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6h】

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问题提出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第二章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概念

2.1.1法律素质的内涵

2.1.2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2.2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及教育的现实困境

3.1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实问题

3.1.1法律意识淡薄

3.1.2法律知识不足

3.1.3法律能力欠缺

3.2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突出问题

3.2.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3.2.2教学方法单一

3.2.3师资队伍薄弱

3.3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成因

3.3.1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对滞后

3.3.2家庭法治氛围淡薄

3.3.3个人法治意识薄弱

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4.1适应新时代法治社会新变化的需要

4.1.1新时代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4.1.2新时代法律素质教育的新挑战

4.2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现实需要

4.2.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需要

4.2.2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观需要

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创新

5.1发挥全面依法治国的教育作用

5.1.1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5.1.2弘扬先进法律文化

5.1.3推进社会法治建设

5.2丰富高校法制教育教育方式

5.2.1营造校园法治文化环境

5.2.2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作用

5.2.3拓展法治教育实践环节

5.3注入新时代发展的元素

5.3.1树立平等意识

5.3.2培养大学生契约精神

5.3.3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董丽敏;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艳红;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4G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