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看日语中的蔑视语
【6h】

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看日语中的蔑视语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译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1 序論

1.0はじめに

1.1研究対象

1.2先行研究

1.3 理論基礎と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と研究意義

2 蔑視語の分類

2.1蔑視される内容による分類

2.2 表現形式による分類

3 蔑視語の特徴

3.1形式と内容の分布から見られる特徴

3.2可変性

3.3コンテクスト依存性

4 蔑視語の言語心理

4.1先行研究からまとめた蔑視語の成因

4.2蔑視語の言語心理

5 蔑視語の悪影響及び改善方法

5.1蔑視現象における蔑視語の影響

5.2改善方法

6 結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蔑视现象古已有之。在日本,关于“差别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最先受到关注的是被歧视部落的问题,随后关于身体障害者和女性的歧视也逐渐受到瞩目。由此,日本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的歧视和反歧视事件,而“差别语”也被称为“不恰当用语”,其使用遭到了猛烈地抨击。本文的目的在于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对蔑视语的语言心理进行分析,所以在此不使用“差别语”的叫法,而是采用“蔑视语”这一更能体现其语言心理的说法。
  本文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对蔑视语进行了分类。笔者发现蔑视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也很多样。另外,笔者总结出蔑视语具有可变性和语境依存的特点,消除蔑视语的难度由此可见一斑。在论文的主体部分,笔者从社会心理语言学角度对蔑视语中蕴含的语言心理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并结合语境中的实例对蔑视语使用心理的各个侧面进行了分析。其语言心理包括对外集团的排斥心理(其中伴随有轻视、嘲讽、惧怕和愤怒等心理活动)、类别化认知机制下极易产生的偏见、外集团同质效应下的以全概偏以及人社会化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模仿心理。这些语言心理对所有语言中的蔑视语心理都适用,是一般心理。作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式的集团主义和内外意识。这种文化环境下更容易催生对外集团的排斥和蔑视现象。最后笔者从语言和偏见、语言和社会化、语言和语言行为三个角度分析了蔑视语在蔑视现象中的推波助澜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六种消除蔑视语中蔑视含义的方法。六种方法分别是使用原语、消除词语中的不平等因素、避免露骨粗俗的说法、转移信息到修饰语,让词语充分反映时代变化、使用非日常性的汉语和外来语。
  解决蔑视问题,语言上的改善是必需的,但是消除蔑视意识和改善被蔑视群体的实际待遇才是根本途径。然而改变人的意识绝非容易之事,每个人的自觉反思和政府自上而下的倡导都不可或缺。而在改善被蔑视群体的实际待遇时,政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