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7-酮基胆甾醇壬二酸单酯对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的调控作用
【6h】

7-酮基胆甾醇壬二酸单酯对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的调控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1.3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1.3.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

1.3.2 oxLDL的致病性

1.3.3 oxLDL氧化衍生物与动脉粥样硬化

1.4 巨噬细胞泡沫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1.4.1 巨噬细胞的由来及分型

1.4.2 巨噬细胞的泡沫化过程

1.4.3 清道夫受体CD36的研究现状

1.4.4 清道夫受体LOX-1的研究现状

1.4.5 脂筏蛋白Caveolin-1的研究现状

1.5 胆固醇逆转运作用

1.5.1 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1.5.2 ABCA1的研究现状

1.6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策略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新型配体oxLig-1介导oxLDL与CD36及LOX-1的结合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分子对接模拟

2.3.2 LDL的体外氧化修饰

2.3.3 oxLig-1的化学合成

2.3.4 ELISA方法分析CD36及LOX-1与oxLig-1的结合活性

2.3.5 ELISA分析oxLig-1在oxLDL与CD36及LOX-1结合过程中的作用

2.3.6 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析oxLig-1与CD36的结合力强弱

2.3.7 数据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2 ELISA方法分析oxLig-1与CD36的结合机制

2.4.3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析oxLig-1与CD36的结合力强弱

2.4.4 oxLig-1与LOX-1结合作用的分子对接分析

2.4.5 ELISA方法分析oxLig-1与LOX-1的结合机制

2.5 本章小结

3 慢病毒介导的CD36及LOX-1基因沉默细胞株的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细胞株与菌株来源

3.2.2 试剂和仪器

3.2.3 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J774a.1与293T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3.3.2 Total RNA的提取

3.3.4 CD36及LOX-1目的基因的调取

3.3.5 CD36及LOX-1目的基因的切胶回收

3.3.6 CD36及LOX-1目的基因的TA克隆

3.3.7 CD36及LOX-1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siCHECKTM-Ⅱ质粒

3.3.8 CD36-shRNA与LOX-1-shRNA序列设计及慢病毒干扰载体的构建

3.3.9 有效shRNA干扰序列的筛选

3.3.10 慢病毒的包装

3.3.11 慢病毒的浓缩与纯化

3.3.12 嘌呤霉素有效致死浓度的筛选

3.3.13 Polygreen转染增强剂浓度筛选

3.3.14 J774a.1细胞的慢病毒侵染及稳转细胞株的筛选

3.3.1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3.3.16 激光共聚焦检测CD36、LOX-1与oxLig-1共定位情况

3.3.17 数据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2 CD36与LOX-1干扰序列的筛选

3.4.3 Western blot分析稳转基因沉默细胞株干扰效率

3.4.4 细胞水平分析oxLig-1与CD36、LOX-1的结合作用

3.4.5 细胞水平上分析ω-COOH在oxLig-1与CD36、LOX-1结合过程中的作用

3.5 本章小结

4 oxLig-1与CD36的结合作用对oxLDL吞噬摄取过程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细胞培养

4.3.3 siRNA瞬时转染

4.3.4 Western blotting分析

4.3.7 oxLig-1、me-oxLig-1药物刺激作用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4.3.10 oxLig-1、me-oxLig-1药物刺激作用对Fyn、JNK、ERK以及NF-κB p65磷酸化的影响

4.3.12 蛋白激酶抑制剂预处理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4.3.13 数据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D36以及Caveolin-1的基因沉默对胆固醇酯蓄积作用的影响

4.4.2 Caveolin-1在oxLDL吞噬摄取过程中的作用

4.4.3 oxLig-1与CD36的结合作用对Caveolin-1膜向移位和聚集的影响

4.4.4 oxLig-1与CD36的结合作用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4.4.5 CD36-Src-JNK/ERK信号传导通路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4.4.6 核转录因子NF-κB在oxLig-1诱导的Caveolin-1蛋白表达过程中的作用

4.5 本章小结

5.oxLig-1与LOX-1的结合作用对胆固醇逆转运作用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细胞培养

5.3.3 激光共聚焦检测LOX-1过表达情况

5.3.4 Western blotting分析

5.3.7 oxLig-1、me-oxLig-1药物刺激作用对LXRα、ABCA1、LOX-1蛋白表达的影响

5.3.9 siRNA瞬时转染

5.3.10 数据统计学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oxLig-1与LOX-1的结合作用对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

5.4.2 oxLig-1与LOX-1的结合作用对PPARγ激活的影响

5.4.3 oxLig-1与LOX-1的结合作用对LXRα蛋白表达的影响

5.4.4 oxLig-1与LOX-1的结合作用经由PPARγ-LXRα-ABCA1信号传导通路上调ABCA1的蛋白表达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驱动的巨噬细胞泡沫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显示,清道夫受体CD36及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密切参与并调控了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形成,因此研究二者与oxLDL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阐明该作用对胆固醇转运过程的调控机制,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前期研究中,从oxLDL脂类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种新型表位结构—7-酮基胆甾醇壬二酸单酯(7-ketocholesteryl carboxynonanoate,oxLig-1),并推测oxLig-1很可能介导了oxLDL与清道夫受体CD36、LOX-1的结合作用,从而调控了巨噬细胞对oxLDL的摄取及转运过程。为了进一步明确oxLDL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以oxLig-1、CD36及LOX-1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研究。
  首先通过分子对接模拟、酶联免疫分析(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分别对oxLig-1与CD36、LOX-1的结合作用加以研究,结果发现oxLig-1作为表位结构介导了oxLDL与清道夫受体CD36、LOX-1的结合作用,并且该结合作用表现出高度的结合亲和性。随后分别对oxLig-1的各亚结构组份以及甲基化修饰物进行分析后发现,oxLig-1的疏水核心结构为结合作用提供了疏水作用,而ω-COOH则是结合过程中的主要位点,为结合构象的稳定和结合作用的加固发挥了关键作用。
  其次借助慢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分别构建得到CD36及LOX-1稳转基因沉默巨噬细胞株,并以此为模型在细胞水平验证了oxLig-1与CD36、LOX-1的结合作用。随后利用基因沉默细胞模型以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分析了CD36介导oxLDL吞噬的具体机制。结果显示,oxLig-1可在细胞膜表面同CD36以及Caveolin-1发生共定位,同时oxLig-1及oxLDL的刺激作用可诱导Caveolin-1发生膜向移位以及聚集。与之相比oxLig-1的甲基化修饰物(me-oxLig-1)未表现出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Caveolin-1构成的脂筏结构密切参与了巨噬细胞吞噬摄取oxLDL的过程,而CD36及Caveolin-1的基因沉默均大幅减少了胆固醇在细胞中的积累,表明CD36在与oxLDL表位结构oxLig-1结合后,能够启动Caveolin-1脂筏的形成,并通过此方式介导了oxLDL的吞噬和摄取作用。
  再次研究了oxLig-1与CD36的结合作用对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免疫共沉淀、基因沉默及抑制剂干预实验结果显示,oxLig-1与CD36结合作用在启动脂筏形成以及oxLDL吞噬摄取作用的同时,能够激活CD36下游Src-JNK/ERK信号传导通路,导致核转录因子NF-κB被活化,进而上调了Caveolin-1的蛋白表达,最终进一步加速了Caveolin-1脂筏的形成以及oxLDL的吞噬摄取作用。
  最后评价了LOX-1在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LOX-1基因沉默明显增强了巨噬细胞胆固醇蓄积作用。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oxLDL以及oxLig-1的刺激作用可通过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的方式上调ABCA1(ATP bindingcassette transporter A1)的蛋白表达,而oxLig-1的甲基化修饰和LOX-1蛋白表达缺失均能够抑制此上调作用。进一步的报告基因及抑制剂干预实验结果表明,oxLDL在启动巨噬细胞泡沫化的同时,还可通过其表位配体oxLig-1与LOX-1的结合作用诱导核转录因子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发生活化,进而启动PPARγ-LXRα-ABCA1信号传导通路,上调ABCA1的蛋白表达,最终促进了胆固醇逆转运作用,避免胆固醇在细胞中过度蓄积。
  本论文阐明了oxLDL与CD36及LOX-1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明确了该结合作用在巨噬细胞胆固醇转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今后以此为靶点开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药物奠定了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