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6h】

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在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就业压力持续增加的双重背景下,中国的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正在继续扩大,非正规就业也将成为未来就业的重要形态。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更加关注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在工资和收入方面的差别,但却忽视了不同就业类型对于劳动者非货币性回报方面的影响。幸福感是劳动者非货币性回报的综合体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水平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归宿,因此对于非正规就业者幸福感的关注也自然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文章首先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回顾和梳理了关于非正规就业对劳动者幸福影响的文献,指出了非正规就业影响劳动者幸福感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同时也探讨了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基础。  其次,文章针对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与劳动者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就业的非正规化水平较高,而非正规就业与劳动者幸福感水平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在非正规就业群体中还存在异质性现象,“非正规受雇”与“非正规自雇”两种非正规就业形式与劳动者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别。  再次,文章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对于劳动者幸福感的影响。由于非正规就业存在“自选择性”并会产生“选择性偏差”,从而影响计量结果,因此文章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作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此削弱计量过程中的选择性偏差问题。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还将非正规就业分为“非正规受雇”与“非正规自雇”两种非正规就业形式分别进行考察,以分析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异质性现象。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正规就业是影响劳动者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整体而言,非正规就业者的幸福感水平要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但在异质性的考察中,研究发现,只有从事非正规受雇的劳动者,其幸福感会显著降低,而非正规自雇者的幸福感水平却与正规就业者并无显著差异。  之后,为了探讨非正规就业影响劳动者幸福感的原因,本文从合同保障效应、社会保障效应、工作时长效应和工作收入效应四个方面,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非正规就业影响劳动者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合同保障、社会保障水平以及工作收入对于劳动者幸福感都有着显著的正面作用,而工作时长的增加则显著降低了劳动者的幸福感。非正规就业者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会保险的参保率都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同时非正规就业者的工作时间更长,这些因素都严重损害了非正规就业者的幸福程度。对于非正规受雇者而言,他们有着更低的小时工资,工作时间的增加放大了非正规受雇者工作收入的劣势,导致其幸福感水平远低于其他类型的就业者。而非正规自雇者的小时工资较高,工作时间的延长增强了非正规自雇者工作收入的优势,收入增加带来的正面作用抵消了其他负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非正规自雇者的幸福感状况并未受到明显的损害。  最后,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有国情,从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和提升劳动者幸福水平两方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王慕文;

  •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学科 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卢二坡;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幸福感,异质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