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以圆锥曲线为例
【6h】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以圆锥曲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问题

1.4 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变式教学及理论基础

2.1 变式

2.2 变式教学

2.3 教学的有效性

2.4 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5 变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般流程图

3 变式教学现状调查

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3.2 调查研究的对象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

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5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6 调查总结与反思

4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验教学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设计与变量分析

4.3 数据处理

4.4 实验前两个班级成绩结果与分析

4.5 变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4.6 实验操作过程

4.7 变式教学的教学案例

4.8 实验后有关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4.9 实验中后期两个班数学学习成绩比较及分析

4.10 实验结论

5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不仅仅是对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角色行为发生改变,更是对教学改革。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变式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目的是通过具体实验为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本研究是在调查分析了高中学生已有的数学元认知水平和数学学习情况基础上,探索研究在高中数学中通过实施变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影响程度。
  根据顾明远先生的变式教学理论,变式分为“平行变式”和“垂直变式”两种[1]。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设计的变式教学,由于受学生自身元认知水平的限制,主要是在一个点上平行展开。而在复习课中采取垂直变式能够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从而对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讨论了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变式教学的相关文献,介绍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变式教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通过对实习学校的高中教师发放对变式教学的认识的调查问卷,对实习班级的学生发放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其目的是为本次教学实验提供指导;第三部分以圆锥曲线为例,通过实验法检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效果;第四部分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例分析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总结,并对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整体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变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变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变式教学有一定帮助,对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变式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