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研究
【6h】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1.研究的缘由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2.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的相关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重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3.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及其内涵

1.新时代的概念以及特征

2.隐性教育途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二、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适应“0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的需要

(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内在要求

(三)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需要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实施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概况

1.问卷内容设计

2.调查对象、发放及回收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基本情况

2.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隐性教育途径实施现状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三)爱国主义隐性教育主题访谈总结

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实施现状

(一)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成效

1.大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2.教育者爱国主义隐性教育意识得到极大的提高

3.与时俱进实行教育形式和教育话语风格创新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现存问题

1.爱国主义教育隐性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2.爱国主义教育潜隐内容整体性不足

3.与大学生生活环境相结合的渗透方式发展不足

4.大学生对潜隐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学习兴趣不高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问题成因

1.“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完善

2.网络负面影响弱化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效果

3.开放的社会环境存在诸多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

五、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途径

(一)运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重视校园物质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2.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3.丰富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文化的体验

(二)借力社区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发挥学校社区文化育人作用

2.加强家庭社区的文化建设

3.利用地方社区文化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三)把大众传媒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进行建设

1.在新媒平台设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

2.营造积极健康的大众传媒环境

3.利用大众传媒打造爱国主义文化精品

4.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大众传播媒体

(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

1.高校加强与地方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密切联系

2.深入挖掘基地资源发展红色旅游

3.建设线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

4.建立展示新时代巨大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新时代赋予了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内涵,时代的任务、时代的要求、时代的使命使其重要性更加突出,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同时也要更加突出强调国家安全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全球意识教育、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教育。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总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依然面临诸多重大的挑战,显性教育的成果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等社会大环境的多方面不利因素侵蚀,难以实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为适应“00”后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必须深入探讨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践行能力,成为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以新时代为背景进行爱国主义隐性教育途径的探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开展问卷调查、质性访谈进行本课题研究。客观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的实施现状,经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爱国主义隐性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当中,教育者爱国主义隐性教育意识得到极大的提高,网络蕴含教育内容的信息也做到了与时俱进实行教育形式和教育话语风格创新,隐性教育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的存在一些问题使隐性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三全育人”格局尚未完善、网络负面影响、开放的社会环境存在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这些是隐性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本文针对上述的问题及成因,从有效运用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广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载体开展隐性教育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运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重视校园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宣传影响作用,合理地嵌入爱国主义内容。通过制度建设、环境建设、重大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等手段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日常生活学习中要借助各类学生活动丰富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文化的体验,在无意识之间进行爱国情感熏陶,历史文化知识传授和爱国行为引导。第二,借力社区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利用好地方社区文化资源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心。第三,转变育人思维,把大众传媒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阵地进行建设,高校应在新媒平台设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高校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形成合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大众传媒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大众传播媒体,做理性的爱国者。利用好大众传媒打造爱国主义文化精品,吸引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第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一方面,需要高校加强与地方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密切联系,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深入挖掘基地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增设展示新时代巨大成就的展馆或展厅,建设线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使基地资源的教育作用最大化。

著录项

  • 作者

    岑锦媚;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丽娟;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建筑设计;
  •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大学生; 爱国主义;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27:2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