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隐喻义与字面义加工时程差异的ERP研究
【6h】

隐喻义与字面义加工时程差异的ERP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隐喻义与字面义加工时程的三种假说

2.1.1隐喻理解的三阶段假说

2.1.2隐喻理解的平行假说

2.1.3语义显著性假说

2.1.4反应时实验的缺陷

2.2事件相关电位简介

2.2.1事件相关电位定义

2.2.2 ERP优缺点

2.2.3 ERP实验的研究指标

2.2.4语言理解实验出现的ERP成分

2.3隐喻理解的ERP实验研究

2.2.1尾词范式

2.2.2双词实验范式

2.2.3 S1-S2范式

2.2.4以往隐喻理解ERP研究的缺陷

第三章 实验研究

3.1实验概述

3.2研究目的与意义

3.2.1理论意义

3.2.2实践意义

3.3 ERP实验方法

3.3.1 ERP实验材料要求

3.3.2 ERP记录装置

3.3.3 ERP数据采集

3.3.4 ERP离线分析

3.3.5波形识别

3.4实验一:反应时实验

3.4.1前期准备

3.4.2实验材料

3.4.3被试

3.4.4实验流程

3.4.5实验结果

3.5实验二:ERP实验

3.5.1实验材料

3.5.2被试

3.5.3实验参数

3.5.4实验流程

3.5.5数据离线分析与处理

3.5.6 ERP行为数据结果

3.5.7脑电实验结果

第四章 综合讨论

4.1反应时实验结果与ERP实验行为结果的比较

4.2隐喻加工与N200

4.3隐喻加工与N400

4.4隐喻加工与P600

4.5隐喻加工的半球差异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一些熟悉隐喻,对于新奇隐喻却较难理解。隐喻句的字面意义是错误的、不成立的。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是直接获得隐喻义,还是需要先拒绝错误的字面义再加工隐喻义?西方的隐喻理解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论:三阶段假说、平行假说和语义显著性假说。国外的学者针对这三种理论展开了大量的反应时实验和ERP研究,但仍未得到一致的结果。
   本研究共有两个实验。实验一用反应时实验研究隐喻义和字面义加工时程的异同。共有四种类型的句子:熟悉隐喻句、新奇隐喻句、字面意义句和错误意义句,被试的任务是判断每个句子在汉语是否有意义。实验二用ERP的方法来进一步验证反应时的研究结果,并探讨新奇隐喻句和熟悉隐喻句在加工时程上与字面意义的关系,并观察不同类型的句子在不同时程内左右半球和大脑皮层的差异。两个实验被试均为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年龄20-25岁。
   实验一发现,四种句子类型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平行假说。
   实验二发现:
   1、ERP的行为数据与反应时实验一致,支持平行假说。
   2、脑电数据显示,N400反映加工难度。错误意义句的N400振幅最大,其次是新奇隐喻句,熟悉隐喻句,字面意义句的振幅最小,句子类型主效应显著,F=8.32,p<0.01。这表明新奇隐喻句的难度显著大于熟悉隐喻句。
   3、P600反映了后期的语义整合。熟悉隐喻句的P600振幅最大,其次是字面意义句,新奇隐喻句,错误意义句的振幅最小。句子类型主效应显著,F=8.63,p<0.01。因为熟悉隐喻引起了被试更多的联想,而新奇隐喻与字面意义句在N400时已经简单明确地判断出了没有意义,后期就放弃了对句子的的继续加工。
   4、实验还发现了N200,但是四种句子类型的N200振幅主效应不显著,F=2.29,p>0.05。
   5、左右两个半球共同参与隐喻的理解。在最初的词汇识别阶段,熟悉隐喻主要使用左半球,而新奇隐喻需要两个半球的参与;在语义理解阶段和语义整合阶段,左、右两个半球都没有显著差异,两个半球共同加工理解隐喻。

著录项

  • 作者

    居银;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念阳;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认知;
  • 关键词

    隐喻理解; 隐喻义; 字面义; 加工时程差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