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6h】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股骨颈骨折概述

1.1.1 股骨头颈部血供

1.1.2 股骨颈骨折分型

1.2 影像学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应用

1.2.1 X线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应用

1.2.2 DTS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应用

1.2.3 CT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应用

1.2.4 MRI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应用

1.2.5 核素显像在股骨颈骨折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骨折移位判定标准

2.1.5 骨折复位质量判定标准

2.1.6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诊断标准

2.1.7 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

2.1.8 ARCO分期

2.1.9 关节腔积液分级

2.2 研究方法

2.2.1 扫描仪器

2.2.2 扫描方法

2.3 资料收集及观察项目

2.4 统计方法

2.5 结果

2.5.1 一般结果

2.5.2 各个因素X2检验结果

第三章 讨论部分

3.1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3.1.1 年龄因素

3.1.2 骨折是否移位

3.1.3 复位质量

3.2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3.2.1 骨折是否移位

3.2.2 复位质量

3.2.3 是否切开复位

3.2.4 BMI指数

3.3 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与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比较

3.4 关节腔积液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结合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期为优化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者71例。根据临床诊疗方法、X线、DTS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骨折愈合及股骨头的情况(其中股骨头坏死及分期的评判以MRI检查结果为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步骤,其一,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是否移位、是否切开复位、骨折复位指数、是否牵引与BMI指数,通过统计学方法,分别评估上述因素及对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是否存在相关性。第二,从上述71例病例中筛选出20例具有完整的内固定术后1-4个月、5-8个月、9-12个月、13个月以上的MRI检查图像,分为无坏死组与坏死组,病例各10个,动态观察MRI图像上患侧关节腔积液的情况,分析关节腔积液量的分级与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之间的关系。
  结果:
  患者经9-65个月(平均35个月)的随访,71例患者中9例不愈合(12.7%);22例股骨头坏死(31.0%)。分别分析单因素与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其中术后不愈合组,患者的性别(P=0.136)、年龄(P=0.012)、左右侧(P=0.968)、骨折是否移位(P=0.004)、是否切开复位(P=0.019)、复位指数(P=0.000)、是否牵引(P=0.194)、BMI指数(P=0.199);术后股骨头坏死组,患者的性别(P=0.406)、年龄(P=0.168)、骨折是否移位(P=0.015)、是否切开复位(P=0.032)、复位指数(P=0.020)、是否牵引(P=0.094)、BMI指数(P=0.025),关节积液(P=0.000)。
  结论:
  骨折移位与否、骨折的复位指数是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不愈合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共同因素,并且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年龄≤65岁是影响术后不愈合的因素,BMI指数是影响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因素。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侧髋关节积液分级与股骨头坏死存在明显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