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6h】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的背景

2.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高校资助体系研究现状

2.国内高校资助体系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法

3.访诙法

4.实证分析法

(四)研究内容

(五)创新之处

1.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拓展资助途径

二、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概念的界定

2.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历程

1.人民助学金为主阶段(1949年—1978年)

2.人民奖学金为主阶段(1983年—1986年)

3.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并存阶段(1986年—1993年)

4.“奖、贷、勤、减、补”体系形成阶段(1994年—1999年)

5.“奖、贷、勤、减、补”资助体系发展阶段(1999年—2007年)

6.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07年—至今)

三、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现状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运行现状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

四、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定标准不科学

(二)资助主体太单一

(三)助学岗位不充足

(四)贷款制度有缺陷

(五)政策执行不理想

(六)资助观念太落后

五、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对策研究

(一)制订客观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1.多因素定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概念

2.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认定评价体系

(二)建立一体化的社会资助体系

1.充分发挥政府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主导作用

2.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主导作用

3.充分发挥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和帮扶作用

(三)优化资助模式,提高资助效率

1.助学贷款科学化

2.勤工助学规范化

3.资助形式多样化

4.执行监督制度化

5.资助观念时代化

6.学生能力综合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