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6h】

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影像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背景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白质病变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3-1-1至2013-11-20日同济医院神经内科以神经科症状为主诉收治的,出院诊断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并行头部磁共振证实合并脑白质病变的患者。收集基本临床资料,可能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尿素,肌酐,尿酸,乳酸脱氢酶,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作为观察指标。应用年龄相关的白质改变(ARWMC)量表评估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根据ARWMC总评分,分轻度组(评分<8)和重度组(评分≥8)。应用Logistic回归,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不同脑区白质病变的分布差异,并分析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最终纳入173例符合病例。年龄跨度为35-89岁,平均年龄63岁。其中男性119例,女性54例,ARWMC评分平均为8.0分、轻度组为4.8分,重度组为11.6分。对五个脑区的方差分析显示,额叶受累最重,平均为3.01分,幕下受累最轻,平均为0.37分,除颞叶及基底节区病灶评分无统计差异外(P=0.486),其他各脑区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
  (2)对轻重两组脑白质疏松病例的独立T检验分析显示,两组间在年龄(P=0.000)、脉压差(P=0.004)、低密度组蛋白(P=0.042)、肌酐(P=0.000)、尿素(P=0.019)、尿酸(P=0.020)、血清碱性磷酸酶(P=0.017)都有统计学差异。对有差异的观察指标,在校正了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降脂治疗史后,应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肌酐(P=0.01)、碱性磷酸酶(P=0.01),低密度脂蛋白(P=0.03)都是重度WM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低密度脂蛋白与WMCs的严重程度呈独立的负相关。
  (3)针对脑白质病变在不同脑区的分布差异,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脑区出现WMC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基底节区:高血压(P=0.048);幕下区:高血压(P=0.016),碱性磷酸酶(P=0.024);颞叶区:肌酐(P=0.013);顶枕叶区:高血压(P=0.029),肌酐(P=0.007);额叶区:年龄(P=0.000),肌酐(P=0.015)。
  结论:
  (1)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伴发的脑白质病变,额叶受累最重,顶枕叶次之,幕下最少累及。
  (2)除年龄外,血肌酐,血清碱性磷酸酶也可能是重度脑白质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低密度脂蛋白可能是重度WMCs的保护性因素。
  (3)年龄,肌酐所致的WMCs倾向于出现在额叶,颞叶等前循环分布的脑区,高血压则可能是幕下,基底节区等后循环分布脑区出现WMCs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