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BCB4基因介导胎盘胆汁酸排泌机制的初步研究
【6h】

ABCB4基因介导胎盘胆汁酸排泌机制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发生在妊娠中、晚期的特发性疾病。ICP虽然对母体无严重危害,但对胎儿影响较大,是引起胎儿窘迫、早产、羊水粪染、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2]。该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它主要与激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ICP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种族性及地域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并明确了在肝脏存在着胆淤相关基因:ABCB4(MDR3)、ABCB11(BSEP)和ATP8B1(FIC1)基因,分别编码毛细胆管上磷脂载体、胆汁酸输出泵以及氨基磷脂载体[3]。以上三种转运蛋白均参与了肝脏胆汁酸的转运和分泌过程。胆淤相关基因的突变、异常表达可分别引起多种遗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但关于这三种胆淤相关基因在人类胎盘上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人们知之甚少,是否也参与了胎盘胆汁酸的排泌?是否与ICP围生儿预后有关?值得我们研究。
   目的检测正常晚孕和ICP患者母胎血中甘胆酸和母体转氨酶、胆红素的变化,探讨胆汁酸变化与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关系:检测胆淤相关基因之一ABCB4(MDR3)基因在正常晚孕和I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差异;检测ABCB4(MDR3)基因与胆汁酸的相关性;检测MDR3P-gp在胎盘组织中的细胞学定位,及其在正常晚孕和ICP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从而探讨ABCB4基因与ICP胎盘胆汁酸排泌功能下降的关系。
   方法:收集妊娠晚期ICP患者(ICP组)和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集母体静脉血和新生儿脐静脉血及胎盘组织,采用化学氧化法和酶动力学法检测母血胆红素及转氨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母血及脐血中的甘胆酸(CG)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测定两组胎盘组织中ABCB4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BCB4(MDR3)蛋白(MDR3P-gp)在胎盘组织中的细胞学定位及两组胎盘组织中MDR3P-gp的表达,探讨胎盘MDR3基因与胎盘胆汁酸排泌的关系。
   结果:(1)ICP组母血中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均高于对照组(159.32±71.17vs25.16±12.70u/L;21.57±6.36vs5.11±2.74mmol/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ICP组母血、脐血中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8.86±8.51vs2.70±2.19;19.97±8.80vs5.83±5.06μg/ml),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P组母血CG含量高于脐血中的含量,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r=0.588);对照组脐血CG含量高于母血中的含量,两者之间无直线关系(r=0.212);(3)两组胎盘组织中均检测到ABCB4(MDR3)基因的mRNA,与对照组相比,ICP组胎盘组织中ABCB4(MDR3)基因的mRNA水平下降(3.33±1.03vs6.85±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MDR3-mRNA相对量与脐血甘胆酸和母血甘胆酸水平呈负相关性(r=-0.627;r=-0.795)。(4)两组胎盘组织中合体滋养细胞均检测到MDR3P-gp,但ICP组胎盘组织中MDR3P-gp表达明显下降。
   结论:(1)ABCB4基因及其载体蛋白MDR3P-gp可能参与了胎盘胆汁酸的排泌:(2)提示ICP胎盘胆汁酸排泌功能受损可能是引起ICP围生儿预后不良的环节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