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6h】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2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的民生财政和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2.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背景分析

2.2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民生财政的现状分析

2.3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中国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第3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思路

3.2 民生财政对不同收入人群消费的影响差异机制

3.3 居民收入动态变化过程中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

第4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民生财政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检验

4.1 面板门槛效应模型设定

4.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说明

4.3 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适度加大民生财政支出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

5.2 继续深化现有税制改革以减少其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

5.3 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逐步提高总体的平均消费倾向

5.4 切实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以进一步释放潜在居民消费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按照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组,我国于1998年开始成为下中等收入国家,并在2010年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序列。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的下滑使得投资、出口和消费严重失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因此,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旨在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尤其是民生领域的投入来刺激居民消费,进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然而与此同时,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却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收支政策没有形成相应的合力。因此,政府有必要从收支两个维度对民生财政机制优化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实现“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
  现有的研究大多从支出视角研究了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线性影响,很少综合考虑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非线性效应。本文试图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首先,基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背景约束,从居民收入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过程出发,理论分析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呈现出的“倒 U型”非线性门槛效应;其次,结合中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城镇居民消费而言,无论是民生财政支出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刺激影响,还是民生财政收入活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抑制影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动态变化都呈现出“倒U型”的双重门槛效果,而对于农村居民消费而言,则都呈现出不断递增的门槛效果。同时,综合了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影响居民消费的两种正反作用之后,最终民生财政起到了促进居民消费的效果。此外,基于民生财政收支活动为门槛变量的扩展性检验表明在当前居民收入发展阶段,民生财政收支活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随着民生财政收支规模的增加而门槛递增。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民生财政支出的比重,完善税制结构等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