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改进策略研究
【6h】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改进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1.3.1 论文的创新点

1.3.2 论文的重点

1.3.3 论文的难点

2 高校资助政策的演变与现状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

2.2 高校资助工作的演变

2.2.1 逐步探索阶段(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

2.2.2 深化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20世纪末)

2.2.3 全面推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2.3 当前困难学生的需求调研---基于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

2.3.1 问卷调查

2.3.2 需求分析

2.4 资助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4.1 认定体系不够完善

2.4.2 资助理念有待提升

2.4.3 勤工助学岗位不足

2.4.4 资助部门权责不明

2.4.5 还款监督机制不力

2.5 资助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5.1 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2.5.2 执行主体认知缺陷

2.5.3 资助政策监督不力

2.5.4 思想教育关注不够

2.5.5 负面文化消极影响

2.5.6 学生素质存在不足

3 美国高校资助工作的考察

3.1 美国高校资助制度的研究

3.1.1 贷学金

3.1.2 助学金

3.1.3 勤工助学

3.1.4 资助包

3.2 美国高校资助模式的特点

3.2.1 简便的申请程序

3.2.2 灵活的资助方式

3.2.3 严明的资助纪律

3.2.4 规范的资助管理

3.3 美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3.3.1 完善资助制度体系

3.3.2 健全资助管理机构

4 以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为突破口加强和改进高校资助工作

4.1 确立发展性资助理念

4.1.1 内涵阐释

4.1.2 理论依据

4.1.3 现实意义

4.2 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

4.2.1 模式构成

4.2.2 构建原则

4.3 推进发展性资助工作的重点措施

4.3.1 完善资助认定体系

4.3.2 整合经济资助方式

4.3.3 加大“项目式’’资助力度

4.3.4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4.3.5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4.3.6 培育良好资助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到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的增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基本解决了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就困难学生而言,心理、思想和能力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资助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亟需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资助策略。
  发展性资助工作理念立足于“立德树人”,重视对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能力锻炼,对经济资助方式进行有效整合,把经济资助与项目实践、能力锻炼、感恩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相结合,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存和适应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公平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通过理论探索与分析、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资助方式的演变、困难学生需求调查、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演变与现状,并借鉴美国高校资助工作经验,提出了构建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对策与建议,以完善我国高校资助工作,进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