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当代雕塑的探索--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在环境雕塑中的应用研究
【6h】

对当代雕塑的探索--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在环境雕塑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的可行性、依据及方法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2 从一般环境雕塑到当代要求

2.1 环境雕塑

2.1.1 一般环境雕塑的概念与性质、分类

2.1.2 一般环境雕塑的特征与地位

2.2 当代环境雕塑的语境

2.2.1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

2.2.2 城市的历史、文化

2.2.3 当代的公共性要求

2.2.4 生态美学的趋势

2.2.5 小结

3 对当代要求的回应--环境雕塑对后现代建筑理论的借鉴

3.1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选择

3.2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

3.2.1 从现代剑后现代

3.2.2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贡献

3.2.3 后现代建筑理论的类型、主要特征

3.2.4 后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

3.2.5 现代建筑理论设计上的常用手法

3.3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雕塑艺术的影响

3.4 环境雕塑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借鉴

3.4.1 思想上的启发

3.4.2 环境雕塑的新知识

4 新知识的应用形式研究

4.1 适合的试验场

4.1.1 郑州国棉三厂简介

4.1.2 厂区环境特色

4.1.3 “后”视角的发现

4.2 新雕塑的主要形式、手段

4.2.1 组合形式

4.2.2 结合体形式

4.2.3 开放空间形式

4.2.4 围合空间形式

4.2.5 闭合空间形式

4.2.6 复合体空间形式

4.2.7 手段

4.2.8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基于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复杂性,从环境雕塑创作与设计角度,笔者将环境雕塑看做是公共空间建设中的一个具综合性的组成元素而非纯粹的艺术性单体。通过探寻公共空间中的空间与生活、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提出环境雕塑的创作应充分理解与分析这些限定条件进行创作,从而使环境雕塑能更好地融入现时代的要求与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之中。
   通过考察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研究当代环境雕塑的语境,尤其是当代公共性的要求、雕塑的生态美学的趋势;后现代建筑理论给与的环境雕塑在思想上的启发、对城市建筑的新认识后,笔者认为后现代建筑理论成果在环境雕塑领域中的可能的用途以及获得的新知识表现为:首先,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及其五个大类型的模式有助于后现代的视角,从创作上具备后现代的观念与意识。其次,通过分析建筑的内涵、符号,考察人与社会的痕迹在建筑上的记录,可以从新的视角为环境雕塑提供新的材料、素材、灵感和语汇,提供设计元素。再次,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为新雕塑提供了审美价值上的指导。最后,其设计上的主要特征及其常用手法也可以用来塑造新雕塑的特征。
   本文根据新知识所能形成的新雕塑的特性,从两个角度研究其应用形式。一、从材料和设计元素角度,以环境雕塑为载体,研究新雕塑的主要形式角度二、以建筑为载体,从场所理念出发研究新雕塑的主要形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