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戾饮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的实验研究
【6h】

抗戾饮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第一章文献研究

第二章实验研究

第三章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的呼吸道传染病,曾在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目前已成功地控制了SARS,但仍然面临病毒是否变异及再次侵袭人类的挑战。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发病率很高、有一定病死率的家喻户晓的疾病,但人们包括医疗工作者对其重视不够。20世纪以来全球已有4次流感大流行夺去几千万人的生命,死亡人数超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 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在禽类中流行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可累及各种家禽与野生禽类,也累及少数哺乳动物。但直到1997年5月才在我国香港发现首例人类直接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已经发现能使人类致病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7、H7N3等血清型,它们都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H5N1者有50%左右发生肺炎,病死率30%左右,超过SARS,今年我国已发现数例因禽流感致人死亡的个案。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尚没有人类间传播禽流感的证据,致病性强的病毒如H5N1型一旦获得人传人的能力,其结果的严重性可能不逊于SARS带来的威胁。 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都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呼吸道和(或)全身感染的病毒。面对呼吸道病毒感染逐渐增多、传染性逐渐增强、病情逐渐加重的趋势,如何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减轻呼吸道病毒感染造成的损害,是中西医学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文献研究SARS是由变异的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所致。冠状病毒(CoV)是一类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在SARS的发病过程中,SARS-CoV病毒本身不是决定性的因素,SARS-CoV侵入人体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SARS-CoV的靶器官主要是肺脏和免疫系统。一方面既可以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对抗SARS-CoV,另一方面也可以造成宿主免疫抑制或免疫损伤,主要与以下环节有关。(1)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反应;(2)T细胞免疫失衡;(3)免疫反应过强和自身免疫反应;(4)细胞因子如TNF-α、IL-2、IL-6的参与和细胞调亡。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简称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为分节段的单负股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及基因特征的差异,流感病毒可分为甲型(A)、乙型(B)、丙型(C)三种。同型流感病毒又根据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抗原性不同分为若干亚型,甲型流感病毒的HA抗原有15个亚型(H1~H15),其中H1~H3与人流感病毒相关;NA抗原有9个亚型(N1~N9),其中仅N1和N2是人流感病毒所特有。感染禽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即称为禽流感病毒(AIV),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禽类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通过对流感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发现,呼吸道抗原呈递细胞和CD4+、CD8+T细胞及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病变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病毒感染后可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等分泌3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如IP-10)、炎性因子(如HIL-6、IL-18)、TNF-α,进一步诱导免疫细胞聚集,而导致细胞因子调节失控。高致病性AIV突破种属屏障,经呼吸道感染人体后,可在机体内复制、扩散,不仅可以直接损伤组织、细胞,而且可以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间接地导致机体组织、细胞产生病理损伤。因此,三种呼吸道病毒的一个共同致病机理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衡。 中医将SARS归于“温病”的范畴。病因主要为感受“疫毒时邪”,病机与“湿、热、毒、瘀、虚”等有关。导师彭胜权教授认为,该病可诊断为“风温”,病因为风热夹湿之疫病病邪,病机主要为病邪闭阻肺络,肺气失于宣发与肃降,传变是由表及里。总的治疗原则是谨守病机,或祛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临床拟抗戾饮方为主加减治疗SARS,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38例,病人退热时间为5天,平均住院18天,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流感的病因为感受时行戾气所致,病机为感受时邪,营卫失和,邪毒入里,肺热壅盛,可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治疗当辨清表里内外,邪未入里者,当以清解透表为法;邪气内陷入里者,法以清热解毒、透邪外出。 二、实验研究1、实验模型及方法本实验以流感病毒滴鼻造成小鼠病毒性肺炎为模型,采用抗戾饮煎剂进行小鼠体内外试验。体内实验所选指标分别为肺指数、死亡保护率、延长生命率、IL-2、IL-6、IFN-γ、TNF-α、T细胞亚群、吞噬指数α等。将小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病毒唑组)、抗戾饮大、小剂量组,每组10只。在乙醚轻度麻醉下,用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在病毒攻击前一天开始给药。共给药4天,然后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 2、实验结果(1)抗戾饮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的作用结果显示,抗戾饮能降低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的肺指数值,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能明显减轻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的肺组织病变程度。但抗戾饮无毒浓度在体外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无抑制作用。 (2)抗戾饮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IL-2、IL-6、IFN-γ、TNF-α的影响 结果显示,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血浆IL-2及IFN-γ水平降低,而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提示病毒感染后引起了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调。经抗戾饮治疗后,血浆中IL-2、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说明该药可促进病毒感染小鼠IL-2及IFN-γ的产生。这两种细胞因子均能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CTL)作用,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而机体内NK细胞、IFN-γ和IL-2相互作用,可形成免疫网络,增强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还显示,经抗戾饮治疗后,血浆中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这对于减轻机体免疫病理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因为IL-6、TNF-α是致炎因子,它们是构成免疫性病理损害的重要因素,阻断TNF-α等的过量产生,可以减轻或清除其对器官的有害作用。据报道在腺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中,早期浸润阶段的鼠肺及血浆中均检测到较高效价的TNF-α、IL-1、IL-6,提示这些细胞因子在炎症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抗戾饮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显示,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CD3+、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显著升高,均为T细胞免疫抑制的表现,可认为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暂时性细胞免疫缺陷,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流感病毒的感染过程。经抗戾饮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CD8+降低,说明抗戾饮具有调节细胞免疫的功能,可能在流感病毒感染中起主要保护作用,从而阻止疾病的发展,促进病变的恢复。且结果还显示抗戾饮能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本实验提示,抗戾饮在体外对流感病毒无抑制作用,但体内试验结果表明抗戾饮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说明抗戾饮不是直接通过抑制或杀灭流感病毒来起作用,而是主要通过改善或调整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免疫功能,达到减轻流感病毒肺炎的病变程度,从而降低小鼠死亡率。因呼吸道病毒的致病机理有一共同点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失调,据此可推测,抗戾饮治疗SARS的机理可能也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而不是直接通过抑制或杀灭病毒来起作用,因此抗戾饮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