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影响的研究
【6h】

不同营养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摘 要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和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

1.2排除标准

1.3分组

2实验器材

2.1实验仪器和设备

2.2主要试剂

3实验方法和步骤

3.1实验方法

3.2检测指标

4统计学分析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功能,营养状况,肝肾功能,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月~12月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h应用瑞素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天;完全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常规输液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1天与第8天检测免疫指标,营养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1)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A、IgG、IgM、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早期肠内营养组IgA、IgG、IgM、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完全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术后第一天患者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P<0.05,P<0.01),经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3)术后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尿素氮,两组病人无明显差异(P>0.05);(4)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经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