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h】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国外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述

2.1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历史考察

2.1.1传统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1.2 传统工匠精神的衰落与缺失

2.1.3 传统工匠精神的回归与重塑

2.2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2.2.1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2.2.2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特征

2.3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1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契合

2.3.2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要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承接

2.3.3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相互通

3 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3.1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3.1.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3.1.2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

3.1.3其他学科关于工匠精神的相关理论

3.2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3.2.1服务国家战略,供足大国制造向大国精造转变的人才基石

3.2.2落实立德树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2.3传递正确价值导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行业自信心

4.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4.1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4.1.1品质精造时代的来临

4.1.2双创战略的现实推动

4.1.3教育现代化更加注重德育

4.1.4新媒体技术拓展了融入的途径

4.2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4.2.1融入课程渠道有待完善

4.2.2融入校园文化效果不佳

4.2.3融入网络载体阵地缺失

4.2.4融入实践育人亟需加强

4.3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4.3.1传统社会认知的偏见

4.3.2唯快唯量社会导向的异化

4.3.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

4.3.4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偏差

5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5.1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课程”融入路径

5.1.1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编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增添教材活力

5.1.2 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激发课堂趣味

5.1.3将新时代工匠精神纳入大学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保障课程质量

5.2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校园”融入路径

5.2.1转变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充分重视新时代工匠精神

5.2.2激活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人

5.2.3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丰富融入和创建的形式

5.3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融入路径

5.3.1 健全新媒体网络保障机制,为新时代工匠精神网络宣传教育保驾护航

5.3.2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搭建师生一体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5.3.3 善用微课微视等有效载体,打造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网络教育新课堂

5.4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入路径

5.4.1加强校园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大学生新时代工匠精神孵化基地

5.4.2建立师生互助性兴趣小组,广泛参与社会调研和各种学科竞赛

5.4.3实现校企研多方合作,在实习实践中锤炼大学生的匠品匠技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雷志远;

  •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国;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71G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