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研究
【6h】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理论基础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模型

2.1 模型构建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因机制

3.1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因模型

3.2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因形成

3.3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因成长

3.4 小结

第四章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选择机制

4.1 研究方法

4.2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企业选择机制

4.3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职院校选择机制

4.4 小结

第五章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变异机制

5.1 研究方法

5.2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技术变异机制

5.3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人才变异机制

5.4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文化变异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增长机制

6.1 研究方法

6.2 高职教育增长机制

6.3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6.4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增长机制

6.5 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

7.1 提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因

7.2 优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选择

7.3 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变异

7.4 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增长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表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方式转型的逐渐深入,国家正在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的主体是各种创新型人才。在创新过程中,高职教育在新产品制造人才培养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实施和完成制造强国战略,需要培养大批世界一流的产业工人,而我国目前的产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现有技术工人中,由于培养方式等原因,有些技术工人掌握的技能并不能满足智能化制造的需要。另外,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适龄劳动力在逐渐减少,对人口素质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揭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进化规律,对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落脚点,综合管理学、生物学、统计学、系统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献研究入手,在界定了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化机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协同发展、协同进化机制等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专家深度访谈和调研结果,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刻画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为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提出理论框架。本研究重点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所包含的基因机制、选择机制、变异机制、增长机制等内容: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基因机制引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寻找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基因,分析基因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式;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选择机制引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分析高职院校、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依据、过程和方式,以及不同选择机制如何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变异机制引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分析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文化创新的机制,揭示变异机制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将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增长机制引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模型,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投入、产出、过程对区域知识增长、经济增长影响的规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说明如何应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进化原理,以吉林省为例,说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优化过程,提出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提出如何通过完善进化机制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进化机制是决定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的重要规则,该规则从提取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因开始,经过优化选择、促进变异、实现增长等几个阶段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发生作用。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通过优化进化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在区域文化、企业领导、企业文化、院校领导等方面优先采取措施。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第一,借鉴生物进化原理构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进化的基因模型。
  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因素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专业设置、培养方式、科研成果,区域企业、就业、产品、资本等要素是决定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实地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因子分析,从中提取影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因素,通过基因重组,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快速、跨越式发展。
  第二,利用资本循环总公式刻画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选择的机制。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通过相互选择合作伙伴实现的。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寻找高职院校与企业适应性造就协同发展的规律。运用神经网络理论,刻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选择模式。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寻找高职院校与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动因。通过剖析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互选行为,打开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互选过程黑箱。
  第三,运用潜质成长模型寻找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进化的变异因子。
  创新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动力。运用LGA理论,刻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人才变异、技术变异、文化变异。通过解析变异过程,开发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完善原始创新机制、集成创新机制、文化创新机制,不断补充原动力,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