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与宫腔镜施行子宫粘膜下大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6h】

腹腔镜与宫腔镜施行子宫粘膜下大肌瘤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序 言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住院期间观测项目及随访内容

3.手术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粘膜下大肌瘤(≥30mm)的安全性及疗效,为子宫粘膜下大肌瘤术式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本研究选取苏大附二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行腹腔镜(观察组)及宫腔镜(对照组)手术治疗子宫粘膜下大肌瘤(肌瘤直径≥30mm)患者共95例。记录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通过查阅病历、电话随访、复诊记录等方式评估术后宫腔粘连、继发痛经或加重、腹壁内异结节发生频次及术后妊娠情况。数据通过SPSS16.6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宫腔镜组中不同肌瘤直径病例的术中情况进行组内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ANOVA)统计学分析,对宫、腹腔镜两组间的术中情况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观察组(腹腔镜组)41例,平均年龄(31.41±11.21)岁。其中30≤肌瘤直径≤40mm19例,40≤肌瘤直径≤50mm12例,肌瘤直径≥50mm10例;对照组(宫腔镜组)55例,平均年龄(34.23±5.74)岁。其中30≤肌瘤直径≤40mm33例,40≤肌瘤直径≤50mm14例,肌瘤直径≥50mm7例。宫腔镜组内比较:肌瘤直径30-40mm组与40-50mm组、50mm以上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宫腔镜组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宫腔镜粘膜下肌瘤切除术随肌瘤体积增大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延长等风险增加。腹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大肌瘤相较于宫腔镜手术未显示出明显增高的术中风险,术后随访提示手术疗效值得肯定。腹腔镜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中提高术者腹腔镜下精细操作水平、镜下分层缝合子宫肌层有助于避免子宫内膜异位、术中出血等并发症,适用于宫腔镜下切除困难的粘膜下大肌瘤的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