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身份解读
【6h】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马丁伊登》中主人公的身份解读

代理获取

摘要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具有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该作品描述了马丁·伊登从社会最底层奋斗获得成功,但最终获得巨大成功后,因忍受不住资本主义阶级社会而选择自杀的故事。马丁·伊登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其奋斗的过程中,不断质疑和确立自己的身份。该作品精彩的呈现了一个年轻人追求,梦想,受挫,成功,幻灭的过程。
  批评话语分析的目的是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分析和探究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话语和话语如何反应意识形态以及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尽管批评话语分析内部对语言和社会结构分析所采取的方法不同,主要的分析方法一共有三种,但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来自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也是本文主要采取的分析方式。系统功能语言学成为批评话语分析模式下文本分析的工具。Halliday认为所有文化在语言中都会反映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元功能或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批评话语分析应用到的系统功能学概念主要包括:词汇分类,及物性,归一性,情态,名物化等。批评话语分析应用这些理论注重分析话语之间蕴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以往批评话语分析角度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新闻材料和演说词,缺少对文学文本的分析与研究。由此,作者选用《马丁·伊登》作为分析文本,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对小说主人公角色进行解析,通过会话分析研究马丁伊登个人身份的塑造与确立,进一步揭示马丁伊登个人命运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性。根据主人公马丁伊登角色变化,作者将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并选取各部分具有代表性案例,对选文中出现的符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词汇和词组进行统计和理论分析,分析方法主要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通过词汇分类,及物性,归一性,情态和名词化等理论来分析语言的使用与主人公身份之间的关系,语言是否对主人公的身份产生影响,分析语言是否与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存在联系。对主人公身份的解读主要包括个人身份,文化身份和种族身份三大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批评话语分析是可以用来分析文学文本的,语言的使用与人物身份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且语言的使用可以揭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马丁·伊登是个人主义十分浓厚的人物,他的不断觉醒以及最终幻灭的过程都带有悲剧色彩。本文的分析也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为小说中主人公身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解析角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