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促进学生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研究
【6h】

促进学生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

1.1.3发展学生认识素养的需要

1.2研究综述

1.2.1国外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

1.2.2国内关于认识发展的研究

1.2.3研究现状的小结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1.3.2研究的意义

1.4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认识和认识素养

2.1.2化学认识素养

2.1.3认识发展

2.2理论基础

2.2.1认识论

2.2.2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2.3建构主义理论

2.2.4人本主义理论

3 高一学生化学学科认识素养现状调查

3.1调查内容及目的

3.2调查对象及方法

3.3测查工具的编制

3.4调查结果与分析

3.4.1化学认识素养现状调查

3.4.2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4 基于学生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研究

4.1基于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原则

4.1.1主体性原则

4.1.2建构性原则

4.1.3探究性原则

4.1.4全面性原则

4.2基于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步骤

4.2.1研读课程标准,确定认识发展目标

4.2.2分析教材内容,挖掘认识素养内涵

4.2.3明确已有认识,奠定认识发展基础

4.2.4设计教学活动,落实培养认识素养

4.2.5评析学生行为,诊断认识能力水平

4.3基于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4.3.1创设情境,激发认识

4.3.2问题驱动,发展认识

4.3.3合作探究,建构认识

4.3.4重视实践,巩固认识

4.3.5归纳总结,深化认识

5 基于学生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

5.1实验研究设计

5.1.1实验目的

5.1.2实验内容

5.1.3实验对象

5.1.4实验变量

5.1.5实验结果的检测方法

5.2实验研究过程

5.3教学案例及分析

5.3.1案例1—铁盐和亚铁盐(1课时)

5.3.2案例2—氯气(2课时)

5.4实验效果及分析

5.4.1化学学科认识素养的考查与分析

5.4.2课堂观察及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5.4.3两个班级学生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6.1研究结论

6.2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落后于西方国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识素养,而基础教育化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和结果水平,但已有的研究发现学生拥有大量的化学知识却不具备相应的化学认识素养。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高素质的公民,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势在必行。认识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具体化,学生认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化学课堂教与学现状及学生化学学科认识素养水平现状的调查,提出基于学生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方法及教学策略,以期能为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认识素养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基于文献查阅,了解认识发展、认识素养发展等相关研究现状及认识素养的构成要素,在参考专家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选取来宾市Y中学高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结合师生访谈,了解当前化学课堂落实培养学生认识素养的情况及学生化学认识素养的水平现状。在认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基于学生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原则:主体性原则、建构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建构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激发认识;问题驱动,发展认识;合作探究,建构认识;重视实践,巩固认识;归纳总结,深化认识。为了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以人教版化学必修1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为内容载体设计教学案例,展开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如何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认识素养。 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査和学生访谈,对比教学实践前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化学认识素养发展的变化,发现促进学生认识素养发展的化学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度;能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世界以及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成绩得到相应提高。 由于本研究时间有限及自身经验不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本研究过程和结论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希望在后期的工作和学习中,扩大样本的数量以及调查范围,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开展调查实践研究,经过长期实践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