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甘蔗糖成品霉菌污染的微生物学分析
【6h】

甘蔗糖成品霉菌污染的微生物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蔗糖的应用

1.2 蔗糖质量检测主要指标

1.2.1 二氧化硫含量

1.2.2 色值

1.2.3 蔗糖分、还原糖分

1.2.4 电导灰分

1.2.5 浑浊度

1.2.6 干燥失重

1.2.7 微生物含量

1.3 国内外对蔗糖中微生物的调查研究情况

1.3.1 国外对蔗糖中微生物的调查研究

1.3.2 国内对蔗糖中微生物的调查研究

1.4 霉菌的鉴定方法

1.4.1 传统鉴定方法

1.4.2 分子鉴定方法

1.5 微生物的防控措施

1.5.1 水分

1.5.2 温度

1.5.3 光照

1.6 良好操作规范的制定

1.6.1 良好操作规范的简介

1.6.2 良好操作规范的起源及发展

1.6.3 良好操作规范在蔗糖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1.7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8 论文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成品糖中霉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2.1 材料

2.1.1 原料

2.1.2 培养基

2.1.3 DNA抽提缓冲液

2.1.4 电泳缓冲液贮存液

2.1.5 引物

2.1.6 1.0%琼脂糖凝胶

2.2 仪器及设备

2.3 方法

2.3.1 菌株的分离纯化

2.3.2 菌株的保存

2.3.3 菌种鉴定

2.4 结果分析

2.4.1 经典微生物学分类结果

2.4.2 菌株的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

2.5 小结

第三章 成品糖中五株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3.1 材料

3.2 仪器

3.3 方法

3.3.1 温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3.3.2 光照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3.3.3 孢子悬浮液的配制

3.3.4 载玻片孢子萌发法

3.3.5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3.6 光照对孢子荫发的影响

3.3.7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温度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3.4.2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4.3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3.4.4 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4.5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S糖厂成糖工段现场微生物学分析

4.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生产线样品微生物分析

4.2.2 表面环境微生物分析

4.2.3 空气环境微生物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生产线样品微生物分析

4.3.2 空气环境微生物分析

4.3.3 表面环境微生物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制糖行业实施GMP的规划及建议

5.1 我国制糖行业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5.1.1 规范行业行为

5.1.2 提高责任意识

5.1.3 提高产品竞争力

5.2 我国蔗糖行业全面实施GMP的可行性

5.2.1 蔗糖行业已初具GMP规范意识

5.2.2 蔗糖企业已初具GMP水平

5.2.3 其他领域GMP不断发展和完善

5.3 蔗糖企业实施GMP防控微生物的关键点

5.3.1 工厂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

5.3.2 生产环境

5.3.3 人员

5.3.4 包装及成品运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A 测序结果

附录B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甘蔗成品糖为原料,对S和Y糖厂甘蔗成品糖中霉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研究了分纯霉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对S糖厂成糖工段的环境条件和微生物状况的调查探索成品糖中霉菌的主要来源;结合我国蔗糖行业的现状对糖厂实施GMP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结果如下:
   (1)从S糖厂成品糖中分离出9株霉菌,分别属于散囊菌属(Eurotium)、青霉属(Penicillium)、裸胞壳属(Emericella)。Y糖厂成品糖中分离出12株霉菌,分别属于散囊菌属(Eurotium)、黄丝曲霉属(Talar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裸胞壳属(Emericella)。通过形态学鉴定将分离纯化菌株归为5组,每组中选取最具典型性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结果为:菌株c-y-30-2为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菌株c-y-39-1为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 nidulanss)、菌株p-y-22-1为梅花状青霉菌(Penicillium herquei)、菌株c-s-31-1为纠结青霉(Penicillium implicatum)、p-y-35-1为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 wortmannii)。
   (2)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wortmannii)、梅花状青霉菌(Penicillium herquei)、纠结青霉(Penicilliumimplicatum)和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 nidulanss)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是25℃-30℃;相对湿度为68.9%时,仅有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nidulanss)有少量孢子萌发,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在湿度达到84.2%时萌发率为10.0%,其他3株菌的孢子萌发均要求相对湿度高于97.3%;光照能促进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 nidulanss)菌丝的生长,对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 wortmannii)影响较小,光照和黑暗交替条件能促进梅花状青霉菌(Penicillium herquei)菌丝的生长,而黑暗条件下纠结青霉(Penicillium implicatum)菌丝的生长良好,同时,完全光照能促进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 wortmanni)和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 nidulanss)孢子的萌发,半光照半黑暗能促进梅花状青霉菌(Penicillium herquei)孢子的萌发,光照对纠结青霉(Penicillium implicatum)和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影响不大。
   (3)通过对S糖厂成糖工段微生物检测发现,成糖工段分蜜机落下的成品糖中无霉菌检出,而在成糖工段环境空气、设备、地面、墙壁及振筛糖垢等取样样本中均检测到大量霉菌,尤其是纠结青霉(Penicilliumimplicatum)、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 nidulanss)以及谢瓦散囊菌(Eurotiumchevalieri),结合第二章形态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结果:S糖厂甘蔗成品糖中存在存在纠结青霉(Penicillium implicatum)、构巢裸胞壳菌(Emericella nidulanss)以及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因此,成糖中检出的霉菌与成糖工段环境微生物分布状况之间存在相关性。
   (4)根据我国蔗糖行业的现状分析甘蔗糖厂实施GMP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蔗糖企业实施GMP防控微生物的关键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