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路径选择
【6h】

提升新时期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摘要

公共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杆,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学习的群体,己经到了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做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公共精神关系到他们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肩负起历史使命,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未来几十年社会价值取向。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提升是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内在要求,是造就合格公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研究关系到民族发展的未来,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研究明确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及表征,在理论上重新概括总结出大学生公共精神提升的内容,从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法治观念、公平正义观念、参与责任意识、诚信感恩意识、合作包容态度、独立的人格精神、社会公德意识、自制自律意识和服务奉献意识等公共精神核心要素方面进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焦作高校2000名大学生进行公共精神现状的实证分析,梳理总结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思想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思想独立、追求自我、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主体意识较强,有着正面积极的公共态度但行为上的主动性不足、自主自律意识不强;理性认识不足,批判性思维多建设性思考少、抱怨多包容少等等。
   针对大学生公共精神调查现状,本研究进行系统的成因分析,指出传统文化、市场经济、社会转型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大学生自身认知等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公共精神的途径和方法,即要加强对大学生新型人文精神的培养;拓宽公共生活空间,提供大学生公共实践的载体;以媒体文化的浸润作用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教师等知识分子群体的有效影响力;以官员与社会精英的道德行为示范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