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选穴用药规律与临床观察
【6h】

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选穴用药规律与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对哮喘的基本认识

2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

3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现代I临床应用

4小结

选穴用药规律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数据分析

临床观察

1研究对象

2诊断标准

3纳排与剔除标准

4试验方法

5试验结果

6试验结论

讨论

1用药规律探析

2选穴规律探析

3组方依据

4不足之处和前景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古今文献中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临床应用处方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以现代临床文献数据为选穴用药规律的主要依据,古代临床文献数据为选穴用药规律的辅助支撑,以临床试验疗效验证其所得规律有效性为重要手段,全面系统地探讨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及用药经验,挖掘其选穴和用药的核心规律,以为临床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选穴和用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方法:本研究对古今文献中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用药处方和选穴处方分别进行收集并严格筛选,以人工检索和电子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分析用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的所属性味、药物的归经、用药的类型等方面的规律特点,分析选穴处方中腧穴的使用频次、腧穴的所在部位、腧穴的所属经脉、腧穴的特定穴类型等方面的规律特点,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V2.5),分析药物处方中药物之间和穴位处方中穴位之间的配伍关联规则及处方规律。本研究课题整体分为文献理论研究和临床试验观察两部分,研究以“用药选穴规律分析-制定优选方案-临床试验观察验证-得出结论”为研究主路线,总结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和用药规律,并基于以上规律拟定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优选处方,通过围绕其得出的优选处方进行小样本临床试验观察,观察其处方的有效性,以初步验证其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选穴用药规律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1.本研究显示,共检索出相关现代文献4013篇,排除不符合文献3910篇,通过GRADE系统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最终确定103篇质量较高的文献纳入本课题研究。通过文献进行信息数据提取,最终共提取穴位贴敷临床用药处方113个,涉及中药95味;选穴处方129个,涉及腧穴33个。其中药物使用频次分析结果:以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药物居多;药物使用类型分析结果:以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为主;药物性味分析结果: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辛、苦居多;药物归经分析结果: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居多;药物配伍关联分析:以“芥子、细辛”、“芥子、甘遂”、“细辛、甘遂”等为最常见;药物处方复杂网络分析:以“延胡索、芥子、甘遂与细辛”,“延胡索、细辛、甘遂与芥子”,“甘遂与芥子、细辛”等最多。腧穴使用频次分析结果:以肺俞、定喘、肾俞等穴居多;腧穴特定穴类型分析结果:以背俞穴、八会穴等类型特定穴为主;腧穴所属部位分析结果:以腰背部和头项部居多;腧穴所属经脉分析结果:以足太阳膀胱经和任脉等居多;腧穴配伍关联分析:以“肺俞、定喘”、“肺俞、肾俞”、“肺俞、膏肓”、“肺俞,膈俞”等为最常见;腧穴处方复杂网络分析:以“大杼与肺俞”,“丰隆与肺俞”,“颈百劳与肺俞”,“丰隆与肺俞”等最常见。 2.在选穴用药规律基础上,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试验观察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有效病例数30例,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1)。哮喘患者的治疗前后日间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日间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0.01)。哮喘患者的治疗前后夜间症状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夜间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外周血中EOS计数结果:治疗后夜间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5)。 结论:1、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选穴主要是肺俞、定喘、肾俞;用药主要是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 2、经临床试验验证,在选穴用药规律基础上,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