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肩锁关节的三维形态分析及并发症研究
【6h】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后肩锁关节的三维形态分析及并发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随访及疗效评估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3 讨论

3.1肩峰撞击征和肩峰下骨溶解

3.2应力性骨折、螺钉松动和钩钢板断裂

3.3钩尖脱出

第二部分 肩锁关节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1.2数据采集和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的解剖差异对于肩缝下骨侵蚀发生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且愿意行术前CT扫描的8例锁骨远端骨折和1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17例,女7例;年龄21~76岁,平均48.7岁。根据X线片和三维模型所示,将患者分为肩峰下骨侵蚀组(8例)和正常组(16例),测量并比较两组的锁骨远端的角度,肩峰的角度,厚度和宽度的差异。
  结果:肩峰下骨溶解的患者肩峰冠状面角度为(51.38±5.59)°,而未发生肩峰下骨溶解的患者肩锁角为(44.20±3.83)°,差异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其锁骨远端的角度(25.44±2.51)相对未发生肩峰下骨具有统溶解的角度(21.67±4.06)有统计学意义,P=0.026.男性和女性在肩峰的厚度上存在差异,男性为(9.72±1.13)mm,女性为(8.16±1.89)mm,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
  结论:肩锁角和锁骨远端旋转角的增大可促进肩峰下骨侵蚀,肩峰矢状面的倾斜角对于肩峰下骨侵蚀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男性和女性患者在肩锁角,锁骨远端旋转角,长度上无明显差异,两者在厚度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