2统计指标时间序列的分解

3.3季节调整(X-11法)

3.3季节调整(X-11法) 3.3.1 X-11法的基本原理

3.3季节调整(X-11法) 3.3.2X-11法的计算过程

3.3季节调整(X-11法) 3.3.3关于X-11算法的解释与说明

3.3季节调整(X-11法) 3.3.4其它移动平均算法

3.3季节调整(X-11法) 3.3.5邮政业务指标季节调整结果的分析一

3.3季节调整(X-11法) 3.3.5邮政业务指标季节调整结果的分析二

3.3季节调整(X-11法) 3.3.5邮政业务指标季节调整结果的分析三

3.3季节调整(X-11法) 3.3.5邮政业务指标季节调整结果的分析四

3.3季节调整(X-11法) 3.3.5邮政业务指标季节调整结果的分析五

3.4邮政业务景气指标的分析方法

3.5邮政业务景气指数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4邮政业务景气信号监测预警的原理与应用

4.1邮政业务景气信号监测预警系统的原理

4.2邮政业务发展景气信号预警系统的应用

5邮政业务发展预警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5.1邮政业务预警系统工作流程及主功能模块设计

5.2邮政业务预警系统子模块流程及基本接口

后 记

参考文献

第二篇从复杂系统的观点分析与发现通信网络的风险变化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通信网复杂系统理论与风险变化的度量

1.1复杂系统理论

1.2通信网是典型开放的复杂系统

1.3通信网络风险变化的度量

2 通信网络风险变化的分析方法

2.1 通信网络的智能行为

2.2 通信网络系统运行行为的模拟算法

2.3 基于RGP方法的风险变化分析方法

3 通信网络风险变化的检验方法

3.1 F一统计量检验方法

3.2 非参数变结构点检验方法

4 基于RGP的网络风险变化分析的特点

5 基于RGP的网络风险变化分析的收敛性

5.1 GP树的结构及存储方式

5.2 GP树的运算方式

5.3有关的基本概念

5.4 GP算法的收敛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 谢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博士后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展开▼

摘要

一、邮政业务发展预警系统的研究.在邮政业务发展预警系统中,我们对预警系统的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邮政业务的实际情况,结合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符合邮政业务需求的邮政业务景气信号监测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模型,并用Delphi编制了相应的预警系统.本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是:1.建立邮政业务发展景气指标分析系统模型.2.建立邮政业务景气信号监测预警模型.3.用Delphi开发预警系统软件,并在邮政系统及其它系统中使用.4.深入研究了宏观经济的预警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提出了一套适合邮政业务发展的预警分析方法及算法模型.5.在邮政业务发展的预警监测系统中,使邮政业务发展的监测的警限确定更加智能化,通过各类图表、预警信号灯直观的表现出预警结果.6.使得预警系统的分析与EXCEL系统灵活的结合,大大增强了程序的适用性.7.将季节变动分析、指标变动分析、计算HDI、转折点计算、转折点预测、综合指标有机的集成在一起.8.将景气指标分析系统与景气信号监测预警系统有机的结合,建立了有效的预警机制.9.在Windows环境下预警系统开发与设计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二、从复杂系统的观点分析与出现通信网络的风险变化.本文研究从复杂系统的观点,对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并对通信网络风险变化的度量提出了具体的方法.给出了基于RGP方法的风险变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通信网络风险变化的检验方法,并对利用随机过程等理论,证明了所算法的收敛性与可行性.本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是:1.提出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通信网的风险变化方法.2.从智能演变的角度,定义了通信网络运行规律变化.3.给出了通信网风险变化的度量方法.4.分析了通信网的智能行为,并能够通过模拟算法反映通信络的运行行为,提出了基于RGP方法的通信网风险变化的分析方法.5.针对所提的风险变化的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6.分析了基于RGP算法的风险变化分析方法的特点.7.进行马氏链理论,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