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帮助学生积累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
【6h】

帮助学生积累有效阅读策略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1 阅读策略的概念界定、特征及其构成因素、理论依据及其所蕴含的语文特性

1.1 阅读策略的概念界定、特征及其构成因素

1.2 阅读策略指导建立的理论依据

1.2.1 认知理论

1.2.2 元认知理论

1.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4 学生中心理论

1.2.5 多元智能理论

1.3 阅读策略指导中所蕴含的语文学习特性

1.3.1、实践性

1.3.2、真实性

1.3.3、持续性

1.3.4、反复性

1.3.5、渐变性

1.3.6、整体性

1.3.7、文化性

1.3.8、思维性

2 阅读策略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特点

2.2、学生个体差异

2.3 兼顾差异的阅读策略指导的现实意义

2.3.1 调查分析见证差异

2.3.2 学生个体差异形成的阅读现状分析

2.3.3 提倡兼顾差异的阅读策略指导具有其现实意义

3 兼顾差异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的有效实施

3.1 影响阅读效果的相关策略

3.2 国外实施的阅读策略教学对我们的启示

3.2.1 示范教学

3.2.2 支架教学

3.3 阅读策略指导实施的原则

3.3.1 过程性原则

3.3.2 分解性原则

3.3.3 一体性原则

3.3.4 探究性原则

3.4 兼顾差异进行阅读指导的实施策略

3.4.1 提供认知前提的准备与生成学习动机的策略

3.4.2 促进个体阅读方法优化的策略

3.4.3 有效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生成的策略

4 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给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4.1 突出情感因素

4.2 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4.3 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4.4 讲究口语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把这种知识当作良种,种一粒会绿一片,收一筐。小学阶段是学习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方法策略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诸多内容中的重要一项。当前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知识教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把教材看成一个例子,没有更多的从教是为了不教方面进行思考。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才会使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虽读了那么多的文章,但很难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具备独立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
   根据认知理论和元认知理论形成的阅读观强调阅读的交互作用和理解的建构特征,并认为任何阅读都是读者调动其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运用一系列灵活而恰当的策略、结合文章提供的信息以及阅读情景的暗示来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读者原有知识与用来促进和维持理解的策略构成了新阅读观的重要因素,阅读策略由此孕育而生。帮助学生积累有效的阅读策略是符合语文教学理论界探索的主流意识的,如《新课标》所言:学习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所要学习的除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法指导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阅读策略的概念界定、特征及其构成因素、理论依据及其所蕴含的语文特性。第二部分论述了小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共性特点与个体差异。第三部分阐述了兼顾差异进行阅读指导的实施策略,包括提供认知前提的准备与生成学习动机的策略;促进个体阅读方法优化的策略;有效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生成的策略。第四部分足就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给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进行了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