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高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6h】

基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高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然而,受多年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影响,临床护理实践中关怀精神缺失,护患沟通短路等失人性化现象日趋严重,实施关怀教育,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理人才成为社会对护理教育的迫切需求。当前,虽然很多护理院校开展了人文教育,但依然存在教育理念落后,人文课程设置少,教学形式落后等问题,文献检索发现,针对关怀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实证性研究相对欠缺。
   目的:通过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探讨有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策略,通过验证为广泛应用于其他专业课程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方法
   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校2009级护理本科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以《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为平台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技能操作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融人文关怀教育于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2.实验前按照目的抽样方法选取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其人文关怀意识、关怀能力现状以及对关怀教育的需求,为实验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3.实验组教学设计为:①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从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制定人文关怀教学目标。②根据人文关怀教学目标,在实验组教学中融入人文教学资源,挖掘技能操作中隐含的人文关怀元素进行教学内容设计。③根据实验内容的特点,在征得护理专家意见基础上,结合相关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和人性关怀理论选择人文关怀教学方法。④在教学管理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充满人性关怀实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4.观察指标:①教学实验前后采用关怀特征量表和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学生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进行测评;②教学过程中,通过同行实验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反思日记进行评价;③教学结束后采用技能考核成绩、学生对教学设计实施效果问卷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结果
   1.访谈结果:实验前,护生对关怀内涵的理解模糊,关怀知识不足,关怀意识欠缺,关怀能力较低,具有较强的学习需求。
   2.实验前,两组护生的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束后,两组护生关怀意识得分、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实验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护生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自身前后对照,关怀意识和关怀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关怀案例融入恰当,护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护生反思日记显示护生在关怀认知和关怀行为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4.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实验教学持肯定的态度。
   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人文关怀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关怀意识,提高护生的关怀能力,增强护生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